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京畿地区运河城市交通方式变迁视角下青县历史考察

2022-08-23 09:19张尧鑫汤羽扬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大运河运河交通

张 曼, 张尧鑫, 汤羽扬

(1.北京建筑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北京 100044; 2.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 北京 100044)

在津浦铁路影响下,南运河沿线城市在漕运制度废除后,城市仍得以持续发展,青县便是一例。作为因运河而兴的城市,根据地形与水文情况,青县被认为是除天津县外水陆交通最为发达的地区[1]。其境内河网密布,南运河自南向北顺流而上,与北排河、原兴济河、子牙新河、马厂减河交汇[2],共同构成了纵横相交的水路交通系统。因利于快速调用军队、传递军情,青县是历代戍守要地,唐属芦台军驻地,宋有乾宁军驻守,金有“清州防御史”,元为“乾宁安抚司”,明置“彭成卫”,清又有盛军驻扎直隶青县马厂以拱卫京城[3]。与京杭大运河相平行的津浦铁路,在漕运制度废弃后,作为贯通青县南北的第二条南北交通大动脉,带动了青县集市的兴起,也影响了城市形态及其功能分布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1 运河通衢,水运兴城

1.1 沿运聚集的城市

受运河影响,天津府70%的州县治所在城市均分布在运河沿岸(图1[4])。青县作为大运河沿线城市,其村镇分布与运河水网密度成正相关,表现为聚落集中分布于运河及与运河交织的其他河流沿线,在数量上呈现西多东少的分布规律(图2[5])。聚落沿运集中分布主要是源于运河可以提供生产、生活用水,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并且运河沟通了南北交通,水运便利,交通通达度较好,能够带动经济发展,因此吸引大量人口聚集。而聚落呈现出运河东西两侧分布不均的规律,同样是受到河网影响,运河以西地表径流丰富,分布着黑龙港河及其支流,与运河相互交织形成了丰富密集的水网,然而运河以东均为不同时期为了分泄运河、免除水患而进行的河工建设,分别为明代的兴济河、清代的马厂减河以及20世纪60年代的北排河,由于东侧径流较少,受其影响,聚落在数量与密度上明显不及运河西侧。

图1 天津府城市分布图

图2 乾隆十八年(1753年)青县村庄分布图

1.2 城市功能的多元

1.2.1 运河服务于军事功能

河流作为天然屏障,在军事上具有良好的防御与交通功能。青县因运河的开通,沟通了青县境内原本分散的河流,并形成了发达的水网系统,因此自唐以来便是军队戍守要地。同治十年(1871年),“盛字军”屯驻青县北部的马厂兵营,并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开挖马厂减河,保证引流防汛、减少运河水患的同时,利用运河淡水灌溉水田,降低盐碱地盐分,改善当地贫瘠的土地,扩大屯田面积军粮,不仅解决军需补给,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以水设防。

1.2.2 运河衍生的驿传功能

驿传系统是在驿站基础上建立的信息与货物的传递方式[6],明代驿传系统包括驿站、递运所、急递铺3种类型。驿站主要负责官方人员的迎送以及军事相关信息的传递等;递运所的职能是对官方物品进行运输,如贡品、物资;急递铺负责对政府公文进行传递。

据记载,驿传系统早在春秋战国便开始萌芽,《周礼·地官·遗人》中记录了驿传系统对于间隔不同距离,设置不同食宿功能的要求。唐代对驿传设施的要求相对灵活,不再严格要求固定距离设驿站,而是根据地形、水文、运输难度等因素,设置适宜的间距[7]。此后选址要求不断完善,到了明清更趋于成熟,并呈现出4种显著规律。临近运河,或重要的水、陆交通节点分布,便于运输;临近城门,保证城内安全;临近风景名胜,有助于宣传营造城市的繁华盛景,让来往者流连忘返;邻近商业区分布,利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8]。

由于明清全国政治中心北移,青县的战略地位因地处畿辅、水陆交通便利而愈发重要。据《水驿捷要歌》记载,明代自南京至北京运河沿线共设46个驿站,其中青县境内于永乐二年(1404年)与永乐十五年(1417年)先后设流河驿、乾宁驿2处水驿,另有铺8处,即总铺、空城铺、窑子口铺、盖宿铺、流河铺、北柳铺、木门店铺、崇仙铺。其流向自南向北途径沧州砖河驿进入青县地界,并依次经过乾宁驿与流河驿,驶出青县后达到静海县奉新驿(图3)。乾宁驿与流河驿分别始设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与永乐二年(1404年)。两者相距70里(参考光绪时期计量制度[9],约40 km,下同),同属水驿,且为驿站之中等级最高的极冲。如图3所示,在空间分布上各驿铺多临近河流分布,乾宁驿至流河驿之间,大约平均每隔15里(约9 km)设一急递铺,分布均匀且规律,这样的布局有利于公文在各驿铺间迅速接续传递。

图3 青县境内水系与驿铺位置关系图

随着在京畿地区战略地位的提升,青县基于便利的水路交通发展起来的驿传系统,推动了相关设施的完善、人口的聚集、经济的发展。《青县志》记载:“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总数较嘉庆七年(1802年)增加四万五千余口,是明为休养生息之结果”[10],可知至清代,青县人口呈现出增长趋势,其中据光绪初年数据统计(表1[11]),曾经驿铺所在的村镇人口占比较为突出,如乾宁驿所在的兴济镇、木门店铺所在的南街镇、总铺所在的在城镇,3镇人口数分别占青县总人口数的14%、13%、10%,且清代考虑到乾宁驿的重要性,在兴济镇运河渡口,设巡检司负责治安防御与人口管理,推动了相关设施如码头、客店、驿馆的完善,如在城镇客店10座,兴济镇客店9座,也为城镇带来了大量的人流、物流。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盐务受到统治者重视,位于青县东南方的盐山县,东临渤海湾,是明代鱼盐储运总站,盐山县所有北上物资必经乾宁驿与流河驿,因而带动青县商品经济的繁荣。

表1 光绪初年青县12镇人口与经济情况统计表

2 运河惠及,铁路兴城

作为京畿重地,河北境内铁路纵横,南北交通便利(图4[12])。民国元年(1912年),津浦铁路建成通车,不仅连接了南北铁路交通,把天津与近代政治文化副中心的南京相连,沟通了东西长江流域的水运交通[13]。铁路开通以前,青县主要依靠陆运和水运,随着宣统二年(1910年)青县车站投入使用与津浦铁路通车,青县水陆交通四通八达,水陆货运一片繁忙。

图4 民国六年(1917年)直隶铁路分布示意图

2.1 运河与铁路的内在互济

不同于因铁路兴起受到冲击而发生经济重心转移的城市,青县的持续发展得益于水运与铁路2种交通方式的内在联系与自然过渡。一方面,体现在分布与选址上的延续。津浦铁路的铁路线,走势整体呈南北向,分布在运河以东,与运河河道走向几乎平行。而在青县全境铁路沿线上,自北向南又依次分布着马厂站、青县站、李窑站3个火车站,呈现出与古代驿铺分布上的延续性(图5)。另一方面,铁路给水所是联系运河、铁路古今两大交通系统的重要物质载体。由于早期采用蒸汽火车,铁路沿线需要设立给水所和水塔作为津浦铁路的辅助设施,为火车补水储煤,青县铁路水塔(现已无存)与铁路给水所与津浦铁路同时建成,并投入使用(图6,图7)[14]。给水所作为新旧交通方式相互依存的重要见证,表面上看,铁路作为新的交通方式替代了传统运河航运,实际上运河并未完全丧失其功能性,而是作为铁路重要的水源补给,以另一种存在形式,继续为青县的交通运输做出贡献。正是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运河与铁路交通在空间上平行分布、功能上内在互济,青县由于交通的延续,城市得以接续发展。

图5 青县境内铁路相关设施分布图

图6 青县铁路给水所现状照片

图7 铁路给水所工作原理流程图

2.2 铁路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2.1 商业繁荣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修建的与运河几乎平行分布的津浦铁路,南北贯穿青县全境,成为代替运河为青县带来发展机遇的第二条经济大动脉。通过对比康熙、嘉庆、光绪、民国时期的《青县志》可知,清代可查的集市总数一直保持7处,仅嘉庆时期出现具体地点变化,即将砖河镇、崇仙镇变为山呼庄、木门店,光绪时期无变化,仍旧延续。但随着铁路的开通,民国时期青县沿铁路及沿运各镇繁荣起来,集市数量增加到28个,其中70%为新增集市。新增集市中9个临近津浦铁路,7个临近分布在与南运河交织的其他河流沿岸(表2,图8)。以被誉为“青邑集市之首”的兴济镇为例,作为民国时期卫河上下游仅有“秋间上市粮食车辆动达数千”的集市,青县于民国二年(1913年)在兴济镇成立兴济商会,并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将其升级为青县商会总会,其余商会为分会。据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商部《商会章程附则》中对商会选址的要求,商会选址需设在轮船铁路途经、人员物流聚集之处,以及民国三年(1914年)公布的《商会法》第三条中要求在“商务繁盛之区域,得设立商会”,由此兴济镇在青县的经济地位可见一斑,这与该区域内悠久而便利的水运及驿传系统、近代南北通达的津浦铁路密不可分。

图8 民国时期青县集市分布示意图

表2 4个历史时期青县志中集市数量对比

2.2.2 城市扩张

因青县县城地处运河西侧且有水旱码头,城市与运河联系紧密,故在县城与运河之间,即县城以东关厢地区,逐渐在十字街(实际是丁字街)形成了工商业聚集区,其中包含铁匠炉、车铺、酱醋酒等手工业作坊以及多间商家铺户[15],对于县城东侧关厢地区最早的描绘见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的《青县志》,其特征表现为县城与运河沿岸建筑较为密集,越往东分布越稀疏。《青县文史资料》记载:“河西除条河中街、南街、北街和西街城里外,别无居民。高宅子以下,不是坑塘就是田野、坟场……河西铁道以东都是旷野”,可证明这一分布特征。民国时期虽然十字街作为过渡区域串联起了县城、运河、铁路3个重要要素,但受到抗日战争等特殊时期影响,青县城市发展遭受重创。

1949年以前,运河以东除了沿河分布的李家镇,往东均是田野,去往火车站仅有一条土道, 1949年以后,青县城市建设逐步恢复。根据1972年的影像图中可以明显发现,聚落向东扩张的趋势已延伸至津浦铁路西侧,同时关厢以南和以北的运河沿岸也出现了聚落的痕迹。至2008年,青县城市规模较之从前更为扩大,东侧已扩展到铁路以东的区域(图9)。

图9 3个历史时期青县城市规模扩张示意图

3 结论

以水运为代表的交通研究历来是运河学的焦点。申遗成功后,关于运河研究开始聚焦对作为世界遗产京杭大运河“活态”遗产属性及其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内涵阐释与延展,大运河沿线城市就是其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为突出大运河“活态”遗产属性,完善大运河沿线城市研究体系,以运河兴衰与中国近代交通方式更迭为切入点,从交通变迁、城市演进2个方面,突出大运河对其沿线城市发展持续性与连续性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交通功能的持续化演进,是大运河作为“活态”遗产至今仍能发挥积极作用的根本原因。从古代大运河青县段运河水网的系统化构建,到近代的铁路交通网络,沿运分布的城市与村镇,依托运河构建的青县军事系统与驿传系统,靠近驿铺选址的火车站建设,以及依靠大运河水源补给的铁路相关遗产分布,均体现出古今交通的发展对于大运河的依赖性与延续性。另一方面,与城市发展的连续性交互,是大运河作为“活态”遗产内在的运动变化属性。近代铁路出现后,依托大运河推动的交通近代化演进,城市得到新的发展机遇,乡镇贸易集市的数量骤增,城市持续向东扩展延至铁路一侧。

综上,从交通变迁视角研究运河城市变迁,不但为深入阐释京杭大运河突出的普遍价值提供支撑,也极大丰富了大运河沿运城市的系统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猜你喜欢
大运河运河交通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续写千年大运河的精彩故事
大运河,行走山东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大运河,流淌2500年的中华智慧
银河哪比运河乡——《诗咏运河》读后感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运河博物馆:讲述大运河的前世今生
图说交通
发达交通之磁悬浮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