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2022-08-16 04:44杨天虎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年18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情境素养

◎杨天虎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南关小学,甘肃 武威 733000)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而言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将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作为教学重要目标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数学素养的培养已经融入课堂当中,它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这也是教育改革与发展背景下提出的新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知识与技能成为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条件的关键一方面,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在核心素养下,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还能获得生活经验与技能,这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在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以往的教育理念和模式难以满足现代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培养学生创新创造与团结协作等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二、数学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注意事项

(一)生活情境的创设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纪较小,但是其想象力丰富,因此他们的思维能力与认知能力十分独特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境设计数学问题,保证提出的问题具有合理性从本质上来说,情境的创设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情绪等方面入手,并且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为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因此,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且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加深学生对抽象知识和数学模型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生活、观察生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思考与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可以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进而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二)依托知识技能的学习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在以往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革与创新,并非完全摒弃以往数学教育,因此数学核心素养是围绕数学知识体系,让学生掌握数学思维与方法,让学生可以运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数学教育要以知识教育为基础,并将其作为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一步认识数学的本质,进而提高数学意识和数学思维

(三)重视思维能力与品质的发展

数学是进行人才培养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能获得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思维,还可以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这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教育学家曾表示数学教育应该重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学会如何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要多实践,尽可能自己探究问题的答案教育家波利亚曾表示,超过70%的人在毕业后不会应用数学知识从这一角度来看,数学教学的设计更要倾向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非一味地让学生做题、训练,死学知识只有从长远的角度出发,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要增加活动的多样性,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实践与探究中进行思考和猜想验证,最终自主总结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得的感悟和体验远远超过学生学习知识的价值

三、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比较小,他们的生活经验比较缺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将课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课堂内容越接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越容易接受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根据教学要求,将生活情境融入其中,并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分析能力,可以使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和数学眼光分析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从而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健全知识体系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系统地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借助情境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和探索,使学生尽可能运用多种思维和方法来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立方体表面积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需要用多大的彩纸能把长方体礼盒包起来?如果要包四个同样的礼盒,需要多少彩纸?”从而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情况思考数学问题,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一步提升思维能力与逻辑能力

(二)围绕生活创设问题

生活中蕴含着许多数学现象,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融入生活元素可以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和氛围下探究数学问题,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有利于学生主动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地运用生活元素来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可以在课堂活动中发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比如,在学习小数乘法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将生活实例作为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我国当前水费是以阶梯水价为收费标准的,教师可以给出学生居民用水费用以及用水量,让学生推理收费的标准通过这一问题,学生可以认识到用水量越大,单位水价越高,从而形成节约用水的理念

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白学生的具体需求,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在制订教学策略的过程中,教师要将课堂内的内容与课堂外的内容充分地结合到一起,深挖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而使学生对数学有所感悟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一定的思维能力,数学课程对他们来说有不小的难度,因此他们很难将课堂中所讲的内容消化完全长此以往,他们就会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教师们可以运用生活化的情境开展教学,就可以将一些比较难懂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快地理解教学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将一些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比较多的内容带入课堂,这对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开展趣味数学教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更愿意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投入精力和时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主动地融入课堂学习,这是增强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具有趣味性的现象来吸引学生,为学生呈现数学的规律美,并通过让他们主动探究其中蕴含的规律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数学的魅力与奥妙

(四)构建课堂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教师要从课堂氛围入手,为学生创设积极活跃的课堂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为数学课堂活动的开展以及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研究教材,根据教材中的重难点制作PPT,并运用多媒体技术使知识更加形象、直观,使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探究来掌握数学规律,从而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加深学生的印象比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与圆的面积这一内容时,将平行四边形与圆分别分成若干份来围成长方形这一过程在实践中不易操作,而多媒体技术可以将这一过程进行展示,从而使学生认识公式的由来,便于学生灵活地运用数学公式进行计算

(五)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蕴含着很多数学方法与思想,包括数形结合、类比、转化、比较、分类等,这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规律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科学地渗透这些思想,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思想探究更多的数学知识,从而解决数学问题,这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有重要作用以数形结合思想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相遇问题、追及问题上运用画图的方式降低问题难度,使学生能够运用图形分析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从而明确数量关系,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六)知行合一,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在数学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数学思维的重要性数学思维是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融入数学思维,从而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数学思维的培养应掌握技巧与方法重点,一味地灌输知识可能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反感学生是积极好动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时多组织一些课堂活动学生是非常乐意参与活动的,这样学生既能获得知识,又能在活动中获得经验,还能在实践活动中提升技能,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并且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这对未来的数学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求真知,在熟练中进行创新教师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探索、乐于创新的精神若理论与实际达到很好的结合,则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十分有意义的比如,教师在讲解长方形周长计算时,就可以运用知行合一的原则教师可以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发挥学生乐于助人的精神来帮助一位老奶奶用篱笆围一下她家里的一块长方形土地除此之外,教师可以让学生算一算课本的周长、黑板的周长、文具盒的周长等,还可以设置一些与长方形周长有关的活动,如为黑板设计一个花边,为家里的长方形木板边缘围一圈铁皮,等等教师可以让学生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通过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行深入探索,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使学生从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还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和技能这种教学模式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突破认知局限,有利于形成严密的数学思维,为其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七)构建数学知识框架,帮助学生形成严密、清晰的知识体系

学生建立完备的知识体系,不仅能帮助其梳理知识,还能够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加深了记忆,获得了知识的系统梳理,并对所学知识有了全面的了解,提高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明确了自身要在哪些地方加强学习或者在哪些地方产生了知识点的认知错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及时更新认知系统,完善数学思维,形成更有逻辑的数学思维体系,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立数学模型往往需要教师的指导针对不同的知识以及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教师要采取针对性的指导,围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系统地获得知识,并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有效融合,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直接画知识框图或者在头脑中构建条理清晰的知识结构框图同时,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有条理的,不能想到什么讲什么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把知识结构梳理清楚在完成一章节的教学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及时复习,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使学生在头脑中构建一幅清晰、条理且具有逻辑性的知识结构框图,从而形成严密、清晰的知识体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也是新课改的重要方向因此,教师应该充分理解核心素养的本质,并通过不断完善小学数学教学体系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与实用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围绕生活创设问题、开展趣味数学教学以及构建课堂情境等途径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情境素养
不同情境中的水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