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金融市场的“末日心态”从何而来

2022-09-07 17:24许维鸿
环球时报 2022-09-07
关键词:欧美疫情经济

许维鸿

9月的第一个周末,以《华尔街日报》为代表的西方财经媒体不约而同地,把美联储最新“鹰派加息”政策比喻为“世界末日”,让欧美的“不增长经济”彻底丧失了希望。金融市场不仅瑟瑟发抖,又十分好奇,这种格外悲观的心态从何而来?是否站得住脚?世界经济真的不增长了吗?

首先,必须承认欧美金融市场的担忧是有道理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球经济体陷入有理由的衰退预期。雪上加霜的是,2022年以来,美国为了转嫁危机、吸引国际资本回流、恶意挑起俄乌冲突、经济全球化开倒车,必然让这种全球衰退趋势加剧,更是让欧洲大陆诸国面临寒冬将至的能源危机。

有因有果,欧洲大陆面临民生难题,英美也被“反噬”,遭受高通胀。恶性通胀直接威胁到普通人、特别是穷人的生活水平,最终造成滞胀和民生问题。如果逛逛英美最廉价的超市,就会发现肉蛋奶菜的价格,在过去几个月以超过平均通胀率的速度连连涨价,迅速超过普通人工资的上涨速度。百姓的钱包瘪了,执政党的日子不会好过。

美国政府为了民众不找麻烦,只能摆出“强硬”姿态遏制高通胀,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无疑是最能得到关注的发力点。21世纪互联网时代的经济社会运行,很大程度上是注意力经济,政客为了博眼球倾向于选择最受关注的领域和举措。因此,美联储作为美国的中央银行,也是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中央银行,在短期货币政策导向上,已经被“政治正确”绑架了,它被迫作出超预期的强硬加息姿态。这种行为无疑会提高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提高虚拟经济金融投资杠杆的成本。这就是欧美财经媒体案体“唱空”世界经济和资产价格的一不根本原因。

难道世界经济真的要金融“末日”了吗?当然不是。可以预期的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在疫情逐渐缓解后,其经济“弹性”将是巨大的。过去两年多,疫情反反复复,很多国内商家已经感受到中国消费者“报复性消费”的力度和惊喜。而且,由于中国在疫情初期就采取了果断的防控手段,这两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顺差不降反增、屡创新高2022年7月单月贸易顺差达到创纪录的1013亿美元,今年前7个月的累计顺差近5000亿美元,可谓积累了大量的“国际购买力"。无论是中国游客出境旅游,还是中国企业对外采购或投资,都可以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当然也包括欧美发达国家的潜在客户,成为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增长的潜在动力。

欧美财经媒体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华尔街金融投资机构更是希望中国客户能不断增加对硅谷的芯片订单、采购更多高科技含量的美国设备,有更多有增长潜力的中国企业到华尔街股票交易所上市融资,实现中美经济的互利共赢。可惜,美国政府不这样想。为了选票,美国刻意制造中美贸易和投资关系的紧张,限制对中国高科技产品的出口、无端找中概股监管的麻烦,让美国股市“无米下锅”、IPO增量创新低。

这种美国经济的门罗主义,一方面加大了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加剧了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得罪了硅谷和华尔街的科技与金融精英;另一方面,也让美联储只能“一肩承担”通过加息遏制高通胀的任务,不顾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讲政治”过度加息。这也难怪欧美财经媒体抱持极度悲观的末科心态。

美国经济的两难处境是经济政策、货币政策过度意识形态化的结果,这对于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都具有借鉴意义:我们应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为代表的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解决世界经济“不增长”悖论的唯一途径。这个道理不需要无意义的辩论,而应该由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实践。

我们还应冷静看到,国内外双循环的大格局正在以超预期的速度来临。这就要求我们继续加速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升本王经济的内在效率。笔者最近在宁波等出口基地的调研发现,AI、机器人等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极大保障了中国制造产品的性价比优势,并不断对欧美韩日的进口实现有效替代。如何能在欧美经济政策意识形态化加剧的背景下,加快国内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通过资本市场金融杠杆让更多高科技企业上市融资、更多科技专利和发明成果成为生产力产生效益,这些都将是各级政府迫在眉睫的新一轮挑战。▲(作者是甬兴证券副总裁)

猜你喜欢
欧美疫情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从欧美到埃及,赏方尖碑
战疫情
疫情中的我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亚欧美港口燃油价格
亚欧美港口燃油价格
亚欧美港口燃油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