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级传播事件背后的地市媒体“流量密码”

2022-08-12 23:10曹阳王莹
中国地市报人 2022年8期
关键词:纳凉建设者宜昌

曹阳 王莹

今年7月,宜昌部分公交车被抽调变身为爱心避暑纳凉公交,供城建工人们在车上免费午休。宜昌市各媒体迅速策划推出爱心避暑纳凉公交系列全媒体报道,以“小切口”关注“大民生”,在全社会引发强烈关注和反响,全国各地网友点赞宜昌,“暖心举措,值得推广”。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以及省市各级主流媒体和澎湃、新浪、百度等国内主要商业媒体纷纷关注报道,相关话题先后刷屏各大主要平台热搜榜,刷新了宜昌地域新闻的传播记录,成为一次现象级传播事件,让宜昌“全国文明城市”的城市品牌形象再次“出圈”。

在专题报道中,三峡日报及时组织专班记者深入采访,体验纳凉专车、倾听劳动者声音、了解职能部门初衷,推出头版重头报道、策划专版深度报道、组织全媒体报道,三峡日报、宜昌发布及学习强国号、新华号、人民号等15个平台集中推出了一批正能量作品,三峡日报全媒体总阅读量210万+,评论3000多条,在“宜昌纳凉公交”现象级传播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特别是在第一手图文音视频素材获取、网络舆论引导、内外宣联动、持续跟进报道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央媒体和省、市宣传部门给予肯定。回顾这次现象级传播事件,我们从中找到了地市媒体的“流量密码”。

一、快速响应,立体呈现,全媒体报道夯实传播基础

宜昌“纳凉公交”面向社会推出后第一时间,三峡日报各媒体平台成立报道专班,推出原创微信、海报、短视频等有关纳凉公交原创稿件33条,第一时间通过全面深入采访获取了大量的图文音视频素材,并推出核心基础性全媒体报道《宜昌公交暖心变身“纳凉车”》,为中省媒体跟进报道、全网发酵传播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峡日报》7月12日头版

宜昌发布7月11日微信公众号

三峡日报7月11日抖音号

三峡日报将报道重点放在“纳凉公交”服务城市建设者的具体措施、场景、成效和各方反响,通过视频、文字、图片等多种媒体形态立体呈现“纳凉公交”的服务场景,突出炎炎夏日的烈日之“烤”与“纳凉公交”清凉服务的“凉”,让读者一目了然,产生共情。三峡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配图刊发,微信、微博、抖音、视频号等平台相继推送,微信推出《宜昌此举,央媒齐赞!》《今天,宜昌最热的是……》等作品,短视频推出《为城市建设者送清凉!暖心变身!》等作品,引发网友纷纷点赞宜昌。新华每日电讯、新华网、央视新闻《新闻周刊》等中央媒体报道宜昌“纳凉公交”后,三峡日报、宜昌发布“两微一抖”及三峡云客户端,迅速跟进进行二次创作传播,及时推出《宜昌!351万网友围观点赞!》《百万网友点赞清凉公交》《暖心!央视白岩松“拍了拍”宜昌“纳凉公交”》《央视〈新闻周刊〉报道宜昌“纳凉公交”》等微信、视频作品,再次提升宣传效果。短视频《央视〈新闻直播间〉聚焦宜昌:爱心避暑纳凉公交为户外建设者送清凉》单条阅读量18万+。

二、创新表达,人文视角,精品化创作彰显主流媒体温度

随着宜昌“纳凉公交”的“出圈”,全国、省市级主流媒体竞相报道。海量同题信息下,简单阐述新闻事实的方式无法进一步吸引和打动读者。三峡日报各媒体从“新”出发,以“情”化人,注重在内容、深度、形式上创新,组织各媒体平台召开专题宣传策划会6次,充分激发采编队伍的创造活力,向故事、细节、深度要“四力”,推出一批融媒体精品稿件。其中,三峡日报新媒体报道专班在采访过程中,抓住“城市建设者为避免弄脏公交车厢而脱鞋”的细节,制作一则短视频,率先推出暖新闻《担心鞋底有泥弄脏车辆,大叔脱鞋进流动公交纳凉》,吸引众多网友留言点赞。一个善举可以激发另一个善举,一个治理良策可以带动更多力量加入。三峡日报关注到,越来越多的部门、行业、市民加入了为劳动者送清凉的队伍,聚焦这些大爱善举,及时推出《致敬劳动者,三峡大学送清凉》《生日这天,宜昌学生买水为城市建设者送清凉》等作品,都展现了城市建设者和宜昌人民的文明素养。此外,三峡日报还精心制作推出精品海报,将城市建设者的纳凉瞬间与工作瞬间进行对比,倾听他们对纳凉公交的感受和评价,以此致敬城市建设者。7月14日正午,报社组织6名专班记者,走访多个纳凉专车现场,采集图片、文字、视频等素材,策划推出原创短视频《“暑”你最美 爱有“凉”方》,单条阅读量达27万+。7月16日,专班记者再次深入采访,围绕我市城市建设者在炎炎酷暑下的工作环境中的困点、难点,挖掘宜昌“纳凉公交”背后的初衷、故事,三峡日报推出整版深度报道《“纳凉公交”,阴凉漫过城市》,微信、微博、视频号等同步推送,网上网下、传统媒体新媒体形成互动,产生较好传播效果。

三、内外联动,矩阵传播,保持全网关注传播热度

注重内宣、外宣联动,三峡日报组织专班对原创稿件进行重新编辑优化,通过报社进驻中央媒体开设的学习强国、新华网、人民日报、今日头条等外宣平台,积极向中省媒体推介全媒体稿件60余篇。其中,深度报道《“纳凉公交”,阴凉漫过城市》被长江云客户端、湖北省文明网转载推介,微信稿件《宜昌!351万网友围观点赞!》《暖心!央视白岩松“拍了拍”宜昌“纳凉公交”》等被人民网、新华网、新华每日电讯、长江云客户端、腾讯网转发推介。短视频《爱心避暑纳凉公交试运行 为城市建设者送清凉》《“暑”你最美 爱有“凉”方》《担心鞋底有泥弄脏车辆,大叔脱鞋进流动公交纳凉》等被新华社(抖音)、央广网(抖音)、今日头条、腾讯视频、学习强国、湖北发布(抖音)、湖北卫视(抖音)等平台转发推介。同时,三峡日报注重对中省媒体报道进行二次传播,推出《暖心!央视白岩松“拍了拍”宜昌“纳凉公交”》《央视〈新闻周刊〉报道宜昌“纳凉公交”》等全媒体报道,让地方媒体与中省媒体报道充分呼应、互动,形成内外宣双向联动,不断放大报道影响。

猜你喜欢
纳凉建设者宜昌
“纳凉公交”值得推广
《金忆元街的建设者》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纳凉
建设者
福照到家!
平凡建设者申晓春:海外10年写不凡人生
湖北宜昌卷
纳凉之乡村田园美
纳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