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患联动快速康复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内镜手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2-09-01 03:48葛国芬施建勤梁海林申屠莹程伟石凯圆
浙江医学 2022年15期
关键词:医护腰椎出院

葛国芬 施建勤 梁海林 申屠莹 程伟 石凯圆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指由于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和压迫脊神经根、马尾神经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其典型症状为腰痛及坐骨神经痛[1]。我国LDH平均患病率为4.26%[2],由于微创脊柱外科技术较开放手术创伤更小,已被广泛应用于LDH的治疗,其中单侧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技术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快速推广,如何让UBE术后患者获得更快、更好的康复是目前临床护理实践亟需解决的问题。有研究指出,在术后康复护理管理中,医生、护士和患者3者各自定位角色并履行职责,三方合作和联动对疾病康复和结局有重要作用[2-3]。对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骨伤科医护患联动的快速康复护理在LDH患者UBE术后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本院骨伤科接受治疗的LDH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经CT或MRI检查确诊为LDH;(2)患者的认知、听说能力正常,可以配合完成各项问卷调查。排除标准:(1)患者入组前已诊断有其他严重的身心疾病;(2)哺乳期妇女。由于UBE为新开展的技术,本研究根据所接受护理方式的不同将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常规护理组,2021年5月至10月接受医护患联动快速康复的患者作为联动护理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突出节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护理组 采取LDH常规护理措施,出院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出院前教育,主要内容包括药物使用、饮食指导、康复训练方法、日常生活注意事项、腰腿痛发生后的护理方法、进一步咨询的时间以及LDH相关问题的回答。出院后每2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并给予健康指导。

1.2.2 联动护理组 实施医护患联动快速康复护理,时间为从患者术后至出院后3个月,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成立快速康复护理小组:共8名小组成员,1名护士长负责对整个研究项目的管理和人员调配,3名责任护士负责对LDH患者进行围术期康复护理及出院视频随访,1名微信管理护士以及3名脊柱专科医师负责出院后患者微信群管理。(2)住院前:脊柱专科医师向患者及家属介绍LDH相关知识、UBE治疗原理、开展UBE的经验,由患者与医师共同作出治疗决策。(3)术前:脊柱专科医师与责任护士共同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详细向患者讲解术前相关准备、术中配合以及术后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床上大小便、翻身训练,同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家庭支持情况,必要时给予个体化的心理指导。(4)术后:患者麻醉苏醒后,责任护士即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护理配合要点,包括导管护理、伤口观察、术后饮食、用药、床上翻身和功能锻炼等。术后第1天医护共同进行床边查房,评估术后伤口疼痛、出血、下肢肢体功能及血液循环情况,介绍术后如何进行上下床及购买和佩戴腰围的注意事项,医护患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术后康复护理方案。(5)出院当天:责任护士介绍患者关注科室微信公众号内腰椎术后居家康复模块,脊柱专科医师、责任护士、患者、家属共同制定院外康复护理方案。经患者同意后邀请其进入“腰椎UBE术后微信联络群”,要求患者实名认证以便后续管理。(6)出院后:①视频随访。患者出院后3个月,分别由责任护士对其进行微信视频随访,通过询问、观察等方式评估患者院外康复情况,重点关注患者康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导患者调整并优化其康复方案。随访结束护士将随访问题登记在册,干预小组每月开展患者院外康复问题分析讨论会及不断优化后续随访内容。②患者微信群管理。微信管理护士不定时用图文结合或视频的形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LDH相关的疾病共性知识、专业功能锻炼方法及日常注意事项,鼓励患者在微信群内互动交流分享自己院外疾病管理中的成功经验。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出院后3个月疾病知识的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行为、腰椎功能的差异。

1.3.1 疾病知识的自我认知评估 采用下腰痛疾病知识问卷,该问卷包含疾病共性知识(5个问题)、疾病概念知识(4个问题)、疾病治疗知识(7个问题)3个维度,共16个问题,问卷总分0~24分,得分越高说明疾病知识掌握水平越好[4]。

1.3.2 自我管理行为评估 采用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该量表包括运动锻炼(6个条目)、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6个条目)、与医师沟通(3个条目)3个维度,共15个条目。运动锻炼维度包含体能锻炼和耐力锻炼,共6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没有进行此项运动、进行此项运动的时间<30 min/周、30~59 min/周、1~3 h/周、>3 h/周分别计0~4分,分数越高表示进行此项锻炼的时间越多;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维度、与医师沟通维度采用6级评分法,从没有、偶尔、有时、经常、很经常、一直分别计0~5分,分数越高表示自我管理行为越好[5-6]。

1.3.3 腰椎功能评估 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下腰痛评分表评估患者腰椎功能[7],该评分表用于评价LDH的严重程度,包括下腰痛、腿痛和(或)麻、步行能力3个主观症状,直腿抬高试验、感觉障碍、运动障碍3个临床体征,翻身、站立、洗漱、身体前倾、坐、举物持物、行走7个日常活动,膀胱功能。患者主动叙述,总分29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功能恢复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前两组患者疾病知识的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行为、腰椎功能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疾病知识的自我认知总分、自我管理行为总分、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术前两组患者疾病知识的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行为、腰椎功能比较(分)

2.2 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疾病知识的自我认知得分比较 联动护理组患者疾病知识的自我认知总分、疾病共性知识、疾病概念知识、疾病治疗知识得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见表3。

表3 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疾病知识的自我认知得分比较(分)

2.3 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比较 联动护理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分、运动锻炼、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和与医师沟通得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见表4。

表4 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比较(分)

2.4 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腰椎功能比较 联动护理组患者JOA评分为(19.70±2.85)分,高于常规护理组的(18.20±3.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P<0.05)。

3 讨论

UBE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兴起的腰椎微创融合手术方式,通过建立两个独立的通道内镜提供清晰、放大的手术视野,具有切口较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背部僵硬疼痛少、住院时间相对较短的优点。快速康复护理在围术期对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包括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每个阶段,有利于LDH患者在术后尽快适应和掌握康复方法,缩短患者早期下床和术后出院的时间。

尽管UBE可以快速改善神经压迫症状,但如何提高术后整体疗效和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需要患者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本研究发现常规护理过程中患者作为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存在与医护人员之间的医疗信息不对等以及信息理解偏差的问题,对疾病及治疗认知不足及自我管理行为水平较低,术后及出院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差,不能坚持长期康复锻炼,进一步影响术后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8-9]。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动护理组患者疾病共性知识、疾病概念知识、疾病治疗知识得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运动锻炼、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与医师沟通得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JOA评分优于常规护理组,表明医护患联动快速康复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和术后康复的主动参与性,强化医护之间的信息沟通和治疗对策的优化,从而促进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

医护患联动结合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在LDH患者围术期充分发挥了医师、护士以及患者在疾病康复过程中各自的角色作用,并促进了3者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及信息共享,使患者能够有效参与到疾病康复中,提高其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10]。此外,本研究中护士借助微信平台对出院患者进行视频随访及不定时推送疾病、康复相关信息,提高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效率,指导患者及时调整、规范其个性化康复方案,使疾病管理内容和形式上更贴近患者个性化,最大限度为患者提供连续的照护,这是医护患联动向院外的进一步延伸,体现了延续护理的内涵。

综上所述,医护患联动快速康复可提高LDH患者UBE后的疾病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应考虑在临床实践中开展运用。

猜你喜欢
医护腰椎出院
医护一体化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护理干预效果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抗疫医护共赴樱花之约
老年人腰椎滑脱怎么办?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破茧而生 近代中国女西医护的养成之路
第五回 痊愈出院
单侧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