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理论在慢性病防控中的作用研究

2022-08-26 02:13江恒君陈燕琼邢小瑾李鹏程
现代医院 2022年6期
关键词:慢性病检索文献

江恒君 陶 凤 殷 琳 陈燕琼 邢小瑾 李鹏程

1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浙江杭州 310003;2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浙江杭州 310005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中指出,慢性病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对一组起病时间长、病因复杂、一旦发病即病情迁延不愈的非传染性疾病的概括性总称,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和精神病等,慢性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很多,比如吸烟(含二手烟)、过量饮酒、不健康饮食、体育锻炼不足等[1-5]。慢性病所造成的疾病负担极为严重。随着人口老龄化、慢性病高危因素流行水平升高,慢性病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我国医疗力量不能满足慢性病患者的治疗需求,尤其是我国的基层医疗力量比较薄弱。

哈佛大学社会学系罗伯特·普特南教授指出:“社会资本其实是社会组织的特征,可以促进一系列协同的活动使社会效率得以提高。”社会资本首先是一种资本形式,同时,它的表现形式又是人们的参与、互惠互利、关系网络的形成以及衍生出来的行为准则、合作关系等,因此社会资本具有经济学与社会学的双重特性。经济学科、政治学科、社会学科等多个学科已经陆续开始关注这个概念,近年来许多学者也逐渐关注到这一概念在医学领域起到的作用,也在不断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不同学者对社会资本的评价体系有不同的理解,其中占据主导的是社会信任、社会支持、社会参与、社会网络四大评价要素[6-7]。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与检索方法

通过网络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CQVIP)、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检索时间是2016—2021年,关注的是已公开发表的关于社会资本在慢性病防控中的作用研究的相关国内和国外的期刊论文。检索中所用的中文关键词是“社会资本”“慢性病”;英文主题词是“social capital”“chronic illness”“chronic diseases”。

1.2 文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以及质量控制

纳入标准:①文献发表的时间在2016—2021年;②研究对象是慢性病患者,没有地域限制;③主题必须包含“社会资本”这一概念;④研究涉及社会资本与慢性病之间的相互关系。排除标准:①仅仅提到“社会资本”这一术语,但未分析社会资本与慢性病防治的相互关系;②未提及“社会资本”,只是提到了其的核心要素,比如社会支持、社会参与等。

质量控制:检索出的文献使用Endnote维护,并从文献中整理出主要的研究内容、研究手段以及统计分析的方法;多人进行文献的整理阻止选择性偏倚的出现;对纳入文献中的数据、统计方法进行仔细核对,须符合上述的纳入标准。

1.3 统计分析

因社会资本是具有经济学与社会学双重特性的社会组织特征,主导的评价体系包括社会信任、社会支持、社会参与、社会网络等多方面因素,其量化指标存在差异,所以使用Meta分析来分析社会资本与慢性病的关系不太现实,无法判断社会资本与慢性病防治之间的联系强度。本研究根据收集到的研究文献,对社会资本在慢性病防治领域的作用进行总结和归纳。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结果

合计检索出40篇文献,删除重复后29篇。最后通过全文阅读和分析共纳入10篇文献。文献的筛选流程详见图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

2.2 纳入文献的概况

通过关键词的检索与题目、摘要和全文的阅读,共筛选出符合要求的6篇中文文献和4篇英文文献。这些文献研究分别由3个国家完成(中国6篇,荷兰3篇,新加坡1篇)。

表1 纳入文献的概况

3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迅速发展,慢性病已经逐渐成为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8]。全球疾病负担 2017 研究数据显示,全球每年产生的伤残调整生命年中,由慢性病导致的占62%[9],伤残造成健康生命年的损失(YLD)中,由慢性病导致的占80.6%[10]。在我国,慢性病造成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9.48%[11]。不仅如此,随着医疗费用的迅速增加,慢性病所致的经济负担还将继续加重,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就成为世界各国亟待完成的任务。《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遏制重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的目标。近年来,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理论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也将研究的视野拓展到了社会资本领域,将社会资本加以开发和利用,对于有效利用现有的慢性病防治资源并发挥其最大的社会功效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积极作用[12]。

3.1 慢性病防治中的社会资本影响因素呈多样性

从上述文献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中,社会资本不仅促进了慢性病患者的身体健康,而且对慢性病患者的心理健康也具有保护作用。许多学者也逐步关注社会资本促进慢性病预防和控制的影响因素,以实现防控效果的最大化[13-14]。社会资本的影响因素众多,可以从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和总结。在个人层面,年龄、性格、教育水平和消费水平等社会资本的影响因素均会影响慢性病的防控。①在年龄上,可能因为社会的适应性差、新知识的学习速度慢等原因,65岁以上的人群在社会资本的获取方面明显低于65岁以下的人群[15];②在性格方面,外向的人群社会资本显著高于内向的人群[16];③教育水平可以视为个人融入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受教育水平越高,学习新知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越强,因此拥有的社会资本越多[17];④消费水平与社会资本呈正相关,社会资本的发现与获取需要资金的支持,因此消费水平越高的人群,社会资本就越多[18]。在社会层面,城乡差异、社会组织和文化传统也是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①城市的人口密度及资源远高于乡村,这会导致城市居民的社会参与较为频繁,因此,城市居民的社会资本多于乡村人口[19];②民间的非盈利组织可以加强居民之间的交流,增进社会信任,促进社会资本的共享[20];③文化传统作为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之一,可以形成固定的活动,增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此,文化传统可以促进社会资本的形成[21]。

3.2 充分挖掘和加强培育社会资本以促进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

从上述纳入文献的概况中,我们可以归纳出:邻里之间的相互信任、社区层面提供的支持、积极参与慢性病防控活动、通过各种网络渠道获取慢性病防控信息,可以影响社会资本的四大评价要素(社会信任、社会支持、社会参与、社会网络),从而提升慢性病防控的效果。因此,充分挖掘社会资本中的有效因素,引导慢性病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自我管理,如适量增加体育锻炼、提倡膳食平衡等,自我管理的提升有助于减缓慢性病的进展[22-24]。同时,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可以通过增设一些线上咨询和教育,增加慢性病患者获取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与服务的途径,提升慢性病患者的社会支持,从而促进慢性病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不仅如此,通过健康教育和促进,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慢性病危害的认识,进而提高患者的就医依从性。

3.3 欠发达地区的社会资本理论与慢性病的关系研究缺乏

在此次的系统综述中,共纳入10篇研究文献,其中英文4篇,研究均来自荷兰、新加坡等发达国家;中文6篇,研究对象的数据绝大多数是全国的监测数据或发达地方的数据,仅1篇反应的是农村的社会资本研究现状。由此可见,贫困地区的社会资本研究稀缺。然而在贫困地区,医疗力量薄弱,社会资本的积累较少[25],急需加强中国欠发达地区的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

猜你喜欢
慢性病检索文献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CNKI检索模式结合关键词选取在检索中的应用探讨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2019年第4-6期便捷检索目录
英国知识产权局商标数据库信息检索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