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预测价值

2022-09-03 06:17赵鸿雁缪凡刘忠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8期
关键词:淋巴细胞瘢痕细胞因子

赵鸿雁 缪凡 刘忠

瘢痕指各种原因造成创伤后皮肤组织发生外观上或病理性的变化,而瘢痕子宫指曾行剖宫产手术或其他子宫手术的子宫[1]。随着国家开放二胎政策的实施,生育二胎的产妇数量呈逐渐上升趋势。而剖宫产和麻醉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各种新媒体宣传观念的影响下,不少生育二胎的产妇都选择进行第二次剖宫产,且其中不少产妇均为高龄产妇,严重影响母婴健康[2]。另外,产妇处于产褥期这一特殊阶段时,机体免疫水平可发生一定程度的下降,也可能造成其产褥感染的发生风险增加[3]。目前临床中多采用白细胞等实验室指标水平、病原菌培养等方法,结合临床症状对产褥感染进行诊断,但其特异性不足,且花费时间较长,不足以满足临床诊疗需要,可能会对病情造成延误。因此,急需探讨更有效的方案对瘢痕子宫剖宫产后产褥感染的发生进行预测。因此,本研究探讨T 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预测价值,旨在为瘢痕子宫剖宫产后产褥感染的防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现阐述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的在承德市中心医院行剖宫产术的瘢痕子宫产妇124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术后产褥感染情况分为产褥感染组(n=36)和非产褥感染组(n=88),产褥感染组年龄23~32 岁,平均年龄(27.95±2.68)岁,非产褥感染组年龄22~33 岁,平均年龄(27.87±3.57)岁。纳入标准:①剖宫产分娩产妇;②临床诊断为产褥感染;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产后大出血者;②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③合并其他部位感染者;④临床资料缺失、不完整者;⑤合并心、肺等器官严重疾病者。产褥感染诊断标准[4]:发热、恶露、异味,病原菌培养检测阳性,白细胞、C⁃反应蛋白等指标异常升高。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

收集产妇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情况、T 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水平。基本情况:年龄、BMI、孕周、分娩史、剖宫产史。

1.2.2 细胞因子检测方法

剖宫产术后24 h 抽取产妇空腹肘静脉血4 mL,静置1 h 后进行离心,离心半径为10 cm,以3 000 r/min 离心10 min,在-80°下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进行检测(试剂盒:滁州仕诺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3 T 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方法

剖宫产术后24 h 采集产妇外周静脉血4 mL,采用流式细胞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Cyto⁃FLEX)测定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包括CD3+、CD4+、CD8+。

1.3 统计分析

使用SPSS 24.0 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描述,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 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情况、T 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

两组年龄、BMI、孕周、分娩史、剖宫产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褥感染组的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水平均高于非产褥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褥感染组的CD3+、CD4+水平低于非产褥感染组,CD8+高于产褥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情况、T 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s),n(%)]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conditions,T lymphocyte subsets and cytokine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n(%)]

表1 两组一般情况、T 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s),n(%)]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conditions,T lymphocyte subsets and cytokine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n(%)]

因素年龄(岁)BMI(kg/m2)孕周(周)分娩史初产妇经产妇剖宫产史产褥感染组(n=36)27.95±2.68 23.42±2.63 39.08±1.32非产褥感染组(n=88)27.87±3.57 23.56±2.71 39.16±1.35 t/χ2值0.121 0.263 0.301 0.001 P 值0.904 0.793 0.764 0.979 13(36.11)23(63.89)32(36.36)56(63.64)1.294 0.255无有IL⁃6(pg/mL)TNF⁃α(ng/mL)PCT(ng/mL)CD3+(%)CD4+(%)CD8+(%)20(55.56)16(44.44)22.06±6.84 183.56±42.35 1.52±0.38 58.26±7.94 31.53±4.82 28.54±4.74 39(44.32)49(55.68)8.72±2.34 35.82±12.36 0.46±0.12 62.34±8.53 34.92±5.39 23.26±3.37 16.199 29.907 23.565 2.465 3.275 6.998<0.001<0.001<0.001 0.015 0.001<0.001

2.2 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IL⁃6、TNF⁃α、PCT、CD3+、CD4+、CD8+是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able 2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puerperal infection after cesarean section in scar uterus

2.3 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预测的ROC曲线

ROC 曲线分析显示IL⁃6、TNF⁃α、PCT、CD3+、CD4+、CD8+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预测价值AUC 分别为0.831,0.846,0.805,0.724,0.782,0.793。见图1。

图1 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预测的ROC 曲线Figure 1 ROC curve for predicting puerperal infection after cesarean section of scar uterus

3 讨论

产褥感染主要指产妇在分娩时或产褥期间发生病原菌感染,主要受累为生殖器官,是产科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对产妇预后造成不良影响[5]。由于孕产妇产褥期的各项生理功能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加上剖宫产手术造成的创伤,导致其产褥感染的发生风险较高[6]。另外,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相较于正常产妇,瘢痕子宫产妇发生产褥感染的风险更高,如何进行有效预测,并给予及时干预,是临床医疗工作者关注的重点之一[7]。但目前使用的白细胞等炎性因子指标均不具有特异性。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T 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预测价值,为该疾病的预测及临床诊疗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产褥感染组的IL⁃6、TNF⁃α、PCT 水平均高于非产褥感染组,差异显著。这说明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产妇的细胞因子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改变。IL⁃6 能诱导B 细胞分化和产生抗体,并诱导T 细胞活化增殖、分化,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是炎性反应的促发剂[8]。TNF⁃α 是炎症反应过程中出现最早、最重要的炎性介质,能激活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使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调节其他组织代谢活性并促使其他细胞因子的合成与释放[9]。PCT 可反映全身炎症反映的活跃程度,在诱导细菌内毒素生成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10]。当发生严重的细菌真菌感染或脓毒血症、多脏器功能衰竭时,PCT 水平会明显上升,因此临床中多将其作为急性炎症感染的观察指标[11]。剖宫产术后发生产褥感染时,上述细胞因子会被激活从而大量释放到血液中,引起全面炎症反应和自我免疫过程[12]。

既往研究指出,但患者发生感染,引发炎症反应时,T 淋巴细胞亚群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13]。本研究结果也显示产褥感染组的CD3+、CD4+水平低于非产褥感染组,CD8+高于产褥感染组,差异显著。这提示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可引发体内应激,打破机体免疫平衡,使产妇的免疫功能受损。

与非瘢痕子宫产妇比较,瘢痕子宫产妇的瘢痕部位更为脆弱,在术后更易导致阴道炎、出血等不良结局的发生,使生殖道处于持续暴露,继而使产褥感染风险大幅上升[14]。而感染发生后,不仅可引发炎症反应的发生,造成免疫功能絮乱,还可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病原菌入侵风险进一步增加[15]。因此进行有效预测,并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改善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产妇的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L⁃6、TNF⁃α、PCT、CD3+、CD4+、CD8+是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ROC 曲线分析显示IL⁃6、TNF⁃α、PCT、CD3+、CD4+、CD8+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预测价值AUC 分别为0.746,0.711,0.745,0.824,0.835。这提示,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细胞因子IL⁃6、TNF⁃α、PCT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预测中具有不错的预测价值,对该类产妇的临床诊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综上,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发生产褥感染时,产妇的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细胞因子IL⁃6、TNF⁃α、PCT 水平可发生显著变化,上述指标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中均具有显著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诊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猜你喜欢
淋巴细胞瘢痕细胞因子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肝癌患者细胞因子和Treg细胞检测的临床价值
瘢痕也可能会癌变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miRNA-155、miRNA-21和Th1、Th2、Th17相关细胞因子在急、慢性布鲁菌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瘢痕也会变成癌
对付肿瘤的细胞因子疗法
保卫人体的巡逻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