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飞行训练国际交流会议·2021”综述(下)

2022-08-18 05:58田颖华余思思
教练机 2022年1期
关键词:飞行员

金 玲,田颖华,余思思,聂 鹏

(航空工业洪都,江西 南昌,330024)

二、专题发言(下)

(六)中国空军航空大学副校长兼教育长陆松岩大校:《科技之变下的军事飞行高等教育改革》

中国空军航空大学副校长兼教育长陆松岩大校

陆松岩大校主要围绕“科技之变下的军事飞行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几点思考和认识。他指出,科技是现代战争的核心战斗力。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深刻影响着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作为引领世界军事科技前沿的高技术军种,空军的发展更是离不开颠覆性科技的支持。如何应对变革,培养适应发展需要的军事飞行人才,需要紧密跟踪科技发展,敏锐知变、准确识变、主动求变、科学应变。

陆松岩大校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交流: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场由科技发展引发的军事领域、教育领域和人才培养领域的深刻革命。

(一)科学技术创新发展引发了军事领域变革。纵观历史,每一次军事领域的重大革命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尤其是关键技术的跨越和突破。当前,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关键技术应用,正在引领着军事领域的大发展和大变革朝着更加智能化、无人化的方向发展。以无人作战飞机为代表的智能化武器装备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和发展,有人机、无人机智能协同作战作为一种可以预见的全新作战力量,将成为生成体系作战能力的有效途径,为未来空战样式带来颠覆性的变革。

(二)信息技术综合运用加快了高等教育转型。与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相伴,技术扩散、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信息时代,知识以几何级数递增,更新换代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人们吸收掌握的速度。知识更新周期缩短的背后,一场由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技术引发的教育变革正在快速展开,教学对象由“数字移民”变为“数字原住民”,教学环境由传统的线下教室变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融合环境,教学资源由纸质教材课本变为海量的在线资源。军事飞行教育也必须紧跟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变革趋势,向着目标更加多元、形式更加多样、方法更加灵活的方向加快转变。

(三)战争形态快速变化引发了人才培养目标升级。飞行人才培养目标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变化。早期的飞行员训练,主要是以航空装备牵引培养目标,飞行员主要任务是驾驶飞机进行空中飞行和单机作战。随着空战形态的转变,特别是智能化等核心技术的飞速发展,航空装备的先进化程度越来越高,作战样式更趋复杂,飞行员角色定位由驾驶飞机转变为驾驭平台,对其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变化,未来空战将向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加快转变,飞行员扮演的角色也将发生很大变化。传统的“射手”功能将通过网络分散到其他平台,飞行员将更多地扮演“管理员”和“指挥官”的角色。这就要求在坚持思想政治坚定、军事专业精湛、科学文化厚实、身体心理强健、战斗精神过硬五方面综合素质目标基础上,由传统注重技术能力培养向以思维力、感知力、应变力、创新力为核心的更加高阶的“四力”目标拓展。

(一)复杂的体系思维力。战争系统是典型的复杂巨系统,在具有智能化特征的信息化时代,联合作战背景下的单个作战平台节点化属性决定了无论是作战决策的思维方式,还是指挥控制的物质手段,都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更多由人的谋略向基于信息的决策转变,更强调运用体系化方法从陆海空天网电全域来思考战争。作为空天域的主体力量,飞行员必须具有体系思维能力,才能在一体化联合作战、多机种体系作战、有人无人协同作战等概念基础上,塑造复杂系统思维,满足战场错综复杂和动态变化要求。

(二)敏锐的态势感知力。高效完成空中作战任务的基本前提是对空中态势的正确感知和理解。飞行员必须准确感知自己周围的信息,并了解对应的信息对现在和将来的意义。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有人无人智能协同情况下的态势信息将呈现出更加复杂化、复合化、隐蔽化的特点,战场目标探测与感知的难度更大,对飞行员复合手段对抗能力的要求更高。在快速的战争态势演变中,飞行员需要具备基于自身传感器、机载传感器和外部传感器多源信息判断空中态势的能力,才能从容了解和掌握全局。

(三)果敢的决策应变力。在充斥着各类未知并不断变化的战场中,只有具备了果敢的决策应变能力,才能灵活运用各种逻辑推理方法,为解决复杂问题进行理智判断与决策。空中战场态势瞬息万变,各级指挥员和飞行员很难做到全面、深刻了解战场态势,作战决策通常需要在信息不完备的基础上当机立断,在行动中继续收集信息,感知空中态势演变,迅疾调整行动方案,通过思维决策优势来赢得战场主动权。

(四)持续的学习创新力。信息爆炸时代和知识碎片化时代,每个人都需要具有持续的学习能力,并保持对周边世界的好奇。对飞行员来说,随着空战样式和空战装备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更加需要具备持续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从而保持自身知识体系与战争同步甚至引领战争发展。实践证明,战争是不可复制的,世界上永远不会出现两场完全相同的战争,没有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军队注定会被战争所淘汰。

高等教育阶段在飞行员成长链条中处于源头地位,是奠定飞行人员知识、能力、素质和人格基调的关键一站,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特点。必须抓住时代契机,紧盯科技快速发展、战争形态加快演变、高等教育全面变革,以超越历史的勇气和开创未来的智慧筹划今天的飞行教育训练改革。

(一)打造前瞻性教育教学体系

1.精准对接目标的培养规格。遵循空军战建需求和人才成长规律,建立空军机关、院校和航空兵部队共同研究机制,按照需求牵引、目标反推的原则,准确把握新型飞行人才培养需求,精准确定人才培养标准,实现人才培养与战争发展需要精准对接。

建强紧贴实战的学科专业。瞄准空战形态和作战方式演变,跟踪航空兵部队编制组成变化趋势,兼顾飞行人才培养和空中作战理论研究双重需求、基础教育和航理教育两个方向,打造创新发展、开放融合的新型军事飞行教育学科群。坚持与部队岗位变化、武器装备更新和人才培养需求相适应,大力发展新型作战力量和新质战斗力相关专业,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空军特色、满足空中作战发展需求的新型空战人才一体化培养专业群。

2.优化通专结合的课程体系。适应军事飞行变革,打破以单一专业为背景设计课程体系的做法,建立“通识+方向”的课程体系。增加数理逻辑、人工智能、认知神经科学等课程,建立跨领域跨学科的横向课程体系,拓展学员的知识面,为其职业发展和终身成长奠定广博知识基础。设置基础航理、无人作战、航空兵电子战基础等课程构成的纵向课程体系,及时纳入科技发展最新成果和部队演习演练鲜活经验,构建厚实的专业背景,培养学员运用专业理论解决复杂作战训练问题的能力。

(二)探索多元型协同育人路径

仅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无法解决新型飞行人才培养问题,必须构建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全时全域的多元协同育人路径。推动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思政教育、文化育人、管理育人深度融合,加强课堂教学、课外实践、部队实习、日常管理等协同培养,构建全过程的教育生态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智慧教学平台,进一步创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营造泛在开放的学习环境,启发学员主动思考,促进知识理解内化和高阶能力形成。将以往的逐级停飞淘汰变为梯次升级,在不同阶段通过自愿报名、考核选拔等方式转入无人作战和空中战(技)勤等相关专业,构建与空军新质战斗力人才需求相适应的新型空战人才一体化培养体系,实现人尽其才,因材施教。

(三)锻造专业化新型师资队伍

教员作为“播火者”,只有通晓战争,才能传授战争之道,教练打仗之技,解读打赢之惑。着力优化教员队伍结构。坚持引才与引智相配套,以推行教官制为重点,加大院校教员同部队、机关交流力度,选派最优秀的飞行员到院校担任教官,加深教员对部队作战指挥、作战装备、作战能力的了解。依托地方高校建立文化基础课教员聘用制和依托制,鼓励机关和部队领导干部“上讲台”,走开军队院校与部队、地方高校常态交流路子。坚持集中培训和自我提升相结合,完善教员任教资格制度,开展常态化群众性教学岗位大练兵,定期组织教员参加线上线下专题培训,依托相关军地高校建立教员培训基地,统筹规划新教员、新教官教学基本功培训,不断提升教员教学、科研和服务部队能力。坚持丰富经历与积累经验相融合,加大教员赴部队任职代职、参演参训、跟研跟学的力度,扩大选派教员到国内外知名大学深造规模,把最新的科技成果、作战部队的鲜活经验及时充实到教材和课堂教学,多措并举打造过硬教员队伍。

(四)构建开放式办学育人格局

始终坚持开门办学、开放办学。关起门来搞教育是搞不好的,飞行人才培养更是如此。加强与部队联教联训联考,强化部队训练实践育人功能,促进从院校到部队、从课堂到战场、从理论到实践、从知识到能力的对接转化。充分利用地方高校优势教育资源,注重借力社会信息和保障资源,加紧构建以航空大学主体培养为基础、以依托地方高校联合培养为特色、以聘用地方高校名师参与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为补充的新型军事飞行人才融合培养格局。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双向发力,深化中外联演联训和互派留学生等合作,积极参加中外院校长论坛、国际学员周、军事飞行训练国际交流会议等活动,逐步走开本土化培养与国际化培养有机结合路子。

最后,陆松岩大校指出,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世界各国人民命运相连、休戚与共。当前,全球化正经历着波折和挑战,但和平发展的主基调没有变,中国空军始终秉持合作共赢理念,期待与各国空军和各位同仁一道,加强沟通、协作交流,为培养适应时代变革的优秀飞行员贡献力量。

(七)南非空军司令姆班波(Wiseman·Simo·Mbambo)中将进行视频发言

南非空军司令姆班波(Wiseman·Simo·Mbambo)中将

南非空军司令姆班波中将很高兴能够有机会分享南非空军与中国空军的友好伙伴关系。

自从中国国防部与南非国防部签订协议备忘录以来,南非国防部与中国空军(PLAAF)之间就确立了牢固稳定的关系。南非空军,作为南非国防力量的一部分,与中国空军在诸多领域均有合作。政府、国防部与南非空军一直支持与所有友好国家的国防外交关系,南非空军与中国空军共同开展飞行员培训与军官训练交流、邀请高级军官参加防务展或航展,邀请高级军官进行访问交流并分享双方在维和行动中的合作事宜。通过国防大学学员访问期间的思想与信息交流,两国空军关系得到进一步加强,自2014年起始终保持密切接触与友好交流。

姆班波中将进一步介绍了两国空军曾经开展的一些合作活动。在第六届国防会议上,南非空军就表达了想与中国空军共同训练的强烈愿望,这些均在2014年国防委员会纪要中作了记录;2015年7月20日至24日,南非空军对中国空军进行友好访问,并且针对有关飞行训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2016年11月期间,南非空军参谋长参加了中国国际国防电子展(CIDEX),借机谈到了未来国防委员会的相关事宜,建议联合测试以推进计划并分析需求。

作为战略伙伴,南非国防部与南非空军都非常珍惜与中国空军的深厚友谊。新冠疫情虽然带来了很多挑战,但南非国防部以及南非人民都坚信,一定能够成功应对这次乃至今后更大的挑战。

(八)中国空军哈尔滨飞行学院政治工作部主任刘向东大校:《新技术新装备飞速发展给飞行人才培养带来的全新挑战及应对策略》

中国空军哈尔滨飞行学院政治工作部主任刘向东大校

刘向东大校在发言中指出,飞行院校是空军主体战斗力生成的源头,教育训练水平高低关乎空军战斗力建设,关乎军事斗争准备进程,关系国家安全稳定发展,可谓责任重大。近年来,飞行院校紧跟战略转型步伐,更新办学思想,校准办学定位,优化训练流程,重构训练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然而,随着新技术新装备在军事飞行领域的快速运用,给作战理论、作战样式和战争形态带来了深刻变革,对飞行员综合素质提出了全新要求,对飞行人才培养提出了全面的挑战。刘向东大校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空军飞行人才培训体制经历多轮变革,培养链路得到优化,训练装备不断升级,培训内容持续更新,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与部队需求间的差距,但仍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突出的矛盾有三个方面:

第一,训练装备更新慢与主战装备发展迅速之间的矛盾。目前,院校现役部分军事基地,服役时间长、设备老、性能低。总体上看,院校训练用的武器装备和发展速度始终落后于主战装备的更新换代速度,主要采取的措施除了更新技术、更换装备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形成追赶的态势,但两者间发展水平总体呈现出“扩大-缩小-再扩大-再缩小”的周期性变化特点。当然,不仅是中国空军,世界强国空军都存在这类规律性的矛盾,也都在围绕新技术新装备进行教育训练改革,探寻解决矛盾的方法路径。

第二,培养链路不顺畅与战争准备急需之间的矛盾。目前,歼击机飞行人才培养的基本链路是:航空大学—飞行学院—航空兵部队,由于院校与部队装备间周期性变化的特点,导致飞行人才培养链路始终存在缝隙,这一缝隙拉长了飞行战斗力生成周期。目前,世界强国空军飞行员培养一般需40个月左右,并且正在瞄准低于24个月的目标改革。可以看出,世界各国空军飞行人才培养普遍存在周期长、效率低的问题,也都在提高人才培养效益上寻求突破。

第三,教官素质不全面与新型军事人才培养高要求之间的矛盾。飞行院校教官普遍存在二代机经验丰富、三代机经验匮乏、四代机经验缺失的问题。这就导致部分教官在新技术新装备教学方面,与部队战训实际脱节,教战能力不足与学战需求迫切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而世界强国空军飞行教官必须从战斗部队选拔,并且需要具备驻外经历、实战经历以及获得武器控制教官资格,真正做到了用打仗的人才教授实战的技能。

新技术新装备的优先使用,给飞行员驾驭装备、实施作战所需要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也对飞行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全面的挑战。

第一,新装备快速列装对飞行员素质要求提出的挑战。以F-22、苏-57、歼-20等为代表的四代机,具有超机动性、超态势感知和低可探测性等主要技术特征,给空战理论、空战形态和飞行员战斗力构成带来根本性变化。特别是矢量推力和数字化辅助飞行控制系统等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飞行员如何驾驭飞机、发挥最大效能提出非常高的要求。与之相比,院校现有飞机和武器装备的劣势进一步扩大,迟滞了战斗力生成。

第二,技术迅速发展对课程体系建设提出的挑战。新技术的应用使飞机的控制技术、机载设备和武器控制系统越来越复杂,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目前,四代机以“4S”标准为代表的飞机性能,以有源相控阵雷达、数字化辅助飞行控制系统、数据链为代表的机载设备,以头瞄系统为代表的武器控制系统,特别是富含人工智能技术的作战指挥平台的加入,使飞机的信息传输、接收和处理量呈指数级增加。这就要求飞行院校必须改变现有的课程体系结构,增加与之相适应的新兴学科专业知识。

第三,新需求快速涌现对教育训练技术手段更新提出的挑战。目前,飞行院校现有机型的模拟训练器材型号不匹配、功能不完善、体系不健全。加之四代机成本高、产能不足,短期内无法列装到院校,不能很好地解决训练装备和作战装备代差问题。需要利用仿真和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将先进飞机的飞行性能和机载设备、武器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以及与之配套的战术功能和战场环境要求,复制和移植到飞行人才培养体系之中。

面对新的矛盾和挑战,必须深入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着眼军队建设新“三步走”目标,优化顶层设计,深化理论研究,加快技术革新,加速院校转型,破解发展难题。

第一,优化战斗力生成链条。为畅通飞行战斗力生成链条,激活飞行院校教育训练和作战战备潜能,要做好以下三点:1.加大新装备新武器进院校的步伐,确保院校与部队始终在武器装备和任务上保持同步。2.紧盯武器装备发展,瞄准部队技术需求,科学预置飞行学员投向投量,超前培养、精准培养,形成人等装备的良好局面。3.将现有的专业课程优化整合为飞行操纵与控制、飞行中人与环境等6大门类,区分本科教育、任职教育、深造教育,明确知识重点,优化课程内容,不断满足新技术新装备发展需求。

第二,改革飞行员招生选拔模式。适当放宽身体条件要求,满足新技术新装备对飞行员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拓宽招生渠道,用好初教6、教8等资源,成立飞行俱乐部,供青年爱好者学习和体验飞行。这样,既可大幅提高学员学习飞行的起点和能力,进而提高成才率和训练效益,又能解放一部分飞行教官进行飞行能力升级,缓解人才培养产能不足和成熟战力紧缺的问题。

第三,创新飞行人才培养方法手段。院校作为军事训练改革的创新者和实践者,不但要在理论理念上创新,更要在方法手段上革新。要用好模拟仿真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完整配套的分级分类分阶段模拟训练体系,实现学习、实习和练习功能;实现飞行、特情和复盘模拟训练功能;实现机载设备、武器系统和通信链路等模拟训练功能;实现生成兵力、生成战场环境功能;实现战术、战役级模拟训练功能。使学员即使没上过飞机、没用过武器、没进入实际战场,也能通过模拟训练手段了解战争的基本形态。

第四,深化飞行教官队伍建设。优化飞行教官队伍结构,加大“部队—院校”双向交流步伐,采取“走读式”教官任用模式。稳步推行兼职教官制度,根据院校教学需要,先行组织兼职教官遴选,尽快把部队尖子飞行员引入院校教学。顺畅飞行教官成长路线。将教官任职经历作为任职资格和职业发展路径的重要环节,固化教官向部队领导、机关参谋、院校教员岗位交流路径,真正使政策上“应当优先”变为实践中的“真正优先”。

(九)中航技副总经理张欣:《航空工业面向国际市场的军事飞行训练解决方案》

中航技副总经理张欣

中航技副总经理张欣首先介绍了航空工业向国际市场的总体开拓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航空工业的研发制造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特别是近年来航空装备制造实现了从二代向三代和四代的跨越,以歼20、运20、直20为代表的20系列产品的列装,标志着中国航空装备发展掀开了新的篇章。张欣从航空工业国际市场总体情况、国际用户飞行训练的挑战和飞行训练理念实践与面向国际用户的解决方案这三个方面进行了交流。

1979年,按照中央军委和国务院的总体部署,航空工业组建了中航技公司,专用于向海外用户提供中国的航空装备以及相关服务。42年来,中航技已累计向40多个国家出口30余个机型、超过2000架飞机。

随着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进步,中航技面对海外市场的主流产品已经从过去的F7、K8等二代机,逐步转向为国际用户定制的三代或三代+的飞机。“枭龙”飞机等三代战斗机大批量出口,“翼龙”系列无人机装备多国用户,L15高教机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国际用户的关注。相信未来,随着航空工业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必将有更多高新技术产品不断推向世界。

随着国际市场用户周边作战环境的变化、用户装备的不断升级,海外用户对军事飞行训练提出了新要求,用户现有训练体系和能力面临很大挑战,对军事飞行训练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随着对手装备的换代升级,电子战等作战环境的日趋复杂,很多海外用户面临非对称作战环境的威胁。在用户装备的服役周期内,能否适应战场环境的持续变化?飞行员能否制定灵活的战术战法快速反制和对抗?这种周边战场环境变化与当前作战能力的矛盾是很多国际用户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其次,中航技的很多国际用户,装备种类多元化。现役二代、三代等各代次的飞机装备往往来自欧、美、俄、中等不同国家。不同机型难以与单一飞机训练平台同时无缝连接,也难以构建一体化的训练体系。用户迫切希望建立能够满足不同体制飞机装备培训要求,能够同时培养二代机和三代机飞行员的高效训练体系。

第三,飞行员的培训周期与飞行员作战能力生成的矛盾。从螺旋桨飞机到喷气式教练机再到战斗机,尤其是三代机平台;从掌握基本飞行驾驶术、简单武器使用能力,到执行复杂空空、空地任务,再到夜间作战、联合作战等复杂对抗任务,培养飞行员具备作战能力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但很多用户由于周边环境的威胁等因素,又不断要求压缩飞行员培训周期,飞行员培训周期与作战能力生成的矛盾愈加凸显。

第四,不断增加的飞行训练需求与训练安全、成本的矛盾。安全是飞行训练的首要问题,尤其是三代机装备,飞机系统复杂,而中航技很多海外用户的飞行学员往往起点不一,飞行安全风险较高。另一方面,训练成本是飞行训练体系可持续的重要因素。三代机采购和维护成本高,各类精确制导武器也是采购成本高昂,用户组织日常训练、对抗演练、保障、后勤等活动成本攀升,用户学员往往需要更多的训练架次来生成作战能力。这种不断增加的飞行训练需求与训练安全、成本的矛盾,在很多海外用户广泛存在。

面对上述挑战,如何根据国际用户作战和训练需求,实践应用飞行训练新理念,为用户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军事飞行训练解决方案,是航空工业一直在致力研究的核心。

从飞行训练理念来看,需要向海外用户提供的训练体系中引入先进的飞行训练理念。飞行训练的核心是围绕飞行员作战能力的生成开展,当前,空战训练理念包括能量机动理论、信息机动理论等。各国用户要根据各自不同的训练要求,在不同的阶段运用不同的训练理念,聚焦飞行员作战能力的生成,规划设计飞行训练体系。

在作战训练的基础阶段,能量机动理论在各型飞机上都具有普适性,由此生成的基本空战机动(BFM)等方法,可以指导飞行员提高空中格斗技能、把握格斗策略,可以帮助用户编制飞行训练指南,优化飞行训练大纲,加速培养用户战斗机飞行员。

随着技术的提供,飞机综合信息显示和态势感知能力迅速提高。随着先进中远距空空导弹技术的飞速发展,超视距(BVR)空战已成为空战训练的重要内容,信息获取和决策能力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三代机的飞行学员,一方面要培养其尽快掌握基本驾驶技术,进一步提升开展信息机动的训练,新一代的训练平台需要更好地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融合,以提供更强的态势感知能力。培养飞行员能够比对手更快获取综合信息、感知战场态势、快速准确决策的能力,为其今后在作战部队尤其是三代机部队执行作训任务奠定良好基础。

结合上述军事训练理念,航空工业可以根据海外用户个性化的作战和训练需求,为用户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完整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基于高教机的三级/两级训练体系

三级训练体系是当前的普遍做法。国际用户飞行学员首先进入初级螺旋桨教练机(PT6、Grob、PC21)训练,随后进入大约20-100小时的K8、L39等喷气教练机训练。随着三代机训练难度增加和同型双座飞机训练成本攀升,一些国家开始引入像L15这样的高教机,完成高级飞行训练和战术入门训练,快速完成战斗机改装后,即可执行战斗任务。

为了加速培养飞行员的作战能力,根据用户实际情况,可以与海外用户共同探索实践基于高教机的两级训练体系,即在飞行学员完成类似于PC21这样的螺旋桨飞机科目训练后,直接驾驶L15高级喷气教练机展开训练,这种飞行训练新模式将大大缩短飞行员的培养周期。

很多海外用户对于三代机的训练需求中提到,高教机应具备综合航电核心技术,能够实现在役三代机各类空空、空地、昼夜训练科目的下载,能够进行战斗入门训练、伴随训练,其机载武器平台应具备担负一定作战任务能力。航空工业的L15高教机,与上述能力要求完美匹配,可以为国外用户战斗机尤其是三代机飞行员,提供很好的训练平台。

(二)教客户建立地面仿真训练体系

以仿真技术为核心的地面辅助训练工具,给飞行训练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在整个训练中占有越来越高的时间比重。各类模拟器已成为飞行训练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飞行训练效率,降低飞行训练成本和风险的重要手段。

航空工业可以为海外用户提供全谱系的空地勤仿真训练系统,包括CBT(Computer-Based Training)、桌面训练器、全任务模拟器等,用于辅助飞行员在改装培训,以及恢复飞行过程中进行理论学习、程序训练、特情处置和任务模拟等。

值得一提的是,仿真的基础在于“真”,这是模拟器用于训练的前提。航空工业从飞机科研阶段就开始并行开发模拟器产品,将其用于同状态飞机的辅助训练和实验验证,根据试飞数据建模,可以达到完全“逼真”的仿真要求。

(三)LVC架构训练体系

随着高教机、三代机等机载信息处理能力的升级,通过地面站和数据处理中心、飞机飞行安全监控系统、嵌入式训练系统、任务规划和讲评系统的使用,飞行训练的规模和范围得以极大扩充,这也为当前高教机、三代机作战联网训练构建了硬件基础。

但是,有了上述硬件基础,只能实现有限数量的物理联网训练,对于战场环境、敌机、地面的威胁和目标实战化训练,难以在物理上实现。所以,还必须有一套软件架构来实现实战化的训练。基于作战建模和分布式仿真技术,可以对战场、武器、传感器和战场效果、指挥控制系统完成不同组织间的统一架构的LVC建模,实现分布式实时LVC的交互,构成含有战场环境系统、一体化联合作战系统联合作战指挥以及“红军”和“蓝军”系统架构,极大提升飞行部队在虚拟环境中实战对抗训练效率。

(四)关于航空生理训练设备

除了驾驶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要求,三代机对飞行员航空生理训练要求远超二代机,没有航空生理训练的条件,就无法保障三代机飞行员的安全。对过载、位移、角速度等物理量的模拟以及视觉、听觉、触觉、体感刺激等结合的高仿真环境的飞行模拟训练,是三代机地面仿真训练必不可少的基础训练条件。在这方面,航空工业可以为国际用户提供完整解决方案,例如针对过载、错觉、高空生理的耐受力训练,可以提供包括载人离心机、高空模拟低压舱、错觉模拟器、弹射训练器等一系列生理训练产品和服务。

国际用户周边环境的变化、装备的升级、能力的要求、训练的转型,都对军事飞行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航空工业可以与用户共同构建基于L15高教机的新的训练体系,提供完整的以地面仿真训练设备和以LVC(现实虚拟构建)技术为架构的综合训练方案,提供航医生理训练方案,为用户解决当前飞行训练中的问题与挑战。

最后,张欣表示,航空工业一直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定制化的完整飞行训练解决方案。在用户军事训练体系建设上,期待与在座各位国际客户携手合作,共创未来!

(十)新加坡空军司令凯文·康文良(Kelvin·Khong Boon Leong)少将进行视频发言

新加坡空军司令凯文·康文良(Kelvin·Khong Boon Leong)少将

康文良少将首先感谢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邀请他代表新加坡空军以线上视频形式参加本次会议,他指出,国际军事飞行训练会议为各国空军聚集在一起,交流分享各自在飞行训练领域最为有效的实践经验提供了机会。

新冠疫情以来,很多国家的空军都面临了飞行训练的中断,其中也包括新加坡空军:不得不适应这一情况并进行创新,以便以安全有效且不降低训练标准的方式持续训练。新加坡空军还加快了飞行训练的现代化进程并通过科技手段来改进和加强飞行训练。十三年来,新加坡空军不断对飞行员训练系统进行变革。2008年,首先使用PC21飞机替代S-211飞机进行飞机表演训练。2014年,从A4飞机过渡到M-346飞机,进行战斗机飞行员高级阶段训练,但这些改变不仅仅针对飞机平台。引进新平台后,新加坡空军的飞行训练体系得以转型,训练质量也不断提升。例如,针对S-211飞机,在空勤预备学校的训练中,以往使用的纸质材料包括任务介绍、讲评与飞行记录资料等。不仅如此,训练用飞机也是初级的。引进的PC21飞机能够有助于开展基于计算机的地面训练与电子评估,学员能够得到直接快速的反馈,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同时,还引入了飞行训练设备,学员可直接用于自学,完善自身薄弱环节。如今,学员们能够更好地进行飞行前准备,讲评与评分的飞行记录现在可以全部实现电子化,便于掌握学员的不足以及学习趋势。当然,飞机仍是训练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但是,新飞机运用的模拟器技术能够以较低成本使用现代飞机的高级航电系统进行训练。例如,M-346飞机的系统能够模拟高级战斗机系统中诸如数据链、雷达和目标识别吊舱等武器系统。学员毕业时,通过互相讨论系统的使用方法,能够更快速地过渡到作战平台上。

康文良少将指出,随着数字训练系统的使用,数据科学日趋成熟,目前新加坡空军能够最大化利用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来改善飞行训练。飞行中也可利用收集的个性化数据来提高训练效能,根据每位飞行员的优势和弱势为其定制训练内容。应用训练分析与预测模型提前预测飞行员是否适合飞行以及是否具有成为作战飞行员的潜能。利用数据分析学与人工智能,新加坡空军开始着手飞行训练程序改型计划。在接受基础联队课程前,每一名飞行学员需要在空勤预备学校完成为期4周的飞行训练课程以及大约13架次的飞行,以评估该学员是否适合飞行。运用基于模拟器的飞行训练系统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新模式取代现有的旧模式,以先进的高保真生物测定传感器来收集数据,比如学员观察仪表的方式、学员的心率以及在模拟器内部训练时产生的面部表情等,有助于更快地预测和确定学员的飞行能力,并根据当下的飞行训练过程对结果进行重新模拟。

未来,新加坡空军仍将持续改进训练方式,采购新的模拟器并改进现有的模拟器,从而提供高保真的基础训练,而这些将成为训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分析学与行为科学的应用将会改善现有的评估系统,并为飞行员提供定制化且有效的飞行训练。无论如何,新加坡空军都将坚持采用新技术以保证飞行训练能够持续安全有效、切合实际。

最后,康文良少将表示,由于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很遗憾不能到现场参加此次论坛。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各国空军一定可以面对面进行交流分享。

(十一)中国空军石家庄飞行学院副院长张建华大校:《瞄准一流 科技引领 推动军事飞行人才培养实现新跨越》

中国空军石家庄飞行学院副院长张建华大校

张建华大校认为,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推进,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引起了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深刻变化,日益成为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新时代军事飞行人才培养必须适应科技革命之变,强化“科技是核心战斗力”思想,运用先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法,依靠科技发展实现教育训练转型跨越。

科技飞速发展直接推动装备平台升级换代、新技术手段深度应用、作战样式快速演变,给飞行人才培养释放大量发展红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考验,着眼飞行人才培养的阶梯性特点,科技发展与飞行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必须实现“三个转变”。

变。随着新型教练机接续装备,三代主战飞机试点列装试训,飞行院校训练平台与作战部队主战装备逐步衔接。训练重点从以往关注的飞机操控技能飞行,转为飞机武器装备的全功能运用;理论重点从以往的飞行基本原理,转为装备发展、战法变化带来的知识理念的不断革新;技能重点从以往注重的柔和操纵、精准飞行,转为一杆到位、“精飞能战”。飞行院校要缩短新装备平台作战性能研练、战术战法运用、前沿理论学习等方面的差距,主动对接部队,使院校教育与部队需求有效结合。

利用高速数据链、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等技术实现了飞行和作战的高度网络化和自动化,作战样式更加丰富,作战形态开始从信息化向智能化转变。飞行人员需要根据作战情况担负指挥、探测、攻击、引导等任务,要求其理论素养具备专业性、思维判断具备自主性、知识更新具备高速性、综合能力具备全面性。因此,必须着眼飞行员整个职业生涯,从总体上进行规划设计,在不同飞行阶段有针对性地根据人员和装备的具体情况提供精准理论支持,使飞行人员职业生涯全过程知识体系持续更新。这就要求飞行院校对上对接航空大学、摸清飞行人才的能力起点,对下厘清作战部队对飞行人才的能力需求,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课程建设上,加强信息化管理,持续动态化更新,抓好全过程全要素融入融合,搭建起一体化、成长式的培养链路。

随着三、四代机全面换装部队,融入信息体系的多方向、多课题、多机种、多兵种实战化训练已成为部队训练的常态,空中作战态势已经从近距单机格斗向超视距体系化对抗升级。按照实战化要求,在信息互联、体系对抗和联合作战等前沿领域作了一定的探索和理论研究,但距离融入飞行训练实践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特别是对运用科技手段构设教学训练逼真战场环境,进行类比战场、假设对手的虚拟仿真训练,与世界先进空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大型装备模拟器缺口大,水平不高,数据不全不准,逼真度、可信度不高等问题还客观存在。

培养能打仗、打胜仗军事飞行人才是飞行院校的核心使命,着眼时代之变、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借力科技手段,从顶层设计、课程设置和飞行训练等方面,扎实奠定军事飞行人才“技战指”合一能力基础。

面对空军赋予的歼击机飞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任务,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深入剖析论证相关各型飞机特点,学员能力状况,大纲内容设置以及训练资源环境等问题,聚集力量多方位进行调研,借鉴参考以往改换装经验以及外军飞行员培训样式,研究分析可能遇到的质量卡点、发展堵点和安全风险点,明确培训思路、计划流程和质量标准,规划设计“技战指”合一飞行人才培养新路径。针对初教机学员直上新高教,存在“机型跨度大,战术和武器训练门槛高”两大特点,将基础训练课目“嵌入”战场监测、准时到达、目标识别、模拟攻击等战术内容,突出任务规划、态势感知、信息获取和战术运用等能力培养。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深化运用,飞行训练质量对数据规范整理、类比分析的运用率和依赖性越来越高。紧跟科技发展步伐,结合教育训练实际,积极推进以质量监控信息系统、空战模拟训练对抗系统、飞行指挥模拟训练系统和教学综合管理平台为主要内容的“三系统一平台”建设,通过对飞行学员海量训练数据的关联、整合、比对、分析,全程提供核心指标的实时监控与可视化展示,有效揭示训练的科学规律,实现对飞行训练的精确管理和全程评估,飞行人才培养质效大幅提升。随着新大纲新机型训练的深入,飞行院校单节点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军队内部网络互联互通的稳定性以及相关学习资源的实时性,对依托大数据培养飞行人才产生了一定的限制和影响,亟待各级重点关注,加大投入和解决力度。

依托先进虚拟现实平台技术,模拟创设实战环境,更为逼真地强化学员空战场态势感知、战术战法运用及空中指挥协同能力。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依托飞行模拟训练中心,在总结部队模拟对抗演练成果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飞行学员技战术起点,设计规划一整套全新的训练内容、演练课题、组织方法和考评办法,定期组织飞行学员进行以方案对抗、信息对抗、战术对抗为主要内容的“三对抗”模拟演练,验证常用战术战法,熟悉敌情研判、作战筹划、指挥控制、作战实施等作战流程,加深对体系作战的认识和理解,为实现人才培养与部队战训有机衔接奠定基础。

建设智能化军事体系是世界军事发展的重大趋势。现代战争对高技术支撑的依赖性日益凸显,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空军飞行人才培养也应对标新方针,以战为靶、向智转型、用智练兵。

让模拟仿真训练成为提升飞行人才实战化能力的重要手段。模拟仿真训练既是科技变革驱动的必然趋势,也是强国空军提高飞行训练效益的普遍做法。未来战争形态很可能是虚拟加现实的庞杂体系作战,现有的训练模式,特别是单一的地面模拟训练远远不能满足打实战化训练的需要。必须改变“模拟演”色彩过重、“实操练”成分不足的倾向,加强操作技能和反应敏捷培训,通过嵌入式系统研制开发,利用按实战程序操作武器的沉浸式虚拟情境,真正实现训练能力的快速迁移,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作战能力、应变能力、快速决策能力。

让智慧校园成为培养飞行人才的优质机壤。教学训练越来越注重开放、交流、联合,需要建设和发挥智慧校园泛在接入、智能感知、双向互动和开放学习等作用,满足学员学习生活智能化需求,形成以学员需求为核心的全新的校园环境,为便捷学习、精准管理、及时保障提供基础平台。从教学训练实践看,智慧校园建设不仅意味着院校办学环境、办学条件的进步,同样会引领办学模式、育人目标、途径和方法手段的更新,影响院校办学治校方方面面,是当前和未来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飞行人才的沃土。

当今世界,最突出的生存方式是竞争,最有效的发展方式是合作,要通过增强对上、对下、对内、对外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资源,构建多元开放的模式,提高军事飞行人才培养质量。完善交流合作体制机制,对内加强院校与部队之间、军地之间、院校之间的长期合作、定期交流;对外积极参与国际性交流活动,实现取长补短、合作共赢。优化人才培养资源配置,坚持就近、专业、互补的原则,使飞行院校与外部的合作始终保持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应用信息技术与军地高校、科研院所、作战部队等广泛建立“信息共用、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关系,加强与外部的连通和衔接,突破军事飞行人才培养的“围墙”限制;依据数据库格式标准和信息传输协议,建立安全通畅的信息传输通信网络,实现教学资源最大化、最优化、最新化。

张建华大校最后强调,科技发展对飞行人才培养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是手段的创新、方式的迭代,更是认知和思维的巨大变革。与此同时,在飞行人才培养中还应关注科技发展传承与创新之间的矛盾、智能精准化与个体多样化之间的矛盾,科技信息碎片化与知识架构一体化之间的矛盾,用科学方法论、复杂系统理论指导练兵备战实践探索,构建新型飞行人才培养体系,推动院校军事新型人才培养的实现与新跨越。

(十二)中国空军西安飞行学院政委殷卫国少将《科技发展与军事飞行人才培养》

殷卫国少将首先提出,科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军队的建设发展。军事飞行人才培养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强化“科技是核心战斗力”思想,落实“深化科技强训”要求,推进科技发展与飞行教育训练深度融合,不断提升飞行人才培养质量效益。

殷卫国少将主要从科技发展新趋势、发展运用新问题、人才培养新支撑以及实践探索新收获四个方面进行了交流。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新的军事变革浪潮,以“大数据”、“云计算”、“混合现实”、“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和军事变革的“推进器”。

(一)“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进入。在军事飞行人才培养模式上,“人工智能+教育”的组合影响深远,基于数字训练系统研发的人工智能教官,帮助建立以受训者为中心的学习训练方式,在确保学习深度前提下,减少培养时间和成本。由仿真平台、智能算法和交战规则库建立的自博弈空战训练平台,针对受训者掌握程度智能调整格斗算法,指导学员强化空战战术训练,使军事飞行教育取得革命性效能提升。

(二)“混合现实”技术初见成效。以“混合现实”技术搭建的飞行模拟器,提供高沉浸感的飞行视觉、听觉以及触觉仿真,并以传统模拟器几十分之一的造价,为模拟训练提供小型化、便携化、经济性的解决方案。运用于飞行教学的“混合现实”技术,将各类教学要素的预设三维模型与实时环境进行影像叠加,在增强现实设备中创建可交互的混合现实场景,用于飞机构造讲解、设备原理演示、战场实景融合等教学内容,让受训者在虚拟世界对接真实战场。

(三)“大数据”技术助力攻关。最优秀的飞行员怎么培养?最有效的空地教学模式怎么构建?教学训练效果怎么评定?其内在规律往往隐匿于大数据之间。“大数据”技术依托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处理中心,从海量的、模糊的、异构的教学训练数据中挖掘出潜在的高价值信息,对每名受训对象进行精准画像,有针对性地对训练过程实施干预,精准选拔和培养飞行员,引发整个培养体系深层次变革。

科技在飞行领域运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加,一些壁垒挑战、瓶颈短板已成为世界各国空军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需要集智攻关、共同解决。

(一)顶层设计难度大。科技发展融入飞行人才培养体系,在顶层设计上主要存在“三难”:一是飞行人才培养规划与科技发展规划协调一致比较难,二是飞行训练大纲标准与科技创新应用同步跟进比较难,三是飞行人才素质模型与科技支撑培养匹配设计比较难。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双向跟踪、双向融合,不断提高规划的前瞻性和人才培养的吻合度。

(二)人才缺口数量多。据资料显示,虽然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规模超过1.3亿,但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占比小,总体缺口500万左右,供需比例为1:10。其次,人工智能技术人员中既懂技术又懂飞行指挥的复合型人才更加匮乏,仅占0.05%左右,且这类人才培养周期长,短时间内难以大幅增加。

(三)融合转化要求高。“大数据”、“云计算”、“混合现实”、“人工智能”等高端技术转化运用到飞行训练的效果如何,主要受制于三个方面:一是训练场景构建的真实度,二是人工智能算法的精准度,三是模拟与实训的合理占比度。这些问题需要加强探索,搞好融合转化,不断挖潜从而提升飞行人才培养质效。

进入21世纪,各领域科技协同创新逐渐向“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深度发展,这些都为科技发展更好服务飞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资源配置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积极广泛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科学技术应用转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军民科技发展耦合关联越来越紧。军事领域更加注重科技兴军、创新驱动,充分分享新科技革命成果,民用先进产品、技术和理念向军事飞行人才培养转型嫁接更加顺畅。

(二)联教联训提供了有效机制平台。与新体制相适应的联教联训制度,为院校与部队协作、院校与科研院所协作、军方与地方协作搭建了机制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围绕飞行人才专业核心能力、飞行实战能力和自主能力培养,科技手段全面进入“理论、模拟、实践、评估、改进”飞行教学训练体系,飞行人才培养体系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三)社会应用提供了有益现实借鉴。东京奥运会上,中国乒乓球队、跳水队获得骄人成绩。据报道,他们在人才选拔、培养和比赛实战环节都采用了3D+AI技术,对运动员的能力状况、技术动作和战术运用进行数据分析计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将智能化研究成果融入飞行教育实践,可以实现科技赋能对飞行人才培养关键环节的增益价值。

飞行院校作为空军飞行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主渠道,近年来顺应时代发展大势,在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构建高效飞行人才培训体系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实践。

(一)提升硬件信息化水平。按照“发明孵化项目,项目支撑中心,中心汇集平台”的思路,规划建设了以“五个平台”“四个中心”为主要架构的学院“数字化实装教学教育基地”。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分析、云平台、全息投影、数字沙盘、3D打印、裸眼3D、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MR混合现实技术等先进手段,探索了“科技+”环境中飞行人才培养的新举措新办法。

(二)提升软件智能化水平。学院与多所地方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联合立项研发飞行员数字化智能训练系统。该系统以训练数据为核心驱动,构建技战合一、异地同步、多机联动的网络化模拟训练环境,实现了“飞行训练大数据建设管理、多维化飞行员能力画像、个性化人工智能飞行教官、网络化虚实结合训练环境”四大功能。该项目建成后,必将助推飞行人才培养走上周期更短、质量更优、效费比更高的新路径。

(三)提升人员科技化水平。近年来,飞行学院大力推进“科学家+”、“网络+”融入教学训练,不断提高人员科技认知力、运用力、创新力。先后开设了“强军兴院大讲堂”,建成了“众智云空间”,完善了职业教育网络平台,邀请多名院士、专家为官兵进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北斗导航等方面的授课。同时,还建成一批新形态专业教材,把新理念、新技术、新资源融入实战化课程教学。

最后,殷卫国少将强调,科技发展新趋势不可阻挡,实战化一流飞行人才培养是我们的应担之责。希望与军地和中外同行一起携手努力、攻坚克难,共同推进军事飞行教育事业高水平向前发展!

(十三)驻华武官团代理团长丹麦驻华武官康尔乐准将致答谢词

驻华武官团代理团长丹麦驻华武官康尔乐准将致答谢词

各位代表主题发言结束后,驻华武官团代理团长丹麦驻华武官康尔乐准将向大会致答谢词。

康尔乐准将代表驻华武官团向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举办的军事训练交流会议表示感谢,并表示,这项活动是自新冠病毒爆发以来驻华武官团第一次受邀参加的专业活动,意义非凡。

康尔乐准将表示,非常欣慰地看到各项工作开始恢复正常,进入新常态。中国和中国军队为抗击疫情付出的巨大努力令人称赞。

最后,中国空军副参谋长孙弘少将进行会议总结。他表示,会议期间,各国代表介绍和分享了各自国家在飞行教育训练与航空装备发展的理念和方法,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和信任,是一次多赢的、成功的会议。会议认为,空军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支柱力量,在高新技术全方位融入航空领域的今天,必须主动适应形势和任务变化,紧紧抓住核心趋势能力这个根本目标,围绕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积极构建自由发展、科学高效,更加开放的军事飞行训练体制。各国空军应加强交流合作,构建一个相互信任、共同发展的良好环境,共同应对新军事变革对军事飞行训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空军一贯秉持友好合作的发展理念,本着广交朋友的初心,在大家的努力下,将继续搭建好军事飞行训练国际交流会议这个平台,与各国空军同行为共同发展军事飞行训练携手努力!

猜你喜欢
飞行员
2022年8月23日,英国东海岸外,飞行员在训练中执行军事自由落体跳跃
巴基斯坦释放被俘印军飞行员
开飞机打盹?英提议对飞行员“疲劳检测”
飞行员的酷装备
想做飞行员
调查:一成飞行员精神抑郁
幽默的美军飞行员手册
飞行员如何弹射跳伞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