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澳门半岛历史城区的街巷肌理与保护

2022-08-15 03:31康安琪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南益阳413049
砖瓦 2022年7期
关键词:街巷肌理城区

康安琪(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南 益阳 413049)

1 研究背景

1.1 澳门半岛历史城区的城市历史及其变迁

2005年澳门半岛的历史城区获批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之一,从城市发展史的角度看,这缘由并非仅以历史建筑物而名显于世,更以城区街区道路为之特色,也就是其城市空间[1]。

澳门半岛是澳门居民的主要聚居地,有超越于澳门其他地方更久的历史。澳门半岛以渔业为根本,对外贸易后为中心,城市建成轨迹沿着内港一带由西侧向东侧铺展。明朝期间,葡萄牙人来到澳门并在码头停靠船舶进行交易,后又划分并扩大了其私有的居住范围,形成了自己的居住区,澳门这座城市的发展元素也随之发生转变(图1)。同时,葡萄牙人还为澳门带来了夹杂着东南亚、印度、卡菲尔商人等多元化的民族人口,提升了澳门城市精神的包容性,也影响了澳门的城市建设基础。

图1 19世纪中期澳门历史城区格局图

澳门半岛的历史城区是现存中国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中西式建筑互相辉映的典型区域,是一种中西生活社区和谐有序的特别组合。澳门半岛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价值高地,以旅游城市为自身定位,澳门历史城区肩扛打造岭南文化与西方文化交融后产生的新文化的宣传使命,其城市街道肌理的保护与更新已刻不容缓。

1.2 澳门半岛历史城区的区位概况

澳门半岛原为近内陆的一狭长的丘陵地带,自东北较西南升高,其中地势最高的是海拔93m的松山,后因泥沙冲积和填海而形成现在的区域。澳门历史城区的划定整体上以澳门旧城为中心,东起松山,西至西湾湖景大马路,北至白鸽巢公园,南起妈阁山,将20个历史建筑串联起来,城区内各个建筑建成时间跨度长达400多年(图2)。

图2 澳门半岛历史城区范围卫星地图

2 东西方地域元素对澳门半岛历史城区街道肌理的影响

2.1 葡萄牙地域元素对街巷肌理的影响

葡萄牙对澳门的建城目标,一是以贸易为城市重点,另一是打造宗教氛围,1578年的澳门就已有了“五座每天做弥撒的教堂”[1]。所以每个生活区的划定大多都以中心教堂名称为依据,跟“区”的概念相似但划定方式不同,如大堂区。

融入葡萄牙风格的街区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教堂坐落中心位置的街区,各支路以前地为中心节点,顺应地势放射状向街区边界延伸。每个街区大致以300m为直径划圆形成区域,依附于教堂,这是典型的欧洲中世纪特点,亦是葡萄牙城市发展的特点。这类区域形状多为核心“圆”式,地处高地势,道路可通达性高,整体保持着足够的开放性以满足人们的崇拜、祈祷。另一类多为喇叭形状前地,多围绕着水源形成了一个聚集地、社交地。后来水井的功能被取代,居民的亲水爱好转向了娱乐享乐,水井转变为一个个喷水池,成为居民乐于逗留的公共休闲场所,喷水池的形式也结合照明等元素变得更加多元化。这些街区的边界较为随意,半围合的布置方式使之与环境的切合度较高[2]。

20世纪90年代澳门从葡萄牙移植过来的葡式碎石路铺装也是澳门的城市意象之一。这种用大理石和花岗岩石块铺砌的碎石路技术要求严格且铺砌成本高昂,讲究特色、追求隽永的工程师们严格区别分类好石头颜色的差异,力求石块之间相互贴切,所铺砌出来的路面既美观又耐用,深受人们喜爱的同时也不需要人力经常维护。

2.2 中国地域元素对街巷肌理的影响

中国民居建城特点在澳门历史城区中展现的大多与其具体生活偏好息息相关。由于体量小、层数低,民居建筑大多密度大、街巷窄密,但总体仍以中轴线对称布置开来,肌理细密、均质。建筑朝向也大多遵崇传统意义上的“坐北朝南”,并借建筑物的相互遮挡获得阴影区以遮阳。建筑多用中式屋瓦及青砖,部分还设有院落天井以利于通风,这一组合方式迎合了“通风防热”的岭南特色。

2.3 东西混合文化下对街巷肌理的影响

历史城区充斥着东西混合的街巷街道,呈现华洋杂处的空间氛围。依附于宗教的公共空间用中式矮墙作半开放式分隔;与水源有关的公共空间大多以中心的大榕树为标志物,这一特质多用于广东古村落,而水源的出水口则以欧洲喷泉式装饰。建筑也表现为多种风格的杂糅,例如岗顶剧院为葡萄牙风格与罗马柱式结合,属新古典主义;港务局大楼为阿拉伯风格与哥特风格融合;道德巷一直至夜呣街建造着南欧与东南亚特色的骑楼,正面是南欧拱形柱廊,侧面却采用着中式山花。

3 澳门半岛历史城区的街巷肌理的现状研究

3.1 图底关系分析

澳门半岛的历史城区,其街道大致由放射性、环形、沿海不规则与十字形街道相交组成。因为历史城区中有着松山、妈阁山等这样的丘陵,故有大量的坡地、前地,肌理中大小不一的区域形成了现今自然不规整的特征(图3)。

图3 澳门半岛历史城区城市肌理现状图

3.2 道路尺度分析

澳门半岛地狭人多,街道既密又窄,葡萄牙人将之分为大马路、马路、街、斜路、斜巷、围/台、里。其中“大马路”最宽最长,“里”最短最窄,“斜路”“斜巷”和“巷”则为同级[1](表1、图4)。

图4 澳门半岛历史城区道路分布图

表1 街巷类型与功能

历史城区主干道多于沿海、围绕山和中心城区中轴线处以贯穿城区、承载历史城区的主要车流。因其为交通的动脉,其景观设计和交通尺度更为丰富合理,道路均为双向通行且为双车道,车道中间也有优良海岸树种如榄仁树、行道树榕树配植。道路两侧多为大型综合商业、公共建筑空间,人行道多宽敞。

次干道较多且相对重要,由妈阁街、高楼街及龙蒿街组成的一条直街,是历史城区的主干道,人、车流量较大,多设双车道,为单向行驶且基本无绿化,人行道较窄,两侧多为民居建筑,部分沿街一层为商业。支路与次干道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允许车行,宽度较统一。

3.3 澳门半岛历史城区街巷特点

3.3.1 因地制宜,丰富的景观形态与空间

围绕东望洋山、西望洋山,沿海岸线布设公路形成环形道路网,其余街巷完全依托地形地势所自由发展,形成历史城区各具风貌的线性空间。同时路网呈现一种单向度性的均质分布,各具特色的街道空间纵横交错,不同的地表特征使得城内步移景异,水平和垂直两维空间的整齐划一的感觉均被打破,街道连续的、有节奏的视觉特征形成了历史城区具有生机和活力得城市特色空间。

3.3.2 四通八达的多向街巷空间

澳门半岛历史城区内80%的公路为单行道、大量的立交桥、楼群中一条条窄小街巷和“岔口”,让车流得到有效控制,避免了严重堵车或交通事故等情况频发。因此交叉路口常常有向多方向行驶的车辆,大量人行安全岛和交叉路口的信号灯辅助以声音装置的设置,提高行人安全的同时丰富了街巷肌理。部分道路围绕古树结合座椅布置,既引导视线又提供遮阳,丰富空间层次的同时也增加了不同的空间感受。

3.3.3 曲线道路环绕城区

澳门善用环形避让道路,称为圆形地。一是替代红绿灯,减缓交通压力;二则也应对了人们对风水的需求。对于丘陵而言,曲线道路虽然增加了斜面的长,但是缓冲省力,能使车辆更加稳定,走路省力更易。风水中马路也可以水论,一条马路于一个路口形成环形,这一个圆形即为一水,四条马路汇于同一路口形成的环形路口即为四水归堂。澳门半岛历史城区住宅较多,环形马路设置在住宅一侧,已是吉利之事,若有多条马路交汇于此,便为众水归堂,众水回旋有情,为风水绝吉之论,非常利于居住者的运势。

4 澳门半岛历史城区街巷肌理存在的问题

4.1 街道尺度设施不够人性化

历史城区的部分街道过窄,仅约1m宽,当人群过多时会过于拥挤,影响中间车辆行驶。人行道一旁大多成为摩托车或私家车的停放处,部分街道无栏杆的设计极易造成行人的危险。且人行道无坡道来处理高度差,也无盲道的设置,此类马路十分不便于残疾人的使用。而且在部分次道路或是街巷中,不仅人行道过窄,车行道也相当狭小,不满足交通和消防需求,对于两侧的居民有相当大的危险隐患。

街道的无障碍措施在不同街道处理上大有径庭,应针对人流量合理设置。例如水尾坑街的中间一处人行天桥处,在有楼梯的基础上既有垂直升降电梯也有扶手电梯,在窄小的街道上占据了过多的位置,而水尾坑街是一条人流量相当大的马路,人群在此不免时时觉得拥挤。根据实际人流情况和所有人的需求来考虑是设置道路的首要重要条件。

4.2 大量出现的杂乱高多层建筑

历史城区的城市天际线本随着时间、空间演变呈现出明显的舒展平缓的特点,然而却被越来越多的现代高层建筑或大体量建筑无规则穿插所破坏而失去其原有整体空间结构形态特征,自然丰富的天际线也被破坏,显得轮廓杂乱,层次感大大减弱。街区立面比较混杂,建筑间距不够,广告牌杂乱无章,部分民居还属于旧危房,不仅对周遭居民存在严重隐患,而且对于人流量较大的旅游城市澳门而言,城市形象被大打折扣。

4.3 道路交错混乱拥堵严重

澳门半岛整体的交通网呈现环形放射状结构,小路呈树枝状融入其中,这种放射形干道极易将外围交通引入城区中心,从而导致中心区交通拥挤。历史城区很多地方设置了斑马线却并未设置红绿灯,又或是斑马线和红绿灯均无的可车行街道,当人们需要横行马路时车就需要让行等待。道路本就较窄,加之澳门半岛历史城区的公交站点较多,密度过高、复杂的路网极易导致城市街巷摊大饼式发展道路,不仅影响肌理美观,而且使得交通负载过重而经常陷入瘫痪。

5 澳门半岛历史城区街巷肌理的保护

5.1 疏通街巷,恢复美化原有的肌理立面特点

历史街区的基本肌理结构保存较好,主要街巷都被保留了下来。俗话说,打通“断头路”,盘活一座城。每条街巷无论大小都各具特色,传统街巷的特殊空间体验有时就在于这街巷之中,这些被堵塞的肌理应当被补充[3]。被堵塞的街巷大多是澳门被定位为“里”“围”的区域,大多为一旁楼栋居民或交通设施停放所考虑。这部分街道打断可使人行路线从需要又长又远的“凹”字形路线变为直线直接穿过到达。

在建筑色彩上,大量老旧脏的住宅、配套设施、街道绿化都十分落后,街道电网密布,居民居住幸福感较差,可以选择部分房屋重新整修以满足生活需要,将建筑外立面色彩与周边环境及其他建筑相互搭配,融合入城市文化,美化街道立面。有计划性地将部分街巷疏通,并尽量把风貌尚好的传统建筑显露,满足消防和交通地需要,提高居民行人的便利性。

5.2 保护街巷尺度,增设立体交通和智慧设施

考虑到现代化城市消防和交通便利,虽然历史城区用地紧张,已不能够随意增减道路宽度和增设道路条数,但可进行立体交通和利用现代科技来增设智慧设施,从车的电动化和智能化、路的网联化、行的共享化等方面着手进行,以提升城市承载力完善立体交通网。国家规划2035年应基本建成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这也能成为澳门与内陆紧密相连的重要方式之一。智慧交通的建设既可以为缓解交通运输压力,也可以为降低城市碳排放提供有效新路径[4]。

5.3 增设信号灯,丰富非正式过街形式

历史城区的大多支路的人行横道和人行天桥这类正式过街形式较少。在这些街道较窄、车流量少的情况下,可以增信增设号灯并延长行人通行的信号灯时间,对行人安全感也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非正式的过街形式。结合实际的人车通行情况,将空间重新分配,通过改变地面铺装、减速带的设置、将车行道变窄、弯曲等措施,来控制车速、增加人车穿行街道的方便程度和自由度。

5.4 功能置换,活跃空间氛围

将城市道路两侧质量尚好的建筑进行适当改造,闲置的民居建筑转变为公共建筑,车辆容量过剩的交叉路口利用路缘空间制造公共广场,充分结合当地文化补充置换功能,这不仅能够丰富空间整体功能,也能使空间气氛更加活跃。历史城区内有许多闲置或破败的民居建筑,可以将其重新修建并赋予新的功能,打造成公共休憩空间或是商业娱乐空间,所产生的公共空间能够成为标志性建筑,增强了街道的可识别性。不仅有利于保护传统建筑文化,更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外凸内凹的不同空间参差而产生的“阴角空间”,进一步调节街道的空间感受,增添街道魅力[5]。例如澳门半岛圣地牙哥炮台旁的圣雅各伯小教堂现被改造成葡式风格的圣地牙哥古堡酒店。酒店主打欧洲中世纪风格,以近澳门景点和房间临海的优势收获了大量游客的喜爱,既美化了城市肌理立面模样,也打造了一张城市“新名片”。

6 结语

澳门半岛历史城区作为澳门旅游重要游行路线,如何留存这份城市记忆,延续城市文脉成为澳门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次研究通过对澳门半岛历史城区的街巷肌理特点进行研究并探索其的保护修复,探讨了澳门历史城区街巷肌理特点,得出街巷肌理的保护应采取疏通街巷、美观街巷立面,增设立体交通和智慧设施,丰富过街形式和将旧建筑功能置换的不同措施,以提升街区整体活力,更优呈现澳门历史城区的历史价值与传统风貌。

猜你喜欢
街巷肌理城区
王纬华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人间烟火,最爱隐秘的街巷美食
《爱情神话》台词点到为止 描摹深入肌理
长沙市望城区森林海幼儿园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边走边唱
与奢侈品说不——绘创动物中的“肌理”美
城区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雨中的街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