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生态环境信访工作的实践困难与解决策略

2022-08-16 09:00林月萍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年11期
关键词:信访工作群众环境

林月萍

(泉州市南安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福建 泉州 36230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更高,加之国家致力于推动构建和谐社会,近年来,生态环境方面的信访数量不断增加。这体现了群众对环境质量的关注,法律及环保意识不断增强[1];也说明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虽不断改善,但仍无法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生态环境信访是环保体系的一环,是通过社会监督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做好生态环境信访工作,充分尊重和采纳群众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建议及意见,对创造宜人宜居的生活环境和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新时代生态环境信访工作现状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不断向往,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增强,并通过政府和法律手段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使生态环境信访数量激增,呈现出特殊性和多元化[2]。根据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公布的年度环保举报情况,2017年至2021年福建省的环保举报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但数量仍处于较高的水平;大气污染问题占比虽有所下降,但仍为群众关注的主要污染问题;噪声污染问题占比前几年增长明显,2021年有所回落;水、固废污染问题举报占比逐年增加,成为群众较为关注的环境要素;生态破坏问题虽然占比低,但2021年占比较2017年增长近20倍,涉及“集体利益”的生态环境问题关注度持续增加。

各级生态环境部门高度重视新时代做好生态环境信访工作,由部门主要领导对生态环境信访工作负总责,坚持参与和督促环境污染问题的整治,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信访问题定期会商制度,对群众反映的环境污染方面的投诉和事项进行商讨,使生态环境信访问题尽量解决在本级,避免因群众对生态环境部门信访处理工作不满意而上访到上级部门或政府。县市生态环境局成立专门部门解决生态环境信访问题,建立生态环境信访工作责任制度,确保每项生态环境信访工作得到落实,并从群众的满意度、处理时效等多方面对生态环境信访处理工作进行评价和考核,着力解决涉及矛盾点多,涉及群众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环境污染问题。

图1 2017-2022 年福建省环境信访投诉数量图

图2 2017-2022年度福建省各污染问题投诉占比图

在严格的制度规定和执行、考核下,生态环境信访工作有序推进,大量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整治。在总结工作经验同时也要认识到,当前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突出,群众对生态环境信访工作的满意度仍有待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部门在生态环境信访工作上仍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还需要立足实际、守正创新,高效率高质量做好生态环境信访工作。

2 新时代生态环境信访工作实践的难点问题

2.1 生态环境信访问题日趋复杂

政治、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社会信息化高速发展,群众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加剧了生态环境信访问题的复杂化。生态环境信访问题由早期对大中型企业的污染问题举报的“单一性”向污染类别多元化、举报对象范围广、问题综合性高的“多面性”转变,具体可表现为:一是早期群众对于环境污染问题关注主要集中在居住环境周边企业的大气、噪声、水污染问题,现群众对于固废、辐射、土壤污染等的关注度加大,特别是近年来对涉及集体利益的生态破坏问题更是得到群众的广泛关注,环境污染类别由可直观感受到的生态环境问题向无法直观感受的生态环境问题延伸,生态环境信访问题由以涉及个人利益问题单方向发展到向个人利益及集体利益交错发展;二是对周边的个体经营户、居民(如餐饮业的油烟问题、娱乐场所及个体户的小型机械设施噪声问题、生猪家禽散养户等)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举报明显增加,群众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已涉及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三是生态环境信访问题由单一污染问题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发展为可能隐含邻里矛盾纠纷、经济利益诉求及劳务纠纷等问题的信访事项,利益多元化且各种利益互相交织,多数人的合理诉求与少数人的不合理诉求相互交缠,导致生态环境信访问题愈加复杂。生态环境信访问题的日趋复杂,增加了环境信访工作难度,环境信访工作压力不断增加。

2.2 生态环境信访工作体制机制不顺畅

生态环境信访工作主要根据《信访工作条例》、《环境信访办法》和《福建省环境信访办理规则》开展,在相关文件规定的支撑下,生态环境信访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相关文件未就生态环境信访工作部门的受理、办理等事项作出明确而细致的规定,生态环境信访问题可涉及自然资源、农业、城管、市监和水利等部门,单靠生态环境部门无法完全推动生态环境信访问题全面解决,部门之间的协作性较差;二是中央环保督察以来,各地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信访工作力度,导致生态环境信访量激增,生态环境部门由“闲职”部门向“热门”部门转变,部分工作人员疲于应对激增的工作量,加之督察以来问责力度大,遇事推脱、“磨洋工”问题频现;三是各地环境信访问题主要依托执法人员处理,执法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个别执法人员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以单一“现场执法”工作方式代替“环境信访问题的处理及化解”,与信访人缺乏有效的沟通,未架起环境问题的“制造者”和“受害者”的沟通桥梁,长期以往“受害者”对执法人员及“制造者”的负面印象加深,加重重复信访、越级上访问题;四是交织其他利益的生态环境信访件部分为不属实件或恶意投诉件,而恶意投诉的认定缺乏相关依据,且未有相关有效约束惩处措施,而增加的信访量进一步压榨有限的执法力量[3]。

2.3 生态环境信访工作与发展矛盾呈现多样化

经济形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历史欠账短时间难解决,群众对环境质量的期望值提高,社会进步发展与生态环境信访工作的矛盾呈现多样化。一是早期为了大力发展社会经济,忽视环保问题,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厂居混合问题等历史欠账多,地方政府难忍解决历史欠账时的“削骨之痛”,甚至仍存在部分地方政府不敢动真碰硬,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浮于表面,未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深做细,引发当地群众的强烈不满;二是国家设定主要污染物排放标准与群众的直接感受之间存在偏差,国家对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并非零要求,群众所感知到的污染物排放对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但却属于国家环保标准范围内,甚至存在部分群众追求周边环境毫无污染理想状态,造成该类生态环境信访件久诉不息;三是群众对生态环境信访工作处理的程序、处理时限了解不足,加之工作人员未就相关事宜进行详细告知,易使群众对生态环境信访工作人员产生消极怠工的印象,从而导致其对生态环境信访工作满意度不高;四是企业环保主体责任意识不强,一昧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环境保护,存在“超标排放”、“未配套、少配套污染防治设施”及“污染防治设施闲置”等现象,特别是“散、乱、污”企业,该类型企业一般规模小,投入成本低,常以搬迁的“游击战”方法躲避政府打击,实际环境污染问题并未解决。

3 新时代完善生态环境信访工作的积极对策

3.1 完善整体工作机制,增强信访工作实效性

一是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信访工作规范,明确接待事项、受理及办理程序,规范环境信访工作行为;落实重点信访件包案制度,做到重点信访件由领导“亲自抓、具体抓”;完善环境信访工作督察督办制度,助力职能部门推动生态环境信访工作;推行生态环境信访回访制度,提高生态环境信访件的办理质量,降低重复信访率;深入探讨研究制定恶意投诉件的认定规范及程序,建立环境信访件终结制度,在合理的范围内终结恶意投诉件,有效压缩行政执法成本,使行政执法力量得到更加高效发挥。

二是要将各种责任制度落到实处。坚持党政同责,建立部门生态环境信访责任清单,对办理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等,对本辖区本行业内发生的生态环境信访按照“属地管理,行业管理”的要求及时接访、及时处理[4]。环境信访件处理措施的制定者和主管领导对信访件的处理结果负责。相关职能部门除了注重环境信访件办理时效和结果,提高群众对信访件处理的满意度,还需要文明执法、秉公执法,向相关部门和群众征集对环境信访件处理的要求,监督部门可以采取不定期明察暗访的形式严格按照本部门职责对信访件的处理过程进行监督,对于信访件查处不及时,引起群众反复上访等违规问题,应当对相关负责人进行追责。

三是加强生态环境信访干部队伍建设,健全防错容错纠错机制。面对日趋复杂的生态环境信访工作,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信访干部队伍显得尤其重要。加强教育培训与在基层一线、艰巨岗位实践锻炼有效结合,安排机关和基层干部双向交流学习,总结推广优秀环境信访工作经验,进一步强化干部的沟通协调能力;狠抓队伍纪律作风建设,强化服务意识,加强监督管理;完善生态环境信访干部防错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干部担当作为,将严管与厚爱有机结合起来,使队伍有活力、能创新、敢担当;畅通上级与下级、领导与干部之间沟通渠道,做好干部队伍的心理疏导和减压,消除干部后顾之忧,增强干部认同感,充分调动干部的干事积极性。

3.2 注重环境污染源头治理,加强联动协同管理

生态环境问题与人们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生态环境信访问题不应该局限于事后处理,从源头防范可以大大减少生态环境信访件的产生。一是把"审批"源头,严格落实三线一单制度,守住发展底线,严把项目审批关,各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其监管职能,针对不同项目中容易产生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项目审批时严把环保要求,将污染问题解决在项目正式实施前。二是抓“问题”源头,积极主动作为,在群众未诉前主动靠前查找问题,牢牢把握精准治理要求,扎实开展生态环境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三是重“预防”源头,生态环境问题需“治”更需“防”,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与“节源”并行,做好土地空间规划、城乡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效衔接,城乡建设应充分考虑群众环境需求,配套建设生活污染源防治设施,对于工业污染源应坚持疏堵结合原则,强化监管并合理规划建设工业园区。源头上预防控制好生态环境信访问题的产生。多头管理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也应下真功夫,各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联动,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联席会议机制,完善联合执法协调调度制度,加强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形成合力,全力解民“环境之忧”。

3.3 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新时代的群众环保意识大大提高,但大部分群众对生态环境信访办理程序及相关环保知识的了解仍显不足,各生态环境问题的制造者环保意识不强、环保法律法规了解的欠缺制约其环保主体责任的发挥,如何改善群众和“制造者”存在的问题,除了加大监管力度外,加强宣传教育引导也是助推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一是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加大环保法律法规、信访工作条例及环境信访办法等规章制度的宣传,不断扩大政策法规的宣传覆盖面,二是创新宣传内容,加大对典型案例的通报和环保知识公益短片的宣传,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环保法规、环境信访规范及环保知识,改善群众追求环境零污染的问题,以实际案例警示环境问题制造者合规守底线;三是做好对企业的监管与教育,督促其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引导企业承担好社会责任,如增加所在地群众就业岗位、助力当地公益事业,对于树立企业正面形象,减轻企业与当地群众的矛盾均有益处。

4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下环境信访问题出现新特征、新要求,应当采取新观念、新思路,改善作风,寻求生态环境信访问题的处理新途径。生态环境信访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政策法律的规定,合理合法地处理生态环境信访件,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推动创建和谐社会。此外要引导人们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享受优美生态环境的权益,建设法治政府,建立更加和谐、民主的生态环境信访氛围,增强信访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信访工作群众环境
把牢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多让群众咧嘴笑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医院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的探讨
环境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做好基层信访工作 共建平安家园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