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任务与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2022-08-16 02:25刘志华李丹丹张艳玲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9期
关键词:专业课课程思政思政

刘志华 李丹丹 张艳玲

(1衡水学院教务处 河北 衡水 053000;2衡水学院数学系 河北 衡水 053000)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主要任务就是专业课教师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优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构建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教育格局[1]。当前,明确高校专业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和评价体系,是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前提保证和重要环节。

1 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任务

1.1 提高教师课程思政能力

1.1.1 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提高育人能力。学校要做好顶层设计,通过入职教育、学习培训、专题研讨等方式,加强全体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专业课教师快速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课程思政”育人新理念,全面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学校育人的主阵地作用,引导教师利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教育主渠道,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有机融入到专业课教学过程之中。

1.1.2 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育人优势。高校倡导“课程思政”育人理念的同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进一步提高责任与担当意识,积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育人优势,主动帮助其他专业课程教师挖掘课程思政育人元素、设计教学活动,从而充分发挥专业课所承载的育人功能。

1.2 明晰专业课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专业课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和具体教学活动,主动思考和梳理专业课蕴含的思政元素,积极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2.1 理想信念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专业课教师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有机融入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加深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努力培养他们成为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专业课教师要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学活动的根本任务,从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等不同层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课程内容,潜移默化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2.3 爱国主义教育。专业课教师要抓住大学“拔节孕穗”这一关键期,积极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育载体、优化教学内容,让专业课具备爱国主义教育“基因”,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培养学生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增进爱国情感。

1.2.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高校教师要充分挖掘课程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人文精神所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形成民族精神,立志成为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的时代新人。

1.2.5 职业素养和劳动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任务就是让劳动渗入我们所教育的人的精神生活中去,渗入集体生活中去”[2]。教师要重点围绕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等内容,科学安排校内外劳动实践活动,加强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让学生通过劳动实践形成“尊重劳动”和“劳动光荣”的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观。

1.2.6 生态文明教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专业课教师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重要论述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积极开发生态文明教育课程资源,不断拓宽学生的现代生态视野,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大自然,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感。

1.2.7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认真梳理课程蕴含的集体主义、奉献精神、合作精神等教育元素,将生命教育、心理教育、人文教育和品格教育等内容有机融入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

1.3 强化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建设

1.3.1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专业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播、能力养成有机统一,使人才培养方案成为育人方案,使教学大纲变成育人大纲。

1.3.2 进一步规范教材使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有关专业课程统一选用“马工程”重点教材,其他课程要严把思想关和学术关,并结合学校特点和教学实际,优先选用各级各类规划教材和优秀教材以及具有区域特色的校本教材,使教材真正成为高校育人的重要载体。

2 构建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除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外,高校还要将思想价值引领融入到各类课程教学建设与改革的指标体系中,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到教学评价各个环节全方位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并作为重要监测指标。笔者根据国家有关课程建设和教材管理工作要求,同时结合本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实践,编制了课程思政建设标准的评价体系(见表1),仅供各高校参考,各高校可根据自己教学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以有效推动本校课程思政工作顺利开展。

表1 课程思政建设标准与评价体系

猜你喜欢
专业课课程思政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思政课“需求侧”
英语笔记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