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居民和专家双视角的杭州市百丈镇乡村景观评价

2022-09-08 01:31谈石柱郑叶静柯永腾钱家豪严少君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专家景观居民

谈石柱,郑叶静,柯永腾,钱家豪,严少君

(浙江农林大学 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

近年来,乡村建设摆脱了对环境的破坏性开发模式,推动乡村生态文明、促进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乡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也出现设计师的规划模式、设计理念等脱离乡村实际的情况,导致乡村环境改善甚微,或是只能短暂改变乡村风貌,甚至可能出现适得其反的情况[1-2]。乡村居民以生存为导向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乡村景观的保障生存、获得归属认同等功能[3],但由于居民长期处于弱势地位,缺少保障自身权益的渠道,景观设计已偏离了居民需求,居民和专家对乡村景观的态度差异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关于乡村景观的评价,从专家的角度看,主要以刘滨谊等[4-5]提出的2种乡村景观的评价体系为主;从居民的角度看,乡村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研究[6-8],缺乏居民和专家双视角的研究。基于此,本研究以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重要性-绩效性分析法(IPA)相结合的方法,对专家和百丈镇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分别对乡村景观进行评价,以期探索居民和专家乡村景观态度差异,从理论层面为后续的乡村景观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百丈镇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西北部,森林覆盖高达84%,是典型的山地乡村景观。由半竹村、石竹园村、百丈村、溪口村、泗溪村和仙岩村6个村组成,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外部交通发达。区域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属浙北山区,亚热带季风气候。此外,百丈镇拥有釜托寺、杭宣古道和独松关等文化资源,以及十里竹海、皮山坞水库和平天堂等自然资源。

1.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结合研究区域的景观特点,通过查阅相关参考文献[4-5,9],并邀请15位相关专业的专家对指标进行分析筛选,最终确定4个项目层指标和18个因素层指标的百丈镇乡村景观评价指标体系(表1)。

1.2 层次分析法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两两判断矩阵,邀请20位专家,采用1~9标度对判断矩阵进行打分。整理专家填写的判断矩阵,运用层次分析法软件Yaahp 0.5.3录入数据,计算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λmax和随机一致性比率CR,其中各矩阵CR<0.1,各判断矩阵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最后计算满足一致性检验的判断矩阵,得出各指标权重[10]。

1.3 重要性-绩效性分析法

根据专家筛选的指标,对百丈镇的居民进行重要性和满意度的问卷调查,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对18项指标的重要性和满意度程度进行赋值。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1)受访者人口统计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等内容;(2)居民对百丈镇乡村景观的重要性评价,“-2、-1、0、1、2”分别表示“非常不重要、不重要、一般、重要、非常重要”;(3)居民对百丈镇乡村景观的满意度评价,“-2、-1、0、1、2”分别表示“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

表1 百丈镇乡村景观评价体系指标与权重

2021年6月中旬,以在百丈镇6个村随机抽样、现场回收的方式发放问卷共200份,采用克朗巴哈α信度系数对调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进行检测,问卷信度系数为0.775,α>0.7,问卷内部一致性较好。最后计算重要性和满意度的平均值,并绘制IPA方格图[11]。

2 结果与分析

2.1 样本特征

共回收专家问卷1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0%。共回收居民问卷18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2.5%。其中男性占53.5%;年龄在18岁以上占95.1%,表明其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受教育程度主要以小学和初中为主,占78.9%,其受教育程度较低;职业主要以农民和工人为主,占51.9%。

2.2 乡村景观专家评价

由表1可知,乡村景观项目层指标权重的排列顺序依次是美感效果(0.387)、生态质量(0.275)、文化价值(0.198)和社会效应(0.140)。在因素层方面,景观自然性(0.139)、生态稳定性(0.117)、景观感染力(0.112)、文化丰富性(0.111)、生物多样性(0.088)权重较高,在专家视角重要性较强。

百丈镇物产丰富,素有“竹海”之称,优势资源十分显著。再则,作为休闲旅游的胜地,百丈镇背山临溪,森林资源丰富,生态功能完善,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这些资源使百丈镇的美学效果和生态质量在整体的乡村景观中占据重要的比重,因而受到专家学者重视。同时,百丈镇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既包含景观资源所赋予的历史文化印记,包括罗窑坞的吴越文化、黄回山的道教文化、红色文化和竹文化等镇内含有的多元文化。内在的文化丰富性需要通过适当的挖掘才能体现其价值,指标权重的居于次要位置。乡村景观以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为主,主要考虑乡村景观的客观因素,却忽视了“人”与乡村景观的关系,致使社会效应权重低。

2.3 乡村景观居民评价

由表2可知,百丈镇乡村景观的重要性评价结果介于0.72~1.62,满意度评价结果在-0.74~1.25,居民对绝大多数指标的认同度较高。具体来看,居民重要性评价分值较高的依次为环境宜居度(1.62分)、经济活力(1.55分)、交通通达度(1.54分)、农产品认同度(1.47分)、卫生水平(1.23分)、景观奇特性(1.22分)。总体来说,居民的重要度主要集中在社会效应,其次是生态质量和美感效果,最后是文化价值。从满意度方面来看,居民满意度评价分值较高的依次为植物覆盖度(1.25分)、生态稳定性(1.17分)、景观自然性(1.14分)、环境宜居度(1.12分)、生物多样性(1.09分)。总体来说,满意度首先是生态质量,其次是美感效果,最后是文化价值和社会效应。

以重要性为X轴、满意度为Y轴,将重要性平均值1.11和满意度平均值0.50为象限交叉点,将18项指标在图上进行标注,绘制百丈镇乡村景观重要性-满意度IPA方格图(图1)。

第一象限为优势区,重要性和满意度双高。主要集中在美感效果和生态质量2个方面,其中分布的因子有农产品认同度、环境宜居度、景观奇特性、植物覆盖度及文化丰富性等。目前的乡村景观建设已能满足居民的需求,可在当前的乡村景观建设程度上加以保持,不断发挥优势。

第四象限为保持区,重要性低,满意度高。主要集中于美感效果、生态质量和文化价值3大类,分布的因子为景观有序性、景观自然性、生物多样性、生态稳定性、文化丰富性、文化本土性及文化悠久性等。表明对这些因子的开发已经满足居民的需求,可适当减少对其开发关注程度,以便充分利用乡村景观资源。

表2 居民对百丈镇乡村景观重要性—满意度统计

图1 百丈镇乡村景观IPA方格

第三象限为次要考虑区,重要性和满意度双低。所属的因子主要包括景观多样性、景观感染力及文化吸引力,对其可以不作为重点考虑。可以看出,居民对此类因子的敏感度较低,并且在实际景观体验中的效果欠佳,后期应当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善。

第二象限为弱势区,重要性高,满意度低。主要为社会效应项目层中,包括交通通达度和经济活力2项因子,表明对居民交通以及乡村经济的敏感度较高,觉得其较为重要,但乡村景观建设的实际效果未能达到居民的期望。乡村的交通与经济与乡村发展、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可通过推动乡村的建设发展以达到居民的期待。

3 小结与讨论

专家和居民的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专家更多从专业的角度考虑区域可持续发展,注重从景观美学追求心理上的愉悦以及发展乡村旅游的可能性,但这种思维方式忽视了居民的需求。居民则更加注重乡村景观的社会效益,居民的意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乡村和自身需求的真实情况,是规划方案切实可行的重要依据。马斯洛心理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人总是从低级需求不断向高级需求转移[12]。居民最开始关注的是居民环境宜居、交通通达和设施完善等基础的人居环境,农产品认同和乡村经济活力等保障生活需求因素,只有在基础的需求满足之后才会追求乡村景观的美学效果等精神层面的需求。因此,在乡村景观建设中哪个因素是首要关注对象存在分歧,没有考虑居民意愿的规划方案将会与居民生产生活相脱节,完全按照居民意愿具有局限性,如有些居民在经济产业发展比较盲目,偏离实际的产业发展规律[7]。

当前景观规划设计主要以政府和设计师“精英”主导,鲜有的居民访谈也是流于形式,没有针对性解决问题[13],同时由于居民的文化程度限制导致在交流上存在障碍,居民意愿被边缘化。笔者认为,乡村景观建设需要在专家专业知识和居民的实际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在实际项目中应由专家和居民共同制定景观规划设计方案。第一,在前期调研阶段,居民提供给地理气候、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信息;第二,在中期制定规划设计方案阶段,居民表达个人想法和利益诉求,专家平衡满足功能和审美等专业因素和居民的需求的关系;第三,后期的实施评估阶段,主要依靠居民的自治,专家得到方案使用后评价的反馈汲取经验,指导后续的规划设计。

猜你喜欢
专家景观居民
致谢审稿专家
景观别墅
石器时代的居民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请叫我专家
专家面对面
高台居民
专家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