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味食物对血压影响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2022-09-08 08:20宋灿洋邓天舒郭舟盈吴夏秋
健康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姜黄肉桂生姜

宋灿洋,邓天舒,郭舟盈,吴夏秋

(浙江中医药大学 1.第一临床医学院;2.公共卫生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截至2019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已达27.5%,是我国最主要的疾病负担。据201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我国国民的日均盐摄入量为10.5 g,远高于每日5 g的推荐摄入量。饮食结构的过“咸”(高盐)特点,是导致高血压、肥胖、心血管疾病等增加的原因之一,合理膳食对高血压防治意义重大。“谨和五味”是中国传统饮食的养生之道。研究显示,“辛”味食物可降低大脑对“咸”味的依赖,进而减少盐的摄入量。在中国人的厨房里,有大量的香辛料可供选择,“增辛”可能有助于“少盐”目标的实现。香辛料,指用于食品调味、能产生香气和滋味的香辛料植物性产品,如生姜、姜黄、肉桂、辣椒,是中国人餐桌上常见的食材。研究显示,香辛料具有降血压和改善心血管功能的潜在效益。本研究拟对常见辛味食物与血压关联性的国内外人群研究进行综述,系统评估香辛料对血压值的影响和潜在健康效益,以期为高血压群体的日常饮食防治提供思路和证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香辛料的选择 根据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香辛料和调味料名称》(GB/T 12729.1-2008)与国家卫健委《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纳入高良姜、草果、砂仁、姜黄、山奈、姜、肉桂、芫荽、小茴香、花椒、八角、薄荷、肉豆蔻、黑胡椒、荜拨、丁香、薤白、西红花、辣椒,共19种辛味食物。

1.2 文献检索 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数据库来源包括Medline, Web of Scienc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检索词由两部分组成:①辛味食物的检索词,包括其中文或英文及拉丁文名称;②高血压的关键词,包括“blood pressure”或 “hypertension”或 “hypertensive”或“systolic blood pressure”或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血压”或“高血压”或“收缩压”或“舒张压”。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RCT)或随机交叉试验。研究对象为接受辛味食物干预的患者或健康志愿者,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等。干预措施中,干预组为辛味食物干预饮食,对照组为安慰剂干预饮食或规定的降压药。主要结局指标为血压值(blood pressure,BP),包括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排除标准:①研究对象<18周岁;②非随机及半随机对照试验;③会议报告及其他形式研究;④重复性研究;⑤无法获得可用数据的研究;⑥动物实验。

1.4 数据提取与分析 由2名研究人员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采用标准的数据提取表提取数据后交叉核对,如有异议则与第3名研究人员协商后选取。按照Jadad评分量表评价文献质量。提取内容主要包括:研究人群的特征;干预措施的使用方法;研究的持续时间;结局指标以及研究类型等。计算辛味食物补充组和对照组血压参数的均值变化及其相应的标准差,将其作为Meta分析的效应量。当研究结果在多个时间点显示时,只考虑与最长治疗时间相关的数据。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本次研究结局评价指标血压为连续性变量,因此采用均数差()或加权均数差()及95%可信区间(CI)表示。本研究采用两组干预结束的结局指标之间的差值为主要效应参数,计算均数(Mean)和标准差()。利用定量判断异质性的大小。若各研究结果间统计学异质性小(<50%),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 Meta 分析;若各研究结果间统计学异质性大(>50%),则进一步分析异质性来源,在排除明显影响因素后,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 Meta 分析。为进一步分析异质性的潜在来源,本研究根据参与者的干预剂量和干预周期进行亚组分析。最后,通过敏感性分析评估每项研究对总体效果大小的影响。对于无法获得血压具体数值的纳入文献,不做Meta分析,以表格形式陈列和对比研究数据。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通过检索初步获得5 790篇论文,筛除重复后获得5 229篇论文,通过阅读题目摘要排除5 125篇论文,通过通读全文排除78篇文章,最终纳入26篇文献。其中姜黄11篇、姜5篇、肉桂9篇、西红花3篇、辣椒1篇。纳入研究基本特征见表1。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见表2。

表1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表2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2.2 姜黄 共筛选出11个RCT,包含685例患者。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姜黄对血压无影响(>0.05)。见图1、图2。根据剂量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姜黄使用量<1.5 g或≥1.5 g对SBP和DBP均无影响(>0.05)。根据干预周期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姜黄干预周期<12周或≥12周时对SBP和DBP均无影响,见表3。采用逐一剔除单个研究的方法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资料间存在异质性,应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显示,随剔除文献不同,产生波动。当剔除Y.Pananhi 2017时姜黄SBP 95%CI(-2.44,2.99)发生较明显改变,DSP总体效应值较稳健。而其余95%CI在固定范围内,检验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本次研究稳定性相对较好。

图1 姜黄补充对SBP影响加权平均差与95%置信区间森林图Figure 1 Effects of turmeric supplementation on SBP weighted mean difference with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S) forest chart

图2 姜黄补充对DBP影响加权平均差与95%置信区间森林图Figure 2 Effects of turmeric supplementation on DBP weighted mean difference with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S) forest chart

表3 姜黄对血压影响的Meta分析中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的亚组分析

2.3 生姜 筛选出5篇RCT,包含288例患者。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显示,生姜对血压无影响(>0.05)。见图3、图4。以不同干预周期进行亚组分析,使用生姜≤8周或>8周,对SBP和DBP均无影响(>0.05)。见表4。

图3 生姜补充对SBP影响加权平均差与95%置信区间森林图Figure 3 Effects of ginger supplementation on SBP weighted mean difference with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S) forest chart

图4 生姜补充对DBP影响加权平均差与95%置信区间森林图Figure 4 Effects of ginger supplementation on DBP weighted mean difference with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S) forest chart

表4 补充生姜对血压影响的Meta分析中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的亚组分析

2.4 肉桂 共纳入9篇RCT,包括641名参与者。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肉桂治疗可降低SBP(<0.05)和DBP(=0.05),但对DBP的影响为临界效应。见图5、图6。根据肉桂剂量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在肉桂使用量≤2 g对SBP无影响,但可以降低DBP,且为临界效应;在肉桂使用量>2 g可以降低SBP,但对DBP无明显降压作用。根据干预周期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在肉桂干预周期小于12周时对SBP和DBP均无影响,当肉桂干预周期大于12周时对SBP无影响,但可降低DBP。见表5。

图5 肉桂补充对SBP影响加权平均差与95%置信区间森林图Figure 5 Effects of cinnamon supplementation on SBP weighted mean difference with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S) forest chart

图6 肉桂补充对DBP影响加权平均差与95%置信区间森林图Figure 6 Effects of cinnamon supplementation on DBP weighted mean difference with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S) forest chart

表5 肉桂对血压影响的Meta分析中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的亚组分析

2.5 西红花 在纳入的3篇RCT文章中,1篇研究发现摄入西红花8周,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另2篇研究结果显示6周或8周西红花干预对代谢综合征或轻中度哮喘患者的血压均无影响。

2.6 辣椒 相关的人群研究表明,辣椒的短期食用对于血压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但由于辣椒多直接以膳食形式作用于人群,以口服形式进行干预的实验较少,因此,能证明辣椒干预对于血压的确切影响的证据数量有限。值得注意的是,辣椒对于血压的影响可能存在倒U形关系。随着饮食中辣椒摄入量增加,可能会出现升血压作用。队列研究显示,饮食嗜好偏辣的中老年人的收缩压较饮食偏清淡的中老年人更高,且食用辣椒的频率与患高血压人数呈正相关,即食用辣椒频率更高的组别中患高血压的人数更多。同时,Shi等的研究显示,持续摄入辣椒20年对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影响不同。

3 讨论

本研究共遴选出19种常见辛味食物,并对姜黄、生姜、肉桂、西红花和辣椒进行系统综述。结果显示,姜黄使用量(<1.5 g或≥1.5 g)、干预周期(<12周或≥12周)对SBP和DBP均无影响。生姜干预周期(≤8周或>8周)对SBP和DBP均无影响。肉桂使用量≤2 g可以降低DBP,肉桂使用量>2 g可以显著降低SBP,但对DBP无明显降压作用;干预周期≥12周可降低SBP但对DBP无影响,干预周期<12周对SBP和DBP均无影响。西红花的摄入能使研究人群的血压下降,提示西红花有潜在降血压效果。辣椒的短期(12周)摄入显示辣椒对于血压有良好的影响。目前尚未检索到高良姜、砂仁、山奈、八角、薄荷、荜菝、丁香、薤白与血压直接相关的研究。草果、肉豆蔻、芫荽、小茴香、黑胡椒、花椒对血压的潜在影响,由于相关文献经筛查后不符合纳入标准,不在本文进行讨论。

综上,姜黄、生姜、肉桂、西红花、辣椒等多种辛味食物具有潜在降血压效果。《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明确指出,到2030年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 g以内,“增辛”将有助于“控盐”目标的实现。针对国人饮食结构现状,倡导五味平衡的膳食模式,对慢性病防制和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均有重大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姜黄、生姜、肉桂的Meta分析结果的异质性普遍较高,可能与干预剂量的不统一、研究对象的多样性、样本量不均衡均有关。如,本次纳入的临床试验中,研究对象包括欧美人种、亚洲人种等,患者基础疾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Ziegenfuss的肉桂临床试验中仅纳入22名试验者,Anderson的肉桂临床试验中纳入了135名试验者,对异质性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猜你喜欢
姜黄肉桂生姜
体寒的人吃点肉桂
体寒的人吃点肉桂
药食同源话姜黄
药食同源话姜黄
肉桂全身都是宝
嚼生姜对付小感冒
药食两用的姜黄
药食两用的姜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