黄伟芬:30年七送航天员遨游太空

2022-08-10 03:07正裕
金秋 2022年9期
关键词:神舟航天员载人

※文/正裕

2021年6月17日,3名中国航天员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飞天,成为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首批入驻人员,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七次飞行,人们记住了杨利伟、翟志刚、聂海胜、景海鹏、刘洋、王亚平等一个个飞天英雄,但“航天员女教头”黄伟芬却鲜有人知。30年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已七次送自己选拔培训的航天员上太空,她正是这些英雄背后令人敬仰的“无名英雄”。

“女学霸”立志航天事业

现年57 岁的黄伟芬出生在江西赣州,从小学习优秀并热爱体育。初中到高中,在班级里她的成绩每年名列第一,尤其在理科方面有着异于常人的天赋,1981年毕业于赣州四中,是全校公认的学霸,还是赣州市武术队的佼佼者。黄伟芬高中同学欧阳斌说,高中时黄伟芬德智体全面发展,不仅成绩好,舞得一手好剑,待人彬彬有礼,长得也漂亮,是他们心中的“女神”。他最钦佩黄伟芬的是,认定的事,她就一定要做成功,遇到困难善于开动脑筋,解决难题。

高考那年,黄伟芬考出高分,许多名牌大学向她伸出橄榄枝,北大、清华都可上。填报志愿时,父亲鼓励她:“女儿,国防科技对一个国家至关重要,我们要做,就做国家尖端科技,提高国家国防力量!”这也正是黄伟芬自己的意愿,她小时候就非常崇拜飞行员。父女俩一拍即合,黄伟芬没有犹豫,报考了北航的飞行器设计专业,从此走上航天之路,渐渐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骨干。

三个月写出航天员训练顶层方案

黄伟芬如今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专家,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

其实,黄伟芬最初的专业并非航天,先是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习飞机设计专业,研究生考入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也就是目前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硕士毕业,黄伟芬被留在研究所工作。她对飞船系统、航天医学、航天工程学等众多专业都有所涉猎。

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举国关注,其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航天员的选拔与训练,但这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几乎一片空白,没有参考也没有现成经验可循。那时,没有人知道什么才是合格的航天员,国外对中国也是“严防死守”,封锁消息与数据。却巧那段时期另外几个系统都并列开展,火箭、飞船、测控系统都在设计,所以航天员要怎样进行训练,大家觉得很难,有点无所适从,“然后就都来找我们总师出主意”。总师最后没办法,把黄伟芬叫到办公室下任务。“小黄,你的知识面宽,又有一股钻研劲,你把这个训练方案写了吧。”“总师……我?”黄伟芬吃惊地问。她知道,这件事非常棘手,没人敢碰,也从无人问起过。看着总师一脸的严肃,黄伟芬低声说,“那我试试吧……”

黄伟芬回忆说,接下编写航天员训练大纲任务,自己就没有退路,只得硬着头皮上。“经过走访和分析思考,我设计了一个大表发给七个系统,火箭也发了,飞船也发了,让他们给我反馈,你这个系统对航天员有什么要求?你需要航天员操作你的什么设备?你出现了什么故障的时候需要航天员进行处置?先让他们提需求。”黄伟芬很快从一团乱麻中理清了头绪,一下子看到问题的实质。

接下来的时间,黄伟芬除了工作、吃饭,晚上只睡4个小时,她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训练大纲的编写中。因没可借鉴的经验,她的方法一是“跑”图书馆,二是请教各类专家。北大、清华、浙大、上海交大、中国科技大学等国内顶尖的近10所高校图书馆,黄伟芬都去过,查阅相关资料,有时还常把相关书籍借出来在家里读,吸取、摘要其中知识。同时,黄伟芬先后拜访请教航天、医学、工程、体育、体能、心理、营养等各类专家200余人次,行程上万公里。一次,为找一位训练运动员的体能专家,她足足等了8个小时……做足了前期准备,黄伟芬便昼夜伏笔,分秒必争。好几次她实在太困,便倒在电脑旁睡去……

三个月后,黄伟芬编写的航天员训练方案横空出世,总师惊讶地问:“小黄,这么快啊,你确实能干,不简单呐!”“总师,各系统都等着呢,我只得抢时间。”黄伟芬憔悴的脸庞透着笑容。由黄伟芬设计的航天员训练方案,分为八大类,涉及百余个科目、数千个训练单元,涉及医学、心理、教育、工程技术和体育。用她自己的话概括,航天员的选拔训练就是:沙里淘金,好中选优,然后,千锤百炼。在这个过程中,从体质到心理,各个方面都要考虑周全。

经专家组评审,黄伟芬提交的不仅是我国首部航天员训练顶层方案,也奠定了之后二十年航天员训练的总基调,随后又完成航天员训练大纲编制。中国的航天员主要从优秀飞行员中选拔,虽然太空与天空仅一字之差,但对人的要求却是天壤之别。除繁重的文化课学习外,航天员更要承受超重、失重、低压等特殊环境因素的严峻考验,挑战身体、生理和心理承受极限。经过多年积累,黄伟芬和她的团队摸索并完善出八大类、一百多个航天员训练课目,每个课目又有很多训练单元,成为选拔与训练航天员的教课书。

那些年,科学家和航天员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而黄伟芬只用了三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宇航员训练的第一个方案计划,无疑是中国航天界的奇迹。1997年,黄伟芬作为特遣部队队长,去俄罗斯学习交流。看到部门领导是一位如此年轻的女子,俄罗斯培训中心的工作人员大吃一惊,然而她在培训时所展现出的努力和天赋,却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1999年,黄伟芬带着不足30人的教练员队伍,开始了中国航天员培训研究的探索。黄伟芬终于掌握了可靠的培训方法,在多年航天员训练中,她没有让一名航天员出现运动损伤,大家也亲切地称她为“航天员女教头”。

30年七次送航天员遨游太空

“神五”首飞、“神七”出舱、“神九”首位女航天员上太空、“神十”太空授课……每一次任务的圆满完成,都牵动亿万国民的心,也牵动着黄伟芬紧张的神经。神舟十二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七次载人飞行,也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中国七次飞行的航天英雄,都是由黄伟芬及团队一手调教和培训的。

黄伟芬曾对科室同事说,“大家都知道世界上第一位飞上太空的加加林,但是没有人知道是谁把加加林培养出来的。我们就要甘做培养航天员的无名英雄。”中国航天员大队成立,首批航天员将正式投入训练。黄伟芬要求,所有航天员训练课目,必须由教员先进行试训,直到总结出最合理有效的方案,再用于航天员训练。“航天员属于高风险职业,我们要确保万无一失!”

离心机、转椅、四柱秋千、跳伞,等等,这些项目会使人产生不适的生理反应,而且有一定风险,教员们难免有时会剐伤、碰伤和崴脚。黄伟芬不光指导,极大部分训练项目都亲身做过,比如在发射场发射塔架上,从52.5米高度下滑至地下掩体,进行逃逸滑道紧急撤离训练。训练中,需要航天员从52米的逃逸通道通过,并且还要求垂直通过。为了保证训练安全性与真实性,黄伟芬亲自上阵测试。当身边人问到总设计师是否害怕的时候,黄伟芬果断地说:“我们航天员都不怕,我也不害怕!”她甚至半开玩笑:“中国要是选女航天员上天,我是毋庸置疑的最佳人选。”看到总师如此严格认真,教练员们都绷紧了“弦”,不敢有丝毫懈怠。除了各项能力、知识外,黄伟芬特别提到,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也是一名合格航天员的必备素质。

三十年间,黄伟芬建立了我国航天员选拔培训技术体系,先后两批负责选拔与训练了包括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八一勋章获得者航天员景海鹏,“航天英雄”翟志刚、聂海胜,女航天员刘洋、王亚平等11名航天员,替国家七次载人飞行任务选拔训练出了优秀乘组,为实现载人航天历史性的突破立下赫赫战功。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满载着中国航天人的梦想飞向太空,我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成功完成飞行任务。他回到地面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黄伟芬汇报沟通,告诉她在太空中的所见所闻,和她做一个全面的总结,制订明年的航天员培养计划。杨利伟十分激动地说:“感谢您啊,黄主任,您的训练是管用的!”电话那头的黄伟芬早已眼角湿润。2012年以后,刘洋、王亚平两名女航天员被黄伟芬成功送入太空。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号03号航天员王亚平,完成了我国第一次太空教学,整整40分钟稳定的太空视频传输,意义重大。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完成空间教学的国家。黄伟芬同样是此次航天教学的项目技术负责人。2016年神舟十一号圆满完成了任务,航天员景海鹏着陆后兴奋地说,我最要感谢的是黄总师。他在第一时间给黄伟芬打电话,真诚地说:“黄总师,您的训练很有效!”是的,在这些航天员身上,黄伟芬付出的汗水远多于自己的家庭与孩子。

当年,黄伟芬的女儿上初一时,她却连孩子在哪个班都不知道,小学六年,她没接送过女儿一次,更没去学校参加过“家长会”。由于丈夫也是搞科技的,两人都忙,黄伟芬比丈夫更忙,女儿由爷爷、奶奶带大。尽管如此,女儿没有埋怨过妈妈。黄伟芬说有一件事她印象特别深,那是女儿还在上小学,一天早晨她收到女儿留下折叠的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妈妈收”,说是让她回单位后再看。“后来我打开一看,纸条上一边写着‘妈妈再见’,另一边写着‘不要’”,当时黄伟芬就泪崩了,说女儿还这么小,就能理解妈妈,让她深感愧疚。有一回,黄伟芬在节假日硬挤了半天时间陪女儿看了场电影,算是个小小的弥补。随着女儿的长大,不知她从什么地方得知,妈妈是培养训练国家航天员的人。一天,女儿突然抱住母亲兴奋地说:“妈,那些神舟飞船的航天员原来是你培养的啊?妈,你太伟大了,我为你感到骄傲!”面对女儿的唐突与夸奖,黄伟芬很激动,高兴得像个孩子……

正是在黄伟芬努力下,我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后第三个拥有独立完整的航天员训练体系的国家,目前世界上也只有这三个国家拥有这个体系。国外航天界人士赞叹:在中国,可以这样说,没有黄伟芬,就没有如此优秀的航天员。而每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航天员对于黄伟芬都饱含敬意。三上苍穹的航天英雄聂海胜曾经面对媒体说:“作为航天员,我想给黄总师敬个礼,大声告诉她,我们圆满地完成了任务。”黄伟芬荣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章、中国航天基金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多项荣誉。获二十多项重大科技成果,出版有《航天员选拔与训练》《航天员出舱活动医学基础》《超凡生活》等多部专著和科普类书籍。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等20余项重大科研成果,曾当选海内外有影响力人物。

黄伟芬说:地面科技人员与在轨航天员的作息制度就是天地同步。“神舟十二号在太空,我每天都要跟他们‘见面’,我们一般地面早上八点上班,他们天上早上八点也要跟我们沟通当天的工作计划,到晚上八九点还会沟通,今天工作完成情况怎么样,我们对他们明天的计划有没有意见建议,这个沟通非常必要,是例行的沟通。”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又成功飞天,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黄伟芬为乘组人员选择搭配、上太空飞天前培训,特别是挑选一名女航天员加入等方面呕心沥血,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她笑言,我是个航天人,这“幕后英雄”我一直会当下去……

猜你喜欢
神舟航天员载人
载人航天三十载飞天筑梦中国宫
神舟飞船的“变”与“不变”
神舟十三号安全着陆
中国2030年前具备载人登月能力?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的天宫之旅
我是小小航天员
写给航天员叔叔的一封信
神舟十二号的五个“中国首次”
短臂载人离心机的研制及+Gx/-Gz的过载生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