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联义:甘作社区一个平凡的“细胞”

2022-08-26 06:14张嘉煜
派出所工作 2022年8期
关键词:信群党总支阿婆

文/图/张嘉煜

检查小区充电桩

上门走访

陈联义,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丁浜社区警务室民警。他年近五旬,貌不惊人,却有一身“刚柔相济”的绝活。

说他有“硬功夫”,是因为他所在的松江区明中苑小区原是一个在整个松江位列倒数的分局“挂牌整治小区”,但是,他仅仅去了几个月,小区面貌就“脱胎换骨”,旧貌换新颜。这番本事还不够“硬核”吗?

说他有“软实力”,是因为他把小区里的各色人等都安排得明明白白,不管是有吸毒前科还动手打女友的“刺儿头”,还是精神状态欠佳、一年要报警几十次的独居阿婆,见到陈联义都十分信服。阿婆还要认他做干儿子,出门旅游要把钥匙送到陈联义这里才踏实。

在明中苑,大多数居民都认识陈联义,也都知道老陈“给力”,几乎每个月都有人给他送锦旗。陈联义自己却很低调,他说,在有10500名居民的社区里,他只是不起眼的1/10500,但尽管微小,也要做好社区里这个平凡而有益的“细胞”。

做一个创新的“细胞”

陈联义,曾经是“最可爱的人”。历经20年的军旅生活后,2013年,他从部队转业来到松江公安分局,成为一名社区民警。前前后后,陈联义已经跑了5个社区,每个社区都像块“硬骨头”。其中,最难管的就是丁浜社区。

丁浜社区为什么难管?从一组数字就能看出:社区所辖的明中苑小区属于政府动迁安置小区,建筑面积约25.4万平方米,共有66栋高层建筑,总人口数约10500余人,外来人员占比80%,卫生环境差、停车秩序乱、消防隐患大、各类警情多,一度被列为“挂牌整治小区”,连物业经理都干不下去要辞职。

第一次走进小区,看见路边和桥上胡乱停汽车、高层楼道里停满助动车,早有心理准备的陈联义还是吓了一跳。他决心要改变社区面貌,就从这个安全隐患入手。首先,他找到居民区党总支和物业商量,把地面机动车停车位规范起来,在桥面和主干道转角等停车不安全的区域加装隔离桩,同时疏堵结合,通过增加地面停车位以及安装地库出入计费装置,对拥有地下固定车位在地面乱停车辆加收临时停车费等方式,使得原本无处可停的1000余辆机动车有了更充裕的车位,不需要在小区里胡乱停放了。

电动自行车上楼充电的问题也是许多社区普遍碰到的管理难题,目前比较好的做法是在电梯里加装感应装置,一旦感应到电动自行车进入就会阻止电梯关门,从而杜绝电动自行车上楼。方法虽好,但是,给88部电梯安装梯控装置需要成本,资金从何而来?这难不倒爱动脑筋的陈联义,在电梯里偶然看到广告的时候,他就有了灵感。

陈联义找到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本着共建共治的原则,提出了通过协调辖区企业来解决问题的建议。书记听了连赞这个办法好,之后,居民区党总支与梯控设备供应商和广告商进行了沟通,最终让陈联义这个办法落地生效。

除此以外,陈联义在明中苑还做了一件大家没想到的事。

个别老人往家里捡拾废品引起环境、安全问题,是不少社区都存在的难题。面对明中苑小区里那些爱往家里捡纸板、饮料瓶等可回收垃圾的居民,陈联义起初也有些头疼,毕竟,要改变老人的习惯很困难,光靠物业上门清除很难根治。在一次调解因此产生矛盾的过程中,保洁负责人随口的一句话让他突生灵感:“明中苑居民每天收到几千件快递,包装箱量大得惊人,所以,老人执意要捡拾纸板。既然不能制止他们,不如找一个一举两得的办法。”

他找到居民区党总支商量,由党总支出面,免费提供场地、水电,聘请一家回收公司,安排一名员工每天来小区定点回收老人们捡到的上千公斤可回收垃圾,既让老人仍每天都能赚到一笔小菜钱,又能及时清空老人捡回的东西,消除了安全隐患。

和小朋友亲密互动

疫情防控期间,规范小区快递寄收秩序

做一个暖心的“细胞”

社区民警工作在社区,最重要的是与居民打交道。但是,民警上班的时候,大部分居民也都外出上班了。怎么办呢?初来乍到的陈联义做起有心人。他在小区的快递柜前蹲了几天,发现了一个规律:每天下午在上班族的晚归高峰时段,柜门前总有两条长长的队伍排队取快递。

“就从这儿入手!”他带着几名协管员,每晚连续在快递柜前守了一两周,逢人就请大家扫码进微信群。就这样,短短时间里,陈联义就成了41个微信群的群主,有了8177名群友。陈联义建微信群的初衷是开展反诈宣传,不过,却把整个小区都给凝聚、带动了起来。在第一个微信群建立的次日,有居民随口咨询如何办理社保的问题,陈联义及时回复。之后,又及时回应了居民们丢风衣、晚归找不到停车位等问题。就这样,在潜移默化中,他逐渐获得了群友们的信任,这些群的气氛越来越活跃,话题也不再局限于反诈宣传,而是成了社区自治的一个网络平台。

开展安全宣传

微信群里还曾经发生过一个误会:一天上午,有人在群内反映高空抛物,并拍下照片准备报警。陈联义看见后立刻上门调查,原来,是楼上住户图省事,把爱人忘带的防晒衣直接扔下楼,让爱人在楼下接,这才闹出了误会。陈联义对抛物者批评教育后,又在群内做出了解释,得到了举报人的理解。

虽然这件小事被证实了是一个误会,却让群友们看到了许多暖心的闪光点:民警认真、敬业,居民热心关心社区事务、富有正义感,还让大家感受到了这些微信群不是“僵尸群”,真正能对社区的自治、共治起作用。大家对于微信群的信赖和参与感更强烈了,微信群越来越活跃,有举报不文明遛狗的,有反映捡到失物的,有对社区管理提建议的……

陈联义说,每天下班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拿出手机看个半天,一条条的信息积极回应,每天乐此不疲。社区居民也说,自从陈警官来了,不仅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增强了,案情变少了,还感觉居民素质都更高了。“现在三天两头看到陈警官在微信群里表扬居民和保安,今天捡到一部苹果手机,明天捡到一沓现金,还有‘捡到’迷路老人的,住在明中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都大大提升了!”

做一个用情的“细胞”

陈联义到明中苑小区时间不足一年,成效十分显著:2022年以来,110警情数量同比下降21.22%,成功劝阻涉诈案件数十起,还在小区走访中查获了一个十分隐蔽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窝点。从分局到派出所,同事们都说明中苑大变样了。但陈联义自己还不满足。派出所同事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虽然明中苑已经从“挂牌整治小区”变成了可以称得上是“模范”的小区,但是每次排摸社区的隐患,陈联义在明中苑找到的问题数量却总是排名全所第一。陈联义开玩笑说自己是“吹毛求疵”,同事们却明白,这是因为他“眼里都是活”。

“眼里都是活”,来自于陈联义对社区的真情,也来自于他对社区群众的真情。

因为这份真情,他往往要在微信群里处理各种事务一直忙到三更半夜,手机相册里保存着许多微信截图,就怕自己忘了“爬楼”,遗漏问题没处理;因为这份真情,他让原来管理的社区里曾经对社区民警百般挑刺的阿婆心服口服,即使在他调到丁浜社区后,仍然兑现了对阿婆的承诺,为了阿婆随叫随到;因为这份真情,和丈夫闹矛盾的居民专门请假找到他长谈一下午,临走的时候,居民由衷地说:“陈警官,你就像我的大哥!这番话我对父母都没说过……”也正是因为这份人们都能亲身感受到的真情,最多的一天,陈联义上午和下午各收到了一面锦旗。

其实,陈联义自己也没仔细想过究竟要把明中苑变成什么模样,他每天琢磨的就是自己要做好社区里的“硬核”细胞,让明中苑的每个今天都比昨天好一点!

猜你喜欢
信群党总支阿婆
“三暖”工作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失范理论视角下基于微信群的家校互动
忻州实验中学召开庆祝建党99周年党员大会
阿婆
警惕以微信群为媒介的诈骗
“圈”言“群”语,如何把握法的边界
阿婆的汤勺
心疼阿婆
看!阿婆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