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与茅盾的合作交往

2022-09-05 08:01张秋震上海
党史纵览 2022年8期
关键词:商务印书馆茅盾陈云

○张秋震(上海)

陈云与茅盾,这两位江南水乡孕育的优秀共产党员、共产主义革命战士,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在党内一起共事,他们志同道合,风雨同舟,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战友情。

江南水乡育英才,奔赴商务谋事业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7月出生在浙江桐乡乌镇一个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家庭,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

陈云,1905年6月出生于江苏省青浦县练塘镇(现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2岁丧父、4岁失母,和姐姐陈星一起由外祖母、舅舅抚养长大。外祖母去世后,舅舅廖文光立陈云为嗣子,为他取名廖陈云。陈云8岁进私塾接受启蒙教育,9岁进入新式小学读书,12岁入青浦县立乙种商业学校读书,后因资助中断辍学。之后在练塘镇颜安小学校长杜衡伯的保荐下,免费入颜安小学读书。1919年12月8日,陈云离开练塘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所文具仪器柜当学徒。

同在商务印书馆工作的陈云与茅盾,虽然还未相见相识,但新思潮的洪流已将他们推入了各自的革命道路。此时,茅盾在文艺上取得了一些成就,创建文学研究会,成为上海文坛进步青年的中坚分子,并在1921年成为最早的一批中共党员。而陈云在学徒期间勤奋好学,每天利用早晚时间读书、习字、念英语,还利用工作之便,看遍了书店里各种书籍,对社会有了新的认识,思想也逐渐倾向进步。

商务罢工初相识,共同携手闹革命

1925年初,陈云学徒期满,商务印书馆发行所调他到上海虹口分店当店员。当时,日本利用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开设各种工厂,仅在上海就开设了37所纺织厂。这些日资企业仗着雄厚的资本实力,残酷地剥削中国工人,每天二班制,24小时不停。纺织女工和童工每天平均工资不过一毛钱,食宿条件极其艰苦。

1925年2月2日清晨,内外棉第八厂发生日本领班毒打女童工的事,引起男工的不平。男工与日本领班争论起来,不料厂里马上贴出布告,把粗纱间值班的50个男工全部开除。于是这个厂的日班男工就自动罢工。

5月15日,上海发生了日本纱厂领班枪杀工会活动分子顾正红事件,从而引起了全市罢工、罢市、罢课的“三罢”运动,五卅反帝爱国热潮犹如熊熊烈火在上海这座大都市燃烧起来。

就在五卅运动的大背景下,当时正担负着中共上海地区领导工作的茅盾和负责商务印书馆发行所工人运动的积极分子陈云,共同战斗在一起了。

针对上海媒体不敢如实报道五卅运动这一情况,叶圣陶、胡愈之等联合11个学术团体,创办《公理日报》。报纸如实报道了五卅运动真相,一出版就被一抢而空。而陈云得知《公理日报》出版,便积极支持,参与义卖等活动。

在五卅运动的影响下,商务印书馆成立了工会。8月21日晚至22日凌晨,陈云主持商务印书馆发行所工人运动积极分子会议。会议实到168人,作出举行罢工的决定,草拟了罢工宣言、复工条件等。在由15人组成的罢工临时委员会上,陈云被推选为委员长。当时茅盾是商务印书馆党组织的负责人之一,也是与陈云紧密战斗在一起的实际革命工作者。在一个通宵的罢工会议中,茅盾亲自为商务印书馆的罢工起草《罢工宣言》。

对于当天的会议,茅盾清楚地记得:“会议至22日凌晨结束,决议罢工,提出复工条件12项,职工会章程草案、罢工宣言等,并选临时委员15人;有廖陈云(委员长)、赵耀全、章郁庵、徐新之、孙琨瑜等。罢工就此开始了,这是22日的事。同时又写信给商务印书馆在全国各地的30多个分馆职工,要求声援,采取一致行动。”可以看出陈云与茅盾配合十分紧密,两人经常互相交流,陈云也表现出了卓越的组织才能。

8月23日上午,陈云刚刚开完一个通宵的会议,但他毫无倦意,依然充满革命激情,继续为印刷发行所职工解释复工条件,争取取得职工支持。23日下午3时,商务印书馆约4000名职工齐聚在东方图书馆广场,召开罢工大会,陈云为大会主席,并在大会上代表罢工职工向馆方提出经过协商取得一致的复工条件。内容包括承认工会、增加工资、缩短工时、废除包工制、优待女工、优待学徒、不得因这次罢工开除工人、罢工期间工资照发等。罢工场面声势浩大。对此,茅盾回忆说:“23日下午,罢工职工共约4000人(印刷所3000余人)在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对面的东方图书馆之俱乐部前面的广场上开大会,廖陈云主席当场决定归并两所(发行、印刷)一处所提的要求为若干条。其中重要的,如公司应承认工会有代表全体职工之权;增加工资;缩短工时;废除包工制,优待女工。”

8月24日,商务印书馆全线罢工。当天下午,商务印书馆公司代表与全体职工代表举行第一次谈判。据茅盾回忆,资方代表为张元济、鲍咸昌、高翰卿、高梦旦、王显华、王云五等,劳方代表为章郁庵、徐新之、孙琨瑜、郑振铎、沈雁冰(茅盾)等。茅盾根据之前的联席会议的意见,亲自草拟了与馆方正式谈判的12条复工条件。在谈判中,商务当局坚持先复工后谈判,致使谈判陷入僵局。

初次谈判,陈云没有参加。但这一天,上海的《时事》报上刊登了陈云关于商务印书馆罢工的谈话,指出“双方相差太远,风潮当不能即日平静”。谈判陷入僵局之后,上海总工会、上海总商会、上海各马路商界联合会、上海学生联合会等6个团体,闻讯组成“商务罢工后援会”,表示将“竭力援助与调解”。8月25日,在联席会议的基础上建立罢工中央执行委员会,作为商务印书馆指挥罢工的最高权力机关。到27日,罢工已进行了6天,眼看各地学校开学在即,亟需教科书,商务资方被迫作出让步。经过一天反复磋商,到当晚9时达成协议。代表商务资方签字的是商务印书馆总经理鲍咸昌,代表商务劳方签字的是罢工中央执行委员会王景云、章郁庵、黄雅生、沈雁冰(茅盾)等13名委员。协议规定的复工条件主要是:公司承认工会有协调职工与公司之效用;从10月份起增加工资,增幅从30%到10%不等;发行所柜台减少工作时间一小时,如办不到,此一小时照加工资;女工生产前后各休业一个月;公司不因罢工开除此次罢工人员,罢工期间的薪水照发;等等。协议还规定,上议各条,自签字之日起实行,有效期为3年。罢工时提出的各项要求,都不同程度地实现了。

经过斗争,职工权益得到了维护和保障,茅盾和陈云他们十分高兴和激动。28日上午,商务印书馆全体职工大会在东方图书馆的广场上举行。茅盾代表商务印书馆罢工中央执委报告谈判经过,宣读了以罢工中央执行委员会名义起草的《复工宣言》。此时,广场上群情振奋,一致欢呼,拥护复工条件。

在商务印书馆罢工期间,作为商务印书馆工人领袖的陈云,每天上午都在发行所主持召开职工大会,报告劳资双方谈判的情况,并提醒大家提高警惕,加强团结,防止有人破坏罢工。

商务印书馆这场罢工斗争,是五卅运动后觉醒起来的职工为自身经济要求和政治要求进行的抗争。接着,中华书局职工和上海邮政职工也相继罢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上海工人运动有了新的发展。

由于在商务印书馆工人罢工运动中的突出表现和卓越才能,再加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思考,陈云在董亦湘、恽雨棠两人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的陈云被编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总务处、发行所联合支部。

罢工斗争的胜利极大鼓舞了商务印书馆的职工。9月1日,发行所召开职工大会,成立职工会,陈云被推选为职工会委员长。

圣地延安重相逢,短暂交往再分别

1925年秋,商务印书馆罢工胜利结束后,茅盾的革命热情高涨,几乎是以一个职业革命家的姿态去从事革命工作。1926年春天,茅盾参加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后留在广州工作,进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担任秘书并编辑《政治周报》。中山舰事件后,茅盾回到上海,本想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在上海办报纸,后因故没有办成。不久,他转赴大革命的中心武汉,先任军校政治教官,后任汉口《民国日报》主笔。大革命失败后,茅盾回上海埋首写作,从此走上专职文学创作的道路。写完《蚀》三部曲以后,身体、心情并不如意的茅盾只身东游日本,在那里度过了一段孤独的岁月。1930年春天回国之后,继续从事革命文学活动,创作了《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全民族抗战爆发后,茅盾安顿好母亲,携妻子儿女奔波长沙、武汉、广州、香港等地。1939年,应盛世才的邀请辗转千里去了新疆。1940年5月,茅盾借回老家乌镇为母亲奔丧为由,才得以从盛世才那里脱身,经兰州、西安直奔陕北革命圣地延安。

大革命失败后,陈云受党组织的委派,回到家乡青浦发动农民武装暴动。20世纪30年代初,不到30岁的陈云参加了中共中央领导机构工作。1933年初,陈云离开上海前往中央苏区。后来在长征途中,受中央委派,他又秘密回上海,后到苏联,参加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工作。1937年4月,陈云回到国内,担任中国共产党驻新疆第一任代表。1937年11月底,陈云回到延安,从1937年12月至1944年3月,担任中央组织部部长,长达7年之久。

1940年5月26日下午,茅盾一行到了延安南部的七里铺,张闻天、陈云等已在此地等候。茅盾后来在回忆录中,生动地记述了当时与陈云重逢的场景:“这时,一位身材瘦小的同志走上前来,用上海口音问道:沈先生还记得我吗?我仔细看,只觉得面熟,却记不起名字,就说,好像见过面。他哈哈笑道:我就是虹口分店的廖陈云。他一说,我也就认出来了。1925年商务印书馆大罢工时,我们常见面,那时他很年轻;后来被派往苏联学习,就再未见过面,算起来已有14年了。”然后他们二人紧紧握手,互相问候。

在延安短短的4个月里,茅盾参加了中央领导的学习活动,常有机会和陈云见面交流。陈云与茅盾的延安相聚加深了彼此相互了解。1943年3月,陈云在一次为文艺工作者下乡送行会上,在谈到文艺工作者要增长知识时,还专门举了茅盾写《子夜》作为例子,他说:“我们同志有住在上海的,是不是知道上海呢?大家知道上海有交易所,但是证券交易所也好、纱布交易所也好,究竟是个什么情形,知道的人就少了。我听说茅盾写《子夜》,就跑了好久的交易所。但是许多同志不但不知道什么是交易所,就连在上海吃的大米哪里来的,拉的大便是哪里去的,住了七八年都不知道。所以我们的知识实在是很少的。”

后来,中共中央考虑重庆统战工作的需要,决定让茅盾去重庆参加文化工作。1940年10月10日,茅盾应周恩来电召,告别延安,留下一双儿女,偕妻子奔赴抗战陪都重庆。在离开延安之前,张闻天专门设宴为茅盾送行,陈云等领导作陪。茅盾离开延安后先后辗转重庆、香港、桂林、上海等地,可以说一直在国统区从事革命文化工作,一直到1949年才从香港经东北到达已经解放的北平。

关照茅盾回忆录,悼念老友寄哀思

新中国成立后,陈云担任政务院副总理,负责国家的财经工作;茅盾则担任文化部部长长达15年之久。1965年1月,茅盾离开了文化部,改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陈云在晚年多次讲:青年人不知道我们的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因此,中央决定让健在的老同志撰写革命回忆录。当时中央在开会时,陈云在会上特别提到茅盾,认为建党初期的历史,除了茅盾,恐怕没有几个人知道了。认为应该由茅盾把这段历史写出来,给我们党留下宝贵财富。当时会议上陈云还叮嘱胡乔木专门去向茅盾提出这个请求。后来胡乔木转达了陈云请茅盾写回忆录的请求。

其实茅盾在“文化大革命”后期已经开始悄悄地回忆着自己一生所走过的道路,以及自己一生所碰到的人和事。现在陈云代表党中央对老同志提出写回忆录的请求,茅盾觉得陈云与自己的想法做法不谋而合,这也是对历史负责的态度。

之后人民文学出版社也派人去拜访茅盾,进一步转达中央要求,主动向茅盾约稿子,并说专门创办了《新文学史料》杂志,刊登回忆录。后来人民文学出版社还让出版社编辑、茅盾的儿媳陈小曼“回家”给茅盾当助手,为茅盾撰写回忆录提供便利。

1981年3月27日,茅盾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85岁。一代文学巨匠永远离开了他心爱的世界和读者。有着半个多世纪的交往情谊的老友的离去,让76岁的陈云悲痛不已。3月30日下午,陈云与陆定一、周扬、夏衍等人专程到北京医院向老朋友告别。哀乐低回,陈云心情十分沉痛,驻足凝视老友的脸庞,向老友三鞠躬。20世纪80年代,根据中央的决定,修葺茅盾故居以便永久纪念,陈云欣然应邀为茅盾故居题字。1995年4月10日,陈云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时至今日,陈云和茅盾两人虽然已经离开我们多年了,但他们共同灌注的战友情谊和共同为之奋斗的事业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万古长青!

猜你喜欢
商务印书馆茅盾陈云
茅盾的较真
茅盾不怕被骗
Stabbing Pain with Words
最有思想的句子
基于大数据分析与审计的关系研究
茅盾不怕被骗
My plan for new term
茅盾:良好家风奠定人生基础
商务印书馆喜迎120年大庆
TransitivityandCharacterization:AnalysisonDickinTenderisTheN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