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丘之“貉”的多事之“秋”

2022-08-16 07:30○程
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浣熊幼崽宠物狗

○程 醉

“貉”多势众

上海的秋天藏在路边的梧桐或银杏里,只有这里才是“落叶不扫”。傍晚,一位老阿婆用小推车拉着一袋猫粮,踩着落叶到小区的旮旯里喂养流浪猫。突然,一只动物“嗖”的一声从草丛中窜了出来,抓住猫粮口袋就撕扯起来。老人慌忙驱赶这只动物,但反而被它抓伤了小腿肚子。

老人并不认识这只动物,只是不停地向闻讯而来的工作人员表示,它和干脆面上的动物一模一样。莫非是“干脆面君”惹下的“祸事”?然而仔细想来似乎又不太可能。浣熊虽然通过干脆面在我国广为人知,但是它在野外主要分布于北美洲,一般来说不会不远万里来上海干这种偷鸡摸狗的事情。

还是动物保护机构的专家说出了真相,那不是“干脆面君”浣熊,而是貉。貉?难道就是我们在书本上学习到的成语“一丘之貉”中的貉?专家肯定地说:“没错,就是它!”而且类似貉伤人的事情,这几年在上海已经出现过多次。大致可以说,“一丘之貉”进城了,甚至还“占领”了上海的好多个小区。

虽然貉伤人的事件还不太常见,但是这些家伙在小区里袭击流浪猫、宠物狗,偷吃猫粮、狗粮的事情可就多了去了。有意思的是,貉还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打是打不得的,最多只能骂几句,最后还得保护它们。

在监控视频中,“貉大爷”们总是三五成群,出没于居民区的小路、草丛。起初它们也就偷吃点猫狗的食物,但后来随着貉的数量越来越多、貉多势众之后,它们甚至堂而皇之地攻击起宠物狗来。如果遇到人类阻拦,肆无忌惮的貉抓伤人的事件也就出现了。这显然和动物学家告诉我们的“貉生性胆小,不具备攻击性”的特点大相径庭。

更要命的是,貉的繁殖能力相当惊人。才两三年时间,上海大致就有上百个小区被“貉大爷”们毫不见外地当成了自己的家。而小区里的动物们可就倒霉了,人工湖里的天鹅被咬死了,流浪猫被赶走了,宠物狗也惶惶不可终日……

为“貉”而来

貉是食肉目、犬科、貉属、貉种的动物,共有6 个亚种。其体型肥壮而腿短,略小于狗和狐狸,全身乌棕色,脸上长有一块黑色斑纹,因此常常被错认为浣熊。貉喜欢临水而居,食谱广泛,从鸟类、鱼类、小型哺乳类、两栖类、爬行类动物到植物的果实、根茎、嫩叶甚至是腐肉,它们几乎无所不吃。

作为一名正宗的犬科动物,貉却善于爬树和游泳,并且还是犬科动物中唯一一种会“冬眠”的动物。它们曾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南和东南地区,但由于各种原因,如今在我国很多地方的野外已经很难再见到貉的身影了。那么,在繁华的上海城区里“纵横驰骋”的貉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020 年7 月的一个晚上,复旦大学的野生动物专家在上海市松江区的一个小区里拍到了大约20 只幼年貉抢食猫粮的画面。令人惊奇的是,在幼貉群背后的黑暗中还有十几只发光的眼睛。该小区的成年貉与幼貉比例达到了惊人的1∶5 左右,而正常情况下野生成年貉与幼貉的比例应当在1∶1 到2∶3 之间,毫无疑问这里的野生貉种群数量已完全失控。

在多年前,这些小区所在的地方其实是貉的栖息地。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貉悄悄地退到了我们的视线以外。不过,后来它们竟然慢慢地适应了城市的生活,到小区里来“安营扎寨”。

原来,小区的人工湖或景观湖里有充足的水源,垃圾堆里有可食用的东西,还有人为投喂的大量猫粮等等。更大的好处在于,栖息在人类的小区里根本不会有天敌敢来滋扰。而空调外机、下水道等处又成了它们理想的繁殖地,其幼崽的成活率甚至达到了百分之百,这才导致小区里出现了貉满为患的现象。

悲“獾”离“貉”

“秋尽谁无狐貉思,一年行矣又垂垂。”宋朝诗人赵蕃的这句诗,把貉的悲惨生活的原因说得清清楚楚。从古至今,人们都为了用貉的皮毛来制作高档的衣服而大量捕杀它们。

同时,在自然界里貉论凶猛打不过狼、猞猁,论狡猾又赶不上狐狸、豺等动物。因此,它们在食物链中大致处于中间位置,会遭遇很多天敌的威胁。这可能也是作为犬科动物的貉,擅长爬树和游泳的原因之一。

每年冬季,貉都会进入一种类似冬眠的昏睡状态,这在犬科动物中是独有的。但其又与真正的冬眠不同,它们每隔几天就会出来活动一下。然而,貉却不会挖洞,每到此时它们就不得不利用其他动物废弃的洞穴来栖身。

不过,对于貉来说,鼬科动物獾的洞穴才是最适宜“冬眠”的地方。獾挖的洞穴很大,并且都有四个以上的出口,其中一个出口更是远在20 米之外。由于貉冬眠的时间比獾晚,同时獾睡得又很死,因此貉们就会悄悄地跑到远离獾“主卧室”的洞穴里冬眠。

但是,貉和獾又是自然界中的竞争对手,不但经常为了争夺食物、地盘而打斗,而且一旦遇到对方的幼崽必“杀之而后快”。不过,獾的体型比较大且性情凶猛,而貉则更为灵活和敏捷,一般情况下两只貉才能打得过一只獾。在繁殖季节,獾经常会驱赶进入自己洞穴繁殖的貉并杀死它们的幼崽。而貉也会趁成年獾不在家的时候,潜入洞穴咬死獾的孩子。

然而到了冬眠季节,貉就会对同住一穴的獾进行报复,而报复的方式更是让人匪夷所思。一天,昏睡中的貉照例醒来活动活动身体。但它突然发现,隔壁房间里四五只獾正在呼呼大睡。于是,貉便开始不断刨土,不一会儿就将獾的卧室与外界连接的通道堵得严严实实。转眼冬去春来,提前醒来的貉已是饥肠辘辘,而隔壁的獾们早就因为窒息而一命呜呼。于是,被“活埋”致死的獾们又成了它们的一顿美餐。

实际上,我们在野外遇到貉的可能性极低。一是野生貉数量稀少,二是貉是夜行性动物,白天一般在洞穴或阴凉处休息,只有晚上才会出来活动。但在某些地区,貉的数量爆发性增长之后,让我们在小区里也能遇到它们。那么,遇到貉该怎么办呢?复旦大学的动物专家告诉我们,只要做到不害怕、不伤害、不接触、不投喂,就能与它们和谐相处了。

猜你喜欢
浣熊幼崽宠物狗
浣熊街的热闹事
当人类幼崽碰上小动物
浣熊街的热闹事
莫斯科第一届宠物狗节
海豹幼崽可以像人类一样改变声调
浣熊爱洗手
大连百头斑海豹幼崽被盗猎,没有买卖才没有伤害
养一只宠物狗
“表里不一”的浣熊
宠物狗和老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