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服装设计课程中的项目案例式教学改革

2022-09-02 00:16赵冠华陈诗琪内蒙古工业大学
时尚设计与工程 2022年4期
关键词:服装设计服装案例

赵冠华 陈诗琪 袁 蕊 内蒙古工业大学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服装设计行业也面临着转型,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行业发展需求。 应对服装设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 使学生具有创新思维,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从而提升综合素养,符合并促进行业发展。

1 服装设计课程融入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继承和发展而来的,内容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在文化回归和传统文化意识觉醒的背景下,传统的服装设计教学模式脱离社会实际,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在教学中,需强化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为将来的服装设计扎根传统奠定深厚的文化基础。

在教学内容上,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与案例,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引导学生将传统文化元素注入到现代服装设计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使学生具有文化底韵,设计出的作品既具有文化内涵,又符合现代潮流。

2 传统文化在服装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近年来不少国内外设计大师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吸收和借鉴,并将其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设计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作品。 国内外设计师对中国传统元素的出色运用,提升服装设计师运用中国传统元素进行设计的水平,成为我国服装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突破口。 通过服装设计教学的改革,将传统文化与服装设计相融合,让学生了解、热爱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几乎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从语言文字到文学作品,从诗词歌赋到戏曲文化,从神话传说到经史子集,从琴棋书画到民间技艺,从传统节日到地方习俗,从传统建筑到医药饮食,内容丰富不胜枚举。 这些都可以成为创作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为服装设计的款式、色彩、图案和工艺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和灵感来源。 例如京剧中的脸谱、身段、服装、发饰等都美轮美奂,可以从中提取造型、图案、色彩运用于服装设计。

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服装,无论从形态特征、色彩表现、图案传达还是面料的运用都对当时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一种表达,能很好地诠释当时的社会价值、审美价值、宗教礼仪、行为方式以及社会环境、经济基础、等级制度等内容。 学生应学习不同历史时期的服装,了解每一时期服装的特征,从而加深对服装和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进一步提升学生审美修养与文化积淀。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通过了解古往今来中华民族服饰的变化以及服装行业的发展充分地认识到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 很多传统服装的经典样式被作为符合传承至今,学生们可以从中汲取设计灵感,例如服装中的局部细节、零部件、图案、工艺表现都可以被借鉴,进行创新设计。

精湛的传统服装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华夏民族世代相传的手工技艺。 它包括刺绣、绗缝、绞缬、夹缬、蜡缬、拼布、盘扣、滚边等工艺。 这些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运用,可以赋予服装浓厚的中华韵味。 学生在学习传统工艺的过程中,可以领悟到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在教学改革中,将现代服装工艺与传统工艺相结合,使服装既具有传统的韵味,也符合现代的潮流,既能体现出工匠精神,也能彰显现代科技的精妙,同时也能使传统工艺得到传承和发展。

3 项目案例式改革

在传统服装设计教学模式中,教师以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服装设计的理论知识,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下、理解并记忆所有知识点。 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学习服装设计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难以提高。 用项目案例式教学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通过课程项目进行完整的设计思维培养与设计流程训练。 在项目案例式教学过程中,以创新设计为目的,课程选题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成立项目小组,以团队的形式完成项目内容。 通过学生在项目中积极主动的设计活动,确保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设计中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思维,从而完成更高质量的设计作品。

在服装设计课程项目案例改革教学中,就相应知识点,教师可以确定几个主题供学生选择,主题方面可以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学生分组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作为小组的项目。 每一名学生需要就项目主题充分查找资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传统文化为素材或是灵感来源搜集资料,学生就自己的材料积极思考,确定设计元素,在讨论环节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思考他人的方案的优缺点。 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大家的观点相互碰撞,迸发火花,最终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精彩方案。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组织、引导教学活动有序进行,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自由讨论,确立项目完成主案。 通过改革学生将群策群力、取长补短,拓宽思维模式,提高了综合设计能力。

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加设计比赛,通过各类比赛,学生们可以看到国内高水平作品,接触到国内外许多优秀设计师,了解服装行业的前沿信息和流行趋势。 在参赛过程中,学生将对自己设计作品精益求精,可以大幅提高综合设计能力和实践创作能力。 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教师也可以安排课内的竞赛,针对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以赛促学。 这样的授课模式下,学生能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他们可以在与他人的比较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有明确的目标。 因此,课内参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可以明确未来的学生方向,提高学习动力。

4 改革案例

在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服装设计课程,以项目案例式教学展开时,教师可以将项目主题确定为传统文化范畴的。 例如以传统建筑、神话传说、文学艺术、民间工艺等等。 可以就传统文化的一个方向绘制思维导图,帮助自己拓展思维寻找感兴趣的方向来查找资料。 在大量的资料分析和小组讨论后确定设计元素,然后从灵感来源中提取造型、色彩、图案、面料肌理等元素,完成效果图的绘制。

如图1 所示,案例1 以敦煌壁画为灵感来源,色彩提取自壁画中的棕色和蓝色,服装图案来自于壁画中的纹样。 上有采用了传统服装的立领、大襟、盘扣和现代服装的落肩袖和膨体袖型相结合,裤子从壁画人物中宽松的裤型得到启发,设计了多褶皱的阔腿裤。 整体搭配既古朴又符合现代潮流。

图1 借鉴敦煌壁画元素的时装设计(学生课堂作业)

案例2 以中国结为设计元素。 中国结是由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编织工艺制作而成,凝聚着华夏民族古老的智慧与审美。 中国结传达着幸福平安的吉祥祝福,以其精致的做工和美好的寓意深受大众的喜爱。 这款服装提取了中国结的造型和色彩特点,将中国结的纹理用在外套棉衣马甲上做出编结的肌理感。 再用中国结的造型直接作为图案放在衣服的口袋上做装饰。 整套服装时尚而兼具传统文化的韵味。

图2 中国结时装设计(学生课堂作业)

结束语

在服装设计课程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学生对传统服饰知识的学习,加深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并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以项目案例式进行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文化素养,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为服装行业培养了更符合行业发展的专业化、综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服装设计服装案例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让人心碎的服装
“沉淀”系列服装设计作品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