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甘肃省白银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调查*

2022-08-17 03:46张明娟常培荣
甘肃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白银市村民农民

张明娟,常培荣

(甘肃农业大学,甘肃 兰州 730070)

1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在不断推进,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造成乡村振兴实施的人才短板,尤其缺乏具有较高文化水平、掌握一定专业技术和营销管理知识的新型职业农民。早在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此之后,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素质能力成为迫切需要。因此,中央和地方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1]。

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坚实的人才基础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运用先进的农业装备,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科学理念,对知识技能等有一定追求的新型职业农民,使其能够快速掌握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知识,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并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为发展生态农业做铺垫[2]。

2 甘肃省白银市新型职业农民的现状

2.1 甘肃省白银市的基本地理位置和情况

甘肃省白银市地处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白银市面积共有21 209 km2,这里盛产铜、煤、黏土等多种矿产资源,黄河以S型贯穿全境。由于种种原因,城市以工业生产为主,农村以农业为主,农村的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发展资金短缺,更没有高新技术、新型人才,导致劳动力不断转移,土地被抛荒[3]。

在乡村振兴、全面脱贫等政策的推动下,白银市许多乡镇发展乡村旅游,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推动农民创业就业,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要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留住青年劳动力,必须要更好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体系,使农村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针对白银市新型职业农民目前的情况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2.2 甘肃省白银市有关新型职业农民的调查情况

乡村振兴策略使当地农民的经济压力得到了缓解,有渠道了解新技术、新知识的农民不仅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种植养殖,还可以全家出动一起学习工作。白银市坚持规划引领,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建设了银西工业园、白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和水川黄河假日城,以培养养殖、种植、工业、旅游业等新型职业农民并进一步带动农民提高经济收益。

以种植类和旅游类新型农民为典型,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白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教育的具体情况。自2011年以来,该园区响应国家政策,采取“政府+园区+农户”的经营模式,经过政府的引导,依托高校和科技研究所使农民有了技术支持,而市场运作由园区经营维护,成为集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示范推广、科普教育培训、休闲观光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园。

目前园区使用政府下拨乡村振兴资金统一征收农民的土地,支付农民每亩700元,并重新搭建了新型大棚(园区旁115间,林场300间),实现半自动化的现代农业;通过当地的气候计算分析得出墙体最适合的厚度、卷帘机棉被的厚度等达到种植蔬菜水果的最适温度并配有先进的设施,如滴灌、水培等;由园区统一规划灌溉时间,通过灌溉时间的规律性和科学性提高生产效率;农民可自主选择种植种类以及销售方式;园区内有温室花艺区、水培蔬菜区等,作为旅游观赏教学基地;园区旁种植有草莓、西红柿、黄瓜等,作为观赏采摘基地;以旁边旅游景点“花海”和园区带动销售,其他为各种蔬菜销售。由农民付园区一间大棚每年共4 000元的费用(3 000元的租金、200元的电费和800元的水费)使用这些新型大棚。

园区的负责人与农科院的蔬菜种植专家、药监局和农残检测局的专业技术人员等进行对接,并通知农户来培训学习进而推进新型农民的培训,同时在此过程中会发放一些小礼物,如某化肥试样、抽纸、菜籽、农业方面的书本等,并推销肥料产品,推广蔬菜水果新品种。具体培训内容有种植、施肥、灌溉等技术,以及宣传普及专业种植知识,如农药用量、农药残留量,安全知识如消防演练等。培训方式有课堂教学、现场指导、优秀学员分享交流、学习书面内容等。

该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园发挥出了创新创业园区和孵化实训基地的作用,充分汇聚了农村产业振兴的力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 甘肃省白银市村民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意愿情况

3.1 白银市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现状的认识与分析

伴随着中央和地方推行的相关政策逐步落实,农民的思想在不断地进步,新型农民培训也略有成效,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现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如在访谈调查时发现,白银市的农民主要为兼职农民和全年外出务工农民,农村的居民逐步向城镇流动,越来越少的人从事务农活动,对于现存农民的培训工作比较困难,见表1。

表1 白银市村民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意愿

3.2 白银市村民关注的培训内容

由表2可知,所调查村民中主要关注的是培训费用(82.67%)、培训时间(78.67%)、培训内容(73.33%)。农村的经济水平相对较低,有很多人在为生活而发愁,因此,对于费用较为关注。在农村大多是早上和偏下午在棚内工作,中午大棚内温度过高,不适宜干活,当培训与干活时间发生冲突时他们不会选择去培训,因此农民较关注培训时间,其中有75%的村民希望培训时间可以在饭后一小时,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培训,以防耽误他们的工作,如果培训有效,他们还是十分愿意挤出时间去学习。培训内容是否能够获取新技术和是否能够学以致用,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增加收入是村民们较关心的。

表2 白银市村民关注的培训内容

在培训方式的问题上,较多的村民希望现场指导学习。村民们的文化程度并不高,书面语言不能很好地理解,现场指导可能会效果更好;其余人中支持参观考察和学员交流的较多,村民们在参观考察过程中可以看到更好的种植成果,学员交流可以更好地沟通,效率更高。

3.3 对于白银市新型农民的调查结论

调查显示,大部分村民有兴趣参加新型农民培训,通过学习新技术来增加经济收入,对于他们来说最主要的问题是培训效果。改变传统的种植方法对较少接受新知识的村民们来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但村民们都抱有认真学习新技术的态度,即使有诸多问题,在政府的帮助下,未来也将会迎刃而解。

4 甘肃省白银市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存在的问题

4.1 培训政策不明确,政策落实不到位

近些年国家不断出台了培养新型农民的政策,政府也在逐步落实和支持相关培训,但是大多数政策是宏观的,落实性不够好,乡村人才不足,关于培训的目标、内容、方式等缺乏细致性的指导意见;另外,各地的实际条件存在差异,政策的落实还需要各个相关部门交流衔接,而不是各自为战,效果重复且实效性不高。

4.2 培训体系不完善,村民参与度不高

地方各级政府未形成完善有效的配套体系,而健全且规范化的农民培训要有充足的资金投入、良好的师资队伍和不受限的实训场地等,目前的情况是没有健全的培训机构,政府监管困难,培训工作流于形式[4],具体问题如下:

4.2.1 培训内容不够多元化

由于师资力量缺乏,没有系统完善的培训体系,培训内容不全面、陈旧,只停留在表面,没有结合当地农民的实际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导致培训不佳。例如,培训内容侧重于农业生产知识,忽视了生产模式和营销手段的创新培训。

4.2.2 培训方式过于单一

目前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受培训资源限制的影响,无固定的老师、持续的频次和现场实训次数少,未形成较大规模的现代农业示范园。这种传统的不可持续的培训方式不能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很难调动其积极性,使其接受能力差,培训效果较差。

4.2.3 农民缺乏主动性

农民留在农村,深受“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思想,文化水平较低,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差,享于安稳生活,不愿意做出改变;政府宣传没有使农民正确认识培训,部分农民认为付出时间参加培训而无实际作用,他们不知如何将新技术运用在实际生产中转化为经济效益。

4.3 培训效果难以持续

传统的农民培训结束后,培训单位没有组织回访调查培训效果,农民无法及时消化所学知识并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导致培训效果不佳。虽然新型农民职业培训注重建立长期培训机制,采取送教下乡和教师入户的形式,面对面地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但是培训教师不在身边,省市专家下乡需要一段时间,微信和电话无法清楚地解释他们遇到的问题的时候,可能会错过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影响培训效果。

5 对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建议

5.1 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5.1.1 加大产业扶持政策

政府政策的支持是农民们积极参与培训的精神支柱。首先,加大政策扶持对家庭条件困难的农民进行资金的补助;其次,注重农产品的营销政策,应设置专门的收购地点令无法顺利销售自己农产品的农民没有后顾之忧,让农民可以更放心的种植。

5.1.2 加大培训资金的投入

资金缺乏是农民不参加培训的主要问题,为减少农民的担忧,政府应对自愿参加培训的农民实行免费培训政策,让积极参与培训的农民免去困扰。对一些特别贫困的地区,政府不仅要免去培训费用,还要进行一些必要的补助。另外,政府还应设立农产品的标准度,对种植产品质量优秀的农民进行资金奖励,以此来鼓励其他农民,整合多方力量,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进行。

5.2 培训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需要多方参与、共同努力,才能将培训体系健全和完善,最大化地落实工作。在政府各级部门的扶持下,加大宣传强度,积极吸收各方力量参与到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中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共同学习和完善。

5.2.1 针对地方需求,合理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应该多元化,不仅仅是农业种植技术,还可以涉猎经济管理、法律法规、生态文明等,使当地的收入来源不仅仅局限于种植行业,还可以是养殖业、旅游业等,发展多样产业,开拓农民的视野,增加经济收益。以白银市现代农业基地为例,派遣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指导当地种植适宜生长的大棚西瓜、辣椒、茄子、番茄等和养殖猪羊等。

5.2.2 改善培训方式,调动农民积极性

由于村民文化程度不高,很多书面的东西村民们都无法理解,有的甚至看不懂,而现场指导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则充分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因此,采取传统理论和现代实践相结合,多加派专业人员对村民们进行实地教学,将培训转移到生活和农业基地中;丰富教学手段,在访问的过程中,也发现有一些文化程度较高的当地农民参加培训后可以高效、充分地掌握培训知识和技术并更好地与其他村民交流,因此,应更大程度地推广学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优秀学员传授经验。如此以来,村民们既可以轻松学会专业技术,也能在不懂的时候随时提问,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进度。

5.2.3 组建专业化师资力量

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构建立足于当地经济的专业师资队伍。“走出去”是指积极鼓励当地的青年到高校、企业去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引进来”是指从高校、农科院等引进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专职或兼职技术人才,吸引更多青年人才返乡,培育大量的乡村人才,助力乡村振兴[5]。

5.3 长效培训效果的落实

甘肃省农业高校与白银市乡镇签订合作协议,建立起校地合作,安排师生去地方实习并解决当地的农业技术问题,派遣专业老师指导,跟随培训、随访与反馈,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档案,将培训效果持续落实下去。

6 结论

增强新型职业农民管理,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使农业现代化、科学化,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体系,创新培训方式,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精准度,最大化发挥政策保障作用,大量投入资金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制度,吸引广大有志青年投身于乡村建设,使农村的劳动力不再向城市大量流动,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体系,使乡镇农业现代化、科学化[6]。

猜你喜欢
白银市村民农民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饸饹面“贷”富农民
小学足球开展情况调查分析——以白银市白银区第二小学为例
甘肃省白银市第十一中学师生优秀书画作品选登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