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水稻区域试验

2022-09-08 01:30衣政伟侯凡胡中泽唐昌华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华中生育期水稻

衣政伟,侯凡,胡中泽,唐昌华*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泰州农科所,江苏 泰州 225300;2.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6)

我国水稻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7%,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消费国,我国有2/3的人以稻米为主粮[1-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重视产量更要注重品质的提升,大力推广优质稻种植是确保农民增收、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更有利于品种布局和提高市场竞争力[3-6]。水稻产量受遗传基因差异和环境影响大,使得产量表现不尽相同,其中农业气象是影响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水稻关键生育期高温、多雨等天气影响水稻生育进程[7-12]。我们在泰州地区开展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水稻品种区域试验,以通过观察品种在当地的适应性、抗逆性、稳产性和丰产性,对各品种特性和生产利用价值作出客观、准确和全面的评价,从而筛选出适宜泰州地区种植的优质稻新品种,为新品种的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于2020年在泰州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进行,该基地距离城区20 km,田块平整,交通便利。前茬为小麦,地力中等,灌排设施完善。土壤类型为黏壤土,土壤质地养分为总氮含量2.89 g·kg-1,全磷含量0.73 g·kg-1,全钾含量16.53 g·kg-1,有机质含量48.79 g·kg-1。

所用品种由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包括中浙优518、裕两优1号、华浙优26、中浙2优12、中浙优11、中浙优1802、华浙优2805、华浙优千禾、华中优7号、华浙优518、华浙优28、航两优1658、华两优2号和丰两优4号。

1.2 处理设计及田间管理

以品种为处理,14个品种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四周设4行保护行,行距33.3 cm,小区面积13.33 m2。

前茬作物为小麦,5月12日进行晒种、药剂浸种等种子处理,5月15日播种,水育秧,5月13日用45%复合肥作基肥450 kg·hm-2,6月14日送嫁肥75 kg·hm-2。试验田内6月13日、6月15日机耕2次;6月15日整地2次。6月18日单本带蘖移栽,行株距为30 cm×15 cm。6月16日施45%复合肥450 kg·hm-2作基肥,6月29日施尿素150 kg·hm-2作分蘖肥,7月7日施尿素225 kg·hm-2作第二次分蘖肥,8月12日施高氮复合肥(N 30%、K2O 6%)225 kg·hm-2作穗肥。7月26日治病治虫:240 g·L-1噻呋酰胺450 mL·hm-2防治纹枯病、1%甲维盐750 mL·hm-2防治稻纵卷叶螟、80%吡蚜酮525 g·hm-2防治稻飞虱、40%三环唑900 mL·hm-2防治稻瘟病、20%氯虫苯甲酰胺150 mL·hm-2防治螟虫。8月12日治病治虫:30%吡蚜噻虫胺300 g·hm-2防治稻飞虱、40%三环唑750 g·hm-2防治稻瘟病、40%稻瘟灵精粉1 200 g·hm-2防治稻瘟病、20%噻呋酰胺600 mL·hm-2防治纹枯病、20%氯虫苯甲酰胺225 mL·hm-2防治螟虫。6月16日除草封闭:50%丙草胺2 400 mL·hm-2+15%吡嘧磺隆300 g·hm-2。7月7日除草剂:31%五氟丙草胺3 900 mL·hm-2,60%苄嘧磺隆150 g·hm-2。8月3—7日搁田。

1.3 测定项目

记录播种期、移栽期、秧龄、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等时间。生长期内测定基本苗、最高苗、分蘖率等,成熟期测定有效穗数、成穗率、株高、穗长、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并计算理论产量,成熟期小区单收测实产。选取成熟后放置3个月以上的稻谷样品500 g送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碾米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等,包括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粒长、长宽比、垩白粒率、垩白度、透明度、碱消值、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等。

华浙优26、华浙优28因熟期短,遭遇鸟禽啄食,穗粒数和实际产量存在误差。2020年度水稻生育期内降水量和频次较往年偏多,使得部分品种有效穗数较往年有所减少,部分品种抽穗期前后遇降水有稻曲病发生。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稻生育期内的气象因子

水稻生长季内试验地活动积温为3 934.2 ℃。生长季内各生育期中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平均值见表1。9月份上、中旬日平均气温为24.9 ℃,有利于水稻后期完熟。试验地全生育期内日平均日照时数为4.2 h,其中,分蘖期日照时数为1.3 h。降雨集中于6、7月,其中,6月下旬至7月中旬日平均降水量为16.3 mm,8月25—30日日平均降雨量为17.7 mm,部分品种抽穗期前后遇降水有稻曲病发生。

2.2 水稻品种的生育期

由表2得知,华浙优26、航两优1658、华浙优28始穗期较早,分别为8月16日、8月16日和8月18日。华浙优26、航两优1658、华浙优28齐穗期较早,分别为8月18日、8月18日和8月20日。成熟期在10月1日之前的品种是华浙优26、华浙优28,成熟期分别为9月28日、9月29日。中浙优11号始穗期最迟为9月2日,齐穗期最迟为9月5日。中浙优11与华中优7号成熟期最迟为10月20日。从全生育期来看,华浙优26、华浙优28时间最短,分别为129 d、130 d,中浙优11与华中优7号全生育期最长,均为158 d。本研究中所有品种全生育期时间跨度最大为29 d。

表1 试验地主要气象因子

表2 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水稻品种关键生育期

2.3 水稻品种的经济性状

由表3得知,最高苗数、分蘖率以中浙优518最大,分别为358.5万·hm-2和1 514.9%,华浙优千禾最高苗数、分蘖率最小,分别为262.5万·hm-2和1 082.4%。航两优1658有效穗数最大,为301.5万·hm-2,华中优7号有效穗数最小,为216.0万·hm-2。华浙优11成穗率最大,为88.5%,中浙优518成穗率最小,为77.5%。华浙优千禾株高最高,为145.6 cm,航两优1658株高最低,为106.7 cm。中浙优11穗长最长,为31.9 cm,航两优1658穗长最小,为23.2 cm。华中优7号总粒数最多,为321.5粒,华浙优28总粒数最少,为182.5粒。华浙优千禾实粒数最多,为267.7粒,丰两优4号实粒数最少,为155.2粒。华浙优26结实率最大,为89.2%,华中优7号结实率最小,为78.2%。丰两优4号千粒重最大,为27.6 g,华浙优千禾千粒重最小,为19.7 g。实际产量中,华中优7号产量最大,为13 275 kg·hm-2,华浙优28产量最低,为8 875 kg·hm-2,除中浙优1802、华浙优2805和华浙优28产量在10 000 kg·hm-2以下外,其余品种产量均在 10 000 kg·hm-2以上,且裕两优1号、华浙优26、中浙优11、华中优7号等产量均在11 000 kg·hm-2以上,理论产量变化规律同实际产量基本一致。

表3 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水稻品种主要经济性状

由表4和表5可知,参试品种农艺性状和抗性等指标如耐寒性、整齐度、株型、叶色、叶姿等基本无差异。各品种综合评价为整齐度高、株型紧凑、熟期转色好,其中华浙优26、华浙优518、华浙优28、航两优1658和丰两优4号等综合评级为B,其余为A。各小区均未发现倒伏情况,华浙优26和华浙优28落粒性表现为易,其余品种表现为中。叶瘟、穗茎瘟、白叶枯病和纹枯病等各品种均未发生,中浙优11、华浙优2805、华中优7号、华浙优518和华两优2号均有轻微稻曲病。

表4 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水稻品种农艺性状及抗性

表5 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水稻品种综合评价

由表6得知,各水稻品种加工品质中糙米率、精米率基本无差异,整精米率差异较大,中浙2优12整精米率最大,为67.2%,中浙优11最小,为54.3%,二者相差12.9%。裕两优1号、中浙优11和华两优2号的粒长最大,均为7.0 mm,华浙优千禾粒长最小,为5.9 mm,华中优7号和航两优1658次之,分别为6.2和6.4 mm,其余品种粒长在6.5~6.9 mm。华中优7号与华浙优千禾长宽比最小,分别为2.5和2.8,其余品种长宽比均在3.0~3.5。各水稻品种间垩白粒率差异较大,华中优7号垩白粒率最大,为26.0%,华浙优518垩白粒率最小,为3.0%,二者相差23.0百分点,另外中浙2优12、华浙优千禾也较小分别为4.0%和5.0%。垩白度差异也较大,华中优7号最大,为4.4%,华浙优518最小,为0.5%,中浙2优12、华浙优千禾也较小,分别为0.7%和0.9%。碱消值差异不大,华中优7号、华浙优518和丰两优4号最大,为6.9级,华浙优28最小,为5.0级,中浙优11次之,为5.1级,其余品种均在5.4~6.4级。胶稠度差异较大,裕两优1号和华两优2号均较大,分别为82.0、83.0 mm,华浙优518、航两优1658和丰两优4号均较小,分别为67.0、67.0和69.0 mm,其余品种胶稠度均在72.0~77.0 mm。直链淀粉差异较大,华两优2号最大,为24.6%,裕两优1号次之,为22.8%,华浙优千禾最小,为14.2%,华浙优26和中浙优1802次之,为14.5%,其余品种均在15.5%~17.0%。

表6 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水稻品种米质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参试的14个品种中,其产量和综合性状均有一定差异。其中,中浙优518、裕两优1号、中浙2优12、中浙优1802、华浙优千禾等品种株型紧凑、整齐度高、群体受光条件和后期转色好。裕两优1号、华浙优26、中浙优11和华中优7号等品种实际产量较高,均超过11 000 kg·hm-2,其中华中优7号实际产量最高,为13 275 kg·hm-2,华浙优518产量也较高,为10 850 kg·hm-2。从部标食味等级来看,华中优7号米质为部标三等,华浙优518为部标一等,其余品种为部标普通、二级或者三级。其中,中浙优518和华浙优2805产量分别为10 800和9 825 kg·hm-2,米质均为部标二等。

通过对不同水稻品种的区域试验进行研究,综合考虑各品种的农艺性状、丰产性、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及其在当地的适应性,各品种大部分表现良好,苏中地区可进一步筛选示范种植,推荐选择华浙优518作为当地搭配南粳9108粮食生产的新品种,该研究为筛选出适宜泰州地区推广的中籼迟熟水稻品种资源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该品种具有合适的生育期(149 d),优良的品质条件和适应性。

配套栽培技术为:提早育秧(5月15日),培育壮秧;单株带蘖人工移栽,行株距30 cm×15 cm;及时搁田控制高峰苗;精确调节水肥,合理增补钾肥,施用肥料根据目标产量、土壤供氮水平、氮素肥料的当季利用率来确定,全生育期施纯N约300 kg·hm-2;当群体80%够苗后自然断水搁田;拔节至孕穗期湿润灌溉,保持土壤湿润;孕穗期至抽穗扬花期建立浅水层;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保持田间湿度;收获前7~10 d断水。

猜你喜欢
华中生育期水稻
什么是海水稻
华中要塞:义阳三关
吉林水稻关键生育期延迟型/障碍型冷害时空变化*
新四军华中抗战
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氮素积累特性研究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中国大豆生育期组零点标识落成仪式在黑河举行
不同播期对格尔木藜麦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分析
华中特水养殖蓬勃发展,那些年转型的水产人都过得怎样了?
一季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