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我们的好理事长——郑哲敏先生

2022-08-19 11:37石光漪
力学与实践 2022年4期
关键词:郑先生力学学会

石光漪 金 和

2022年8月25日是郑哲敏先生逝世一周年的忌日,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撰写此文,纪念我们的好理事长。

十年动乱后,1977年钱学森理事长主持了中国力学学会的恢复活动。1978年郑哲敏先生被增补为学会的常务理事,并继钱学森、郭永怀之后,继任《力学学报》第三任主编(1979—1985年)。1982年,钱令希先生被选为第二届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郑哲敏任常务副理事长,全面处理学会的各项常务工作。1986年郑先生当选为第三届理事长。之后,他一直是中国力学学会的名誉理事。

郑先生先后主持学会工作近十年,受命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正逢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好时期,但动乱余毒尚存,力学界人才流失,讯息闭塞,经费短缺,教学停摆,情况严峻复杂。郑先生身担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和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双重重担。

1 全国力学学科规划的制订

1978年,国家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为了准备全国第二次科学大会,在方毅同志领导下,于1977年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委召开了“全国自然科学学科规划会”和“全国科学技术规划会”,形成了《1978—1985年全国自然科学学科规划纲要(草案)》和《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两个重要文件。随之,在邓小平同志亲自批示下,启动了全国力学学科发展规划的制订。中国科学院、高教部、国防科工委联合,由周培源、钱学森、张维等著名力学家组成了全国力学规划筹备工作办公室,郑哲敏先生是其中的重要成员。筹备工作首先成立了7个调研小组,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力学各分支学科的专家,对当前国际、国内力学科学的发展现状、前沿,国内近期、预期的需求进行全面深入地调研与讨论。例如固体力学小组动员了30个单位参加,流体力学小组动员了40个单位参加。之后,形成了127篇调研报告,分别草拟了质点和刚体力学、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土力学,岩体力学、爆炸力学、地球构造动力学、等离子体和电磁流体力学、物理力学、生物力学、流度学、计算力学、实验力学、理论力学和力学中的数学方法等分支学科的规划草案。在此基础上,制订了《1978—1985年全国基础科学发展规划(草案)· 理论和应用力学(草案)》,并于1978年8月10日—23日在有200人参加的全国力学规划会暨第一届中国力学学会理事扩大会议上通过。

《规划》包括两大内容:一、理论与应用力学发展规划纲要;二、理论与应用力学重点项目表。《规划》指出:“经典力学是研究物质机械运动的规律的科学,现代力学正在突破经典力学的范畴,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规划》明确指出现代力学“既是基础科学,亦是应用技术科学”,“现代力学需要从现代物理学中汲取营养,如力学现象往往与热、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相结合,需要从准微观,微观角度去解决问题。”“力学与数、理、化、天、地、生各学科的渗透产生了许多交叉和分支学科,如聚合物力学、宇宙气体动力学、地球力学、生物力学等。”《规划》强调了运用数学的新成果及重视发展计算力学和实验力学的重要性。《规划》确定了力学的14个分支学科或方面,以及15个重点发展项目。对于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的建设,教育体系的布局,人才培养等,都一一作了筹划。从此,在后来的数十年中,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力学学会团结全国的力学工作者从一个很高的起点出发,目标明确,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学习,迎头赶上,为发展科学,赶超业界先进水平,服务国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历时8个多月《规划》制订过程中,郑哲敏先生不但承担了大量浩繁的组织领导和调研工作,还是《规划》起草小组的重要成员;之后又是修改小组的重要执笔人。“文革”后期,他患有严重的头疼病,长期失眠,不得已时常以抽烟转移病痛(后来很快戒掉了),但他总是精神饱满地日夜坚持工作,几易其稿,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点课题考虑得最多。

2 民主办会

钱学森曾经说过,“我的许多奇思妙想常常是通过和同事们随意聊天时得到的”。钱学森师从冯·卡门,深受哥廷根学派学术民主、自由交流的影响。郑哲敏继承了这一传统,在他领导学会期间,始终贯彻科学面前人人平等,百家争鸣的精神,强调要民主办会,不搞“一言堂”;强调学会是“力学工作者之家”,要团结大家为国家建设多做贡献。

他领导常务理事会认真讨论制订了《中国力学学会组织工作条例》,对学会的任务、宗旨,理事与常务理事、各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的组成及民主选举程序、负责人的职责、人选标准等都作了规定。例如条例特别规定“正理事长和各专业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的正主任只能任一届,不得连任”,“常务理事的年龄不得超过70岁、任期不得超过两届”等等。这些规定使各学科不断有新人成长,使学会持久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他十分强调“理事要理事”,在他领导下,各位副理事长都分工负责诸如科普、教育、国际交流、期刊等工作,使繁杂多样的学会工作都能有效地、快节奏地运行。

他以身作则带头作学术报告。1982年在全国一、二届理事扩大会议上他作了《我国爆炸力学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的报告,之后,“流体弹塑性模型中的若干理论问题”等重要研究成果都是在各种学术会议上交流的。朱兆祥老先生在听完他的一个报告后,激动地跑向前向他致意说:“瓦斯问题太难了,把机理说得这样透彻太不容易了。”

郑哲敏先生谦虚谨慎,凡遇大事都向学会的老领导钱学森、周培源、钱令希等一一汇报、请示。在常务理事会上,他总是倾听大家的意见,民主协商。他坚持常务理事会定期研讨共同制订年度活动计划,从不个人说了算。他十分尊重老科学家的创新精神,例如成都科大的康振黄老先生原来是作流体力学工作的,转而研究生物力学;北京大学王仁教授原是作塑性力学的,转而攻坚地球动力学,郑先生对他们都十分敬仰,经常赞颂,鼓励青年人向他们学习。

早在1982年钱学森就提出力学会理事中工程技术方向的人比重太小,郑先生经过多方调研,领导理事会经过选举增补了31位工程技术界一线的人才为理事,促进了力学与工程应用的结合。

学会的办事机构“学会办公室”设在力学所,仅由11人组成,却承担了《力学学报》中、英文版,《力学与实践》《力学进展》等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还有大量的国内外学术会议组织工作和学会日常工作。郑先生十分关心和爱护大家,常常在各种场合表彰学会办公室工作效率。

在郑先生身体力行的影响下,形成了巨大的凝聚力,大家都愿意加入力学学会,为学会出力。“文革”前,中国力学学会会员人数约一千余名,20世纪90年代初,已近2万人。

3 组建专业委员会开展学术交流

中国力学学会的传统是重视学术交流,以组织学术活动、报道科技成果、加强讯息沟通、活跃学术思想、发现和培养人才为学会的基本任务。郑哲敏先生主持学会工作的一条主线就是他要为广大力学界搭建起一座学术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通过多学科的交融促成新理论、新观念、新方法的形成,孕育新的学科生长点;通过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的互动,推动力学科学的全面进步,实现全国力学规划。

学术交流主要是由各专业委员会、专业组或工作委员会组织进行的。大的学科年会以每2~3年或3~4年一次的固定频率召开。另外有中、小型的专题讨论会、调研会、报告会,伴以各种讲座、实地考察、展览、读书会等,方式多种多样。

组建学术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原则是“先交流,后组织”。必须是先读书、调研,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学术成果,凝聚了相当数量的核心人才,才有条件建立组织。力学学会成立初期,只有一般力学、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岩土力学4个专业委员会。至郑哲敏先生任期,专业委员会增加至22个,还有十多个专业组,专题研讨会则更多。例如:地球构造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于1980年成立;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流体控制专业委员会于1984年成立;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理性力学和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流变学专业委员会于1985年成立;物理力学专业委员会于1986年成立;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于1987年成立等等。

在1982—1990年期间,中国力学学会召开的学术会议累计约190个,参加总人数约18000人次,发表论文总数为19900篇;出版会议论文集154册(其中油印95册,铅印59册),常务理事会每年都在20几个会议中选出5~6个重点支持的会议。

学术会议的一个特点是与其他学会交融、交叉。如断裂力学会议从1972年开始就是中国力学学会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金属学会联合召开;又如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是与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后又加上生物流变学会联合;地球动力学学术会议是与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在一起;复合材料学术会议是与中国航空学会、中国宇航学会和之后成立的中国复合材料学会联合。通过交流,研究领域拓宽,一些新的交叉学科逐渐形成,很多课题都取得可喜成果。

地区性学术协作网的建立,是当时学会活动的又一特色。如华东地区六省一市,中南、西南九省(市),北方七省力学教学座谈会;云贵川三省各种专业年会活动等。地区性活动的特点是满足更多的工农业生产第一线研究需要和成果交流。这些会议都是由该地区的副理事长、常务理事们主持,人数均在100人上下,为发展地区力学学科作出了贡献。

随着力学队伍的逐年扩大,地方力学学会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至今已有42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力学学会地方组织(见附录)。其中上海、北京、江苏、武汉等38个地方力学学会都是1990年前陆续建立起来的。1988年中国力学学会第三届第二次理事会召开地方学会秘书长会议,相互介绍工作经验。郑先生作了《交流工作经验、探讨学会改革之路》的报告,对地方学会的作用充分给予肯定和高度评价。对他们团结本地区的力学科技工作者,针对本地区的发展需要积极开展学术交流,表示了由衷的感谢,使与会者感到亲切和感动。

4 扶植学科新的生长点

作为学科带头人,郑先生对新知识、新理论有过人的敏感和远见。早在1973年,当他获知北京钢铁研究院陈篪先生回国带回了国际上已经很热门的断裂力学知识,就立即邀请他到力学所做报告,并指示《力学》编辑部(力学学会办公室的前身)组织全国断裂力学交流会。之后,又于1976年召开了第二次武汉大会,使断裂力学在全国普及,关于裂纹扩展的理论与计算方法,在冶金、材料、化工、机械,航空航天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生物力学是近代国际热门的新学科。它利用数、理、力的科学成果与生物、医学、环境等问题相结合,突破了许多传统的难题。我国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这方面的认知还是一片空白。

1979年郑先生邀请被国际誉为“生物力学之父”的美籍华人冯元桢教授到国内讲学,并动员陶祖莱等几十位年轻人去听课,从读书会、培训班开始学习生物力学。郑先生知道,生物力学离不开生物界与医学界的联合,通过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和生物物理学会顾方舟、黄家驷等专家,由力学界各单位与华西医科大学、北京医学院骨伤研究所、中医药研究所、西苑医院、北京友谊医院等13个单位共同筹划、组织协作,于1981年在上海召开了第一届生物力学学术会议,冯元桢先生作了《生物力学的新发展》和《对中国生物力学发展的期望》的学术报告。美国毛昭宪教授作了《滑液关节力学》的报告等。会议有156人参加,发表了74篇报告,其中多数是调研报告,真正的工作成果当时尚不多,这使大家看到了差距。之后,掀起了研究生物力学的热潮。1983年,在冯元桢先生的倡导下,在武汉召开了第一届中、日、美生物力学国际交流会。冯元桢(美)、深田荣一(日本)、康振黄(中国)组成共同会议主席,还有荷兰、法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的学者共百余人与会,带来了国际生物力学的最新进展和动态。第二届大会在日本大阪召开,我国康振黄教授作了《心脏瓣膜流体力学若干挑战性问题》的报告,获得好评。通过一系列的推动与交流,我国在骨力学、肝胆流变学、心血管、血液循环动力学、软组织力学、细胞分子与生物力学等研究课题都获得可喜的成绩。

十年时间,一批新学科逐渐开枝散叶建立起来,如环境流体力学、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流变学、地球构造动力学等等,使力学学科空前活跃、繁荣。

5 老树发新枝

一般力学是力学传统的三大分支之一,其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57年,成员多属高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的教师,力学的修养与根底很深厚。1978年自学会恢复活动后,对于这门传统的古老学科如何进一步发展,曾经很困惑。季文美、黄克累老先生与郑先生探讨决定,利用本学科的特长到产业部门去寻找切入点。1986年中国力学学会邀请中国航空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召开了首届转子动力学学术会议,对机械振动、陀螺飞机、车辆、航天器与复杂转子动力学、非线性动力学、自动控制等多方面的课题进行研讨,大家认识到:一般力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大有可为。1990年中国力学学会与美国宇航学会在北京举办了国际一般力学(动力学、振动与控制)学术会议,主席为王照林教授、副主席Baimun(美国宇航学会),与会12个国家150余人,发表论文140篇,邀请报告8人。内容涉及动力学与控制、稳定性理论、振动理论及其应用、分析力学、系统识别机器人学、多体系统动力学、计算和实验技术等。郑先生亲自出席了会议并为大会文集题词,会议打开了与国际交流的渠道,使大家看到了国际上本学科发展的方向。自此,研究成果累累,至2018年,国际交流会议已开了5届。2020年召开了第12届全国多体动力学与控制暨第七届全国航天动力学和第15届全国分析力学联合学术会议。老学科获得新生。2018年一般力学专业委员会改名为动力学、振动与控制专业委员会。

6 力学与工程技术的结合

学科《规划》指出:“力学既是基础科学,也是一门应用技术科学。”怎样使力学研究成果更多更快地转化为生产力,是郑先生领导学会活动的主旨之一。

工程爆破专业委员会是冯叔瑜先生(时任铁道科学院研究员,后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首届专业委员会主任)与郑先生共同发起组建的,是一支活跃在国家基础建设战线的土岩爆破工程专业组成的科技队伍,是一支力学工作者与工程技术人员密切合作、理论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队伍,人员众多,很多科技人员常年奔波在祖国的崇山峻岭、大川江河、开山修路、筑坝修堤、爆破拆除,加快城市改造的步伐。该专业委员会每3~4年召开一次全国学术会议(第一届,1978年,昆明;第二届,1982年,福州;第三届,1986年,南京;第四届,1989年,西安)。把学术交流与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紧密结合,从总结经验上升到理论创新,如:连云港水下软基处理,北京华侨大厦爆破拆除,大秦线和衡广复线爆破,葛洲坝水下围堰拆除爆破,石景山发电厂爆破拆除等多项工程,相关施工单位都邀请专业委员会和郑先生审定技术方案。郑先生都给予认真、负责地指导,他甚至亲临现场、考察指导。郑先生在工程爆破界享有很高的信誉,大家都为他凡事以科学理论为依据的严谨作风而折服。

该专业委员会为了爆破施工安全,编写了《爆破安全规程》和《城市爆破安全规程》等教材。且在多地组织培训班,四年时间有300余人次参加,为工程爆破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人才。1994年经国家相关机构批准,成立了中国工程爆破协会,实现了这一专业产、学、研的高度融合。

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是郑先生与丁忄敬等先生1979年创立的,也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力学学会最早恢复学术活动的专业委员会,郑先生是该委员会的首届主任。

继1977年由丁忄敬、朱兆祥先生主持召开的第一届爆炸力学全国学术会议(黄山)后,在1981年召开的第二届全国会议上,郑先生做了《流体弹塑性模型中的理论》报告,被公认为是爆炸力学的理论基础。1985—1990年专业委员会组织了“爆炸作用与防护”、“燃烧与爆炸灾害”、“粉尘与爆炸”等多种学术交流活动,爆炸加工专业组在爆炸焊接、冲击波合成、爆炸烧结(金属粉末爆炸压实)、爆炸成形与雕刻、爆炸硬化等多方面都有进展。

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在20世纪90年代的十年创业总结中说:“从开创时仅以电阻应变测量和光弹性法为主的实验应力分析,发展为包括电学、光学、声学多种实验方法及实验与计算相结合的应力分析混合法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现代实验力学。”“实验力学工作者在人造卫星的研制、火箭导弹的发射、新型飞机、舰艇、核反应堆以及重型动力机械、水利工程、石油井、市政设计等诸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注意与土建、机械、船舶等工程领域紧密联系,利用计算力学的新成就,如离散方法、解析和数值结合法、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模态综合分析等,对海洋工程结构、高层建筑、港口工程、车辆和船舶等进行静、动力分析,使我国工程设计的水平大大提高。例如亚运会工程设计中,就使用了这些成果。他们大力进行应用软件的开发、引进与推广工作,如在全国普及计算机用的大型结构动、静力计算分析程序(SAP-5)和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FCAD软件系统以及智能化结构设计MAS系统等。通过学术交流与澳大利亚合作,编制了适用于澳大利亚设计规范的FCAD软件系统,在澳大利亚的工程设计中应用,打开了技术输出的渠道。计算力学的新模型、新理论、新方法和软件,为后来计算力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7 深耕基础理论

正当力学在应用技术领域遍地开花之际,郑先生提出要把眼光放远些,对更基础性的、具有全面带动性的,也是最困难的学科前沿探索性研究要早做安排。他认为:如果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终有一天会获得更大进步。

为此,他亲自牵头,有黄克智、朱兆祥、周恒等多位学者参加,组成了非线性力学的研究协作组,其中,1986年由北京大学赵凯华、朱照宣、黄永念成立的非线性科学研究中心也同时加入协同工作。而后,在力学所成立了“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开放实验室”,期望在非线性科学与复杂系统理论方面作出贡献。

1979年,钱伟长先生倡导成立了“理性力学和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至1986年召开了首届“现代数学和力学学术会议”(即有名的MMM会议),至2018年该会议已连续召开了16届,是具重要国际影响的学术大会,为推动数学与力学的结合起了重要作用。

郑先生还提出需要更好地了解细观力学效应。固体力学各分支学科已从传统的偏重宏观唯象的研究转向宏观与微观(细观)相结合的研究;致力于对断裂过程和破坏形式做深入分析,包括对细观结构破坏机理的研究;加强对微米尺度和亚微米尺度的测量技术研究,以进一步了解细观力学层次的材料响应和损伤与破坏;集中发展基于实验观察和细观结构分析的、描述各种材料本构的理论;发展用于具有细观结构材料模型的计算方法等等。由此,细观力学这门新的学科分支逐步形成。郑先生要求中国力学学会注意组织与扶持有关方面的交流活动,如全国断裂与损伤研讨会,细观力学实验技术与计算方法研讨会等,希望引导学科在更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亦向更深刻的领域做更多的探索。

8 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追踪世界前沿

改革开放时期,为了尽快缩小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向国外学习是当务之急。1987—1990年期间,由学会组织出国的活动有八、九项(见附表1)。但是,限于当时的国力、科研条件落后,经费不足,难以支持太多人出国。郑先生与老一辈学会领导人一起,力促在国内召开各种国际学术会议,把专家“请进来”当老师。并邀请许多专家学者到各大高校、科研院所交流访问,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

据统计,自1982年至1991年,由中国力学学会在国内召开的国际会议共18个(附表2),来华的国外学者约1175人次,国内参加会议的学者2397人次,交流论文总数达3445篇。其中不少属于国际例会,如国际断裂力学会议(ICF,1983年,北京);第二届亚洲流体力学大会(1983年,北京);国际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交流会(1986年,北京);国际复合材料力学大会(与美国宇航学会,欧洲复合材料协会联合主办,1986年,北京);国际流体力学大会(ICFM,1987年,北京)。

附表 1 1988—1990 年间中国力学学会主要派出项目

附表 2 1980—1990年中国力学学会在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一览表

其中由郑先生亲自参与或领导的就有七、八项,除上述的国际断裂力学会议(ICF)外,还有1986年首届国际强动载荷及其效应学术会议(ISIDLE,北京)、1991年国际工程爆破技术会议(ICEBT,北京)、1992年第二届国际强动载荷及其效应学术会议(成都)、1993年国际冲击工程学术会议(IUTAM-ISID,北京)、1995年第二届国际工程爆破技术会议(2’ICEBT,昆明)等等。会议准备期间,他不仅动员大家积极投稿参加讨论,并花费很大精力帮助年轻人修改英文稿、练习口语,提升大家交流能力,本人更是带头提供论文。

这些会议,打开了国际交流的窗口,促进了各学科与国际接轨,扩大了视野,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长。许多由中国发起的会议被国际同仁所认同,发展成为系列的品牌会议,至今仍继续定期交流。

9 登上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的大舞台

IUTAM是International Union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的缩写,译为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是国际力学界最权威的非政府学术组织,是联合国的国际科学联合会成员(Scientific Union)。IUTAM的会员由国家级的相关组织或学会组成。早在1946年,我国的周培源、顾毓琇以个人身份参加第6届大会,当选该理事会的理事。1956年郑先生曾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IUTAM的第9届大会并作报告,代表团团长就是周培源。1980年,经国务院和中国科协批准,中国力学学会正式向IUTAM提出申请,并被IUTAM接纳成为该组织的国家会员。从1980年第15届大会(加拿大多伦多)开始,中国力学学会以团体会员身份参与IUTAM活动。

IUTAM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体代表大会(General Assembly,GA),其常设机构是IUTAM执行局(IUTAM Bureau),由GA选举产生,一般由主席、副主席、司库、秘书长和四名执委组成,任期4年。IUTAM下设大会委员会(Congress Committee,CC),负责世界力学家大会的组织工作。根据国家会员的级别,1980年中国只有1个理事名额。1986年中国的理事名额增加到4个,与加拿大、法国、意大利、日本、俄罗斯和英国一样,仅比美国少1名。

郑先生于1986—2010年任IUTAM理事,1988年当选大会委员会委员,2004—2008年当选IUTAM执行局委员。在任职期间,他积极参加该组织的各项活动,承担执行局交给的多项科学项目,作为中国力学界的代表,与各国科学家交往,宣传中国力学成就,提升中国力学学会在国际的影响,为我国在国际科学舞台上争取了应有的权利,提高了知名度。例如,自1988年始,中国获得了与欧美等国同等的论文预审权。

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achanics,ICTAM)是国际力学界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综合性学术大会,是世界力学界的“奥林匹克”,每4年召开一次,举办国由大会理事会投票决定。从1924年至2008年,大会全部在欧美国家举行,我国自老一辈科学家始,广大力学工作者都期盼着有一天能在中国举办这一盛会。在1988年和2004年两次大会期间,中国代表团都曾提出承办会议的申请,却遗憾地未获通过。郑先生不断地鼓励大家:“只有我们诚实地工作,拿出成绩,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

多年来,他带领中国力学学会新、老科学家,在IUTAM的支持下,进行了多种重要的科学活动。

(1)1990年8月28~29日在维也纳,郑先生参加了IUTAM与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发起组织的关于强气旋和热带风暴及其所引起的风暴潮和暴雨这两类人类面临的重大自然灾害中的科学问题的小型工作会议,会后撰写了关于在我国配合国际减灾十年开展“多学科研究”的建议,送交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

1992年10月12 ~16日,受IUTAM委托,郑先生与J.Lighthill(时任IUTAM主席)共同主持了中国力学学会在北京承办的ICSU/WMO国际热带气旋灾害学术研讨会。该会是国际减灾十年的重要活动之一,由7个国际科学组织联合举办,它们是国科联(IUSU)、世界气象组织(WMO)、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国际工程学会联合会(WFEO)、国际科学学会联合会(UATI)、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OR)。会议对热带气旋产生机制、数值模拟、热带气旋运动异常路径、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热涡理论在热带气旋研究中的作用、边缘波理论在风暴潮研究中的应用、暴雨产生机制及模拟,以及用卫星探测热带气旋,尤其是微波技术的应用、利用无人驾驶飞机探测等,作了深入地交流。这对我国当时相对落后的状况具有重要启迪,受到国内各科学主管部门和水利、气象、海洋等相关学科的重视。会后,郑先生撰写了专门报告,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重视开展力学减灾和推进相关学科合作的建议。

(2)郑先生与王仁先生等多次领导了IUTAM委托的在我国举办的学术交流活动。如国际断裂力学与结构动力学、强冲击载荷、国际地球动力学中的力学问题、带缺陷物体流变学、非线性力学中的对偶互补对称方法、纳米结构材料的力学行为和微观力学、不确定非线性系统动力和控制、纳米材料和非均质材料力学中的表面效应等多个(不同领域的)高级研讨会。

(3)郑先生与王仁、庄逢甘等后数届的理事长配合,承办了IUTAM委托的暑期培训学校,历年来计有湍流层次结构与模拟、非均质材料的非线性力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力学、微流体力学等等。暑期学校由IUTAM执行局下设的科学委员会邀请世界顶级的专家参加,利用暑期在中国组织青年学者共同研讨,起到极好的指导作用。

(4)2001年和2002年,郑哲敏先生先后亲自接待IUTAM执委Bodner和时任秘书Van Campen,使更多的国际同行了解中国的实力与诚意,增进友好往来。

经过多年的踏实工作,在第22届ICTAM大会上,中国力学学会当届理事长杨卫将郑哲敏先生的亲笔信和学会申请书递交大会执行局,终于在2008年第三次申请成功,于2012年8月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了第23届ICTAM大会。58个国家和地区的1560余人出席大会,宣读论文1261篇。其中,中国提交论文429篇。中国力学学会白以龙院士担任大会主席,88岁高龄的郑哲敏先生主持了大会开幕式的学术报告,受到了国际力学界的尊重。

这次大会为中国力学界进一步走向世界开启了新的征程。

10 北京国际力学中心的建立

早在1978年制订全国力学规划之际,郑先生即与丁忄敬、朱照宣等先生提出过成立“北京国际力学交流和研究中心”的设想。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力学科学事业得到了国际的认可。为了进一步促进国际交流,特别是亚太地区,面对共同的诸如环境、健康、能源、可持续发展、教育和基础建设等问题,有必要建立一个常态化的科研交流平台。考虑到中国力学学会与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北京大学力学系、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等科研院所紧密配合,已经成为国际力学界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因此在亚洲成立这样一个机构的条件已经成熟。中国力学学会于2002年提出了在北京成立国际力学中心的设想。

2006年8月,中国力学学会向IUTAM执行局提出了在中国建立国际力学中心的建议。执行局回复支持,并要求进一步征求亚洲其他国家的意见。

2006年11月,郑先生作为IUTAM执行局委员在庆祝国科联成立75周年座谈会上,做了题为《The Beijing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A Proposal to IUTAM by the Chinese Society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的报告。这一建议得到了国科联和中国科协参会代表的赞同和支持。

此后,经过与国科联(ICSU)、IUTAM执行局还有十个国家和地区代表的多次酝酿准备,北京国际力学中心(Beijing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于2007年正式成立,并被批准为IUTAM的组织成员。这个中心接待了英、美、德、奥、印、法多国的学者,为中国广大力学工作者搭起了一个新的国际交往、展现力量的舞台,中国力学在世界之林最终占有一席之地。

11 重视学术期刊出版工作

郑先生在1979年至1985年任《力学学报》主编期间,继承了钱学森严肃、严谨、严格的“三严”科学精神,严格执行一切稿件必须先经编委之外的二审,再由编委集体讨论通过的审稿流程制度,坚持办刊高水平。他为学报树立了鼓励创新、鼓励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后进的原则,力争公平、公正对待所有投稿。他认为科研成果有阶段性,报道要及时,不必“求全”。因此,《力学学报》设立了“研究简报”栏。他积极组织“学术讨论”栏,希望能形成一个自由、平等、民主讨论学术问题的好风气。在百忙之中,郑先生要审查大量的稿件,坚持参加每次的编委审稿会。他对退稿尤为慎重,要求编辑部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向作者写清楚退稿的理由,一定要将审者对稿件学术上的不足和问题如实转告作者,以便改进和提高,做到“退稿不退人”。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日益深入人心,科学工作蓬勃兴起,科学论文如雨后春笋般地涌来。《力学学报》篇幅有限,造成论文发表周期过长。郑先生甚为着急,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科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力学学报》由80页增至96页,由季刊增为双月刊。

但即使如此,还是不能满足广大力学科技工作者的需求,于是学会常务理事会向中国科协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陆续申报了一批分支学科的学术刊物,如《爆炸力学》学报(1981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承办);《固体力学学报》(1980年,华中科技大学承办);《计算力学学报》(1984年,大连理工大学承办);《工程力学》(1984年,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承办);《实验力学》(1986年,原天津大学,后改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承办);《力学进展》(原力学研究所的《力学情报》,后改由学会办公室承办)等。

为了扩大国际交流,1985年《力学学报》创办了英文版《Acta Mechanica Sinica》,季刊,每期96页。创刊初期主要是从学报来稿中选文翻译后录用。刊物一经出版即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著名力学家W· Johnson为该刊的发行广告写道:“中国《Acta Mechanica Sinica》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是高标准的,其水平可与西方最好的应用力学杂志相媲美”。John W.Hutchinson写道:“这是一本反映中国力学研究领域发展成就的最早的杂志,应给予极大的精力与热情来关注中国的力学发展及其对西方力学界的影响。新创刊的《Acta Mechanica Sinica》是可供参阅的重要杂志之一。”1989年后,该刊开始单独面向国内外学者征稿,还聘请了32位国外力学界知名学者出任国际编委。1988年,《固体力学学报》也出版了英文版。

《力学学报》在历任主编、编委和编辑部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分别于1985年和1992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奖和中国科协全国学术期刊一等奖;获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全国科技期刊一等奖;2000年被授国家期刊最高奖,在封面上印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特准的荣誉徽标。在《力学学报》创刊60周年之际,郑哲敏先生为之题词“发扬传统,服务力学,走向世界”。

《力学与实践》是唯一属于通报和高级科普类的刊物,坚持了应用性、多样性和普及性的方针,突出一个“新”字,设有许多新栏目。如“力学小问题”、“教育栏”、“实验力学100例”连载、“力学竞赛”、“青年科技奖评选”等,深受广大力学教师和大、中学生喜爱。文章做到了深入浅出、形式多样、文字简练、生动活泼,办出了特色和水平。郑先生支持这份刊物,特别聘任了有才华、不负众望、且热心刊物的主编,如第一、二届主编卞荫贵、朱照宣(1979—1988),第三届主编武际可(1988—1990)等等。

2009年在《力学与实践》创刊30周年时,郑先生亲自为刊物题词:“生产实践是力学问题的主要源泉。我们要鼓励力学科学工作者深入生产实际去发现和提炼科学问题,做一流的科学研究以促成生产的革新。”殷殷之意,跃然纸上。

12 力学名词审定工作委员会

1986年在呼和浩特的力学大会上,正式成立以季文美为主任委员、朱照宣为副主任委员的力学名词审定工作委员会。从1986—1990四年间,明确审定原则、选词范围、制订计划,搜集到6000条名词进行初审,经深入确定后,1993年正式出版了《力学名词》一书,内收2637条名词。

13 编撰《中国大百科全书·力学》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力学》卷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出版发行,郑先生是该卷编辑委员会副主任之一。力学卷共计14个分支学科,681个条目,撰写时间历经6年,由三百多位专家撰写、编辑,共同完成,其中郑哲敏为词条审定把关,付出了很多心血。

14 科普、教育工作,推举优秀人才

14.1 丰富多彩的科普

郑先生十分重视科普工作。他利用休息日和科学院的对外开放日在百忙中接待学生,为他们作科普报告;多次参加力学学会组织的各种力学科普活动。1986年,科普工作委员会在承德组织中学生力学科普夏令营。开营式当天,郑先生亲临现场致贺词,并做了科普报告。

1988年,经武际可主编倡议,由《力学与实践》编委会负责举办全国第一届大学生力学竞赛,郑先生亲自探望来京复赛的选手并为参赛选手颁奖。

1989年学会的科普工作委员会组织了“全国少数民族中学生力学竞赛活动”(上海交大承办),参赛的有满、蒙、回、藏、朝鲜、维吾尔、哈萨克、侗、苗、壮、彝、土家、达斡尔、白、布依、畲族共17623名高中学生,涵盖17个省、市、自治区。全国40多个重点院校和力学科研单位支持了这一竞赛。有的家长千里迢迢,从大漠草原,从深山峡谷送孩子参赛,情景十分感人。郑先生亲自出席颁奖会,他说:“中国力学学会是个穷学会,但我们愿意为了弘扬党的民族政策,提高少数民族科学教育水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实实在在的工作。”他号召全国力学学会的会员们为此而努力。

以上三项竞赛,1996年分别改名为周培源中学生力学竞赛、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周培源少数民族中学生力学竞赛。2021年举办的第13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参赛选手已超过了3万人。这项活动得到国家教育司和周培源基金会的支持。其影响深远,激发了大学生对力学科技方面的浓厚兴趣,且培养了团队精神,为发现力学的拔尖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14.2 重视力学教育

为了给国家培养优秀的力学人才,力学学会早在1982年就成立了教育工作委员会。自成立以来,每年都定期召开年会,交流力学教学和教改经验。1986年郑先生任理事长后,出席了教育工作委员会并讲话,指出应重视提高教育质量,重视从事基础教育的队伍成长问题等。1986—1990年四年间,教育工作委员会组织了各项力学教育改革研讨活动,不少学校实现了让最有教学和科研经验的、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为大学低年级学生讲基础课的好风气。

1990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了全国优秀教学成果获奖名单,力学学科获特等奖一项、优秀奖13项。与全国其他专业相比,力学学科占比是很大的。

14.3 评选青年科技奖,推举优秀人才

为了鼓励青年力学工作者奋发进取,促进力学人才脱颖而出,1988年力学学会设立“中国力学学会优秀青年科技奖”。每次评奖时,郑先生都亲自参加评选。在他任理事长期间评选了两届:第一届(1988年)是清华大学杨卫、兰州大学郑晓静,第二届(1990年)是方竞、郑泉水、唐之景、欧进萍。

力学学会还积极参加由中国科协、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联合举办的“全国青年科技奖”的评选活动。经学会推举而得奖的有,杨卫、郑晓静(1988年第一届),郑泉水、方竞(1990年第二届)。如今,他们都已成为力学学科的骨干和带头人,有的已当选为院士。

为了促进青年人才的成长,1991年力学学会成立了青年工作委员会。

15 十年总结和十年预测

1987—1988年间,为纪念中国力学学会成立30周年和全国力学规划制订十年,配合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郑先生与王仁先生领导学会在部分专业委员会开展了“十年总结和十年预测”活动。为了探讨力学学科如何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特聘请50多位专家对国内外情况作详细调研,提出了20多个专题报告。对我国岩土力学、复合材料、光测力学、电测力学、构造动力学基础理论及前沿、计算力学发展方向、激波相互作用与激波应用前景、冲击动力学等,总计形成了90多篇报告并分别出版。它们不仅为力学界起到了导向作用,也是国家学术决策、咨询的重要依据。

16 结语

郑先生热爱力学,热爱力学学会,他把发展祖国的力学科学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他继往开来,把老一辈力学家所创立的中国力学学会进一步发展、壮大,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推动学科进步、团结学科同仁共同奋斗的旗帜。不管在不在领导岗位上,他都一如既往,不遗余力地付出。当然,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绩,是历届学会领导和广大力学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然而郑先生的贡献,功不可没。

对于学科今后的发展道路,他一贯强调钱学森“主要方面应为工程技术服务”的思想,指出:“怎样使力学研究成果更多更快地转化为生产力,使我们的工作更实际些、有用些,这是本届理事会领导学会活动的主旨之一。事实证明,力学在国家治理整顿经济的历史任务面前,可以做许多的工作……。”他指出:“发展力学科学的另一条道路是向交叉学科或领域进军。生物、地学、材料科学都是这样的领域。许多力学家与生物、医学、海洋、大气、材料工艺等相结合,从而取得突出的成就是很有说服力的例子。要真正深入而不是表面地进入。既要克服力学工作者自身知识更新的种种困难,又要克服来自那些陌生领域中各种程度的不理解。但是只要我们下定决心,这种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因为力学与那些领域之间,确实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内在的、客观的联系。中国力学学会和所属的各专业委员会应该为此多出主意想办法,开展活动的面应该更开阔些。”

2012年他在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时指出:“从总的发展趋势看,力学要向更多、更深的领域发展,与多学科结合,与工程结合,使力学焕发更强的生命力。全国的力学工作者要顺应这一趋势,负起引导科学和社会进步潮流的重任,当仁不让,加强科学技术交流,促进对外开放,为发展国际合作环境而主动进取,努力做好为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各项工作,以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精神,发扬学会特点,为科技兴国而努力奋斗。”

对力学队伍建设,他殷殷嘱咐:“我国力学界应该有少而精的力量从事基础研究;更多人应该从事与应用有关的工作。实际应用中有许多力学问题,特别是有许多非线性问题,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再对理论加以提高。”“最关键的还是人才!”对我国当前力学的现状,他说:“我们拥有力学‘大国’的地位已毋庸置疑,但与美国、俄罗斯等力学强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繁杂的社会中“要沉下心来多做工作”,“克服浮躁、急躁情绪,不要急功近利”。他的这些话,将成为若干代力学人为之奋斗的铭言。

郑哲敏先生的一生是精彩辉煌、辛苦奉献的一生。他继往开来,推动了我国力学科学事业走上了近代力学发展的新阶段。他呕心沥血,带领力学学会的全体会员,使中国力学学会迈入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新阶段。他是我们的好理事长,我们永远怀念他。

附录

地方力学学会,总计42个。1990年前建立的为38个:北京、上海、江苏省、武汉市、内蒙古自治区、沈阳市、河北省、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辽宁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广东省、山东省、安徽省、湖南省、常州市、浙江省、福建省、江西省、大庆市、哈尔滨市、河南省、青岛市、衡阳市、桂林市、襄樊市、湖北省、吉林省、大连市、重庆市、黑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山西省、天津市、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1990年后成立的有: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宜昌市、邯郸市。

猜你喜欢
郑先生力学学会
弟子规·余力学文(十)
弟子规·余力学文(六)
弟子规·余力学文(四)
郑先生的痛苦从哪里来
从七十四巷到十八巷
学会分享
漂洋过海来爱你
力学 等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