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列宁形象新论

2022-08-15 00:42魏欣荣宝鸡文理学院陕西宝鸡721000
名作欣赏 2022年17期
关键词:托尔斯泰列宁感性

⊙魏欣荣 [宝鸡文理学院,陕西 宝鸡 721000]

20世纪以来,随着思想的逐步解放和学术理论的不断发展,我国学术界的反权威主义、反教条主义意识不断加强,学者们逐渐采用愈发丰富的视阈重新审视和解读过去的文学作品和人物形象,赋予众多文学形象以新的内涵,托尔斯泰笔下的人物亦被重新阐释。但与此同时,学界对《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卡列宁形象的研究却稍显迟缓,只有杨正先等少数学者从容地跳出对卡列宁形象的旧界定,对卡列宁形象予以新的评价,但未能对卡列宁性格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和解释。基于此,本文摒弃关于卡列宁形象的旧论断,立足于文本细读的方法,重新审视卡列宁形象,探寻卡列宁形象被贬低的原因,赋予卡列宁形象以新质,并发掘卡列宁性格形成的原因,以应答现实社会对反权威主义的召唤,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卡列宁形象旧论断的问题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无论是在诸多外国文学教材中,还是广阔的文献库中,卡列宁都被认为是一个从外貌到内心无不丑恶虚伪的扁平式负面人物、一个没有感情的官僚机器。虽然近些年来,学界对卡列宁形象的诠释出现了零星的新视角,但是,笔者认为对旧论断进行反思以吸取教训仍是做卡列宁形象研究时必不可少的一步。笔者认为,过去那种一味贬低卡列宁形象的研究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部分学者在评价卡列宁形象时,主要是以安娜对卡列宁行为的叙述和性格的评价作为依据性材料,但是这些叙述材料的可靠性却并没有得到严肃的思考。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托尔斯泰主要是从安娜的视角对卡列宁的行为进行描述和评价,其叙述的可靠程度有待商榷。“借用人物眼光对另一人物形象进行描述,那么,这种形象则可能带有观察者的主观理解与判断”。在安娜遇到渥伦斯基之前,安娜认为卡列宁是个不错的人,愿意与他结婚,为他操持家务、孕育孩子;但在安娜与渥伦斯基进入热恋以后,卡列宁这个正牌丈夫就在安娜眼里变成一架精神乏味、没有感情、虚伪自私的做官机器。而在产后病危之际,安娜却又赞美卡列宁是个好人。但难产复生后的安娜又觉得自己被卡列宁的“宽宏大量”所“压倒”,痛斥卡列宁的假仁假义,与渥伦斯基私奔。总之,安娜对卡列宁形象的褒贬评价完全随着她自己的情感变化而变化:当她认可卡列宁时,卡列宁的行为是得体的、人品是高尚的;当她仇视卡列宁时,卡列宁的行为是虚伪的、人品是低劣的。这种叙述和评判被安娜的主观性所扭曲,既不稳定亦不客观,属于不可靠的叙述,因而不能作为客观评价卡列宁形象的依据。

其次,有些学者仅仅从爱情婚姻方面去评价卡列宁,忽视卡列宁在工作人际、生活习惯、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优点,切入点狭窄,全面客观性不足。不可否认,卡列宁在婚姻上,是存在失职的,他身为丈夫却未能满足妻子的情感需求。但仅仅用卡列宁的错误婚恋观来完全否认他身上的其他闪光点显然也是不正确的。就生活习惯而言,卡列宁自律克己,坚持读书;就工作方面而言,他是个负责任、有能力的官员,兢兢业业,年轻有为;就人际关系而言,他与人交谈时礼貌端方,从无私情。显然,卡列宁不是一个扁平式负面人物,他的身上交织着好与坏、善与恶,这种人物形象的塑造与托尔斯泰的文艺创作观直接相关。托尔斯泰曾在日记中写道:“所有的人,正像我一样,都是黑白相间的花斑马——好坏相间,好好坏坏,亦好亦坏。”即托尔斯泰主张的是塑造性格复杂多样的圆形人物。在这样的文艺观下,托尔斯泰怎么可能创作一个完全是坏的、性格单一的卡列宁形象呢?因此,一味强调卡列宁形象的负面特征显然与托尔斯泰本人的创作主张不符。因此,扩展评价卡列宁形象的切入点是客观认识卡列宁形象的应有之义。

再次,一些学者站在偏颇的立场上,片面地使用文艺理论,对卡列宁吹毛求疵。赵世昌曾指出在阉割卡列宁形象这件事上,“托尔斯泰的‘合谋者’是社会历史批评家们和女性主义者。”的确如此,在早期的卡列宁形象研究中,激烈的阶级斗争使某些社会历史批评家偏颇地将出身贵族、为沙皇俄国工作的卡列宁视为阶级斗争的对象,刻意忽略文中卡列宁为少数民族谋福利的客观文本细节,有失偏颇。女性主义批评家们对安娜的同情怜爱使他们偏向安娜和她的真爱渥伦斯基、憎恶卡列宁。于是,他们一边刻意忽略作者托尔斯泰对安娜的矛盾态度,也忽视安娜出轨对婚姻契约的违反和对卡列宁造成的伤害,另一边却又对卡列宁吹毛求疵。例如,他们一边质疑卡列宁为何在没有爱情的情况下向安娜求婚,另一边却拒绝思考安娜是否是因为有爱情而答应卡列宁的求婚。这显然是不曾充分考虑当时历史语境下的社会婚姻风俗。

为了更加客观准确地把握卡列宁这一形象的特征及其成因,笔者力图避开上述失误,将《安娜·卡列尼娜》中所有与卡列宁相关的文段挑选出来,尽力摒弃其中的情感成分,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卡列宁的行为选择和心理情感,进而发掘卡列宁的总体特征。

二、理性至上的卡列宁形象

通过对文本《安娜·卡列尼娜》的分析,笔者认为卡列宁形象不能简单地以善恶、好坏来定义,却可以概括出卡列宁形象的突出特征——理性至上。卡列宁总是以理性为准绳,衡量生活里一切事务的价值,并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出发点。这种理性至上的思维方式有其优点,亦有其弊端,使卡列宁在实际生活中呈现了多个性格侧面,体现了人的复杂性。

第一,理性至上使卡列宁总能保持客观冷静的状态,以严谨认真、公平负责的态度去处理一切事物,绝不掺杂个人的情感偏私。卡列宁自己是贵族,却愿意为少数民族人民的困境而努力,因为在他的理性价值观里,这是他身为官员应该做的、对社会有利的事情。在处理少数民族的问题时,卡列宁兢兢业业,“为了完成每天摆在他面前的事,他总是严格遵守时间。‘不紧张,不休息。’——这是他的信条”。即便自己辛苦取得的成绩被政敌破坏、被大众质疑,卡列宁也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理性,冷静而理智地分析自己目前的处境,毅然决然地放下个人的情感困扰,不顾身体的衰损,亲自到当地去调查相关事件。可以说,理性是卡列宁工作中无往不胜的利器,正是因为强大的理性思维,卡列宁才能成为别人眼中的俄罗斯“极其可贵的人才”,才能年纪轻轻就成为省长,平步青云。

第二,理性至上使卡列宁总是根据自己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判断去处理一切,更专注于个人的利益得失,性格中不乏自私自利、虚伪冷酷的元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卡列宁追求的既不是安娜想要的爱情,也不是葛朗台想要的金钱,而是官场的晋升。在作品中可以看出,卡列宁虽身居高位,但却不曾贪污受贿,更不曾通过权势欺男霸女、横行霸道。这些足以证明卡列宁对官场晋升的要求是出自于本心的理想,他希望在官场中通过晋升实现自我价值。理想无贵贱,卡列宁的理想不仅并无错处,而且还是他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但是,过度的理性使卡列宁将自己对理想的追求作为生活的全部意义,总是根据事物对自己理想的价值去衡量一切。凡是有利于官场晋升的事情,他都愿意去尝试,比如为结交更多的高级官员而观看他并不感兴趣的赛马比赛;凡是不利于官场晋升的事情,他都严词拒绝,比如为仕途和体面而不愿意与安娜离婚,甚至在安娜难产时,希望安娜能一死百了,表现了他冷酷自私的一面。

第三,卡列宁的理性至上使他缺乏感性能力,难以与人发生真实的情感交互。对卡列宁来说,他处理感情问题的依据是就是理性的责任意识。为承担安娜姑妈口中“姑娘的名誉”的责任,他向安娜求婚;为了承担婚姻关系中丈夫的责任,他将忠诚和信任给予安娜;为了承担起家庭中父亲的责任,他在工作之余花时间关注儿子的教育问题。但这一切都基于理性的责任,而非情感的内驱力。他虽不是故意不满足妻子和儿子的感情需要,但的确在事实上无法建立与妻子和儿子的情感交互。这既是安娜与卡列宁相处八年都没能爱上卡列宁的原因,也是谢廖沙总觉得父亲不是在与自己讲话,而是在与“一个凭空想象出来、只有书本里才有的孩子说话”的原因。这种感性能力的缺乏不是卡列宁为了折磨妻子和儿子而故意犯下的罪行,但却是他不可否认的缺陷。对于卡列宁而言,难以感受到世俗情爱的悲欢离合亦是悲剧。

另外,应当予以说明的是,卡列宁虽理性至上,但却绝不是一个完全理性、没有感情的机器,他的感性因子虽被理性压抑但仍然存在。卡列宁会在感性的作用下同情泪流不止的弱者、包容痛苦犯错的妻子、收养柔弱无依的婴孩。在安娜产后病危时,卡列宁感性在妻子之死的刺激下突破理性束缚得以爆发。“对她的怜悯,对于希望她死这种心理的忏悔,尤其是饶恕的快乐,这一切不仅使他忽然觉得自己的痛苦减轻了,而且体会到以前从没有体会过的内心的平静”。在感性的作用下,他原谅了安娜和渥伦斯基,并对他们的爱情给予祝福。另外,在安娜死后,卡列宁虽然因为妻子出轨而体面不在、官运到头,但还是收养了她与渥伦斯基的私生女。这些无不证明卡列宁本人感性未泯,并非机器。卡列宁的感性虽在理性的桎梏中难以浮出水面,但又在许多关键时刻促使卡列宁行善义之举,赋予卡列宁形象以复杂性和深刻性。

总之,对卡列宁而言,理性至上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卡列宁带来学业上的优异和工作上的顺利,也导致卡列宁无法体验到世俗情感的快乐与温暖,体现了卡列宁人格的悲剧性失衡。

三、卡列宁形象的成因

《心理学大词典》将心理健康定义为“个体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状态保持在正常或良好的水平上,而且自我内部状况及自我与环境之间保持在和谐一致的良好状态中”。卡列宁的理性至上特征显然是理性与感性失衡的体现,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那么,卡列宁理性至上特征形成的原因成为问题的焦点,这主要在于以下四点。

第一,孤儿出身对卡列宁性格的影响。托尔斯泰在作品中曾用简短的篇幅交代卡列宁的身世:“卡列宁从小就是孤儿。他还有个哥哥,父亲他们不记得了,母亲死时卡列宁才十岁……卡列宁都没有交上过一个知心朋友。哥哥是他最知心的人。但……卡列宁结婚后不久,他就在国外去世了。”通过这段叙述,我们可以看出,卡列宁的父母早亡,孤儿出身,最亲近的哥哥也英年早逝,无依无靠。在心理学上,“亲子关系是指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一种固定式的交往关系,它是儿童在社会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第一个人际关系。”亲子关系的缺失会使孩子缺少情感的交流与满足,影响孩子的情感体验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孤儿出身的卡列宁长期缺乏与父母的情感交流,幼时的情感需要总是得不到满足,便逐渐压抑自己的情感需要,将所有的情绪都闷在自己的心里,于是长大后的卡列宁在情感方面的需要便愈来愈少,感性始终被理性紧紧压抑。

第二,社会环境对卡列宁性格的塑造。孤儿出身的卡列宁没有父母的指导,只能独身一人在世界中闯荡,俄国上流社会这个大染缸深刻地影响着他,他内心深处的价值观是被上流社会的传统、宗教、习俗等意识形态所塑造的,社会权力话语所推崇的道德标准构成卡列宁意识中的理性超我,克制着感性自我。但是,当时俄国上流社会的道德标准却是黑暗腐朽的。比如,俄国上流贵族的婚姻观是为理性的利益而联姻,成婚后的夫妻俩可以各自出轨,婚外情被视作风流韵事。而感性的真心相爱、追求幸福却是可笑的、伤风败俗的。这样的理性至上、利益至上的婚姻观念无疑影响着卡列宁,以至于在他的道德观念中,这样的婚姻才是正确的婚姻。于是,他将婚姻视为“为上帝结合”,将爱情看得无关紧要,将男主人的体面看得重于一切。借由卡列宁形象,托尔斯泰深刻批判了塑造出卡列宁性格的污糟社会,痛斥俄国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俄国上流贵族的腐朽堕落,它才是那个最坏的“卡列宁”。

第三,就感情经历而言,安娜的出轨与离开刺激了卡列宁的不安全感,使他在痛苦中放大理性的自私冷酷的一面。孤儿出身的卡列宁本就因为丧父丧母丧哥的心理创伤而缺乏安全感,这种长久的惶恐不安必定会导致他更加惧怕身边人的离开与抛弃。对卡列宁而言,安娜不仅仅是名义上的妻子,更是他信任、信赖的伴侣和亲人,他不愿也不能接受安娜的离开。起初,他试图通过宗教劝说安娜回归家庭,发现妻子的抗拒后又自欺欺人地不肯承认安娜的婚外恋。面对安娜的坦白,无法自欺欺人的他只要求安娜不要在他们的家里与渥伦斯基会面,不要离婚离开。这些无不体现出安娜对卡列宁的重要意义。可想而知,当安娜与渥伦斯基私奔后,被再度抛弃的卡列宁会受到怎样的精神伤害。卡列宁向安娜的嫂子陶丽哭诉:“我不是一个狠心的人,我从来没有恨过什么人,但我现在打从心底里恨她,我不能饶恕她,我恨透她对我所做的坏事!”卡列宁将感性的痛苦转化为理性的力量,为了继续将安娜留在身边,卡列宁用冰冷理性的法律条文、婚姻关系、孩子抚养权去束缚安娜,最终将自己和安娜都逼入绝境,两败俱伤。

第四,卡列宁这一理性至上的特征与作家托尔斯泰对工业理性的反思密不可分。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发展,枯燥乏味的科学理性主义成为“工业中产阶级的统治意识形态”,人类经验逐渐被剥除其感觉特性,理性如大山般压抑着感性。于是,许多思想家开始反思理性至上的功利主义、利己主义本质,非理性思潮涌现。虽然当时的俄国文学的批判锋芒主要针对封建主义和农奴制,但是站在时代前沿的托尔斯泰已经看到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俄国人的异化,他“紧张地注视着资本主义文明给俄罗斯社会带来的天翻地覆的变革……现代科学贬低了人的价值和人类感情生活的价值,在这个非人化的理性世界中……资产阶级在启蒙运动中所极力张扬的理性,却蜕变成了滋生罪恶的渊薮”。托尔斯泰深刻反思着理性这把双刃剑的作用,痛恨冷冰冰的科学理性而崇尚充满情感色彩的人文精神。因此,在塑造卡列宁形象时,托尔斯泰有意得将理性至上作为卡列宁性格的核心,通过卡列宁带有悲剧意义的人生引导读者正确处理对待理性,处理好理性与感性的平衡关系,以避免过度的科学理性对正常人性的戕害。换言之,卡列宁理性至上的内核是托尔斯泰有意为之,蕴含着他对俄国现实中科学理性的反思。

总之,卡列宁理性至上的特征与其孤儿身世、社会环境、感情经历以及作者托尔斯泰对理性的反思是紧密相关的,发掘卡列宁性格形成的原因有利于发掘其形象意义之所在。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探析以往卡列宁形象被贬低的原因,客观概括了卡列宁形象理性至上的特征,并挖掘这一特征形成的原因。卡列宁的理性至上的悲剧性无疑启示着现代人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中应寻求感性与理性的平衡,做一个既能冷静处事,又有情有义的人。

①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3页。

②〔俄〕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论创作》,董启篁译,漓江出版社1982年版,第82页。

③赵世昌:《阉割与重塑》,2013年西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集,第23页。

④⑤⑥⑦⑧⑨⑩⑫〔俄〕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草婴译,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121页,第219页,第534页,第552页,第441页,第534页,第416页。

⑨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395页。

⑪陈明明:《孤儿亚孤儿留守儿童人际信任安全感和心理健康关系研究》,2012年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集,第13页。

⑬〔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9页。

⑭谢南斗:《老庄学说与托尔斯泰》,《俄罗斯文艺》2000年第4期,第41页。

猜你喜欢
托尔斯泰列宁感性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七颗钻石
拉美有多少“列宁”?
感性理性不拔河
忘记自己的人
纪念列宁
爱心
感性设计
最后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