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 聚焦与对话
——熊亮《小石狮》的三重“召唤结构”

2022-08-19 10:20谢高莎
今古文创 2022年33期
关键词:石狮移情绘本

◎谢高莎

(赣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江西 赣州 341000)

面对外国绘本长期统领中国儿童图书市场,中国创作者对本民族文化的身份认同产生焦虑,开始探索未来中国绘本的有效发展路径。熊亮作为中国本土原创儿童绘本的先锋,明确提出“绘本中国”的创作理念,试图“给予我们的孩子一个‘可记忆的中国’”,并且一直致力于“民族风”绘本道路的探索与开拓。2007年“绘本中国”系列图书面世,此系列凭借意象的民间题材、新颖的叙述方式且独特的编绘风格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成为中国大陆原创儿童绘本发展中的里程碑。由成人绘本作家转型的熊亮,为该系列的开山之作《小石狮》编绘了一个温情的小镇故事,同时也预留较大的阐释空间,吸引了诸多读者的关注。“召唤结构”提出者伊瑟尔认为:“文本和读者的相会使文学作品真正进入存在,但这种相会绝不可能被准确地定位,当它既不等于文本的实现,又不等于读者的个别意向时,它总会留下有待填补的空白部分”。这样擅长成人绘本的熊亮,在《小石狮》中为隐含的读者发起“邀请”,另预先设置让读者发挥自我主动性填充的“空白”。文本的解读方式,也已预先编入绘本之内,形成某种嵌入的“召唤结构”。移情、聚焦和对话是文本内设的三重阐释路径,亦是绘本家熊亮提前对文本意义生成提出的规约。

一、移情:角色形象召唤

儿童因文字量小而阅读基础薄弱,趣味的图像的重复出现成为引导儿童阅读且获取情感体验的初步路径。当“儿童面对文本,给画面形象灌注自己的生命,脑中呈现出这些生动活泼的审美意象,在与其交往中获得审美愉悦。这种愉悦是他们把自己的情感、意志、思想等投射到文本的结果,这就是移情”。即审美客体的情感与主体创造的内容产生共鸣为移情。儿童绘本作为一类介于作者与读者交互的特殊载体,儿童审美移情成为实现绘本意义的关键环节。

在绘本中“搭建移情的门路,最基本的就是要创造一个读者认同的角色”。就《小石狮》而言,熊亮立足中国儿童熟悉的文化环境,创建了一个具体信息留有模糊与空白点的石狮角色,以便读者与其交流。然儿童审美心理不同于成年人,阅读绘本需要依靠视觉形象进行。加之“视觉形象不是对于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性把握,它把握到的形象是含有丰富的想象性、创造性、敏锐性的美的形象”。由此,儿童绘本通过现实形象的创新及其多重乐趣的设置吸引儿童关注,熊亮《小石狮》中的主角形象亦就此进行童趣化设计。首先,为凸显小石狮的中国民间传统的特征,作者采用统一而又丰富的灰色调表现形象的青石质感特征。张素椿评论说:“《小石狮》虽然不是以毛笔绘制的水墨画,也不留白,但画中苍茫的感觉以及空间布局安排近似国画风格,故事极为简单且留下回味的余韵,又抓住了西方图画书的明快精神。”其次,依据儿童泛灵性这一心理,作者对小石狮进行拟人化处理。民间传统石狮具有威严、高大等物化特点,而在熊亮笔下,这一形象转为和蔼、恬静的人物特点(图1)。拟人化的表达具有亲和力,拉近了作者与儿童的心理距离,以此进行互动形成情感连接。最后,为加深儿童对小石狮的角色印象,作者在绘本中巧妙运用不同的镜头语言。开篇借用推镜头方式交代故事的主角小石狮,取景由大至小,增强儿童在绘本阅读中的流畅感,也牵引读者对主角的重新认知。后段(图2)使用俯视广角镜头烘托小石狮无私守护的心理。全文镜头语言的适时运用为儿童设置多重的体验,也将反复出现的小石狮角色形象烙印在儿童心中。

图1 《小石狮》第2页

通过绘本角色形象组织的图像召唤结构,以其模糊、空白的属性为儿童提供独特的嵌入意象。熊亮借由民间传统石狮形象,以丰富的角色特征,拟人的角色表达及多重的角色镜头的趣味性视觉呈现方法召唤读者的审美心理,当儿童将其想象创造加入其间产生移情,《小石狮》与儿童构成“立体交叉”并一道重新塑造了“小石狮”这个民间守护神形象。

图2 《小石狮》第22-23页

二、聚焦:故事情节召唤

除了在角色形象上召唤儿童,绘本内设的故事情节也尤为重要。考虑儿童阅读绘本还需要借助家长的口传进行听觉体验,作者创作绘本时不仅铺设符合其心理的情节缆索以便读者更好理解作品,还需提前安排情节空白点以此积极发挥和调动读者的想象力。通过预设情节空白点再次召唤儿童的心理活动,从而使绘本的文本指向得到最大程度的聚焦。

《小石狮》以第一人称内聚焦叙述方式铺展情节且设置诸多“空白”渲染抒情氛围,以此筑构万物皆有情的故事内部环境。此文不是宏大的母题叙述,而是运用第一人称“我”的叙事视角平淡的讲述了回不去的故乡小镇。作为绘本内的“我”者叙述者,小石狮不仅被赋予人的情感与意识,故事也以其固定式与变换式两种内聚焦模式综合展开。在《小石狮》中,叙事视角始终恪守“我”的内心独白,虽在叙述中文本插入了“走夜路的孩子”“老人家”“孩子们”等多重人物,但故事视角一直以“我”为中心,描述在场人物行为投射到“我”内心时的感受,严格遵守着叙事者=人物这一固定内聚焦的模式。除此,故事还隐含一个“经验自我”与“叙事自我”之间变换的双重聚焦模式结构,从“我”叙事视角滑脱转移至“我”的经验视角。开篇表明“我是小镇的守护神”,接着指出“我”认为“走夜路的孩子们看到我就会安心”“老人家摸我的头会想起童年时光”以及“大家都很爱我”这些主观的情感。对于叙事与经验视角的混合运用,以“我”的视角关照“我”自己,更为凸显“我”眼中的小镇的万物有情。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方式由于视角的限制,它“在赢得人们信任的同时也留下了很多空白和悬念,而这些空白和悬念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读者的一种解放”,如故事中“我”的年纪,“我”如何守护小镇以及大家对“我”的真实情感等空白都有待读者的参加与填充,以此弥合“叙事者”与“我”的缝隙以及加深读者对“我”的认同。

基于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方式形成的文本召唤结构,具有亲和与对话的交互优势。熊亮借此为《小石狮》塑造出万物有情的故事环境,同时囿于这一视角范围令情节陷入诸多空白,这些情节空白点打破了顺畅与严谨的情节性钩连,从而以其缺漏召唤儿童将其情感汇入,最终与作者共同推动绘本故事情节的发展。

三、对话:图文互动召唤

绘本是由文字与图画两大元素组成的特殊艺术媒介,此处“‘文’是专指绘本中,文本所设定的内容和创意,‘图’则专指绘本中,静态的具有象征或说明意义的图像和形象”。然而“儿童图画书与其他图文并茂的图书不同,它旨在为儿童提供视觉的体验。它依靠一系列图画和文字的互动来呈现完整的故事情节、主题和思想”。倘若只偏重某一方,读者“只是唤醒了图画书一半生命”。松居直也用数学式阐释文与画关系:“文×画=图画书,而‘文+图’的书是类似带插图的书”。由此图与文在绘本中缺一不可,但二者并非简单相加,而是交织表达。

基于绘本连续翻页阅读的特性,图文关系依据故事情节需要进行适时地调整,详述可分共同与分别两类互动关系。前者在绘本中称为“共同叙事”,图与文经相融共生的形式伴随纸页合力演绎书中故事。鉴于绘本“不是孩子们自己阅读,而是由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这一基本原则,提倡亲子共读的《小石狮》以听觉与视觉共同给予儿童图文合奏的体验。故事开篇运用图文一致的方式介绍主角,借用文字“我是小镇的守护神”及左面的民间石狮的图画合力引出全文主角的名字与形象。除此,作者通过巧妙的图文布局引发共情。当故事发展至高潮时,内页(图3)左方出现文字“而我什么都记得”,此时画面转入一组以石狮徜徉在故乡老人、小孩、老牛等事物的温情幻想画面中,接着右边出现“记得镇上所有的人、记得发生过的事”文字,形成一组文图间隔的跨页布局。精心安排的图文位置让读者阅读文字时因主体画面切入而稍作停留,促使绘本中潜藏的浓浓乡愁得以传递。再者,书中依据场景更替对文字的色彩加以灵活调整。如“走夜路的孩子看到我就会安心”一页(图4)是对漆黑夜晚的描绘,文字则选取与之相对的白色,不仅突出文字叙事效果同时也让“我”照亮“孩子”回家的路这一细腻情感得以合理表达。而后页紧接怀旧氛围使文字变为黑色,契合“我”此时深沉低落的情绪感受同时也加强文字与图画在视觉上的统一。在图文的另一关系“分别讲述”过程中,二者以各自的特性从不同角度协同完成召唤,有时一方短暂离场留下空白可强化召唤功能。绘本后段(图5)的“我不会忘记每一个人”的文字进场后则将场景让位于萧瑟寒风中孤独屹立的小石狮(图6),以此形成空白等待读者主动介入,使故事怀念的情绪展露的真实且饱满。“分别讲述”较“共同叙事”而言,其内部预留的空白更为丰富,它以更为紧密的方式联结着作者与读者,以此构筑一个层次丰富、意义深远的绘本故事。

图3 《小石狮》第18-19页

图4 《小石狮》第14-15页

图5 《小石狮》第26-27页

图6 《小石狮》第28-29页

经由上述角色形象的图像与故事情节的文本召唤后,《小石狮》中图画与文字二者互动关系开始对儿童展开综合召唤。无论是相融合一的“共同叙事”,抑或默契协同的“分别讲述”,此二者互动关系都是作者试图与读者对话而架设的框架,当读者依据个人的选择性与倾向性逐步进入,图文关系的召唤结构遂逐渐显现。

四、结论

熊亮《小石狮》以其特有的三重召唤结构启发儿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忖,并且引领“绘本中国”系列在外国绘本称霸市场的现状中突出重围。首先绘本顺沿民族化创作轨迹,选取中国民间石狮作为主角形象对儿童审美体验进行移情设计。另外,绘本采用第一人称内聚焦叙述方式,此凸显的自述性特征使故事情节间或断裂进而体验故事的起承转合。在前两层视、听觉体验的基础上,绘本借用图画与文字的互动关系揭示其内部的情感归依。于此《小石狮》构筑了中国原创绘本的新格局,作者对这三重阐释路径的预置,借此召唤绘本的“隐含读者”,对绘本意义的“空白”进行填补,以展开绘本民族风道路的创作探索,也是作者期冀中国本土原创儿童绘本向世界绘本高地挺进的创作轨迹。

①熊亮:《我为什么做中国绘本》,中国作家网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08-03-22/31412.html,2008-03-22。

②美国图书馆协会的儿童图书馆服务专业委员会(ALSC)负责评选的凯迪克奖(Randolph Caldecott Medal)对绘本的界定标准。

猜你喜欢
石狮移情绘本
它是热血动物
未来事务的色彩
《石狮》
绘本
绘本
绘本
心理咨询中如何识别和应对反移情
心理·学
2013年“石狮爱乐杯”全国个人赛6局
婴幼儿移情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