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实践探索

2022-08-16 02:25胡演梦胡树海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9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传统语文

胡演梦 胡树海

(1金乡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山阳书院附属小学 山东 金乡 272200;2金乡县化雨中学 山东 金乡 272200)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民族精神的载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源泉,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在历史长河里的结晶,具有独特的东方魅力,历经数千年,绵延不断走到今天。中华民族历史上先哲圣贤灿若群星,文化意识形态众多,传统文化所涉猎的层面广泛,内容包罗万象。

利用小学语文教学创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传统民族文化的具体实践,也是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最有效的途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1 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意义

2014年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加强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青少年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2017年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传统文化教育意义重大。

第一,传统文化是汉语学习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对于传统文化的普及与弘扬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小学语文课堂是传承、创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基层阵地,是传统文化传播的最好平台,将二者相融合,既可以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反过来传统文化又丰富发展了小学语文的内容与形式,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的鲜活素材,二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第二,小学语文肩负着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的重任,而传统文化意蕴深刻,境界动人,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家国情怀,对小学生的教育意义是非凡的。

第三,能够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我国传统文化蕴含的道德教化、美育体系和人文底蕴是民族的瑰宝。弘扬传统文化是传承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小学生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倍感好奇、文化情感养成的重要阶段,充分发挥民族传统文化的浸润、熏陶作用,在润物细无声中,让学生领略、学习、继承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文化理解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与文化修养。

2 利用传统文化创新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

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孝经》《论语》《增广贤文》等为代表的国学经典,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时令节气,以春节、中秋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蕴涵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传统美德和前人智慧,通过与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有利于不断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1 利用现代媒体,增强课堂教学魅力。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热的推进,全民掀起收看《诗词大会》《成语大会》《汉字书写大会》的热潮。为了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收看《诗词大会》,结合诗词教学分享体验,学生的兴趣很高。针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要进行潜移默化的传统文化教育。如在进行五年级上册第五课《古诗词三首》的教学时,笔者借鉴《诗词大会》的“飞花令”,让学生分成四个小组,以小组形式进行飞花令的游戏,因为古诗词三首都蕴含着深深的相思之情,所以飞花令的字命名为“思”,学生的兴趣进一步被点燃。接下来采用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①三首诗词中的“思”字体现在哪里?②三首诗词的“思”都是什么样的思想感情?③三首诗词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问题教学往往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不足和不同的思维方式,通过思考、交流、讨论,让学生深刻体验到思国、思乡、思家情感的不同,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

2.2 利用传统的节日文化,增加课堂教学的仪式性。2007年国家将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规定为法定节假日,国家对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多篇课文与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相关,如二年级上册的《欢庆》、三年级上册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年级下册的《乞巧》、六年级下册的《北京的春节》《过年》《元日》《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有趣的标点———<清明>》,中国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千百年来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文、典故、传说、习俗不胜枚举,表现了自古以来人们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经典代表,可以带领学生与大自然亲近,体验古人“天人合一”的生命智慧,并搜集与传统节日相关的传说与故事,让学生熟悉、领会,促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让学生在满满的仪式感里体会到传统节日的氛围,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3 利用传统游戏,增加课堂教学的娱乐性。传统游戏的融入,能够给课堂教学营造愉快的氛围,增加课堂教学的娱乐性。在进行六年级下册第6课《北京的春节》教学时,利用传统的灯谜游戏进行教学,首先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然后将准备好的十二个谜语包发给六个小组,小组成员开始猜谜语给出谜底,每个小组之间要保密,最后以猜到最多的小组为优胜。学生积极参与灯谜游戏,不仅对文字的结构、灯谜的构成有了了解,而且还培养了团队精神。笔者的灯谜主要是围绕春节以及春节的相关事物,学生通过猜谜语对春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课堂氛围也轻松愉悦,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利用传统游戏,增强课堂教学的娱乐性,既提升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趣味性游戏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吸引注意力的最好手段,能够带领他们积极互动,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并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从而激发其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以潜移默化的方式,点燃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由此进一步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探究,使二者进入良性循环。

2.4 利用传统文化,拓展语文教学的边界。当前学生面临着太多的物质诱惑,对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情人节等西方文化趋之若鹜,进而使我国传统文化受到强烈的冲击,但是,不管尘世怎样喧嚣浮躁,社会历史怎样变迁,科学技术怎样进步,教育理念怎样改革,必须让书香浸润学生的心灵世界,诵读千古美文、名家名篇、国学经典,让文化经典占据他们的心灵,让他们直抵经典、致敬经典,感受传统文化的字义美、韵律美、意境美,涵养人文精神和家国情怀,这是一个生命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要素。古诗文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小学语文教材收有《悯农》《游子吟》《示儿》《出塞》等千古传诵、耳熟能详的名篇,在小学阶段古诗教学占据着重要位置,能够帮助学生对古代历史进行深入认识以及了解,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信息时代,很多新文化元素逐渐渗透到教育教学和学生生活当中,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新媒体技术营造配乐诵读、再现画面、传情达意、诗画合一的教学场景,挖掘古诗文之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习经典、积淀文化功底,感受文化、提升语文能力,增长智慧、提高人文修养,传承文明、打好传统根基。

3 结束语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在中小学全面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肩负着培养学生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理解文化多样性。在基础教育中弘扬传统文化任重道远,需要语文教师更深入地探索和努力,不负时代,不负使命。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传统语文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少年力斗传统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