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

2022-08-13 09:19姚明珠
河北画报 2022年22期
关键词:文娱戏曲文物

姚明珠

(江西省木偶剧团)

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在近千年的发展历史中魂魄所系的艺术瑰宝。但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许多年轻人对于传统戏曲文化缺乏足够的兴趣。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传播途径过于单一的问题,这也改变了人民群众被动地接收信息和主动传播信息的占比媒介资源,从大而复杂的广播电台转变为了现代化的新型智能便携式电子产品,文化信息在这样的背景下传播,成本大大降低。工作人员可以借助新媒体进行文化传播,使人民群众从信息的接收者转变为信息的输送者,并且受众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文化交流的契机,这也促进了人民群众自身对于戏曲文化的重视度。但新媒体在应用过程中各种快节奏的短视频,极大地占据了人们的休闲娱乐时间。在这一背景下戏曲文化的传承面临的不仅仅是机遇,同时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新媒体盛行的环境下,使戏曲文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娱乐的一席之地,是相关工作人员所重视的一项内容。

一、戏曲文化在群众文娱活动中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

我国是木偶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起源于汉,在唐朝开始流行,在宋朝的时候达到兴盛,所以木偶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1100多年前,湖南已盛行木偶戏,最为流行的便是杖头木偶。文化活动的选择,在文化建设中成为一项重要的因素,而在群众文娱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音乐文化凭借其感性的情感要素特征,成为群众文娱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并受到了群众的高度接受。尤其是戏曲文化对于我国的群众文娱活动来说,具有强烈的核心引领作用,而戏曲文化对于民族传统生活方式有高强度的凝练体系,其中凝聚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过程,甚至可以说传统音乐记忆了整个民族的发展历程。群众文娱的娱乐性要求在普遍性上满足群众的基础情感需求,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戏曲文化的民族性和群众文娱,两者之间具有良好的融合特征,成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在戏曲文化发展过程中,戏曲文化是与人民群众连接最紧密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而在进行现代化的群众文娱活动时,将戏曲文化融入其中,能够展现传统音乐所具有的历史厚重感和情感,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结合。对于我国的群众文娱活动以及经典文化弘扬来说,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进行现代化的戏曲文化建设时,不同的地区所选择的戏曲文化需要根据地区的特点做出相应的调整。例如在东北地区开展群众文娱的建设时,文化活动素材的选择需要与东北地区的文化特征相融合,例如将起源于东北地区的二人转素材作为基础,开展传统音乐的文化发展,能够体现我国博大的民族精神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传统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的精髓,而在开展社区的群众文娱活动时,主要目的是促进民族团结,形成良好的政治稳定,这也有助于打造特色的社区音乐文化。通过对人民群众调研,寻找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戏曲文化活动素材,并结合群众所喜欢的文化活动形式进行融合,能够发挥戏曲文化对于现代人的道德与审美情趣塑造能力,使我国的未来文化发展得到促进。

二、戏曲文化在我国群众文娱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现在群众文娱发展的基础是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在近年来网络和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更习惯于快餐式的阅读感受,例如现代的短视频平台,大部分的内容都控制在一分钟以内,这样符合现代人群的阅读习惯和审美习惯。音乐文化在群众文娱的建设过程中,更多的是通过大众传统进而实现文化的推广,目前大众化的媒体传播形式所关注的并非是音乐内容本身,而更多地关注于音乐文化中外在的各项内容,例如舞台灯光和表演者的姿态等,虽然这种文化形式能够暂时满足群众活动的片刻的需求,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文化的标准,导致各种阻碍文化的情况发展。

戏曲文化在群众文娱的建设过程中所体现的不仅仅是宏观上所展现出来的价值引领,同时在微观层面上戏曲文化也是群众文娱开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所以在进行现代化的群众文娱活动时,可以将我国的戏曲文化与现代化平台进行展现。例如各种相应的文化推广机构和部门,可以通过建立自身的公众平台号,以及短视频平台号来推广我国的戏曲文化。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所流行的吹笙、吹竽、弹琴到秦汉时期的鼓吹乐,不同时期的传统音乐包含自身的旋律和韵味,展现出民族的实践性和独特性,同时也象征着当时的社会文化和人们的审美需求,例如黄梅戏中的优美欢快的曲调,能够使我们感受到当时群众的生活状态,所以在进行文化的建设时,可以将这些内容以短视频的形式进行展现,并且建立对应的文化推广内容,使我国的文化建设能够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中。

三、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方向

(一)将传统媒体为主体引导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

新媒体在进行信息的传播中具有实效性和丰富性,同时在现代电子产品日益普及的背景下展现出来的交互性,成了现代社会文明传播的一个重要平台。而传统媒体在发展过程中保留自身的公信力,具有的地位依旧不可撼动,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进行有效的融合则是必然的,如何实现深度融合,依旧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引起思考。而在新媒体逐渐发展的今天,各种新型的文化传播形式,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例如在2018年央视春晚晚会上歌手周笔畅将流行歌曲与河北梆子艺术进行融合,这让全国人民都欣赏到了河北梆子的魅力,而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无法与公众进行有效的互动,这对于戏曲文化的戏曲文化传播并不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相比之下,新媒体在数据管理以及传播空间上所展现出来的先进性,通过有效的数据分析和机制反馈,则能够获得大量的关注度。工作人员可以设置以网络为中心并建立微信、微博和抖音三网合一式的一体化新媒体平台。但针对新闻内容来进行分析,新媒体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而无论是新媒体角度或是民族文化的需求,将传统媒体作为主流媒体引导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能够使戏曲文化的文化传播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但针对这一文化内容的两者融合不能够盲目追寻,需要在新媒体文化的特征下,充分理解形成民族文化的优秀融合思路,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民族文化与新媒体文化形成互相之间的交流,起到民族文化的推动作用。

(二)新媒体作为支撑构建戏曲文化的产业链

经济的发展是文化持续繁荣的一个重要动力,而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戏曲文化产业需要清晰理解媒体的变革趋势,寻找戏曲文化产业化发展的着力一点,积极借助新媒体这一有利条件,一方面依靠新媒体进行品牌传播,另一方面还需要将开放思维和球星态度融入其中,形成以人民群众文娱为主的产业链。而所谓的产业链,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化传播,更是将价值、企业、供求和空间融为一体的文化展现形式,相较于零星化和碎片化的发展来说,借助新媒体打造根植于人民群众戏曲文化的新媒体空间的产业链,能够使戏曲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承。

戏曲文化凭借其独特的工艺以及人民群众的韵味,能够使戏曲文化以更加容易接受的形式进入到大众的视野中,而开发与戏曲文化的相关网络游戏和短视频平台,还能够有助于使更多的年轻人接受到戏曲文化而结合抖音等短视频的传播平台,能够进行戏曲文化的相关内容拍摄,制作戏曲文化为主题的小成本电影或纪录片,并打造电视精品文化栏目,能够使戏曲文化的出镜率得到提升,这样能够使大众获得更多的选择,达到文化传播的效果。

(三)戏曲文化的数字化传承

实现戏曲文化数字化的传承,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艺进行保护,戏曲文化在进行传承时主要为口传心授的模式,这对于戏曲文化的当代传承则提出了更大的考验,而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图像处理等多方面的新型技术,对于戏曲文化数字化保护建立了牢固的基础。近年来,媒体发展迅速,我们了解信息的途径已经进入多样化时代,通过网络、电视我们不断地在改变着我们欣赏艺术、参加娱乐活动的方式。作为流传已久的杖头木偶也开始利用新闻媒介和信息网络,与他们进行了友好合作,通过宣传杖头木偶的艺术文化底蕴,加强了木偶艺术的亲和力。通过图像以及音视频等内容的数字化采集和储存,能够记录戏曲文化的知识以及记忆,不仅能够降低相关的储存管理成本,同时也为后续的资源调查和复制提供了更多的方法与路径。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是戏曲文化保护的一种重要形式,但在进行数字化管理时,需要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

(四)做好戏曲文物的保护与戏曲博物馆的发展

在新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博物馆对于戏曲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极为重要,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管理时一定要做好有效的戏曲文物分类。通过有效的分类和保护,能够促进博物馆开展戏曲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进行戏曲文物的分类保护时,工作人员需要针对不同戏曲文物的类型做好有效的保护措施设置例如在进行戏曲文物的分类时会根据戏曲文物的不同标准来进行分类,而在进行不同类型戏曲文物的保护时,需要由不同的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负责,一方面明确戏曲文物的分类标准,另一方面还需要将不同的保护需求作为戏曲文物分类的要点,这样不仅能够使戏曲文物保护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还能够使博物馆的保护资源配置得到有效的调整。博物馆对于戏曲文物的合理分类来说极为重要的。分类保护管理在戏曲文物的保护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后期对于戏曲文物保护的措施、选择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这对于开展戏曲文物保护工作的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在对每一个不同时期的戏曲文物进行保护时,需要善于利用现代化科技和手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戏曲文物保护工作更加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满足不同类型戏曲文物的保护需求。

(五)建立戏曲与旅游相结合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新媒体技术发展迅速,信息、资源也随之快速传播,传播的内容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并且传播内容不再局限于以往的文字和图片,同时也将影像和音效等多元素内容融入其中。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就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观看相关文化产品宣传视频,不仅有较好的视觉体验,也能够更加直观了解传播的相关内容。精美优质的内容是实现理想传播效果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戏曲文化推广时,需要以丰富多彩且优质的内容为基础,做好景区和戏曲文化宣传,以契合大众心理状态的方式进行高效传播。

旅游景区则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打造优质的戏曲文化品牌项目,为当地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一些看似非常普通的地方,也会因为精美的宣传视频吸引很多游客。尤其是在现代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下,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戏曲的推广,能够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我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区都有自身的文化底蕴,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通过拍摄并发布优质的戏曲短视频,能够对旅游文化品牌进行有效的推广,从而使旅游产品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拍摄者拍摄的内容必须立足本地区旅游特色和戏曲文化资源,不可胡编乱造或虚构,否则有可能影响游客的主观意识,导致无法对戏曲文化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

四、结语

戏曲文化的传承涉及的内容较为复杂,而在新媒体的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相关传播人员需要了解新媒体发展的优势,以及戏曲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只有将其中的问题进行有机的处理和融合,才能够使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得到促进,进而形成戏曲文化与现代科技相融合的传播环境。

猜你喜欢
文娱戏曲文物
我给文物当“医生”
文物的栖息之地
戏曲从哪里来
《广西戏曲》
猫眼发布全文娱战略升级计划
阿里大文娱第四季度营收56.71亿元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文娱产业淘金指南
古永锵辞去优酷土豆CEO将筹阿里大文娱产业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