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5G消息让道?中国移动“和飞信”即将停运

2022-08-10 03:35上善若水
电脑报 2022年30期
关键词:飞信圈子短信

上善若水

技术持续更迭的背后,一些具有情怀的APP逐渐远去……

近日,中国移动发布公告,宣布和飞信业务将从9月30日开始停止提供服务,届时用户将无法登陆以及使用和飞信。

根据公告,和飞信将从2022年9月30日开始停止提供服务,届时将无法登录及使用和飞信,请您提前做好重要资料的备份和保存。为用户提供服务是合法收集的相关信息,我们会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和飞信隐私政策》进行保存,保存期限后将对用户个人信息进行删除。

如果用户仍有办公和通讯方面的需求,则可转为使用中国移动旗下的“移动办公”APP进行使用。

“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在日新月异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和飞信”绝对称得上“先行者”的存在,可在面对行业变化时,其却错失了最好的成长机会。

2006年,中国的手机短信发送量接近4300亿条。而诞生于2007年的飞信,就是凭借着免费短信的卖点,迅速俘获了一票用户。飞信借助其中国移动的背景,可以直接从PC、WAP或手机客户端向好友免费无限量发送手机短信。可以说,飞信的出现,拯救了无数热恋中情侣的钱包解放了高校班干部、辅导员的双手,在当时堪称是神器一样的存在。

在2010年前后,飞信迎来黄金时期,当时语音通话和短信是主要的通信手段,飞信以短信优惠、移动端和PC端可免费互发信息为主要卖点的官方应用受到用户的欢迎,并在2010年前后收获了5亿注册用户,高峰期活跃用户接近1亿的数字。

但从2011年开始,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大爆发,具备同样业务,甚至不断更新迭代功能(不仅免费发送消息,还能发送语音、图片,还能24小时在线)的微信、米聊诞生后,当时的飞信并没有快速地跟进市场。

甚至飞信当时只开放给移动用户使用,而把友商的联通和电信用户“拒之门外”,虽然最后也开始对其他运营商用户开放,但还是有限的开放。

除相对“孤立”的闭环生态将用户拒之门外,飞信的收费标准更让不少用户远离。按照中国移动当时的标准,如果中国移动用户给非中国移动手机用户发信息转为国内短信时,将按条收取短信费(0.01元/条);转为国际短信时,将按条收取国际及中国港澳台短信费(1元/条)。甚至交友服务和位置服务功能还要收费5元/月。

虽然飞信费用不高,可在微信、QQ等免费的大潮下,这样的收费无疑让飞信用户如鲠在喉,或许能让中国移动获得一定营收,但却丢了用户。面对强势崛起的微信,飞信可谓“节节败退”,以至于2016年中国移动将飞信更名为“和飞信”并追加投资8500万元,试图将“和飞信”打造成一款企业版应用,为企业提供办公整体解决方案。

想法或許很不错,可2016年的社交市场早已竞争充分,除微信、QQ把持个人消费应用市场外,钉钉、企业微信等更深度挖掘了商务应用市场,“和飞信”想要在企业领域突围多少有些一厢情愿了。

从最终结果看,“和飞信”无疑是中国移动进入社交领域的一次失败,而中国移动之外,另外两大运营商其实也有类似的产品推出,对于运营商而言,在2G/3G时代崛起的QQ、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早已成为三大运营商语音和短信业务的巨大威胁。

中国移动推出了飞信,中国联通先后上线超信、沃友,中国电信推出了宽乐通信以及与网易联合打造的易信,但都未能阻挡微信的崛起。随着微信等互联网企业APP的扩张,互联网企业依靠运营商提供的基础设施,手握庞大的用户量,已经掌握了衣食住行等多个方面的入口和业务。而同样拥有数亿用户量的运营商,却只能提供语音、短信、流量这类基础通信服务,逐渐陷入管道化。

事实上,运营商推出的社交软件也并非一直停留在短信、通话等应用上,同样花费了很多精力构建应用生态。以“和飞信”为例,其面向C端做圈子用户,提供了新的通信升级服务,打造家庭亲情网入口;面向B端结合移动的政企业务,提供了工作台办公应用,对用户来说,无论是个人用户,还是企业、组织团队,都可以在和飞信上找到适合的解决方案。例如:“和飞信”实现了家庭V网、校园V网、政企V网等传统圈子的线上化,构建新型的“互联网+圈子”,其中和飞信密友圈版正努力打造家庭亲情网入口。同时,基于和飞信圈子+移动认证+IT应用,可以衍生出更多诸如展会、乡镇、住宅小区等新的圈子,结合和飞信“千人千面、一人多角色”的产品设计,可满足用户在不同圈子、同一圈子、不同角色之间的自由切换。

然而,这些业务并未被市场熟悉就已淡出人们视野。

除三大运营商之外,2010年12月小米科技的米聊正式上线发布,3个月后下载量就达到100万,可是当时坐拥8亿用户的腾讯也在研发跟米聊类似的即时通信工具,最终只能成为历史。

而2018年8月20日,锤子科技推出了一款聊天软件名叫“子弹短信”,应该说一鸣惊人,一度让人惊喜。它定位于熟人社交的属性标签,其中“快捷回复”、“随意定位语音播放时间”等功能确实能够提升用户时间沟通的效率,因此一经推出软件下载量就暴增,甚至一度占据了苹果App Store应用商店软件下载量第一的宝座,刚发布十天左右,注册的用户就达到了400多万。

显然,面对社交这块大蛋糕,没有人能真的视若无睹,尤其是不甘沦为通道商的运营商,只不过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大多数尝试均以失败告终而已。

既然在APP社交领域无法同腾讯一较高下,那换回运营商最熟悉的短信渠道呢?5G消息,让运营商们再一次看到了机会。

2020年4月,伴随着三大运营商联合发布《5G消息白皮书》,5G消息正式进入人们视线。此后,中国联通于2021年11月初宣布,在全国启动5G消息试商用;中国移动虽暂未公布5G消息商用时间表,但2021年12月31日,其宣布成功完成5G消息专网试点。

个人用户层面,5G消息打破传统短信在长度、呈现方式上的限制,个人用户可直接在短信界面发送文本、图片、语音、视频、位置信息等内容,还可以开群聊、查询账单与物流信息,以及预订、支付、改签车票或电影票。

而对于企业用户,可借助5G消息通过文字、语音、选项卡等富媒体方式输出个性化服务与咨询,5G消息还支持加密传输、图形密码等信息交互方式,提供信息安全保障,保护用户隐私。例如,在与12306的对话中,用户可以通过发送语音或文字、点选关键字的形式,快捷实现车票预订、支付、改签等操作。

简单来说,5G消息在继承传统短信免注册登录、免安裝应用等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信息交互的便捷高效。这意味着如果5G消息全面推广普及,将会省去大量APP的安装,即一个手机号码就能解决APP的多媒体信息交互功能,进而有可能取代不少使用频率不高的APP。

可以看到,5G消息在面向个人用户方面,瞄准的仍然是微信这类即时通信工具,提供文本、图片、语音、视频等内容的发送,以及用户之间的群聊功能。这并未跳出之前的飞信、易信等APP的范畴,不过5G消息无需下载另外的APP,可在原生的手机短信功能上直接实现,免注册登录,省去了新推广APP的人力和财力投入。

从移动的角度看,与其困于“和飞信”中,还不如将资源投入到5G消息领域,在自己熟悉且更有希望的领域同互联网企业一较高下。从这里看,“和飞信”也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飞信圈子短信
道歉短信
代发短信
飞信变身“和飞信”,能逆袭吗?
飞信,死了算了!
传说中的“圈子”
道同为谋,玩转谁的生活
你的圈子在哪里
“八一”节日短信之一
09年的black Ascot valention
短信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