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育人导向下化工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2-09-01 13:51冯云晓吴懿波褚松茂
化工时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校级家国育人

冯云晓 腊 明 王 莉 吴懿波 田 刚 褚松茂

(平顶山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教育部2020年6月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目标和方向。立德树人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要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探索和创新教学方式,通过具体生动的讲述,把价值观培养和塑造融入课程设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高校专业课堂上,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有助于将课堂主渠道功能发挥最大化,扭转专业课程教学“重智轻德”现象,具有其他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对于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实践意义[1,2]。

我校的“化学工程基础”自2005年以来就是化学本科专业必修课。年均开课学生90人左右,累计授课人数1 500余人。授课团队基于“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立德树人”理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依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修订课程目标

结合我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和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了课程的专业必修课地位。本课程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承担着从基础理论到工程转变的桥梁作用。

1.1 知识目标

① 能够描述“三传一反”基本原理。能够对传递速率、推动力等问题进行阐释,计算。② 能够阐释“三传一反”中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组成。③ 能够列举“三传一反”的工业应用。

1.2 能力目标

① 能够运用“三传一反”基础知识深度分析,推理不同控制因素对结果的影响。② 能够正确评价“三传一反”的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③ 能够运用原理对设备基本参数进行计算。

1.3 素质目标

① 具有家国情怀。② 树立绿色环保理念。③ 具有团队协作意识。

2 基于OBE理念改革授课方式

课程教学设计贯彻OBE理念[3],以化学教育工作者和化学产品生产运行的岗位需求以及学生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依据该方案确定本课程的专业目标和思政育人目标。学习过程和评价体系依托线上+线下模式。教师运用“互联网+”技术,通过线上MOOC,微课等现代教学形式和线下传统课堂,翻转课堂相结合,鲜活生动地展示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部分内容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借助多媒体展示,表达对课程思政内容的认识,从而完成学生学习和教师评价过程。

基于OBE理念,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理论教学环节团队实施了“363”的授课方式,即:“三级教学模式(生活案例,理论教学,工程案例)+BOPPPS教学法+三级评价体系(课前诊断性评价,课中过程性评价,课后总结性评价)”。每节课后教师及时做出课堂反思,以利于调整教学设计。

3 结合素质目标,将思政育人融入课程体系

思政育人目标通过家国情怀、绿色环保理念、团队协作意识三个方面实现[4-6]。家国情怀的培养通过英雄故事和科技进步两个主题单元实现。具体融入点如图1所示。

图1 思政主要融入点

4 完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围绕学习目标展开,采取多元化的评价形式,强化过程性评价。通过课前任务点完成诊断性评价;通过作业、随堂测试、实践操作进行过程性评价;结合期末试卷考核完成总结性评价。其中环保意识素质目标通过线上普通作业评价;家国情怀素质目标通过项目作业评价;团队协作的素质目标主要通过实践过程评价[7]。

5 改革效果

(1) 学生满意度较高:2018级学生给予本门课程五分的好评,尤其是对课程内容和教学设计给予高度肯定。

(2) 学习效果显著提高:课堂讨论率逐年升高,达90%以上。随堂测试和随堂练习的正确率在85~95%之间。通过实施项目作业,学生分析设计能力逐渐提高。通过本门课程和其它课程的系统培养,近三年来学生在实验技能比赛、“互联网+”比赛、生命科学竞赛等比赛中分别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次,省级特等奖1次、一等奖2次、二等奖4次、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10余篇。

(3) 课程建设成绩突出:编著实验讲义,使用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同时逐渐形成高效﹑科学的授课模式和评价模式,本门课程是BOPPPS试点课程,并被评为校级线下一流课程。

(4) 团队业务水平提高:近三年,团队成员主持省级教研项目1项,主持省级课程建设1门,荣获省级教学奖励5项,以第一、第二作者发表教研论文5篇,主持教育部合作育人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3项,校级课程建设4门。

(5) 课程的教学方法示范辐射作用强:本门课程率先实施BOPPPS教学法,并将该方法引入河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分离工程”和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化工原理”,开展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猜你喜欢
校级家国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我校党委荣获“陕西省高校先进校级党委”称号
高校辅导员校级培训提质增效策略研究——基于“辅导员加油站”品牌项目的实施及启示
诗人心底的家国情怀
筑梦家国的最美姿态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Different Students, Different Corrective Feedback
家国情怀(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