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创新评价与策略分析

2022-08-15 01:41胡国杰
大众标准化 2022年13期
关键词:革新装配式管理体系

张 杰,胡国杰

(1.辽宁工业大学研究生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2.辽宁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2)

在现今全球经济化的背景下,建筑市场占据了国民经济的一席之地。“十二五”时期,建筑市场的经济展现着比较迅速的增长。与此同时,在建筑行业中,资源紧缺、劳动力缺乏,建筑技术手段并不能完全解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建筑市场对于建筑技术手段的拔高从而完善资源、劳动力、环境等问题的标准也越来越高。在这种环境下,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成为了建筑行业发展趋势的重要方向之一。但是,就目前来看,装配式建筑依然处于初期阶段,种种问题依旧比较明显,例如技术手段不够先进,工业化生产的效率较低,新技术以及材料的应用不够迅速,装配式建筑所需的成本高昂以及民众对建筑行业传统的了解在短时间内很难做出改变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毫无疑问成为了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绊脚石。如何有效地处理装配式建筑发展中遇到的难题,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

当前,越来越多的建筑业面临着质量问题,所以,对于建筑业,质量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加强质量管理是能够保证建筑项目完整、合格的达到目标,由此可见,质量管理是不可或缺的因素。相反,在建筑施工中的质量隐患等到工程结束,势必会带来很多的问题,以至于会出现改造以及拆除的现象,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在建筑施工中已有的质量管理条件下,面临诸多的需求以及多样化的问题,需要不断在质量管理上下足功夫,给社会一份满意的答卷。

由于建筑业内部环境的改变,单一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创新也就很难支撑建筑施工公司的发展壮大。所以,文章将采用直觉模糊集方法和TOPSIS法,对2017~2020年中4个时点的预制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创新状况展开理论研究与实验探究,以望为预制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创新发展进行理论借鉴和实际的引导,对预制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创新的基本理论框架加以完善。

1 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创新评价研究

1.1 构建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对质量管理和创新进行研究分析,文章一级指标为创新观念、创新能力、创新成本。二级指标分别为施工技术的创新、质量管理人员创新观念、企业组织创新观念、企业体系创新观念、监督管理制度的创新、引进和培育高端人才数量、 质量管理工具创新。

装配式建筑比较中国原有的施工管理模式,其优点也明显易见,融入创新技术力量促进高效的全面质量管理,推动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的发展,从而更好地推动装配式建筑市场的发展。

1.2 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创新的评价过程

步骤 5,计算Aj(j=1,2,…,n)与 A+和A-加权后的Euclidean距离:

步骤6,A+和Aj(j=1,2,…,n)的相对贴近度Sj如下:

步骤7,根据Sj的值的大小来判断,值越大其相对贴进度越高,来确定各时间点的排序和最终结论。

2 实证分析

以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创新研究计划为例,将数据集中按照年度设置为4个时间点,这4个时间点分别是在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4个时间点又分别作为A1,A2,A3,A4,此研究计划主导相关决策的共有2人,分别是E1,E2。

求得A1,A2,A3,A4的Sj:

S1=0.472,S2=0.496,S3=0.490,S4=0.497

由Sj的排序可得S4>S2>S3>S1,可以得到2017~2020 年 4个时间点A1,A2,A3,A4中A4即2020年建筑企业重视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的创新。

3 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创新策略分析

3.1 组织方面创新

在建筑市场经济下,为加强对装配式工程管理制度的革新力度,在组织方面的革新也是一个关键的管理制度。装配式施工建设质量管理机构,主要包括工程企业和项目部两个层次,它涵盖了装配式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形成的全过程,同时,施工公司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在机构方面的改革创新力量,建立以第一负责人为主管、项目总工程师的全面管理和地方各级科技与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关为具体实施的监督体制,以提高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的质量管理意识,并充分发挥对项目管理总工人员和工程技术责任人的重要影响,同时尽可能充分调动整个团队的质量管理正面效应,力求培养一个管理、监制、内审的质量管理队伍,让工作的成效具体化。对品质形成的全部步骤以及整个品质管理体系的活动都作出仔细的系统分析,并有目标地提出具体的措施以及改进措施从而保证质量体系得以合理高效地运作,对组织的总体运作绩效作出全方位的改善。

3.2 观念方面创新

在建筑市场下,为了促进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的创新,观念方面的创新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前提。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意识,企业必须规范化,通过各种教育的方式,加强员工的品质和管理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提高质量。除此之外,可以通过在现实中遇到的工程质量管理问题进行培训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让员工意识到如果在装配式建筑的过程中不重视质量管理工作,带来的后果是不可估量的。同时企业对员工在质量和管理的观念和意识上需要下足功夫,定期举办品质管理体系训练与宣传活动都是不可或缺的。而在预制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体系中持续革新的核心,是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必须对工程质量管理体系革新的高度重视,并对公司的质量管理模式加以思维的革新,进一步升华技术创新意识,同时加强人员的吸纳与培训,对技术创新费用的投资也要增加。装配式建筑必须从建设市场中发现真实的需要,并从真实的需要中入手,对预制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体系革新有一种更深入的了解,因此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革新是一场硬仗,站在建筑市场的需求下,站在企业高度看待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创新工作,增强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总体而言,装配式施工建设质量管理体系技术创新不是具体的、固定的技术创新模式,必须针对装配式建设发展状况和建设公司的实际状况提出适宜的技术创新方法。与此同时,在提出了装配式施工的建设质量管理创新方法以后,也没有一成不变的,还必须随着建设市场发展趋势的变化而不断做出调整以实现更满意的质量管理新方法。通过对预制装配式建设进行积极的探讨,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适应建设市场变化的预制装配式建设质量管理新模式。

3.3 体系方面创新

在建筑市场经济下,要加强预制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体系创新的主体力量,其质量管理体系方面创新也是预制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体系创新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方面的不断创新,将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预制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制度。伴随着中国国内基础建设市场的改革开放政策,中国建筑施工公司在不断推进企业转型的步伐和推进公司改革改制的力度中,能够更好地推动装配式施工建设,逐步形成了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在这个管理体系下就能够更好地推动装配式施工建设质量管理体系。按照GB/T19000-2000族(ISO9000-2000族)国际标准是由全球规范机构质量管理及其保证科学技术分委员与环境保护管理、环保审查与相关的环保研究分委员共同制订,分为基本和术语、标准和要求、业绩改善指导及其ISO19011质量与环保审查指导四大组成部分。选用了“过程方法”的结构框架,从而可以看出强调了管理者在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对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的管理和提高整体的素质是有利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步伐。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环境下,建筑施工企业利用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充分利用各项资源,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从而挖掘建设企业的潜力,确保建设企业产品优良并符合要求,这是装配式建设蓬勃发展的后劲。并且在进行实施GB/T19000-2000族(ISO9000-2000族)国际标准下,施工企业能够以良好的面貌迈向国际,也能够加快建筑施工企业走上质量管理创新型、质量效益型的步伐,使建筑施工公司达到了质量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程序化、标准化。在如今的施工市场环境下,只有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工作逐步和国际水平接轨,才能够持续推动装配式建设质量管理革新,才可以持续地促进装配式建设的发展。

3.4 监督管理制度方面创新

在建筑市场环境下,对于一个建筑工程项目而言,其施工环节众多,所设计的工作内容也是极其繁琐的,在以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创新的目的下,就必须重视监督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创新。如果监督力度并不能达到要求,其后果是无法估量的,甚至影响建筑产品的优劣,因此,监督管理人员自身必须具备兢兢业业的精神以及高水准的监督管理能力。建立完善的相关监督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健全的效益不仅仅给管理人员带来明确的职能分配,还能够提供有效的工作依据,促进施工全过程中各环节的管理工作可以合格有序地开展,同时对于管理人员本身也起到了很好的约束作用,这也是落实监管的必须手法。在对监督管理制度的制定的过程中,制定人员需要用长远的眼光和科学化的管理理念共同监管工作。

3.5 施工技术方面创新

在如今建筑业高速发展的环境下,相当多的施工技术在如今的新时代已经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因此,建筑企业能够通过先进的施工技术方面创新来提高工程质量。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筑业必须要站在长远的角度上来看,尤其是第一线工作人员的具体的施工管理技术需要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对施工关键部分的技术需要强化管理。三是材料的革新,由于建设快速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层出不穷,使得对建筑技术以及工艺要求有了一定的降低,因此,需要充分重视施工技术的创新,更好促进质量的提升,加快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3.6 工具方面创新

在如今建筑市场大环境下,为加快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创新步伐,其中工具方面的创新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方法,如今的质量管理工具有排列图法、分层法、频数分布直方图、因果分析图法、控制图法等。

伴随着现代管理理念的发展和方式的革新与提升,质量管理的工具也在不断涌现,此时就必须对工具加以革新。目前,最新的几种质量管理工具主要有:系统图法、矢线图法、矩阵图法、关联图法、PDPC法、KJ图法以及矩阵数据分析方法。

4 结论

本研究以2017~2020年4个时点的预制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创新状况为主要调研样本,对中国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创新性问题展开了评价调研,并在中国预制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创新状况方面提供了具体的对策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强调预制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创新能够增强中国建筑业的创造力,而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创新则可以更好地促进中国建设企业在高速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稳步前进。以往的建筑相关专家与学者,较少将建筑技术创新和品质管理相结合,嵌入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创新发展方向的内部探讨及其对建筑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而与此相对应各方面的技术创新对策分析,则是为了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在建筑市场经济下进行更好的发挥,所以文章研究结果也是为了对有关质量管理体系革新及其对建筑业发展影响的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而文章的科研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由于在此评估研究中选取的样本量非常少,故而对研究的支撑力量有限。所以,对未来的研究也必须建立在更大的研究规模之上。第二,当从设计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中来分析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体系创新状况时,所选择的指标也相对较欠缺,这几个指标不能覆盖本次研究的所有方面,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猜你喜欢
革新装配式管理体系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周克芹纪念:捍卫与革新
复旧运转
继续努力,不断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