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规合一背景下安宁市凤仪村乡村绿地景观设计

2022-08-25 01:51许洪涛高成广
绿色科技 2022年15期
关键词:绿地景观设计景观

许洪涛,高成广

(西南林业大学 园林园艺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1 多规合一的概念及成果

过去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曾存在各类规划互相冲突、不成体系等问题,造成了规划效率低下,工作难以开展。为解决这个问题,相关的政府部门、专家学者等提出了在一级政府一级事权下强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文物保护、林地与耕地保护、综合交通、水资源、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社会事业规划等各类规划的衔接,用以指导规划工作的理念,即“多规合一”理念[1]。

2021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64.72%,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乡村地区越来越受到重视,乡村地区的规划地位逐渐提高。在开展乡村规划时,以村庄环境整治为主要目标对村庄进行规划,将整治内容作为该村庄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这也是目前阶段我国大部分村庄规划的主要目的[2]。乡村环境的整治应协调多方利益诉求,整合不同空间发展条件,实现统一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目标、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3]。本文以《云南省“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指南(试行)》(修订版)和《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技术》为乡村环境整治的参考,在景观设计工作中落实相关要求。

2 乡村绿地与多规合一的关系

2.1 乡村绿地在多规合一两个层面上的定位

在开展具体村庄的“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时,需要确定村庄类型,明确村庄建设边界,确定村庄发展方向。乡村绿地景观设计应对应“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中村域和自然村两个层面的要求,在村域层面上需要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已经确定的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村庄建设边界和规模及其他目标和指标[3]。在自然村层面上绿地景观设计需要着重考虑自然村的空间布局,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相结好,并注重村庄的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和风貌引导,在农村建设空间内做出重点区域绿地景观设计的安排和细化[4]。

2.2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下的乡村绿地

在乡村范围内乡村绿地是一个综合性场所,具有“农业、生态、景观、游憩、文化”等方面的功能,是乡村居民工作劳动、生活居住、休息游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村内的公共绿地、道路绿地、河道绿地、宅前屋后绿地、庭院绿地等多种要素的绿地均与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属于重要的乡村人居环境[5]。《云南省“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指南(试行)》(修订版)和《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技术》要求自然村内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容村貌,对村外环境、闲置土地、古树名木、村庄入口、公共活动场所,道路街巷水系岸边、庭院墙边等的绿化和景观设计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设规范。

2.3 乡村绿地与乡村产业规划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乡村中的部分绿地诸如田地、林地和水域等承担着农业生产的功能,是乡村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长期的城市生活使得城市居民更加向往乡村的田园生活,这使得乡村绿地也可能成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空间。在“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中要求结合上位规划确定的产业发展策略,根据村庄产业现状、资源禀赋、空间区位等因素,梳理产业发展总体思路、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保障产业发展用地,并引导产业空间复合高效利用[3]。农业生产用地可与乡村绿地的景观设计相衔接,以农业生产为主,兼顾乡村绿地景观建设,达到以产业发展乡村经济,用产业美化乡村环境的目的。

3 凤仪村乡村绿地景观设计策略

3.1 凤仪村概况

凤仪行政村隶属安宁市八街镇,地处八街镇西面,凤仪村距八街镇6 km,凤仪行政村下辖凤仪上村、凤仪下村和养殖场村3个自然村。村域范围1846.298 hm2,截至2020年底,凤仪村共有371户1201人。其中75%的村民主要从事农业工作,村庄主导产业为红梨,蜜桃种植,特色产业为多肉种植,为配合八街镇产业发展规划,新增玫瑰种植业,产业发展稳定,产业类型丰富。村内保留有大量传统古民宅,山水格局完整,田园风光优美,未来也可发展为旅游型村庄。

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确定了凤仪村属于集聚提升类村庄,村庄建设边界明确,村庄建设范围面积约24.94 hm2,虽有零星土地位于边界线之外,但通过土地整理、宅基地置换等方式已逐渐向村庄建设边界内集中。村庄绿化改造面积约60500 m2,村内绿地类型多样基本满足村民使用需求,但缺乏统一科学的规划设计,建设水平参差不齐。

3.2 凤仪村绿地景观设计原则

3.2.1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乡村绿地范围内的植物具有净化空气、土壤、水体的功能。因此,绿地可促进生态系统的不断完善,被形象地称为 “绿肺”[5]。乡村地区通常具有较好的生态资源和自然风貌,然而部分乡村在发展过程中毁林开荒,伐木建房,污水废气等废物随意排放,对村庄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使得村庄内岩土裸露,杂草丛生,臭气熏天,环境恶劣影响居民身心健康。因此,在开展乡村绿地景观设计时,应优先保护生态资源和现有绿化成果,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建设,延续自然风貌[6]。

3.2.2 乡村绿地景观设计的乡土化

乡村绿地是农村乡土景观的重要载体和支持,乡村中每一处绿色地域的发展都与当地的文化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5]。乡土化绿地景观设计体现在对乡土元素进行适当保留、提取、升华和利用,通过景观建筑、景观小品等表现形式将乡土元素融入进乡村绿地景观设计中,使得村内整体的景观与建筑相协调并形成统一风貌。其次本土树种的选择也是实现乡土化绿地景观设计的重要手段。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与自然条件,适地适树,选择最能适应也最能体现当地特色的植物,这样既能形成当地特色风格,又能节约种植成本,节省养护管理消耗的费用[7]。

3.2.3 乡村绿地景观设计的多样化

乡村绿地景观的多样化包括表现形式多样化,地形构造多样化和植物选择和配置多样化。乡村绿地景观的表现形式可因地制宜采用选择规则式,自然式或混合式,丰富乡村绿地景观效果。在乡村绿地的地形构造上,应因地制宜,对原有的地形进行合理运用,科学规划,优化区域内地形轮廓的起伏变化和地形对比,加强绿地景致的韵律与节奏感,营造出多样的地形景观。植物是乡村随处可见的元素,也是景观设计不可缺少的要素[8]。乡村范围之内植物种类丰富,植物多样性原则也是乡村生态环境修复及稳定植物群落的基础[9]。除了保留原有大树,还可选用一些观赏价值较高的树种,在植物配置上综合考虑景观中的色彩、形态、香味等特点,应灵活运用植物花、果、叶、枝干等各方面的特点,构造出造型优美、功能多样的植物景观。

3.2.4 村庄产业与乡村绿地景观结合

乡村中主要产业为农业,农业景观是乡村景观最具特色的景观类型,是乡村范围内的人文、自然与社会的综合表现;它既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又受到人类活动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是乡村绿地景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10]。乡村中的农业生产用地通常位于村庄建设范围周边,也有一些具有农业生产用地性质的土地镶嵌于村落内部,这些土地也具有乡村绿地的性质,在乡村绿地景观设计时需要充分利用好农业景观的元素,采用借景或者改造的形式将农业元素融入乡村绿地景观设计和建设之中。

3.2.5 实用性原则

乡村绿地的本质是乡村人居环境的一部分,乡村绿地的景观设计应该以人为本,突出其实用性。乡村绿地具有美化村庄环境的作用,也是乡村居民重要的休憩和交往空间,除此之外乡村绿地也能为乡村文化传播提供载体。因此乡村绿地景观设计需要听取村民的使用意见,注重居民的切实需求,与村庄基础设施相结合,美化村庄环境,为村民休憩娱乐提供场所,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提升村民的生活水平。

4 凤仪村乡村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凤仪村绿地景观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将凤仪村打造成区域特色浓郁,空间结构齐全、道路系统通畅、环境优美、特色突出、生机盎然、和谐统一的美丽乡村。通过对村内点、线、面绿地的整合与重新设计,营造一种活动丰富、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环境,改善村内绿化环境,满足村民使用需求,打造特色乡村,吸引周边游客休闲度假,促进乡村经济[11]。

凤仪村绿地景观设计的主体结构为“一廊、两核、多点”。“一廊”即凤仪人文生态廊道,以村内主干道为主,表现凤仪山水环境、历史人文、农村形貌等。“两核”则是以村内两个池塘的水景观改造作为凤仪村两个主要景观节点;而散布在凤仪村内的其他重要空间节点的绿地景观设计则为“多点”。

4.1 凤仪村口及道路绿地景观设计

凤仪村主村道为东南走向,道路穿村而过,向外与安宁市县八一级公路(县道)相汇。入村道路旁附属有一块1800 m2空地,场地开阔平整,但缺少遮挡,使得村庄缺乏隐秘性。此处绿地是凤仪村门面,具有展示乡村形象,吸引人流,美化村庄环境的作用。村口的绿地景观以地形改造、指引导游和植物设计为主。设计堆砌高度2m的砂石丘作为主景,整体场地设计采用缩移重构自然地势的方法模拟起伏的山地景观,以本地原石加以点缀,打破原有单调枯燥的地形现状。结合村庄多肉产业发展规划和多肉特色村的定位,在砂石丘上种植多肉植物。以高低起伏的地形为载体,综合考虑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种植要点,采用孤植、对植、丛植等种植手法,在有限的场地之内,表现出丰富多趣的植物空间结构。背景植物保留原有高大的香樟树作为第一层空间,下方种植黄杨、女贞等灌木作为第二层空间,地表的第三层空间则种植低矮草本植物或多肉植物,背景植物整体营造一种高低起伏的竖向空间,既与前面的多肉景观相呼应,也起到了障景作用。村口绿地前后两处的植物设计共同营造出特色鲜明,具有较强视觉冲击力的优美植物景观,表现出了凤仪村的村庄特色,展示了凤仪村民热情好客的传统美德,使凤仪村入口焕发出新的光彩,成为凤仪村新地标。

凤仪村道依次经过农田、果园、居民区、停车场等区域,具有串联各点的作用。村道两侧的绿地是典型的线状绿地,连结着村内各点状,面状绿地,共同组成村内的绿地系统。农田、果园边的道路绿化条件较好,但缺少遮挡,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这些区域的村道绿化以增加设施为主,汲取凤仪村传统乡土元素,在道路旁增设矮土墙、原木围栏等,以农田作物、瓜果树木为前景,借景远山远树,构建人与自然共同孕育出的和谐景观。原有行道树尽可能保留,树下的绿地增种灌木和花卉植物丰富空间结构。新增的行道树,选用桂花、香樟、银杏、樱花等高大乔木,搭配红花檵木、小叶黄杨、女贞、矮杜鹃等做灌木,以草坪、多肉植物等作为地被,达到植物多样,层次分明的道路绿化效果。在不适合种植的墙边以木质花坛,花盆摆件的形式参与道路绿化。

4.2 中心公园设计

凤仪村中心活动广场位于凤仪下村,面积约2460 m2,绿化面积较少,以健身绿地为主,放置有较多的健身器材,满足居民就近健身的要求,属于游憩型公共绿地。此区域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四周布局有公交站、老年活动中心、下村公房、烤烟房、卫生所,是村民重要的生产活动场所和交往空间,因此设计以下村活动中心广场改建为凤仪村中心公园。考虑到村民使用需求的增加和未来乡村旅游的发展规划,在中心公园新增乡村大舞台,童趣园及乡村旅游服务站3处建筑。中心公园沿用原有中轴线,新增乡村大舞台作为中心广场的核心景观点,与老年活动中心东西对称;乡村旅游服务站位于入口西侧,童趣园位于入口东侧。中心公园西面紧邻居民区,为方便村民使用增加2个出入口。老年活动中心前区域为主要的静区,设置休憩景观座椅。入口西侧的乡村旅游服务站,划分服务管理与文化展示区域。东侧童趣园以儿童书屋为中心,北侧草地为儿童提供开阔游戏空间,书屋前配置儿童健身娱乐器材和休憩座椅,满足儿童和看护家长的活动需求。新增的3处建筑以传统样式为主并采用创新结构和现代建材,既与凤仪村乡村保持风貌一致,也不乏新意。

在植物景观设计上,考虑到公园隔音,遮阳的需求保留公园外圈的行道树。乡村旅游服务站内以庭院的形式预留绿地,内植观赏性较高的罗汉松,庭院以白沙为底搭配枯木,砖瓦,陶罐,用多肉植物美化,营造质朴惬意的庭院景观,这样既展现出了传统庭院之美,又突出了凤仪村的多肉特色。为满足儿童嬉戏玩耍的需求,在童趣园儿童书屋北侧堆砌土丘营造微地形草地;在书屋周边种植色彩鲜艳无毒无刺花卉和多肉植物,鼓励儿童在玩耍中亲近自然,了解自然。老年活动中心前种植桂花形成树阵,搭配树下的休息座椅,为老年人提供环境优美,怡然自得的休息交往的空间。凤仪村中心公园的景观设计合理利用了公共绿地,并从产业发展、用地建设、有机整合等角度进行充分考虑,集约了村庄建设用地,提升乡村了形象,满足村民各项活动需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发展[5](图1)。

图1 凤仪村中心公园平面

4.3 其他节点绿地景观设计

4.3.1 池塘景观

凤仪村的2个池塘紧邻居民区,周边被农田环绕,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规划为凤仪村2个核心景观点。在池塘景观设计过程中,应从大的区域尺度出发,致力于维系村落山水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以保障生态系统的安全和健康[12]。以自然为师、与自然共生、与自然融合的景观设计理念融入到水景设计中[13]。池塘边绿地应保护当地自然生长的野草、芦苇等植物,使岸边呈现出自然风貌,体现生物多样性,适当种植合适的水生植物,起到护土固坡、净化水体等作用[5]。

上村池塘面积约26905 m2,位于上下两村之间,池塘具有农业储备用地的性质,池底较浅,没有蓄水。考虑到需兼顾用地性质,结合池塘现状上村池塘以湿地的形式进行景观改造。在塘内架设可拆卸的木质栈道与居民区道路连接,方便村民和游客散步游览。主体植物选择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借鉴当地自然水域植被群落结构,中心深水区种植荷花,并划分一定区域种植茭白和茨菇,选用适合本地生长的芦苇、金鱼藻、鸢尾、石菖蒲等观赏水生植物,丰富水岸植物结构;水面播种浮萍、水白菜、菱角等浮水植物,共同构建乡土水域生境和植被群落,增加植物景观异质性和连接度,构筑多样、高效、连续的绿色基质,为当地人们提供舒适、宜人的生活休闲绿地空间[5]。

下村池塘面积约15100 m2,位于下村居民区中部,拥有较大的高差和广阔的水面,景观设计主要表现湖水之美。设计保留池塘周边原有的竹、柳、柏、棕榈、香樟等植物;以环形道路为骨架,选取恰当位置布置小型休息观赏平台,配以凉亭、座椅、健身器材满足周边居民游览、休憩、娱乐的需求。环池路旁建设绿化带,种植灌木及花卉提高景观质量。水岸线边用原石搭建驳岸保证安全,水边5 m的区域种植草坪搭配柳树和桃、李、樱花等观花植物为村民提供休憩玩耍的场地(图2)。

图2 凤仪村池塘平面

4.3.2 农业绿地景观设计

水果种植是凤仪村主产业,村内拥有大片果园和农田,这些果园农田紧邻道路和居民区是以生产为目的为村民服务的绿地,在果园内可开展乡村农产品采摘活动,吸引周边城市居民深入体验。设计对现有果园进行综合规划,划分现有的种植区域,建设慢行步道让游客深入园中。果园、农田内点缀稻草人、木栅栏等乡土小品突出农耕特色,配套宣传栏、休息座椅、摄影站等完善服务设施。将果园、农田打造成一个集示范种植、旅游观光、田园采摘、科普教育、休闲娱乐为一体,多元素、多产业链、多效益融合集聚的农业景观园[14]。

此外规划建设中的玫瑰花田也将是凤仪村未来的特色农业区,设计在田埂上的绿地上铺设架空木质栈道,沿线布置观景亭楼和休憩平台,打造能在田边健康漫步的生态绿色空间;田园栈道的设计,不仅保持了原有的绿地结构不被破坏,同时还可以为村民生活生产和游客的观光游览提供方便,利用农业景观额外增加经济效益。在田园区粉红的玫瑰,金黄的作物,淡绿的远树远山,人工与自然的植物色彩相衔接,营造乡村气息浓郁的田园景观,展现出远离城市喧闹、朴实的乡村生活气息。

4.3.3 宅前屋后绿地景观设计

宅前屋后绿地与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村民脱离住宅后首先接触到的自然环境空间[15]。凤仪村居民区内保存有大量明清至民国的古民居,在宅前屋后散布着许多小型绿地,全村共计8300 m2;这些绿地紧邻民居,村民使用灵活,有的种菜,有的种花,有的荒废,“小、散、乱”是这些绿地的突出特征。设计将统一宅前屋后绿地的风貌,在建筑的改造上对民居原石地基,土坯墙体,斑驳墙皮进行清理并修复,作为宅前屋后绿地景观设计的背景;在水平方向上用草坪草、白沙、卵石划分出圆弧区块,形成较为精致的小型平面空间,白沙种植多肉植物,草地上种植有色的黄杨,红花檵木等球形灌木,适当配以仙人柱,鸡爪槭、紫薇花等小型植物向上延伸竖向植物景观。房屋间的小型带状绿地,在不影响通行和住户采光的前提下,种植樱花、紫薇、贴梗海棠、榆叶梅等对当地适应性较强的花灌木。为提高居民区内绿化覆盖率,增加竖向植物景观,在墙边搭建植物攀爬架,种植炮仗花、紫藤,爬藤月季等攀缘植物,美化墙体,提高绿化。在宅前屋后绿地的景观设计上,宜发挥村民的主观能动性,与村庄多肉基地合作,成立多肉种植合作社,在自家门口墙角搭建多肉花架,营造多肉景观,自产自销多肉植物,让村民既是绿地的建设者,也是绿地的受益者,还是绿地的管理者[16]。

通过在宅前屋后有限绿地的植物景观设计,提高了绿化覆盖率,丰富了居民区内景观视觉效果,满足了居民对周边环境的景观需求,流露出乡村的内在之美(图3)。

图3 宅前屋后绿地景观效果

5 结语

在“多规合一”的大背景之下,乡村绿地景观设计是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实现途径。通过对相关政策法规的研究,并在凤仪村开展了实地调研,收集归纳了村庄发展规划、现有资源和村民需求,从修复生态环境、优化村落空间、突出特色产业、改善村容村貌、满足村民使用需求等方面着手,进行村口、村道、中心公园、池塘、农业园、宅前屋后等重点区域的绿地景观改造,实现凤仪村人与自然的平衡,产业与人居环境的相互促进;达到乡风文明、产业多样、环境优美、生活幸福的目的,促进乡村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绿地景观设计景观
建筑景观设计中色彩应用探究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小学校园绿地景观设计研究
《景观平面图》
创意涂鸦
走进绿地
郑燕宁景观设计作品
开启尊贵旅程,乐享卓越人生绿地酒店嘉年华和2016绿地酒店品牌发布会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张鑫、靳政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