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主导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
——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为例

2022-09-02 11:32夏冰冰应力恒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竞赛电气技能

夏冰冰,应力恒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800)

高技能职业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的基本任务,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学生个人发展、企业的提升和产业的升级,因此人才的培养质量以及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科学评判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的健全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1],构建行业企业为主导、学校和第三方调研机构评价相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以此为基础指导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进,并对实施后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比对,已成为专业在“双高校”和“双高专业群”建设期间尤为重要的建设改革任务。

一、以企业为主导的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建立以行业企业为主导、学校及第三方机构为辅的综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评价指标要具备科学性、专业性、系统性和动态性,这样的评价结果去指导专业建设,才能真正找到短板、切中要点。

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一级指标有学校评价、企业评价和省教育评估院调研数据组成,考虑到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适当降低省教育评估院调研数据部分的分值占比,凸显企业对学生技能、发展状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性和新技术应用等方面评价的重要性,具体的评价指标由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21个观测点组成,详见表1。

表1 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体系(业务清单)

在这份评价体系中,我们赋予企业评价较大的分值,专业在2017年针对当年顶岗实习学生进行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三方评价(学校教务处、12家紧密合作企业以及省教育评估院),并将汇总数据以雷达图的形式展示出来,详见图1。

图1 电气自动化专业2017年毕业生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结果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除省教育评估院的数据较为理想外,学校教务部门以及企业给出的质量评价二级指标均存在明显短板性指标。从企业评价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企业对这届学生满意度一般,企业认为这套人才培养方案与行业发展存在一定的脱节,“2.4人才培养体系与行业适配度”和“2.5新技术的应用情况”都较为薄弱。学校教务部门评价“1.3教材课程建设”“1.4教师竞赛获奖”相关内容相对薄弱,“1.5学生技能竞赛”得分较高是因为在校的2016届学生取得较好竞赛成绩导致的。

针对上述评价结果,电气自动化专业从雷达图视角找到了专业建设的短板,核心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上,企业参与度不高,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工作更多是停留在形式与表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没有以翔实的企业调研数据作支撑;(2)企业元素没有真正融入课堂教学,十五年高龄的老旧实训设备还在继续服役,大部分的课程设计项目载体离企业实践应用存在较大差距;(3)学生技能竞赛取得部分成绩,仍旧需做好体制机制建设,以第二课堂、工作坊为抓手,不仅要从工作坊选拔参赛队员加强梯队建设,更重要的是通过工作坊的竞赛选拔机制使竞赛准备带来的技能提升惠及更多学生;(4)工作手册式新形态教材、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力度不足,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能解决中职升学学生不同专业背景的差异问题,同时对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帮助较大。

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相关实践

(一)需求推动,构建校企闭环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以贴合企业实际岗位需求为目标,专业与北仑智能装备产业园等区域内自动化工控企业建立紧密对接机制[2],聘请相关企业的工程师、技术骨干成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企业兼职教师,以专业国际认证为抓手,通过大量在岗毕业生的调研数据,共同分析研讨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生从事的企业典型岗位、需具备的典型岗位能力,增强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的匹配度,明确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3],并逐步引入专业技能抽测[4]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内部检测手段,形成校企闭环的课程体系构建,具体建设思路如图2所示。

图2 校企闭环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思路

(二)学岗通融,企业项目转化为学期项目化课程载体,强化岗位核心能力培养

专业与区域内自动化企业开展合作,引入近15个企业典型工程项目,建立企业典型工程项目库,并根据行业与市场发展收集与更新企业综合训练项目库,如行业前沿的工业WIFI通讯、机器视觉、工业APP远程控制应用等。按照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企业实际项目以“学期项目”的形式植入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如图3所示。在第二、三学期开展电气控制创新实践与综合训练,在第四学期开展自动化工程创新实践与综合训练,根据学生学习的进度和项目任务难度,每学期安排4—5个综合训练项目按照企业产品要求对学生进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通过这种真实项目的训练与提升,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能较快独立承担相关岗位工作任务。

针对第一学期项目课程“电气控制工程综合训练与创新实践Ⅰ”,在原有功放、电源电路学习载体的基础上,引入基于Arduino智能控制器的控制电路装接项目。第二学期项目课程“电气控制工程综合训练与创新实践Ⅱ”,教学载体由交流接触控制线路装接升级到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与调试。第三学期项目课程“自动化工程创新实践与综合训练”,通过由专任教师和企业工程师联合开发完成的自动门控制系统、单轴控制系统、双轴控制系统、立体仓库控制系统、模拟量液位控制系统五种小型自动化专机的教学载体,学生在课程中需完成电气设计、控制线路安装和程序调试,达到模拟企业实际生产过程的效果,真正做到岗课耦合。

学期项目化课程采用小班化分组实施,深受学生欢迎,综合训练项目对学生课程理论知识的巩固、核心技能的训练、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都起到很积极的作用。

(三)以赛促教,发挥技能竞赛与创新创业大赛对高技能人才的引领作用

充分发挥工作坊在学生技能水平提升方面的作用。专业目前有现代电气控制技术、机器视觉技术应用和智能供配电技术应用三个常态化运行的技能训练工作坊,惠及专业近三分之二同学。工作坊的开展在提升大部分同学专业技能的同时为竞赛储备了竞赛选手。

坚持做好竞赛学生梯队建设工作。采用自主学习、校内指导教师指导、企业项目锻炼、企业专家指导和赛前强化训练多模式开展工作坊训练。工作坊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加上赛前长时间、大强度的任务化训练,熟练度、工艺水平、解决难题的工程实践能力不断提升。

专业通过持续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的技能大赛,来进一步检验与推动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多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设计、课程标准制定都是在分析专业岗位技能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岗位要求来完成的,并从技能竞赛项目提炼出35个子项目植入相关六门专业核心课程,结合不断改善的实训条件来有效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详见图3。

图3 企业与竞赛项目融入课程体系图

近几年专业在技能大赛方面成绩突出,省级竞赛获奖20余项,国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新赛项“机器视觉技术应用”经过2年的培育后,在2021年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浙江省选拔赛上也崭露头角。

(四)项目引领,注重学生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培养

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植根于专业技能与工程实践能力。专业教师跨年级组建项目团队,通过引入企业项目开展课外技能训练与工程实践。专业教师将承接的企业电气控制柜开发任务引入到校内工作坊,并将任务进行分解,分类安排不同年级学生按照企业产品生产标准、工艺要求进行实施,分组完成电气原理图绘制、电气设备器件安装、电气控制线路装接、控制程序设计与现场调试五大项任务。双线并行的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让学生能够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自动化行业的发展趋势、企业的潜在需求,帮助同学们树立成本意识和质量意识工艺标准,促进学生的专业化发展。

在学生具备较好专业实践能力的基础上,专业坚持以创新创业大赛为导向,培育创新创业项目。专业教师将以企业项目为载体,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为目标,组织并带领一批学生研制新产品、革新生产工艺,同时指导学生申请国家专利,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免编程PLC控制器为代表的部分产品还实现了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企业到市场的转化,促进了大学生基于创新的创业。专业在“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创新创业大赛以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方面成果颇丰,省赛获奖近20项,国赛获奖3项。

(五)网课辅助,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网络学习平台的课程建设,有利于学习者主动性、交互性学习和协作学生,便利的成绩评定方式实现了对学习者的评价和监测,及时反馈学习信息,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建设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有机结合的评价模式,开展在线课程测试,提高教学质量。

专业现有已认定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两门:“机床电气系统装调与维修”和“电路基础”。机床电气系统装调与维修课程2017年上线以来,在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开课六期,选课人数共计3318人,其中校外选课学习人数933人,省内外选课学校五所。电路基础在线课程目前在浙江省高等学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平台运行六期,本学年注册在学人数924人。

校级在线开放课程电机与电气控制、PLC技术及工程应用、电气识图与计算机制图,已经完成在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的初步建设,正式进入推广应用与完善阶段,并积极准备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申报立项工作。另外,双高专业群建设立项建设了8门课程的工作手册式教材,也已经陆续联合企业资源完成编写工作,并以校本教材的形式投入到教学中。近年来新冠疫情导致课程通过线上方式授课,建设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工作手册式教材对教学过程实施及教学质量的保障起到积极作用。

(六)实训条件提升,确保授课内容与企业主流技术接轨

专业借助双高专业群建设期,通过与区域内行业企业、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完成了实训条件的大幅度提升,使专业教学内容与市场主流技术同步。2019年以来专业先后完成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实训装置的升级改造,更换了最新的西门子S7-1200控制器,满足了对于主流自动线顺序动作控制、组网通讯技术的技能训练需求;新建了以三菱Q系列、FX系列PLC为控制核心的现代电气控制装调实训中心,能完成PLC工控系统开发的运动控制、组态控制等技能训练;亚成智能供配电实训中心的建设,解决了供配电方向课程缺少实训装置的问题;采用国产龙头企业海康威视机器视觉技术的机器视觉系统应用实训中心的建设,将最新的市场技术导入课程体系,满足了企业视觉系统工业应用高技能人才的旺盛需求,也为学生拓展了新的就业渠道。

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实践结果

专业经过三年时间,对前期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结果中的短板进行了分析,剖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制定企业深度调研且与专业技能抽测形成闭环的人才培养方案、引入企业项目开设学期项目化课程、技能竞赛常态化运行、引入企业项目开展课外创新工程实践、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联合企业资源编写的工作手册式教材以及实训条件的大幅提升,都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图4来看,整体图形相比较2017人才培养质量考核结果变得更加丰满,除教师竞赛没有取得较好成绩和新技术应用受疫情影响有所延期,其他各项得分均超过80分,部分接近满分,即大部分考核指标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同时逐渐补齐短板。教师技能竞赛虽未有所突破,但专业教师团队在教师教学能力竞赛校赛中成绩突出,因此分值也有所上升。在“双高”校建设的后半阶段,专业将继续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为指导,对标国内高职院校“双高”专业群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深化产教融合、借力企业资源进一步补齐短板,力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迈上新的台阶。

图4 电气自动化专业2020年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考核

猜你喜欢
竞赛电气技能
八方电气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气安装工程预算探讨
建筑工程电气接地安装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