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乡村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研究途径

2022-08-16 04:44◎魏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年18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小学生语言

◎魏 志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卧龙镇卧龙小学,甘肃 平凉 744600)

我在乡村小学任教已有20多年,以前从事语文教育教学,近几年改教数学,在平时上课和听课学习中,我发现乡村孩子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普遍较差而且,近几年农民进城的比较多,有好多小学生也进城了,现在留在乡村读书的小学生大部分来自较偏远的山区,大都属于留守儿童由于所处的生活环境较为闭塞,学生参与交流和自我表达的机会非常匮乏,学生的知识视野狭窄,性格也普遍呈现害羞、胆怯的特征乡村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老年教师多,大部分担任低年级课程的教学,使用半方言半普通话进行教学乡村小学生从低年级开始语言表达能力出现缺失,中青年教师担任中高年级课程教学,有的教师缺少耐心,再加之上课时间紧,害怕完不成教学任务,上课不注重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只重视课本理论知识的输出,没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机会因此,乡村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非常迟缓长此以往,学生不仅丧失了主动表达的兴趣,而且从根本上难以正确把握数学语言的表述方法,这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乃至终身发展来说,都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虽然以往也有城里送教下乡的教师针对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问题设计了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但是培养效果也是差强人意基于此,我意识到想要有效培养乡村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就必须深入研究乡村学生的学情特征和实际需求,开发一套有针对性的能力培养模式,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一目标展开教学路径探索

一、影响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因素

(一)不注重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小学时期的孩童由于学习能力不足,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并不扎实,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其学习成绩,教育人员应注重对其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实际语言表达训练时,我们仍旧面临着一些问题第一,部分教育人员并不足够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这样很难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数学是现代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只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够让其综合学习成绩得到提升但是实际上,由于教师不够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第二,语言表达训练目标不够明确,也会影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因为任何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都需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但是实际上部分教育人员在进行语言表达训练时,目标不够清晰,教学方式方法单一,这些都将影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效果除此之外,在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过程中,针对弱势群体,教育人员也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再加上语言表达能力培训课时相对来讲较少,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都成为致使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缓慢的关键性因素

(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学生自身方面的问题也比较突出数学是现代学生需要学习的一门课程,其知识点相对来讲比较抽象和复杂,所以学生要想提高学习成绩,还需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实际上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难以主动配合教育人员完成相应的教学工作只有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之上,我们才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但是因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他们在数学学习上存在着畏惧或者是厌烦心理,对教育者的教育工作造成阻碍特别是对于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讲,部分学生由于性格内向,他们在课堂中并不敢说出学习上的问题,也不能够主动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师生之间缺少互动交流,致使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难以得到提高除此之外,小学时期学生正处于调皮捣蛋的年纪,在数学学习时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这在无形之中加大了教育人员的授课压力,同时成了影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三)师生之间缺少有效互动

众所周知,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参与者,我们应将其主体地位凸显出来但是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育人员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给予他们表达个人观点的机会,这对其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影响数学是现代学生需要学习的一门文化课程,但很多学生并不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学氛围枯燥乏味,难以提高其学习成绩部分教师没有去聆听学生的心声,并不掌握他们的实际学习状况,这样也很难为后续教学工作奠定基础近几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学生的培养也变得格外重要,而小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接受教育的最佳阶段,若教育者没有为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则他们不能够掌握数学学科语言的奥妙之处,久而久之,学生会丧失自主学习能力除此之外,在教学活动中,部分教育人员没有给予学生表达个人观点的机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得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其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二、培养乡村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想说、敢说

乡村孩子胆子小,他们想象中的教师很神圣,面对教师不敢说话,这需要我们教师放下架子,有慈母般的耐心,鼓励他们说话小学数学语言很抽象,严密性强,表达有一定难度,有些学生认为数学语言表达并不重要,觉得会做题就行对此,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激发乡村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问题的兴趣,提高乡村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平时我们乡村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备好课,联系乡村生活的实际寻找学生感兴趣的数学语言,做到精讲多练,着重练习学生说解题思路,说解题过程,说解题运用了哪些概念、什么法则、什么算理、什么公式等

在数学教学中,一些成绩落后的乡村学生自卑心理较强,他们参与数学语言表达的障碍并不是不想说,而是自卑心理驱使他们不敢说因此,教师应该着重培养这部分学生,和学生成为朋友,消除他们对教师的恐惧感必要时,教师可以制定一些规则,引导他们开口说话,鼓励学生树立“不怕说错就怕不说”的观念因此,我们教师必须下大力气,俯下身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开放课堂,给学生提供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的机会

我们知道数学学习过程是师生交流、学生交流的过程,彼此交流的过程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形成与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了,语言能力也会随之提高数学学习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少讲,不能满堂灌,要随时捕捉学生发言的机会,让他们自己表达想法促进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教学策略多种多样,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就是互动学习法与合作探究法,教师引导学生与身边伙伴互动交流,是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最简单便捷的方式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课的类型给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例如看图做题,要让学生自己说在图中知道了哪些已知条件,运用什么方法解决,第一步应该干什么教师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分析能力一堂课结束之后,学生对本堂课知识进行小结,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大胆表述本课学习的知识,深化学生对课程重难点记忆的同时,练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总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状态,精准捕捉每一个可以锻炼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从而拓展训练空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主动表达习惯

(三)教师示范,让学生学习怎么说

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学习,乡村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向师心理,这对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来说是一项有利学情基于此,教师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向师心理,尽量运用严密、精炼的数学语言为学生讲授知识尤其是概念性较强的数学理论知识,如法则、算理、推理过程等等,教师必须讲解清楚,不能含糊数学概念上的每一个字都有特定的含义,都有它的作用,我们不能随便加字或减字,而且平时讲题时,教师也应该注意语言的传授,不能出现有歧义或模棱两可的语言教师在平时备课时,尽量把自己的课堂语言备进教案,上课时避免出现口误或表达含糊的情况有些教师偶尔出现“长方形的周长等于长加宽乘2”“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等语言,这些含糊、错误的语言,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大的事实证明,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数学语言精准到位,那么不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能得到显著的强化,而且其语言逻辑的严谨性也能上升一个层次

(四)讲究数学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准确性、条理性

小学数学中有大量的概念,我们对于数学概念中的每个字都不能放过,要细细思考,理解它的含义,这样才能灵活使用数学概念解决问题如42÷6,常有学生说:“42是倍数,6是约数”这样的回答是不对的因为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在这道题里42是6的倍数,6是42的约数所以,说一个数的倍数或约数,一定要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约数为了使学生用语言正确表达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对法则、算理灵活运用,教师在教学中对于学生回答问题时的口误、不完整性的语言,要及时纠正,培养学生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如教师上课提问“平年一年有多少天?”有些学生脱口而出“365”,听起来正确,实际上错了,缺少了单位又如判断题“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有些学生会认为是正确的,这是平时不规范的语言表达造成的如果我们平时经常说“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那么这样的判断题是不会答错的因此,我们教师应对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不完整、不准确、没条理时刻提醒,不断纠正,力求表达准确

(五)在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时,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动手操作时,把操作的每一个步骤,以及自己当时想到的、看到的,都用语言详细地表达出来,最终形成完整的操作过程,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比如我在教学“不规则物体体积计算”时,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将其变成规则物体学生进行了课前预习了会说利用排水法,但利用排水法需要注意什么,我们应讲清楚操作方法、操作步骤,再让学生动手操作,操作完成后,让学生依次回答下列问题:(1)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需要记录哪些数据?(2)水面上升的那部分水的体积是什么?(3)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怎么计算?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一系列的过程、计算方法表达出来,边操作边总结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计算方法,这可以使学生对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推导过程记得清楚、牢固对于算理、法则,教师也可以这样进行教学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时,我们可以由情景图入手,让学生观察情景图,提炼数学信息,思考列式、计算、口算方法,如果用笔算,怎么列竖式,列竖式应注意什么

(六)设计教学游戏,驱动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众所周知,兴趣不仅是学生产生主动学习行为的要素,也是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助燃剂数学是一门概念性较强的学科,大部分乡村小学生参与数学语言表达的兴趣都非常低,这对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来说是一种不利学情从乡村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分析,他们喜欢参与各种富有趣味的游戏活动,游戏是最直接、最容易激发学生数学语言表达兴趣的途径基于此,在新课改背景下的乡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妨顺应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需求,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为学生设计教学游戏,一方面可以为数学课堂注入更多活力因子,另一方面驱动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从而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理想比如,在教材“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课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乘客上下公交车的学习游戏,通过车上乘客数量的增减加强学生的数感,引导学生掌握1—5各数的加减运算方法游戏结束后,趁着学生还沉浸在欢快的气氛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运用数学语言陈述学到的知识技能,有效锻炼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勇敢表达的快乐

(七)渗透生活元素,降低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难度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生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技能也终将运用于解决现实中的生活问题纵观农村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现状,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薄弱追根溯源,问题还是出在教师的教学模式上,部分教师在引导学生表达时陷入了揠苗助长的误区,他们总是反复让学生去表达,而忽略了生活元素的渗透,这不但给学生带来了严重的思想压力,而且无益于完善学生的自主表达意识面对这一现象,教师必须优化教学模式,在培养乡村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过程中积极渗透生活元素,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密切联系,拉进学生与陌生知识的距离,另一方面降低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难度,从而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习惯比如,在教材“认识钟表”一课中,教师就可以将生活化教学策略贯串全程,在新课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钟表,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指导学生掌握认读整时方法时,创设一个“宝贝宝贝几点了”的生活情景,由教师扮演爸爸或妈妈,向学生提出“现在几点了?”的问题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表达动机,还能帮助学生顺利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强化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从而突破本课重难点,达成理想的教学目标

总之,培养和提高乡村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的、逐步完善的、坚持训练的过程,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我们乡村数学教师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需要备好课,了解学生,认真聆听,及时纠正错误,不断总结方法,付出实际行动,并坚持不懈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小学生语言
语言是刀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是小学生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我有我语言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