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与澜湄国家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研究

2022-09-01 08:37袁新宇
时代经贸 2022年8期
关键词:显著性云南省基础设施

卯 随 袁新宇

(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云南昆明 650000)

2016年“澜湄合作”正式启动,经过5年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区域内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还为东盟的发展注入了动力。2021年是澜湄合作成立的第五年,澜湄国家之间的地缘优势、资源禀赋优势以及产业结构的相似性等因素使得澜湄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具有竞争性和非互补性,有利于促进澜湄合作区域发展,也有利于中国在东南亚地区影响力的提升。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将从政治、经济、文化、基础设施等方面出发,通过对比不同时间段的变化,分析云南省与澜湄国家在经贸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

文献综述

自澜湄合作启动以来,澜湄国家的发展受到了学者的关注,如田昕清(2018)认为目前其建设主要受到基础设施建设条件、投资环境、非关税壁垒等因素影响。卢光盛和王子奇(2019)认为提高澜湄合作区域制度水平有利于推进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塑造良好贸易环境,推进与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进程。朱杰进和诺馥思(2020)通过对比大湄公河次区域和澜湄合作的制度特征,认为澜湄合作的议题覆盖更广,集中度更高。双边的经贸发展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屠年松和李德焱(2010)发现云南省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基本与距离成反比,云南省与东盟国家的贸易主要集中在与其相邻的老挝、缅甸和越南。唐志鹏等(2018)认为云南省与东盟国家之间存在显著贸易依赖关系,但存在空间分布不均匀现象。李博英(2020)认为自贸区协定的签订、汇率、孔子学院数量等因素对贸易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刘伟和刘宸希(2021)实证得出双边贸易商品种类多,贸易互补性强。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从旅游、教育、基础设施等角度分析云南省对外贸易的发展,如章梦雪和杨宇辰(2021)从后疫情时代多重制度环境的不确定性背景下,探讨云南省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跨境教育产融发展。王桀等(2021)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分析云南省与东盟国家旅游经济发展。许培源和姚尧(2021)运用GTAP模型模拟预测“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项目都完成时的经济效应,结果显示基础设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存在差异性,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经贸活动以及形成福利效应。

综上所述,学者们丰富的研究成果为本文提供了新思考,首先,澜湄合作背景下,我国与澜湄国家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维度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其次,云南省与澜湄国家之间的贸易得到了显著提升,双边贸易依赖程度高,但是分布不均匀。与其他学者不同的是,本文选取了云南省与澜湄国家,缩小了研究范围,更能突出云南省与澜湄国家的特性,更具有针对性。所以本文选取2010-2019年的数据,根据中国-东盟自贸区、“一带一路”倡议、澜湄合作将实证分析结果分为三个时间段,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云南省与澜湄国家在各经济政策下的变化,从而为双边贸易的发展提供建议。

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

本文依据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澜湄合作成立,将2010-2019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对比分析,通过量化相关指标来分析云南省与澜湄国家之间的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

其中,α为常数项,α、α、α、α、α为系数, u包括时间效应、个体效应和误差项。表1为变量选取及解释说明。

表1 变量选取及解释说明

?

(二)数据平稳性检验

首先本文对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见表2),检验数据是否平稳,单位根检验采取ADF单位根检验,为了减少伪回归现象,本文对变量进行对数处理(除指数外)。通过单位根检验,各变量均在原序列均通过显著性检验,数据平稳。

表2 单位根检验

?

(三)实证结果分析

模型(1)为2010-2012年、模型(2)为2013-2015年、模型(3)为2016-2019年,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受限,部分数据存在缺失,所以最终取值区间只到2019年,实证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实证回归结果

注:括号里面为T值,***、**、*分别表示该变量通过显著性为1%、5%、10%的检验。

?

1.经济发展水平(gdp)。从实证结果来看,云南省与澜湄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于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在模型(1)和模型(2)并不显著,在模型(3)中为显著正向影响,一方面主要是因为云南省具有较长的边界线,边境贸易发展比较早,边境贸易占据了云南省与澜湄国家大部分的贸易额;另一方面因为澜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发展缓慢,随着2016年澜湄合作的提出,我国与澜湄国家的合作成为焦点,从而使得双边的贸易逐渐增加。

2.政治环境(pol)。政治环境主要体现在国家之间的互信程度上,从实证结果来看,在模型(1)和模型(2)中,政治环境的量化指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云南省与澜湄国家之间需要严格的法律法规和较强的政府管制,但在2016年以后,由于双边的互信程度增加,在中国-东盟自贸区、“一带一路”、澜湄合作等政策的作用下,双边的政治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虽然模型(3)中回归结果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但回归系数为正,这就表明云南省与澜湄国家之间的政治环境越来越宽松,对于贸易的限制减小。

3.基础设施建设(inf)。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到进出口贸易的运输成本以及便利化程度,从实证结果来看,基础设施建设在云南省与澜湄国家进出口贸易三个阶段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并且与预期相符,特别是第二阶段(模型2),该阶段基础设施每变动一个单位,贸易额增加1.0185各单位,这主要因为该阶段进入中国-东盟自贸区2.0版本,该版主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基础设施的建设。

4.营商环境(tra)。从实证结果来看,云南省与澜湄国家的营商环境对于双边贸易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自由的贸易环境对于双边贸易有促进作用。

5.汇率波动(fin)。实证结果显示汇率对于云南省与澜湄国家的进出口贸易起到了正向作用,且在第一、二阶段通过显著性检验,第三阶段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这主要是因为东南亚国家大部分还是以美元结算为主,人民币汇率上升,相比之下美元的汇率下降,企业更加倾向于使用美元结算。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人民币的稳定的优势逐渐凸显,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也在澜湄国家顺利开展,但双边仍面临缺乏完善的金融体系和逐渐扩大的金融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

6.人文环境(peo)。由于实证关于人文环境的衡量指标主要选取各国入境人口数量来衡量,在模型(3)中,回归结果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但是呈负相关关系,这可能是因为随着人民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旅游占据了入境人口的大部分,然而人们通常在旅游过程中购物或者免税店购物等,该部分未体现在进出口商品贸易中。

对策建议

协同内外部机制,各国积极参与共建。通过比较不同阶段云南省与澜湄国家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可以看出各项协定的提出对于双边贸易有显著促进作用,所以云南省和澜湄国家应该积极挖掘已有机制的潜在优势,同时也要积极参与RCEP,因为RCEP有着相对高的标准并且参与国众多,对于双边的贸易和投资都会产生积极作用,当然,这也需要推进政府高层之间的谈判以及相关机制的建立,为贸易便利化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和营商环境。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为贸易提供便利化。基础设施建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融资情况,云南省和澜湄国家要借助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等平台构建多元化的资金融资模式,合理规划融资,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加快建设步伐,实现双边铁路运输联通和铁海联运普及,有效衔接国际海陆空贸易通道。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和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云南省与澜湄国家之间真正互联互通,为云南省和澜湄国家进出口贸易提供便利。

发挥人民币稳定优势,加快搭建金融服务体系。云南省与澜湄国家要挖掘资金的使用潜力,扩宽吸引外资的形式、渠道,提高资金融通效率。东南亚国家是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云南省应发挥东南亚辐射中心的优势,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周边化进程,减少由于美元波动给双方经济带来的影响,同时也需要加快搭建金融服务体系和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猜你喜欢
显著性云南省基础设施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论商标显著性的判定标准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
论声音商标的显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