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材料对西瓜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022-08-22 09:37张小红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22期
关键词:无纺布花期植株

张小红,鄢 铮,彭 琼

(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州 350018)

0 引言

西瓜地膜覆盖栽培在中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早使用的是透明聚乙烯地膜,随后发展出黑色膜[1-2]、银灰色膜[3-4]、除草膜[5]、降解膜[6-8]等多种地膜,但目前生产上应用最普遍的仍是透明聚乙烯地膜。由于透明聚乙烯地膜的高分子难分解属性,生产上大量废弃的地膜残余在土壤中数百年都难以降解,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亟需寻找一种可替代聚乙烯地膜的既环保又增产的覆盖材料。已有研究大多集中在覆盖材料对西瓜生长、品质、产量的影响[9-11],以及对土壤酶活性[12-13]、水肥热动态变化[14-15]、经济效益[16-17]等方面的影响。关于覆盖材料对西瓜光合特性影响方面的报道不多。光合作用是作物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生理进程,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密不可分。笔者选取菇渣、液态膜、黑色防草无纺布(可降解)等具有可降解、无污染等特点的覆盖材料应用在西瓜栽培上,以透明聚乙烯地膜为对照,综合比较4种覆盖材料对西瓜生长时期的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兼具环保与增产功能的覆盖材料,为绿色西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西瓜品种‘惠兰’由农友种苗(中国)有限公司选育。

供试覆盖材料:(1)透明聚乙烯地膜(腾飞农资线上工厂店),以下简称白膜,厚0.008 mm(0.8丝),宽2 m,成本约2070元/hm2;(2)液态膜(连云港市金河液态地膜厂),成本约2250元/hm2,3个月完全降解;(3)黑色防草无纺布(伊布尔新材料有限公司),材料为聚丙烯丙纶,规格为70 g/m2,宽2 m,成本约6000元/hm2,6个月完全降解;(4)菇渣,海鲜菇收获后的废弃菇渣,由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食用菌研究室提供。

1.2 试验处理

试验于2021年3—6月在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地进行。试验设置4个不同覆盖处理。T1(对照)覆盖材料为白膜,T2覆盖材料为液态膜,T3覆盖材料为黑色防草无纺布(可降解),T4覆盖材料为菇渣,覆盖厚度2 cm。设置4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小区面积为42 m2,随机区组排列。3月31日采用穴盘播种,试验地整畦施肥后,畦面覆盖上述4种不同覆盖材料。4月27日定植,株距80 cm,双蔓整枝,每株留2个瓜,其余田间管理方法同常规。6月22日果实采收。

1.3 光合作用气体交换参数的测定

采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开展西瓜光合作用气体交换参数的测定,选择在晴朗天气的9:00—11:00进行。在西瓜生长的伸蔓期(5月13日)、始花期(5月27日)和膨瓜期(6月10日),选取各处理中长势基本一致的植株10株,选择植株顶端向下第4片功能叶进行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和水汽压亏缺(Vpd)等气体交换参数测定,重复3次。

1.4 果实产量与品质的测定

在果实收获期,统计各处理小区收获的坐果数和小区产量,计算出平均单果质量,通过小区产量折算出每平方米产量。选取各处理中长势基本一致的植株10株,采用数显测糖仪测定同一天开雌花的成熟西瓜的中心、边际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Vc含量,重复3次。Vc含量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18]。

1.5 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Excel 2010进行数据统计,采用DPS 13.0和SPSS 13.0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和数据相关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覆盖材料对西瓜叶片Pn的影响

由表1可知,随着生长期的推进,各处理的西瓜叶片Pn值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始花期的Pn值均为最高。其中,T3处理的Pn值在3个生长期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伸蔓期比CK增加了22.55%,始花期比CK增加了12.47%,膨瓜期比CK增加了57.53%;T2处理的Pn值在3个生长期均极显著低于CK;T4处理的Pn值在伸蔓期和膨瓜期均与CK无显著性差异,在始花期则极显著低于CK。

表1 覆盖材料对西瓜叶片Pn的影响 μmol/(m2·s)

2.2 覆盖材料对西瓜叶片Gs的影响

由表2可知,随着生长期的推进,各处理的西瓜叶片Gs值均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伸蔓期的Gs值均为最高。其中,T3处理的Gs值在3个生长期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伸蔓期比CK增加了33.33%,始花期比CK增加了31.03%,膨瓜期比CK增加了44.00%;T2处理的Gs值在3个生长期均极显著低于CK;T4处理的Gs值在伸蔓期与CK无显著性差异,在始花期极显著高于CK,在膨瓜期则极显著低于CK。

表2 覆盖材料对西瓜叶片Gs的影响 mol/(m2·s)

2.3 覆盖材料对西瓜叶片Ci的影响

由表3可知,随着生长期的推进,各处理的西瓜叶片Ci值均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T1(CK)和T4处理在伸蔓期的Ci值为最高,T2和T3处理值则在膨瓜期为最高。其中,T3处理的Ci值在伸蔓期和始花期极显著低于T4处理,极显著高于CK和T2处理,在膨瓜期则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伸蔓期比CK增加了3.48%,始花期比CK增加了22.41%,膨瓜期比CK增加了7.58%;T2处理的Ci值在3个生长期均极显著低于CK;T4处理的Ci值在伸蔓期和始花期极显著高于CK,在膨瓜期则显著低于CK。

表3 覆盖材料对西瓜叶片Ci的影响 μmol/mol

2.4 覆盖材料对西瓜叶片Tr的影响

由表4可知,随着生长期的推进,各处理的西瓜叶片Tr值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始花期的Tr值均为最高。其中,T3处理的Tr值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伸蔓期比CK增加了15.61%,始花期比CK增加了26.75%,膨瓜期比CK增加了9.67%;T2处理的Tr值在3个生长期均极显著低于CK;T4处理的Tr值在伸蔓期和膨瓜期极显著低于CK,在始花期则极显著高于CK。

表4 覆盖材料对西瓜叶片Tr的影响 mmol/(m2·s)

2.5 覆盖材料对西瓜叶片Vpd的影响

由表5可知,随着生长期的推进,各处理的西瓜叶片Vpd值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始花期的Vpd值均为最高。其中,T3处理的Vpd值在3个生长期均极显著低于其他处理,伸蔓期比CK减少了13.28%,始花期比CK减少了12.83%,膨瓜期比CK减少了15.08%;T2处理的Vpd值在3个生长期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T4处理的Vpd值在伸蔓期极显著低于CK,在始花期极显著高于CK,在膨瓜期显著低于CK。

表5 覆盖材料对西瓜叶片Vpd的影响 kPa

2.6 覆盖材料对西瓜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由表6可知:(1)在各处理中,产量最高的是T3处理,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比CK增加了23.99%;T2和T4处理产量均极显著低于CK;产量最低的是T2处理,比CK降低了36.19%。(2)中心和边际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的是T3处理,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CK增加了2.05%,边际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CK增加了3.96%;T2和T4处理均极显著低于CK;最低的是T2处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CK降低了38.36%,边际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CK降低了49.50%。(3)Vc含量最高的是T3处理,与CK无显著差异,极显著高于T2和T4处理;Vc含量最低的是T2处理,比CK降低了25.75%。(4)T4处理的果肉空心,其余处理的果肉肉质紧密。

表6 覆盖材料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7 覆盖处理西瓜产量与光合特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由表7可知,不同覆盖处理的西瓜产量与Pn、Tr和Vpd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Gs、Ci值呈正相关,未达到显著水平;Pn与Tr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Gs、Vpd值呈正相关,与Ci值呈负相关,均未达到显著水平;Ci值与Vpd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Tr值呈负相关,未达到显著水平;Tr与Vpd值呈正相关,未达到显著水平。

表7 覆盖处理西瓜产量与光合特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福建地区西瓜春季栽培时常遇到积温不足导致发育迟缓的问题,生产上利用地膜覆盖可以起到增温保墒、减少田间蒸发、促进植株生长的作用[19-21]。目前已报道的西瓜栽培覆盖材料有黑膜、白膜、有色地膜、可降解地膜,还有稻草[22]、砂砾石覆盖[12,23]等,不同覆盖材料的保温保湿性和透光率各有差异[14,20]。

本试验结果表明,黑色防草无纺布的覆盖效果优于白膜、液态膜和菇渣,果实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这可能是由于黑色防草无纺布特有的材质特点,可以更好地吸收太阳热量保温、以及保持土壤疏松状态和微生物菌群的正常活动,更有利于根系和地上部的协调生长。相对于白膜还可起到更好的防止杂草生长的作用,而且此类无纺布环保可降解,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这与李婷等[10]的研究结论一致。液态膜覆盖的植株生育期间生长缓慢,果实品质和产量也较差,可能是由于液态膜保水性和保温性较差,这与杨军等[16]的研究结论不同。菇渣覆盖的透气性好,但保温保湿效果不及白膜,果实发育期间积温不足可能是导致果实普遍出现空心问题的原因。

采用不同覆盖材料栽培的西瓜产量有显著差异,这与植株的光合作用能力息息相关。植株在光合作用过程中,CO2从空气中向叶绿体光合部位扩散[24],会受到周围环境、田间小气候的影响。畦面添加覆盖物栽培会直接影响光热、温度、湿度等田间小气候变化,进而影响到田间小环境中植株整体的光合作用。本试验结果表明,黑色防草无纺布覆盖处理的植株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胞间CO2浓度(Ci)极显著高于对照,水汽压亏缺(Vpd)极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覆盖处理的西瓜产量与Pn、Tr和Vpd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n与Tr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引起净光合速率变化的因素包括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25-27]。本试验测得的光合速率与Gs、Ci、Vpd的相关性都不显著,因此推测本试验的覆盖材料不会对西瓜植株产生胁迫作用。Pn与Tr值的正相关系数为0.92**,说明覆盖栽培有利于蒸腾作用,蒸腾速率提高可加速植株体内的水分传导和矿物质运输,使CO2分子出气孔反向进入植物体内,从而提高光合速率[28]。Vpd对温度变化敏感,温度升高会导致Vpd增大,而Vpd增大又会影响气孔,导致Gs变小,阻碍叶片对环境中CO2的吸收,这可能是高温限制植物光合作用的原因之一[29]。本试验测得的西瓜产量与Vpd值的正相关系数为0.95**,说明添加覆盖物具有较好的协调田间小气候的作用,不易产生高温抑制光合作用、抑制植株生长的反作用。Pn、Gs、Ci、Tr、Vpd等光合特性相关指标可用作衡量西瓜产量的生理指标。

综上所述,黑色防草无纺布处理的西瓜植株生长势和光合作用能力强、产量高、品质好,虽然成本比白膜高,但从环保省工、生态效益等角度考虑[30],建议在西瓜生产上推广使用黑色防草无纺布作为覆盖栽培材料。本试验只探讨了不同覆盖材料对西瓜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关于其对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菌群的影响有待继续开展相关试验工作。

猜你喜欢
无纺布花期植株
A Pretty Lantern漂亮的灯笼
娇艳花期
七夕的夜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防控措施研究
在高原
长匐茎与块茎
防治长茄弯果有窍门
艳阳之恋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知识归纳及试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