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多模式健康教育在新冠疫苗接种服务中的应用

2022-08-26 08:29哲,王梦,张睿,刘卉,尹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16期
关键词:信念问卷疫苗

刘 哲,王 梦,张 睿,刘 卉,尹 霞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山东大学护理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中心 山东济南25001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以来,疫情在全球蔓延[1]。有研究发现,疫苗免疫是控制病毒感染的有效策略,接种疫苗可使受种者产生免疫力,从而应对传染性疾病的暴发流行,是控制病毒感染的有效安全策略,及时接种率是计划免疫的重要指标[2-3]。受种者对新冠疫苗接种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接种过程的满意度均会影响受种者第2剂疫苗的及时接种率[4]。传统健康教育方式易操作且节省人力,但存在受种者对健康教育内容重视度、依从性较低等缺点[5]。“互联网+”多模式健康教育方式是指通过建立微信疫苗沟通交流群、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新媒体多模式矩阵健康教育,并通过预约平台,开展预约制的接种服务,引导受种者有序接种。本研究利用“互联网+”多模式健康教育方式对已接种第1剂新冠疫苗、尚未接种第2剂疫苗的受种者进行健康教育,以探讨对受种者新冠疫苗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疫苗及时接种率及接种过程满意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21年5月~8月我院临时接种门诊1650名受种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新冠疫苗的受种者;②本社区居住8周以上者;③计划在我院临时接种门诊接种全程新冠疫苗者;④能使用智能手机;⑤可以正常沟通交流;⑥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上;⑦视力、听力、智力、认知、理解能力无异常;⑧愿意配合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免疫性疾病、急性病发作期、发热、严重慢性病;②对疫苗成分过敏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25名。对照组男363名,女462名;18~29岁272名,30~39岁267名,40~49岁183名,≥50岁103名;受教育程度:高中及职专181名,专科133名,本科408名,研究生及以上103名;职业:自由行业及其他274名,行政机关事业单位319名,技术密集型行业131名,劳动密集型行业101名;年收入:<5万279名,5万~10万321名,11万~30万190名,>30万35名。干预组男381名,女444名;18~29岁288名,30~39岁221名,40~49岁209名,≥50岁107名;受教育程度:高中及职专188名,专科153名,本科409名,研究生及以上75名;职业:自由行业及其他300名,行政机关事业单位312名,技术密集型行业130名,劳动密集型行业83名;年收入:<5万292名,5万~10万323名,11万~30万182名,>30万28名。两组受种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临时接种门诊接种期间,巡诊医生及护士在接种疫苗前后告知受种者疫苗相关知识、接种注意事项、接种后不良反应的预防及相应处理措施。另外,通过电话或短信方式提醒受种者下次接种时间。

1.2.2 干预组 实施“互联网+”多模式健康教育。①组建“互联网+”多模式健康教育小组。小组有18名成员,包括6名护士、2名医生、10名社区工作者,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3人,工作年限>10年,通过新媒体制作技巧、有效沟通技巧及方法、新冠疫苗及时接种相关知识、问卷调查注意事项等内容培训及考核。②制订“互联网+”多模式健康教育计划。联合社区工作人员,新媒体多模式矩阵健康教育方式。组建微信沟通交流群,微信群由社区工作者负责管理。培训活动时长为4周,共16期。“互联网+”多模式健康教育计划包括:群内发放健康教育材料,医护专员进行新冠疫苗知识讲座;第2、3、4周,每周1个主题推送新冠疫苗相关专业知识及试题测试,健康教育形式包括制作健康教育视频、文章等,推送门诊动态通知及新冠疫苗预防接种的提醒,线上预约接种新冠疫苗的时间,线上专家答疑解惑。③明确“互联网+”多模式健康教育内容。根据干预之前调查的受种者疫苗及时接种健康信念的现状,对受种者进行新冠疫苗相关知识健康教育[6]。健康教育内容及时间见表1。④制订个性化接种计划。对于免疫力差、易感冒、接种后有不良反应的受种者,有针对性地推送主题健康教育处方,包括饮食种类、饮食量及接种后情况,通过微信群实时沟通。告知受种者及时接种,降低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及时接种的依从性。接种前1周通过短信通知受种者下次接种时间,针对未及时接种者连续2周用微信及电话沟通,询问是否及时接种。对于特殊情况受种者建议到居住地附近接种,强调及时接种的好处,至受种者完成接种。

表1 健康教育内容及时间

1.3 调查工具

1.3.1 新冠疫苗及时接种健康信念调查问卷 根据研究目的,结合我国新冠疫苗接种认知情况,参考相关资料和文献[7-9]等,并通过专家咨询的方法自行设计新冠疫苗及时接种健康信念调查问卷。问卷由研究人员结合目前实际情况及本研究目标,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基础制订和编写。测得问卷的内容效度为0.799,Cronbach′s α 为0.718。问卷内容由受种者的基本信息和健康信念的“知、信、行”内容组成。第1部分为受种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第2部分是新冠疫苗及时接种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包括3个维度、24个条目。疫苗接种相关知识由9个问题组成,包括不及时接种疫苗引发的易感性、严重性,及时接种疫苗后的益处;接种的信念与态度,包含感知到的阻碍、健康动力和自我效能,由9个问题组成;受种者及时接种的行为,指受种者能及时参加疫苗接种的促进因素,由6个问题组成。每个问题回答正确,计5分,错误计0分。总分120分,<75分为不及格,75~95分为良好,>95分为优秀。

1.3.2 新冠疫苗接种及满意度调查问卷 查阅有关文献[10-13]、总结相关工作经验、咨询专家后,根据研究目的结合新冠疫苗接种认知情况,自行编制新冠疫苗接种及满意度调查问卷,测得问卷的内容效度为0.716,Cronbach′s α为0.602。问卷内容由接种相关基础知识、护士操作技术评价、不良反应、服务态度、健康教育内容影响、接种及时性、接种意愿等内容组成,10个条目,满意态度10分,不满意态度0分,总分100分。得分级别分为三类:≤80分为不满意,81~90分为基本满意,91~100分为非常满意。

1.4 资料收集方法 干预前,临时接种门诊现场采用随机抽样法填写线上问卷,新冠疫苗及时接种健康信念调查问卷和新冠疫苗接种及满意度调查问卷。干预后在微信群内发放同类型调查问卷。利用问卷星进行问卷发放,问卷收集后,由专人进行统计、登记。共1683人参与问卷调查,有效问卷1650份,有效回收率为98.04%。

2 结果

2.1 两组新冠疫苗及时接种健康信念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新冠疫苗及时接种健康信念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后新冠疫苗及时接种率及满意度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后新冠疫苗及时接种率及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3.1 有助于受种者掌握新冠疫苗及时接种知识 “互联网+”多模式健康教育方式可帮助受种者掌握疫苗及时接种知识。有研究表明,由于对接种、及时接种的定义和效果不明确,导致一部分受种者未能及时接种第2剂新冠疫苗。本研究改变现有的健康教育方式,1个月内对受种者进行多维度健康教育,使受种者充分掌握新冠疫苗接种的相关知识,意识到及时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2 改善受种者接种新冠疫苗的态度及信念 干预1个月后受种者的信念及态度得分高于干预前(P<0.01),说明干预措施可促进受种者及时接种的态度与信念。动态评估受种者及时接种的信念及态度,通过微信、电话、短信等方式督促受种者参加健康教育培训,使其形成较稳固的及时接种信念。

3.3 提高受种者及时接种疫苗的遵医动力 部分受种者能接种疫苗,但不能及时接种。有研究发现不及时接种的原因:接种前14 d内接种过其他疫苗;既往发生过接种疫苗变态反应者;接种前7 d出现腹泻、发热、皮疹等接种禁忌证;对疫苗质量有疑虑[6]。针对以上因素,健康教育应更注重提高免疫力、接种后不良反应、接种前后能否接种其他疫苗等。具体方法包括总结工作经验、循证护理、护理健康教育处方。护理健康教育处方是对服务对象的健康问题做出评估、判断后,以恢复、维持、促进服务对象身心健康为出发点,制订护理决策,是患者得到及时、正确、科学护理的一项重要措施。

3.4 构建预约平台可提升受种者满意度 新冠疫情期间,为建立群体免疫,全社会开展新冠疫苗的接种工作。我院临时组建接种门诊,面对受种者接种数量庞大、疫苗数量有限、接种医护人员数量有限,信息不对称、传统单途径、公众被动接受服务的现况,出现受种者排队等候时间长、接种现场受种者聚集、无从知道疫苗信息、接种效率低等情况,使大部分受种者未能及时接种第二针,受种者满意度低。为了解决问题,运用微信小程序、公众平台预约等功能,解决受种者排队时间久、现场聚集、信息滞后等问题,促进受种者及时接种新冠疫苗意愿及提高满意度。另外,在接种及健康教育过程中,小组成员取得受种者的充分信任和支持,受种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

3.5 局限性 ①互联网平台培训的局限性。对于不熟悉互联网的老年人,目前无法纳入观察,需改进培训方法,采用多模式同时推进,在临时接种门诊设代理服务。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可以通过电话、信息等模式委托社区工作人员进行预约,以短信方式提醒老人接种时间;平台功能未完善,疫苗信息的推送因为手机系统内部识别拦截功能无法实现实时推送。②培训团队专业性不足。临时接种门诊组建时间短,团队成员业务能力有待提高,如针对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医生及护士可通过随访采用相应干预措施。对于专科性问题,可通过新媒体形式进行远程会诊,与专科医生进行交流沟通,以确保受种者安全接种。最终达到受种者信任、支持新冠疫苗接种工作,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生的目的。③新冠疫苗“加强针”相关研究较少。由于健康教育和问卷设计时间较早,未涉及足够的“加强针”相关知识。今后研究应进一步改进,应用“互联网+”多模式健康教育方式帮助受种者了解新冠疫苗接种知识,促进及时接种。

猜你喜欢
信念问卷疫苗
为了信念
HPV疫苗,打不打,怎么打
抢购疫苗暴露全球不平等
冠军赛鸽的信念(上)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发光的信念
防患于未然的疫苗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信念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