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课程思政融合路径设计

2022-09-06 15:53钱品炜
科教导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绩效考核模块思政

钱品炜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工程学院 安徽 芜湖 241199)

1 绩效管理与课程思政的关系

绩效管理包含两大因素,一是资源条件、外部环境等客观因素;二是人的态度、知识、技能等主观因素。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组织、部门和个人的绩效,强调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一致性、组织与员工的深度融合、组织和个人共同成长。思政与绩效管理密切关联,同时思政也影响着绩效管理的方向、目的、内容。

2 绩效管理课程设计

2.1 理论教学

2.1.1 绩效管理课程流程设计

将绩效诊断评价环节、绩效目标确定环节、绩效管理方案制定环节、绩效测评分析环节、绩效辅导改善环节、绩效考核实施环节的知识点形成的逻辑循环路径作为教学内容流程。将知识理解、技能掌握、情感体验、价值观塑造融合,思政元素在知识拓展中获取,在技能训练中升华,在情感培养中稳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纵向路径作为教学方法流程。

2.1.2 绩效管理课程模块设计

知识目标模块设计,构建学生绩效管理基本知识体系,包括概念模块、原则模块;能力目标模块设计,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初步掌握一般理论和方法,包括方法模块、优点模块、缺点模块;素质目标模块设计,培养学生协作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现实问题的综合能力,包括标准模块、误区模块、策略模块。模块设计时,为思政元素的融入提供切入点,增强模块的内聚力。

2.2 实践教学

案例讨论,将管理问题,思政元素、课本知识统一应用于管理情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健全的人格;绩效管理教学模拟软件操作,以建模和仿真方式来展现组织结构形态和管理流程,模拟出绩效管理现象,为学生提供可供观测和体验的情境,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特定情景中的决策水平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图、卡、表、单制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制作工具的方法,积累经验,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企业实习,学、研、工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发掘学生管理潜力和增强学生应变能力。

3 绩效管理与课程思政融合方式设计

3.1 课程思政元素的发掘

绩效管理课程集思想性、内容性、系统性、综合性于一体,绩效管理渗透于国家治理、组织管理、个人成长各个层面,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绩效管理课程思政的元素源泉。厘清绩效管理相关的思政元素,并与绩效管理知识点对应、契合,促使绩效管理课程思政落地生根。

3.2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开发

3.2.1 绩效管理课程内容开发与思政元素开发融合

本文选取绩效管理课程部分内容,遵循“两轮一轴”思路展开。一“轮”是对绩效管理课程体系设计,一“轮”是对思政元素的发掘,一“轴”是课程体系与思政内容关联。

绩效管理作用思政融合:绩效管理在管理体系中起到纽带、环节、阶梯、抓手的作用,体现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影响力,促进个人、组织、社会的联系,其意义在于实施绩效管理所带来的价值提升、观念升华、能力提高,推动组织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发展。绩效管理作用表现为挖掘问题、传递压力、激发活力、分配利益、促进成长、培育文化、共同发展、达成目标等维度。价值引领思政元素是洞察力、承受水平、敏感度、公平合理、健康正面、积极向上、共同富裕、科学发展观、筑梦、圆梦。

绩效管理体系思政融合:绩效管理体系是以目标分解体系、目标责任体系、绩效测量体系、结果运用体系为经纬的有机系统。目标分解体系体现了优先秩序,平衡资源分配,合理分解;目标责任体系,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到人,责权相符;绩效测量体系,细化为评估体系、参照体系,评估程式和方法;结果运用体系,反映了成果分配,地位变换和发展方向调整。价值引领思政元素是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责任、担当,公平、合理、规范。

绩效管理原则融合:绩效管理原则是在实施绩效管理过程当中所遵循的准则,是绩效管理的纲,纲举目张,保证绩效管理在正确的轨道上实施,减少偏差,同时绩效管理也有迹可循、有章可守、有标可对,实现绩效管理效率、效益和效果多赢(表1)。

表1 目标制定原则

绩效考核方法思政融合:绩效考核方法是绩效管理目标更有效地达成、绩效管理成果更有效呈现的方法、手段、器具,为实现定量考核细化、流程化,定性考核数量化,处理指令、执行操作、控制时间、处理数据和效果表述、行为刻画、活动监督作用(表2)。

表2 绩效考核方法价值引领

规避绩效考核误区思政融合:绩效考核事关绩效管理的成败,避免绩效考核误区,则成为绩效考核首先考虑的事,规避绩效考核误区,不仅需要绩效管理者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品行、正直的担当,以激励员工,改善员工的行为,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表3)。

表3 规避考核误区价值引领

绩效考核操作思政融合:绩效考核操作是实践环节,与绩效考核效果直接关联,操作的成效不仅取决于要点是否全面,要求是否具体,还取决于价值引领。有什么样的价值引领,就有什么样的做事方法,正确的价值引领能够从实际出发,正确地认识和掌握绩效考核客观规律,使得操作符合绩效管理目标要求。考核操作要点在于明确任务绩效、周边绩效,完整理解绩效考评内容;围绕“德”“能”“勤”“绩”等内容设计绩效考核指标;依据组织性质、阶段、战略、目标、计划、任务、考核对象性质、组织团队差异等因素选择相应的考核周期、考核层次和考核方法;以德才、态度、业绩、潜力、调配、报酬、培训作为绩效考核重点;举行涵盖目的、时间、场合,效果、评价等内容全面的绩效面谈;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氛围。价值引领思政元素是时间与空间结合、策略与目标结合、横向与纵向结合、主观与客观结合、内部与外部结合、要素与情境结合、操作与评价结合。

影响绩效关键因素思政融合:影响绩效关键因素有文化氛围、自然环境、工作环境、资源、技能、知识、工艺流程、工作方法、管理职能。价值引领思政元素是主观能动性,智力支持、技术保障、制度保障、物质保障、环境保障。

3.2.2 绩效管理与“以人为本”理念的融合

绩效管理,以工作分析为基础,以运行机制为保障,以责任感和主动性为动力,以评价管理系统为工具,以目标过程控制为途径,以绩效管理理念为统领,绩效管理理念是绩效管理的关键,决定了绩效管理的性质和方向。

“以人为本”,实施绩效管理时注重人的主体地位,强调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物、任务或制度为中心,把人作为组织发展的决定性要素,发掘人的潜能、激起人的活力、洞察人的心理,温暖、体贴、尊重并举,相信人且委以责任,团结人且促进其成长,实现社会目标、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统一。“以人为本”融入绩效管理,为绩效管理提供丰富的内涵,也为绩效管理实施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3.2.3 绩效管理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合

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应用于政府运行和国家治理,绩效管理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绩效评价取向是高质量发展,注重结果,但不唯结果,坚持正确政绩观,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破除“唯GDP 论”。绩效评价原则是公平、公正,合法、民主、科学、效率;评价的主体是人民,以人民是否满意为标准。“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新方略、新举措。

3.2.4 中国传统文化绩效管理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追求事业上的自强不息,对绩效目标的设定和实现具有很强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大同思想,更能获得人们对绩效管理倡导尊重个人绩效的同时,更注重于团队绩效的价值认同;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秩序上的和谐,能够在目标可衡量、任务可分解、过程可控制的绩效管理刚性中,融入和谐元素,可以润滑人际关系和凝聚人心;同时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正心诚意与绩效态度考核、行为考核要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4 课程思政教学方法设计与实施

4.1 构建思政教育主题切入方式

围绕绩效管理学科内容、思想、理念、价值,构建思政教育主题切入方式。以设问法切入,梳理专业知识点,知识点网络化,既注重覆盖面,又注重典型性,不为设问而设问,增强设问的启发性,以思政元素引领,留给学生合理的思考时间;以案例法切入,选择相关案例,创新描述方式,使得案例成为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有效融合的载体;以情境法切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置其境,让学生觉得自己就处于这个环境,自己就是当事人;以比较法切入,将专业知识点对比,不同的知识点,可以有相同的思政内容,不同的思政元素,也可以融合在同一知识点中,形成多对一、一对多的课程思政模式。

4.2 思政课堂组织

思政课堂,思想先行,课程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案例分析,设定明确的思政主题,学生在课后分组做准备,每个小组在课堂上陈述,组与组相互交流;专题研讨,设定好询问的知识点。学生发言,避免发言雷同、每个同学只说一个方面,避免一人说话,其他人无话可说,鼓励表述创新,又不能偏离思政主题;对话交流,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思想碰撞,就一个或多个问题深入探讨;发现学习,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检验、探究性学习,学习成果以思政小论文形式呈现。

4.3 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突出思政导向性、知识性、专业性,着眼于教师思政素养展现程度与学生价值观念表达程度、思政活动开展与价值观认同、课程思政内容的丰富化与学习方法的多样性、专业知识的梳理与思政知识量的比例,关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及时进行反思与改进。

5 结语

结合课程分析、教学内容开发、思政元素发掘,教学方法选择,发掘绩效管理蕴含的思政元素,依据绩效管理学科的独特性,将思政融入理论体系和实践领域各层面,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机制,设计绩效管理课程思政融合路径,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成长为政治立场坚定、人格健全、积极进取、吃苦耐劳,担当有为、以人为本、公平正直、思维敏捷、谦逊勤勉、开拓创新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实现绩效管理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猜你喜欢
绩效考核模块思政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基层医疗机构财务预算与绩效考核间的关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Module 2 Highlights of My Senior Year
Module 4 Music Born in America
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分析
试论国企绩效考核体系现状及优化策略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民营企业绩效考核管理研究——以BH公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