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建设探析

2022-08-29 01:15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苏中洋
办公室业务 2022年16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党组织院校

文/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苏中洋

党的十九大提出,解决基层党组织的弱化、虚化和边缘化的问题,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增强政治功能,将基层党组组织真正建成坚强的战斗堡垒,提升党建质量。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建设,使之与新时代党建质量建设要求相一致。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建设,关乎高职院校党建的高质量发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全面从严治党基层的延伸及高职院校校治理的效能提升。因此,从提升基层党建质量视域下研究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的建设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生党支部党建质量提升与组织力内在逻辑

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学生党建的主体、载体,其组织力如何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党建质量的展现、提升和推动;学生党建质量的提升,为学生党支部组织力提升提供了前行的强大动力、发展目标。因此,两者具有诸多的内在逻辑。

(一)学生基层党建质量的内涵与评价指标。高质量党建已经成为高校新时代学生党建的发展趋势和要求。从评价指标上讲,主要包括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党员教育与发展、党的活动质量、党组织的功能发挥、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等维度。这些维度下面,还有很多具体细化的指标要素。可见,提升高校学生基层党建质量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二)高职学生党支部组织力的内涵与构成要素。所谓组织力,就是设计组织结构和配置组织资源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在科学的组织运行结构中领导者与执行团队的合力,是领导者成功带领执行团队高效履行职责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是一个组织的生命力所在。从内涵上讲,主要是指一个基层党组织自身对内和对外的组织力,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力是凭借自身的组织体系和组织资源,对学生党员进行引导、整合和动员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全体党员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中的整体合力;从构成要素上讲,根据学校党建实际情况和研究的需要,将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力大致划分为思想政治引领力、组织覆盖力、群众凝聚力、群众号召力、自我革新力等。

(三)高职院校基层党建质量提升与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具有诸多的内在逻辑。首先,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力建设是高职院校基层党建质量提升的表现和推动力量。提升组织力是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重点,也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核心支撑。高职院校基层党建质量提升涉及整个党建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要素、每一个过程和党建实际产生的效果等方面的综合性工程。高职院校党建质量提升的这些因素要高效运行,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力建设情况要好。因为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建设关系所有因素的调动、组织和开展情况,也需要这些因素的积极建设。学生党支部本身组织力的提升是高职院校基层党建质量提升的重要表现。因此,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建设是高职院校基层党建质量提升的主要推动力和体现。其次,基层党建质量提升是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建设的前行动力和发展方向。学生党支部作为基层党组织,其组织力提升涉及很多的因素,也需要制度、物质和精神保障条件,更需要前行的方向和动力。新时代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提出了高质量党建的要求,高质量党建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党建发展的主线。新时代学校高质量党建的推进,给新时代学生党支部建设提出了很多要求,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党组织已经成为学生党支部前行的方向。而要建成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党组织的一个核心要素就是建设好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力。因此,高职院校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倒逼学生党支部不断加强自身组织力,努力推进自身现代化建设。

二、以学生党建质量审视存在的不足

新时代党建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在党员发展质量方面、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表明高职院校学生党建质量不断提高。但与高质量党建的要求还有很大一段距离,存在一些困境和问题,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学生党支部的高质量发展。

(一)政治思想建设不足,弱化了学生党支部的思想政治引领力。首先,一些学生党支部存在政治功能淡化的现象。党中央始终强调政治属性是党组织的根本属性,政治功能是党组织的基本功能,但仍有少数学生党支部对党建工作重视不足,对党组织职能定位不清晰,有时将党支部等同于一般的服务性组织,淡化其政治功能。其次,党支部对党员的思想建设抓得不够紧不够扎实。个别学生党支部对党员开展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不足、效果欠佳,个别党员干部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最后,一些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不高。党的组织生活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平台,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但目前个别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量不足、质不高,内容枯燥,形式单调,导致少数党员缺乏荣誉感和对于组织的归属感。

(二)融入社团、班级、学生社区统筹机制不健全,影响了党支部的组织覆盖力。组织建设是高职院校基层党建的载体和组织保障。当下,学生社团中,没有设立学生党支部的网点,派驻党员融入机制也没有建构起来;党支部的设置是基本按照支部书记人数来设置,没有建立联系班级机制,影响了学生党支部对学生班级的融入;学生住宿社区建设中,大部分学校的学生党支部没有融入,党建进宿舍多是形式。学生党支部的机构设置和人员安排没有融入社团、班级、寝室社区,极大弱化了学生党支部的组织覆盖力。

(三)党建服务活动开展不足,影响了学生党支部的群众凝聚力。党建的根基在群众,学生党支部的根基在广大学生群体。这种根基体现在对学生的号召力和凝聚力的大小。想筑牢学生党支部的根基,需要让党支部、党员走进学生群体中去开展宣讲活动、服务活动。但是当下,学生党支部和党员走进学生群体的机制没有真正常态化。究其原因,党建服务活动一般是规定动作,学生党支部服务活动形式化、仪式化严重,难以服务覆盖广大学生群体;党建服务机制的不健全,导致学生党支部服务活动开展非常态化运行,难以为广大学生群体提供持久的服务。这种情况,影响了学生党支部本身应有的服务力。

(四)学生党支部的党员模范作用发挥不足,弱化了学生党支部的群众号召力。影响学生党支部号召力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关键的是学生党支部的党员模范作用发挥问题。学生党员的模范作用发挥,往往注重发挥其学习上的作用,对好人好事方面的模范作用发挥不够,也不重视,导致当下学生党支部的群众号召力不强。

(五)创新型党组织建设重视不够,弱化了学生党支部自我革新力。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命力,在于自我革新能力提升。这种自我革新能力,主要来自学习和创新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学生党建开展过程中,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意识不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机制和制度不健全,常态化的学习活动开展不够,影响了学生党员素养的提升,从而弱化了学生党支部的学习力。另一方面,当下学生党建过程中,按部就班的意识占主导,改革创新意识不足,引发党员教育、培训、党员活动等可以创新的地方创新不够;学生党支部负责人传统党建管理理念,以自我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影响了党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沿用实体党建平台依然占据主导,网络党建平台运行不够,实体和网络党建平台融合协同不足。

三、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建设提升的对策

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力是其生命力的集中体现,是高职院校基层党建质量的主要体现和关键举措。当下应该根据新时代高职院校党建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针对学生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困境,从提升引领力、强化组织覆盖力、形成凝聚力、增强群众号召力、提升创新力等几个方面着手,以此提升学生党建质量和更好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

(一)提高组织建设的质量,不断提升学生党支部的组织覆盖力。针对学生党支部组织覆盖力不足的现状,学校应坚持大党建的思路,坚持推动“党建+”的工作模式,积极推进学生党支部融入社团、班级、课堂、学生寝室、社区,选派有责任心的党员负责人入住学生社团、班级、课堂和学生寝室,让这些学生党员将党组织的关怀、指导带去;健全党支部的党小组,设置到班级、学生社区和社区,以党小组引领学生班级、社区、社团建设。通过这样的党建联盟建设,方能推动学生党建各项工作覆盖到位。

(二)提高为学生服务的水平,不断提升学生党支部的群众凝聚力。增强党支部的群众凝聚力,关键要让群众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这种温暖来自党组织的学习、服务活动。一是应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学生党支部开展学习和服务活动所需要的经费。二是积极开展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建设,增强党员服务意识,健全党员服务制度,让服务活动延伸到学生群体之中,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三)提高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不断提升学生党支部的群众号召力。党支部的号召力,关键在于党支部负责人和党员队伍的模范作用。因此,学校应切实加强配置学生党支部负责人;提升党员服务群众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等方面的指导和锻炼,健全党员模范作用发挥机制,推动党员先锋作用常态化、制度化运行。

(四)提高创新型党组织建设质量,不断提升学生党支部的自我革新能力。一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不断提升学生党支部的学习力。针对当下党支部学习型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应该抓好基层党支部学习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党员主体作用,以建立研学阵地为最终目标,提升支部学习的动力;拓展学习平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形成集云课堂、红色遗址、文化基地等多样化的学习阵地;健全党员自我教育和交流分享的常态机制,形成“自我学习、交流分享、氛围创建、支部文化形成”的闭环,提升组织凝聚力。二是建设创新型基层党组织,不断提升学生党支部的创新力。针对当下学生党支部建设创新型党组织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应该转变管理理念,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入党建工作中,做好“中心位”的转换,结合“学习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体系,形成党建新模式、新方法,从而引导学生党员积极主动参与到支部各项工作中;创新学生党支部管理方法,坚持制度治理,健全学生党支部建设和学生党员管理的各项管理制度,力求制度覆盖到党支部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每一个学生党员的所有活动场域;创新学生党建工作载体,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兴趣爱好和职业取向,积极开发校内外的资源,积极开展党性锻炼、专业学习和公民素养培育相结合的组织活动,创新学生党建品牌。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党组织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新形式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路径探析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党员管理路径刍议
论高校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
论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理念及其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