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即表达”
——评《摄影构图》

2022-08-30 08:07邓扬帆
传媒 2022年15期
关键词:摄影艺术艺术类摄影

文/邓扬帆

书名:摄影构图

作者:唐东平

出版社:浙江摄影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0年7月

定价:48.00元

摄影作为与传统文字语言并驾齐驱的另一种语言形式,越来越成为一种大众化的视觉表达手段。最初的摄影起源于传统绘画艺术,与绘画本身就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摄影艺术慢慢从绘画艺术中独立出来,开始拥有独属的语言体系。近年来,摄影艺术逐渐摆脱“小众”头衔,被大众接受和认可,但许多人对何为摄影,或者摄影应该真正表达什么并不理解,导致拍出来的作品,失去了摄影艺术本身应具有的真实、鲜活的意趣。由唐东平所著的《摄影构图》一书,将摄影作为一种传播手段,主要对摄影信息的传达和特定意义的表达两方面做了较为系统的讲解,着重强调了摄影画面内容应该准确、高效地表达这一观点。

本书对摄影构图的思考,首先是将摄影作为整体的一门艺术门类,区别于传统绘画、文字等大众更为熟知的表达。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摄影语言仍旧是一直处在不断生成之中的,它作为人眼的延伸,是人类视觉艺术的表达形式之一。对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和厘清后,接下来便着重强调了摄影构图的学习方法,认为除了摄影基本功之外,更应该加强书本、课堂、现场实践这三方面的练习。同时,对摄影技术的提高和摄影内涵的深入了解,应该步步为营,不可一蹴而就,不能忽略必要的锻炼和细节。其次,本书分别从摄影构图的形状、线条、影调、质感、色彩、虚实、反差、节奏这八大元素入手,详细讲解了摄影构图的基本视觉元素,以及如何通过不同元素之间的结合表达相应的视觉效果,传达出创作思考。本书认为,用镜头去观察和提炼,用图像来表达和思考,这是摄影艺术最为主要的特点。创作者在尽量体现摄影师个人风格的同时,也要更加关注画面细节,信息传达要做到高效、准确。

本书认为,摄影并非是单纯的影像,摄影作品应该将影像作为表达的手段,利用其进行创作从而获得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影像不是最终的结果和意义,最终目的在于借助影像生发出的审美意义和认知上。以这一概念为前提,不同类型的摄影,表意手法即构图手法便不尽相同。比如,媒体类影像与艺术类影像,在表达手法上就有明显的区别。媒体类影像,是指传统新闻、政治或商业宣传方面的影像,可以算是传统媒体在数字时代的延续。而艺术类影像,需要借助艺术展览来进行自我表达,无论是美术馆、博物馆,还是需要装裱的影像作品及现代电子影像作品,都无法脱离对特定场所的需求。媒体类影像,应注重真实性与时效性,一般是作为传播之用,而影像本身作为此类传播的载体,无需个人化或艺术化的表达,就已经充分发挥了其功能。但艺术类影像与此不同,它传达的是艺术家的个人思考,是通过特定的材料、场景、环境制作出的艺术作品。

由此,本书认为,不同类型的影像作品之间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彼此之间也仍存在一些边界需要认识。有些摄影构图,不必过于追求艺术化的表达,比如新闻报道摄影。新闻报道的核心价值在于揭示事实真相,需要回避个人立场,展现事实,避免摄影师作为摄影主体的个人化色彩。反之,将本可以作为艺术类影像的作品,去迎合大众传媒的短、平、快特点,修改其表达形式,削弱作品表达深度,做粗糙化处理,也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是将不同的摄影类型区分开,分辨其是强调非理性、非功利的艺术类影像,还是需要实际传播的实用类影像。只有明确了这一区分,才能在创作实践中把握好应该选取的形式和技巧。

本书认为摄影除了强调“所现及所见”,更强调摄影师——无论是作为冷静的旁观者,还是带有立场的观察者甚至参与者——都是必须要真实出现在拍摄现场的,这是摄影艺术的一大特点。这一在场,强调摄影者必须重视实践,但本书又认为,摄影创作者并非仅仅出现在特定的场地就可以,对于摄影初学者和部分摄影爱好者来说,对摄影的理解,可能会停留在对经典作品的模仿上,将这些经典作品反复研读,从技术层面总结出一些思路,然后运用到自身的实践中。这种做法可能是机械的,无法做到真正的艺术层面的表达。摄影艺术是直观的,需要状物抒情合而为一。艺术需要技巧,但艺术效果的最终呈现,并不是艺术技巧在发挥着本质性作用。摄影艺术也需要遵循艺术内在的创作规律,将重点放在对本质、对自然真实的发现和表达上,对细节的把握和有选择性的呈现,再将艺术家的思考和感触与之相融合,才是摄影创作者真正应该追求的创作境界。

猜你喜欢
摄影艺术艺术类摄影
2020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部分)
山西省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安排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2018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入选名单
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福建入选作品
论摄影艺术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林玲摄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