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复”企稳回升

2022-08-11 07:16陈思佳
今日中国 2022年8期

文|本刊记者 陈思佳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全国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好转,各地多措并举防疫情、稳经济,有序推进复工复产,中国经济企稳回升。

曾经空旷的工厂车间如今机器轰鸣,按下“暂停键”的公共交通恢复运营,部分暂时关闭的景区、公园开门迎客,一度门可罗雀的商场也顾客爆满“活”了起来……人们熟悉的“烟火气”正在加速回归。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全国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好转,各地多措并举防疫情、稳经济,有序推进复工复产,中国经济企稳回升。

复工复产政策“组合拳”

5月企稳,6月复苏,7月夯实经济增长态势……疫情防控关乎生命健康,复工复产关系国计民生。5月,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并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部署6大类33项政策支持经济发展。随着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北京、上海等地相继强化科学精准防疫能力,根据疫情变化及时动态更新相关防控指引,破解难点出台助企纾困政策,推动企业和重大项目开工复产,为经济企稳回升打了一剂“强心针”。

作为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小微企业是激发市场活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基础,也是解决民生就业的主力军。但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受疫情冲击更大,面临现金流紧张、物流受阻等问题更为突出。中国经济要发展,就必须要稳住中小微市场主体,已成业内共识。

傲立国际建筑技术顾问(北京)有限公司是一家小微企业,主要经营工程勘察设计、城市园林绿化、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等业务。这些业务都需要到施工现场实际调研,并与业主反复磋商才能展开。“今年疫情对我们的影响真是挺大的,由于疫情防控要求,很多时候我们都不能出门去现场勘查,公司大部分项目被迫暂停,而且资金结算也受到影响,导致日常经营很困难。最难的时候,账上的现金连给大家缴社保都不够了。”其财务总监郭静娟介绍,“幸好北京市政府出台了可以缓缴社保、公积金等政策,这可真是及时雨,帮我们解决了心头大患,再也不用担心断保产生滞纳金、带来不良信用记录等问题了。”

针对企业实际困难,北京市接连出台《关于继续加大中小微企业帮扶力度加快困难企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18条、《北京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增长的实施方案》45条等政策,打出降成本、扩融资、优服务、拓市场等“组合拳”,包括大规模留抵退税、加码信贷支持、减免国有房租和水电气费、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促进消费加快有序恢复。

7月1日起,在原本小微型餐饮企业可以享受留抵退税的基础上,大中型餐饮企业也可以享受留抵退税。得知这个好消息后,北京花家怡园餐饮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王勇马上对北京的17家门店进行梳理。“17家门店里,有14家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近半数属于中型企业,现在也可以申请留抵退税了!”王勇高兴地说。疫情反复侵扰,让主要依靠堂食、主打服务品质的花家怡园近几个月的经营面临很大困难。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出台后,王勇第一时间就为符合条件的门店申请了增值税留抵退税,“现金流就是救命稻草,240多万元人民币的留抵退税款几个工作日就退回了公司账户。”

北京市7月18日起陆续向消费者发放总计1亿元的“重逢美好”餐饮消费券以及3000万元京郊住宿消费券,极大地提振了餐饮、文化及休闲旅游业的营业状况。“虽然公司经营仍面临困难和挑战,但政策的温暖让我们感受到了国家的关怀,更主要的是增强了信心,现在整体都在复商复市,到店就餐的人数明显增加了,对餐饮行业未来的发展我们还是很看好的!”王勇说。

2022年4月13日,沈阳华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生产线上,工人正在生产华晨宝马汽车配套零部件产品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道树在国家税务总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2022年7月20日,中国合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3万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20005亿元,新增减税降费5074亿元,缓税缓费5533亿元。截至目前,北京市已为企业留抵退税超680亿元,受益的小微企业占94.2%。国有单位为5.55万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租金约80.8亿元。“融资纾困直通车”已向684家企业发放融资共计45.2亿元。

外资看好中国统一大市场

全面清洁消杀、采购防疫物资、设置查验区域、实施员工点对点闭环管理……随着复工复产按下加速键,位于无锡高新区的默克中国一次性产品生产基地,12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又忙碌起来。4月,德国企业默克在江苏外资项目云签约仪式上宣布,将在该基地追加1亿欧元投资,加速进行生物制药一次性技术产品制造。同时,默克将在张家港开启电子科技领域的“向上进击”计划,投资建设高端半导体材料一体化项目,预计于2025年前向其电子科技业务新增在华投资至少1.3亿欧元。

浙江湖州,工作人员加强监测采样,推动复工复产进程

大项目稳、结构优、含金量足,是2022年上半年中国吸引外资的亮点。近期,很多重大外资项目频传捷报。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6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233.1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7.4%。从来源地看,韩国、美国、德国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37.2%、26.1%和13.9%(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

位于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SMC(中国)有限公司是一家日本独资公司,主营气动元件研发与制造。走进SMC第二工厂,可以看到所有大型自动化设备马力全开,一件件气动元件接连下线,员工们正忙碌地进行各类零件的加工装配。据总经理马清海介绍,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序进行,公司目前已基本实现全员上岗,生产线全线开工。公司近两年经营状况一直很好,今年一季度,产值同比增加40%,二季度初,国内外市场依旧供不应求,但赶上疫情反复,遍布各省市的百余家供应商多少都受到影响,这对SMC的供应链冲击较大。

“多地疫情散发,尤其是4月份上海疫情造成当地仓库无法发货,长三角地区供应商无法正常生产,物流受阻,大量订单交付延迟,供应链受到一定冲击。为保生产,我们提前储备了大量物料,但工厂附近的临时仓库却装不下了。”马清海回忆道,“5月份北京疫情反弹,受封控管控等影响,最多的时候将近600名员工无法到岗。”

“一下面对这么多的困难,真是措手不及。我们赶紧向政府反映情况并寻求帮助。”马清海说,很快得到回应,根据经开区制定的《企业园区疫情防控和生产保障工作方案编制指引》,SMC早已被纳入重点保供工业企业白名单,疫情期间按照防疫要求,可以保留一线生产核心岗位,非必要岗位倡导居家办公,并建议将生产线白班的人员分散到“小夜班”“大夜班”,以减少到岗率。同时,经开区还在第一时间帮助SMC畅通物流、加速通关、协调库房等。

“只用了3天时间,经开区就帮我们找到了4000多平方米的新库房,还给了一定的租金补贴,真的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马清海高兴地说,同时每位员工还得到300元的生产防疫物资补贴,“这样及时到位的政策扶持和真金白银的支持,给了外资企业极大的信心,让我们看到中国有稳定的经济社会环境,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还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对外企来说,中国市场仍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正如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所说“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发展基本面持续向好,综合引资优势仍然突出,开放的中国统一大市场,将为各国企业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经济“半年报”成绩亮眼

刚刚出炉的2022中国经济“半年报”让世界实实在在看到中国经济的韧性:生产供给逐步回升,居民消费温和上涨,价格形势总体稳定,就业民生得到保障,外贸进出口较快增长,吸收外资延续两位数增长……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26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实现654万人就业。

国际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全球管理委员会联席总裁戴璞一直很看好中国经济,他说:“虽然中国经济短期存在不稳定性,但关键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长期经济稳中向好。同时,在工业现代化和低碳发展的推动下,新的竞争力正在快速形成。对于大多数跨国公司来说,中国仍然是有吸引力的市场,有优势的产业集群,以及高效的创新中心。”

默克集团执行董事会成员、生命科学首席执行官马蒂亚斯·海因策尔表示,投资无锡是默克集团扩大自身“全球足迹”的重要战略,也彰显出集团对无锡发展的信心,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只要中国市场不断开放,他们的投资信心就会持续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