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修复技艺研究

2022-09-06 02:27祖标林濮阳市戚城文物景区管理处河南濮阳457000
收藏与投资 2022年8期
关键词:釉面纹饰瓷器

祖标林(濮阳市戚城文物景区管理处,河南 濮阳 457000)

中国陶瓷广受人们喜爱,陶瓷之美不仅在于其本身烧造工艺、美学艺术等,也在于其所涉及和涵盖的民俗文化等多个方面。陶瓷的致命弱点是容易破碎,尤其是对于古陶瓷而言,由于年代较为久远,在实际修复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古陶瓷修复技艺能够帮助陶瓷恢复原貌,随着古陶瓷技术的不断革新,各种修复材料的进步,古陶瓷修复行业逐渐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陶瓷修复类型

就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古陶瓷修复界认为陶瓷修复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第一,考古修复,这是指针对考古所得的陶瓷制品,通过粘接、补缺等方式进行修复,要求保留修复的痕迹,考古修复在进行补缺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石膏补缺,并不再进行后期填色处理,要求完全忠于原物。第二,展览修复,展览修复需要在考古修复的基础上,作上色、补绘处理,达到恢复古陶瓷原貌的目的,这种修复要求人们在一定距离观赏时不能看出修补痕迹,或者仅对展示给观众的一侧进行修复,另一侧保持原貌。第三,商业修复,商业修复主要是用于文物交流买卖,要求文物在修复之后尽量与瓷器的原貌保持一致。

二、陶瓷病害类型

(一)先天病害

先天病害指的是在烧造的过程中造成的陶瓷缺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毛口,毛口指的是瓷器口沿位置釉面间断脱缺;釉泡,釉泡指的是釉面在烧制过程中出现的气泡;棕眼,釉面气泡在烧制过程中破裂,并未弥合,进而在釉面表层形成的小孔;斑点,斑点指的是釉面存在的由矿物或者其他化学物质造成的小斑点;缩釉,胎面油污等导致瓷器表面釉层无法完全附着,进而出现的露胎情况;漏釉,在陶瓷施釉的过程中,遗漏未施釉的位置;粘沙,窑灰落在瓷器釉面,或者器底圈足位置粘上沙粒的情况;窑缝,在受火过程中,由于受火不均匀,而在胎面形成的小裂缝,或者由于接口对接不牢、含有水分等原因出现的裂缝;窑裂,在胎体烧制的过程中,由于受火不均匀而出现的裂纹;变形,由于原料、手法等各种原因,在烧制的过程中,瓷器胎体发生变形;凹底,由于胎体软弱,导致烧制过程中瓷器的底部中心向下塌陷;生烧,生烧指的是烧制过程中,火候不足导致瓷器胎釉结合不佳,进而使得瓷器敲击声音不清脆、颜色不正、断面粗糙;串烟,串烟指的是釉面受到窑火烟熏,进而表面出现灰、黄、黑等颜色。

(二)人为损伤

人为损伤就是指陶瓷制作完成之后,人为造成瓷器受损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冲口,指的是瓷器口沿位置与其他物品碰撞而出现的细小裂纹,此类裂纹往往不易被发现,但是会随着时间而自然延伸,尤其在温度骤变的情况下,延伸速度会有所加快,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可能还会有各种脏污进入冲线,使冲线颜色发生改变。磕伤,指的是瓷器的某个部分,与其他物品碰撞,进而发生损坏的情况。划伤,指的是硬物在瓷器表面留下划痕的情况。磨釉,指的是瓷器在与其他物品摩擦时,导致表面釉层损伤的情况。失亮,指的是瓷器表面釉层由于年代久远而失去光泽。剥釉,由于胎釉结合不紧密,长期使用会出现釉层剥落的情况。錾伤,出土文物在出土过程中受到金属工具损伤。伤彩,瓷器表面色彩磨化损伤。脱彩,陶瓷表面的彩绘纹饰,由于年代久远,经历时间较长,或者在地下埋藏过程中受到侵蚀而出现的脱落情况。炸纹,瓷器在受到撞击之后,出现的放射性鸡爪纹。炸底,器物底部由于磕碰而出现的裂纹。磨足,圈足部位出现的歪斜情况。磨底,指的是底部圈足本身有釉,但是由于某种原因被人为磨掉。磨口,指的是器物口部存在损伤,后使用砂轮等工具将其打磨平整。磨耳,即器物双耳被磨去。锔伤,指的是锔钉留下的孔洞。后加彩,即在旧瓷器表面上施新的彩绘,再进行烧制。

三、古陶瓷修复工序

(一)拆分清洗

在实际进行拆分清洗的过程中,为避免对瓷器造成二次伤害,需要先使用放大镜等仪器对瓷器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明确瓷器的釉层薄厚、胎质酥松情况以及锔钉的锈蚀程度等,以此确定具体的拆解方式。可通过将瓷器放入水中,并逐渐升温,使瓷器胶粘位置能够自动脱落,或者稍加用力即可分解,还能使得表面的灰尘等变得容易处理,降低清理对于瓷器的损伤。在清洗环节,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例如,若瓷器断口干净,则用清水简单处理即可。此外,为避免不同类型的瓷器在清洗的过程中受到伤害,应根据瓷器的特点以及胎质情况等合理选择清理方式,如用毛刷刷洗,或者使用清洗材料进行清洁。常用的清洗材包括草酸、高锰酸钾、盐酸、过氧化氢、氢氧化钠以及丙酮无色液体等。

(二)粘接

在古陶瓷清洗烘干完毕之后,需要进行粘接处理。在实际进行粘接的过程中,修复人员需要确保瓷器的轮廓、形状、花纹以及颜色等均各归其位,并保障瓷片位置平整,避免出现错位的情况,常用的粘接材料包括502黏合剂、环氧树脂黏合剂等。以南宋吉州窑白地褐彩缠枝花卉纹瓷枕为例,瓷枕残片如图1所示,瓷枕粘接后的情况如图2所示。

图1 南宋吉州窑白地褐彩缠枝花卉纹瓷枕残片

图2 南宋吉州窑白地褐彩缠枝花卉纹瓷枕粘接情况

(三)配补

配补指的就是在粘接之后,古陶瓷存在缺肉的情况(图3),这种就需要进行补缺塑型。补缺的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古陶瓷再次断裂或者破损,瓷器的外观能够有效连接,更加具有观赏性。在实际配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要点,即配补材料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强度以及硬度,而且配补后的部位需要作上色处理,这类修复方案要求相应配补材料与仿釉材料有着较好的结合度。常用的配补材料包括石膏、树脂、502拌粉以及瓷补。不同的古陶瓷其本身特点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修复对象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相应配补材料和修补方式。石膏多用于修复缺损较为严重的古陶瓷,如图3所示的瓷枕,石膏的主要优势在于容易塑型,而且若需要配补的位置存在花纹,石膏也能够很好地将模印表现出来。对于缺损部位少于整个器物二分之一的情况,建议使用树脂胶进行修复,其强度、质感等也更接近瓷器。对于缺损较少的情况,502拌粉更适合修补,不仅固化速度快,而且强度、硬度较好,在小面积配补当中有着较好的灵活性和效果,如图3所示。

图3 502 拌粉修补效果

(四)打磨

在完成配补加固之后,为保障整体的美观性,还需要进行打磨塑形。常用的打磨设备包括打磨机、整形锉、金刚锉以及砂纸等。在实际打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多对古陶瓷进行观察和琢磨,确保补缺位置能够与原本瓷器融为一体,此外,还需要合理选择相应打磨工具,确保打磨的精准性,而且要避免在打磨过程中,对原釉面造成损伤。

(五)找平

在完成打磨处理之后,为保障整体的平滑度,确保衔接位置无细小接缝或者孔洞,需要使用硬度较高的清漆进行找平处理。清漆找平不仅能够对配补过程中残留的细小缝隙、孔洞进行填补,而且还能够通过反复喷涂,满足胎体弧度要求,使得整体塑形更加完美。

(六)上色

上色是古陶瓷修复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对于瓷器修复效果有直接影响,上色的目的是确保配补部分的底色、纹饰以及花样、釉面等均与原瓷器保持一致。上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上底色,可通过对口沿位置的观察,分辨瓷器的底色,在调配底色的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白色颜料,并在喷涂时,加强对过渡位置的修复,确保过渡和谐。第二,上底釉,底釉的颜色应比釉色低一个色调,并在调制颜色的过程中,加入适量白色颜料。第三,绘制纹饰,为保障纹饰绘制与原瓷器一致,在进行纹饰绘制之前,需要加深对纹样的研究和了解,确保纹饰绘制效果。第四,仿釉,在完成补绘工作之后,需要上透明釉,以保护纹饰,使得纹饰与底釉更好地结合,并确保整体修复效果。在实际进行上色处理的过程中,发现颜色与原瓷器之间存在偏差时,应及时擦掉,并重新进行色彩调配。常用的作色上釉材料包括颜料、仿釉基料以及稀释剂三种,颜料用于调色,仿釉基料用于固定颜色,模拟釉层的光泽感,稀释剂的作用是稀薄涂料,使上色更加方便。

(七)做旧

做旧是古陶瓷修复过程中的最终步骤,在完成上色之后,需要对修复部分进行消光、做旧处理,以确保修复部位与原瓷器保持一致。常见的做旧方法包括打磨去光、冷修粘接作色以及修补后回窑重烧三种,但是由于回窑重烧风险较大,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对原瓷器造成破坏,因此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景德镇窑青白釉璎珞纹玉壶春瓶修复后情况如图4所示。

图4 景德镇窑青白釉璎珞纹玉壶春瓶修复后情况

四、结束语

古陶瓷本身工艺、特点及相应损坏程度各有不同,因此在实际进行古陶瓷修复的过程中,应根据陶瓷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相应修复材料、方式等,通常对于先天病害一般不作处理,仅处理人为损伤部分。此外,针对不同的修复目的,考古修复、展览修复以及商业修复等,也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古陶瓷修复技艺主要包括拆分清洗、粘接、配补、打磨、找平、上色以及做旧等多个工序,对于修复人员的技术水平、专业精神等都有较高的要求。

猜你喜欢
釉面纹饰瓷器
论汉画像石中吉祥纹饰的意象之美
蜡染的纹饰探讨
简述明末清初过渡期景德镇青花瓷器的工艺特点及其成因
提高全抛釉瓷砖釉面硬度的研究
中国的名牌瓷器
浅谈日用陶瓷小膜花纸装饰的常见问题和应对措施
商代青铜器纹饰变化初探
高傲的瓷器
一种陶瓷釉配方的调试方法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类瓷器成交TOP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