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县桉树病虫害调查及综合防治措施

2022-09-05 14:05高维全陈培荣王鸭平
南方农业 2022年15期
关键词:陆良县桉树病虫

高维全,陈培荣*,王鸭平

(1.陆良县林业和草原局,云南陆良 655600;2.陆良县芳华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陆良 655609)

陆良县位于云南省东部,曲靖市南部,全县总面积198 959 hm2。陆良有云贵高原“第一坝子”之称,坝区东西两侧是山区,东面有龙海山突兀拔起由北向南伸延;龙海山东坡平缓,西坡陡峻,向东倾斜到篆长河一带渐趋平坦。坝子以西山峦起伏,沟壑幽深;南部山丘孤耸,类似丘陵,是滇东北较典型的岩溶地貌的组成部分。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4.8 ℃,最低气温-14 ℃,最高气温33.9 ℃。气候特点是终年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干旱,秋凉湿润,降水集中,干湿分明,冬干夏湿。陆良县最高海拔2 687.6 m,最低海拔1 640 m。全县境内有7 个土类,15个亚类,32个土属,66个土种,主要为红壤、棕壤、紫色土、石灰(岩)土、草甸土、沼泽土、水稻土。

桉(Eucalyptusapp.)为桃金娘科桉属植物的统称。桉树是陆良近年重点发展的主要速生用材树种,种植效益十分显著,是全县大力种植的主要树种之一。据2016 年陆良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全县土地总面积198 959.0 hm2,其中林地面积99 300.5 hm2,占全县总面积的49.91%;非林地面积99 658.5 hm2,占全县总面积的50.09%。全县森林覆盖率35.99%,其中林地覆盖率33.03%,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覆盖率2.96%[1]。桉树种植面积12 874.8 hm2,蓄积量542 180 m3,其中蓝桉(Eucalyptus globles)种植面积为8 317.12 hm2,占64.6%;直干桉(E.maideni)种植面积4 390.31 hm2,占34.1%;还有小面积或零星种植的巨桉(E.grandis)、史密斯桉(E.smithii)、赤桉(E.camaldulensis)、柠檬桉(E.citriooddora)、大叶桉(E.robusta)、窿缘桉(E.sxserta)、细叶桉(E.umbellata)等10余个树种,面积为167.37 hm2,占总面积的1.3%。

陆良桉树主要分布在海拔1 800~2 000 m 的坝区和半山区,约占93%,1 800 m以下的峡谷区和2 000 m以上的山区有少量分布,2 250 m以上基本没有分布[2]。

桉树规模连片种植,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因此近年来陆良县桉树病虫为害已呈扩大趋势。作为一位基层林业和草原工作者,笔者十分关注陆良的桉树产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桉树病虫害发生情况及原因,以期为陆良县桉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1 调查研究方法

1)通过查阅陆良县志、林业志、相关文献及县森防站的历年森防档案,收集整理陆良桉树病虫害发生和防治相关资料;

2)关注陆良桉树病虫害发生情况,多次到桉树林进行实地调查,记录发生面积、危害程度,采集标本自行鉴定或请专家鉴定,确定病虫种类;

3)收集乡、镇、林场桉树病虫害发生种类、面积、危害程度等情况,进行抽样调查核实,了解全县桉树病虫害发生情况;

4)整理近年来桉树病虫害防治经验资料,借鉴他人的成功做法,通过分析桉树病虫害发生原因,结合县情林情,总结出陆良县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桉树病虫害发生种类

调查发现,近年来陆良县桉树发生的病、虫害主要有29 种,其中病害9 种,虫害20 种,病虫害种类、危害部位、发生地点详见表1。

表1 陆良县桉树病虫害发生种类调查

2.2 桉树病虫害发生、危害现状

由表2 可见,陆良县桉树病虫害发生面积约394.3 hm2,占桉树总面积的4.1%;从发生地域来看,山区(海拔2 200 m 以上)几乎没有,半山区(海拔2 000~2 200 m)发生面积50 hm2,占12.7 %,主要在召夸镇、小百户镇、芳华镇;坝区(海拔1 800~2 000 m)发生面积344.3 hm2,占87.3%,主要在板桥镇、中枢街道、三岔河镇、马街镇、芳华镇;峡谷或低海拔区(海拔1 800 m 以下)未发现病虫害。

表2 陆良县各乡镇桉树病虫害发生面积统计 单位:hm2

按危害程度来分(见表3),轻度发生面积168.6 hm2,中度发生面积70.7 hm2,重度发生面积154.9 hm2,分别占总发生面积的42.8%、17.9%、39.3%。

表3 陆良县桉树病虫害面积按危害程度统计 单位:hm2

2.3 桉树受害原因分析

2.3.1 自然灾害

陆良县桉树主要自然灾害为低温冻害。如1999年陆良县冬春季持续低温,部分桉树受持续低温霜冻危害,引发桉树大面积死亡,受害面积达2 000 hm2,受害株率达80%以上,损失严重。

2.3.2 规划不科学

规划不科学主要体现在2 个方面:1)苗圃地选择不当,受交通条件、管理等因素制约,部分单位或个人选用菜地、积水地等不宜地块作圃地,致幼苗发生猝倒病、茎腐病等病害。例如,三岔河镇唐梨村委会一农户在积水地育苗,5 万株桉苗中有2 万株发生了茎腐病,病株率达40%。2)造林地规划不合理,未完全贯彻适地适树原则。桉树发生大面积低温冻害就说明存在高海拔、温度偏低地块不适宜造林的问题;受客观条件制约,用立地质量较差的地块造林,出现缺素症、营养不良、长势弱易发病的问题。例如,芳华镇雍家、戚家山,在瘠薄的砂质土上营造桉树30 万株,一年内有60%的桉树发生了桉红叶枯梢病。

2.3.3 预防措施不到位

病虫害预防措施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对桉树树种的抗性研究较少,在树种选择上存在盲目性;苗圃地选择、土壤处理等基础措施不到位,易导致苗期发生多种病害;造林时,虫害预防措施不到位,易发生黄蚂蚁、土蚕、蛴螬等地下害虫剪咬幼苗,造成空塘、缺苗。如板桥镇大桥麦地沟、芳华机三厂后山新植桉树有5%~10%的幼苗被蚂蚁、小地老虎啃食根部后整株萎蔫死亡。

2.3.4 管理不善

管理不善主要表现为抚育措施不合理,林内卫生不佳易致病,施肥、施药措施不当,肥害、药害致死。如小百户镇老母寨46.7 hm2栽了4 年的桉树林,因施肥不当,每株施了陆良县腐肥厂生产的桉树专用复合肥剩渣、剩料0.5 kg,造成肥害严重,从开始发病到引发桉树溃疡病等病害仅4 个月,死亡率达80%以上。

2.3.5 其他原因

初植幼苗干旱缺水死亡,周围环境空气污染严重等。如在氮肥厂、磷肥厂、水泥厂、造纸厂等厂矿周围的桉树,废气对桉树生长危害较重,树木生长不良,重者导致死亡。

3 陆良县桉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针对陆良县桉树发生的主要病虫害种类,按照“预防为主,科学防控”的防治方针,结合林业生产实际,总结陆良县桉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3.1 以营林为基础,科学规划,科学造林

科学营林是预防病虫害发生的基础技术手段,陆良桉树发生的病虫害主要是由营林、造林措施不当引起的。今后新植桉树一定要落实科学规划、科学造林措施,避免再出现大面积大规模病害的发生。科学营林措施主要包括选择抗性良种、科学选择圃地、培育壮苗。适地适树,科学规划,密度合理,适当混交,科学造林。

3.2 重视预防,加强监测,防早治小,持续控灾

选择抗病性强的桉树良种,科学选择圃地,用火烧、毒土等方法进行圃地处理,预防圃地病虫,培育良种壮苗。适树适地,细致整地,施底肥或拌塘肥时每塘加入10~20 g 硼砂和适量防虫、防蚁农药(如呋喃丹等),做好早期病虫预防工作。

重视和加强病虫情预测预报,明确职能部门工作职责,构建测报机构,组建测报专业队伍,加强督促和考核管理,强化桉树病虫情监测。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采取有效措施将桉树病虫害控制在萌发初期,既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又可持续控制桉树病虫为害。

3.3 加强抚育管护增加桉树抗性,促进速生丰产

加强对桉树幼林的抚育,铲除杂草灌木,防止争肥争水,同时除掉病虫转主寄主;适时、适度、合理修枝取叶,伐除过密弱木,保持林内卫生,防止病虫为害;科学、合理施肥,增强树势,增加抗性,促进桉树持续快速生长。

3.4 常见桉树病虫害防治方法

陆良县几种常见的桉树病虫害的典型症状及防治方法详见表4。

表4 陆良县几种常见的桉树病虫害防治方法

猜你喜欢
陆良县桉树病虫
玉米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果园病虫无公害防治助农提质增效
桉树的育苗造林技术与病虫害的有效防治
山西省果树中后期病虫预报
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
陆良县档案馆顺利完成12名援鄂医务工作者口述档案征集工作
文化治理现代化中乡土文化建设的途径研究——基于云南省陆良县的调研
陆良县总工会:举办贫困劳动力现场招聘会
彩虹桉树
桉树茶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