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基层医院联络护士压力性损伤护理的同质化培训

2022-09-08 03:40金丽红陈圆圆邹继华叶秋玉吴婧尚旭丽陈敏华陈晓红陈琴芬季美芬
护理学杂志 2022年15期
关键词:联体同质化联络

金丽红,陈圆圆,邹继华,叶秋玉,吴婧,尚旭丽,陈敏华,陈晓红,陈琴芬,季美芬

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PI)[1]不仅影响患者疾病的恢复,而且延长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增加再住院率,甚至引发医疗纠纷[2-4]。据统计,我国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现患率为1.67%,其中二级医院现患率为2.55%[5]。由于我国不同层级医院的护理水平差距较大,医联体基层医院压力性损伤护理水平有待提高[6]。实施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同质化培训有利于临床护理人员掌握相关知识,提升其护理水平,保障患者安全[7]。我院作为医联体主体医院,成立了造口伤口失禁专科护理团队,对医联体基层医院联络护士开展压力性损伤护理同质化培训,取得了较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8年成立医联体办公室,负责与区域内3所县级综合医院建立医联体合作关系。本研究选取医联体3所县级医院压力性损伤联络护士为培训对象。纳入标准:基层医院指定的压力性损伤联络护士;已取得护士职业资格证书;所在医院工作3年以上;自愿参加项目培训。剔除中途产假、病假及退出者。共纳入28名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3~54(31.61±7.16)岁。学历:中专5名,大专10名,本科13名。职称:护师20名,主管护师6名,副主任护师2名。

1.2培训方法

1.2.1成立同质化培训项目小组 项目组成员由10人组成,包括主任护师及教授各1名、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5名。其中造口伤口失禁专科护士8人,均经过系统的专科培训且获得国家级(2名)、省级(5名)及院级(1名)造口伤口失禁专科护士证书,从事专科工作5年以上。组长由护理部主任担任,副组长由造口伤口失禁专科小组组长担任,共同负责压力性损伤护理同质化培训的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管理。项目组成员负责培训方案设计、培训讲义编写、微课视频录制、培训课程实施、资料收集与整理、培训效果评价等。

1.2.2同质化培训方法

以ADDIE模型[8]为理论框架,通过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5个阶段开展同质化培训。

1.2.2.1分析医联体基层医院护士压力性损伤护理现状 采用小组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分析医联体基层医院护士压力性损伤护理现状。小组访谈法:共邀请医联体基层医院护士10人参加小组访谈。结果显示,医联体基层医院护士压力性损伤护理理论知识和专科技能缺乏,部分护士缺乏压力性损伤临床判断的自信心;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管理较薄弱,缺少规范的工作标准,对培训需求较大。问卷调查法:采用王文[9]汉化的压力性损伤护理知识评估量表对医联体基层医院142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压力性损伤护理知识得分率为51.9%,说明基层医院护士压力性损伤护理知识掌握不佳,亟需开展针对性培训。

1.2.2.2设计同质化培训方案 基于文献研究法,学习国内外护士压力性损伤护理的培训内容、培训模式和评价体系等,以临床需求为基础,通过项目小组的头脑风暴,形成培训方案初稿。组织我院及医联体医院压力性损伤管理核心成员集中讨论,确定最终培训方案,见表1。

表1 医联体基层医院联络护士压力性损伤护理同质化培训方案

1.2.2.3开发同质化培训项目 根据《压疮/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19年版[1]和《跨专业团队评估和管理压力性损伤指南(第三版)》2016年版[10]等内容,项目小组进行同质化培训项目培训内容开发,包括编写压力性损伤同质化护理讲义、制作课件、撰写教案、录制微视频(15个)、撰写护理案例(8个),并将压力性损伤护理操作微课视频等上传到掌医课堂App。项目组对授课教师进行培训、调试线上教学平台、准备线下操作培训用物、制作客观结构化考核剧本和评分标准、编制培训项目满意度调查表等。

1.2.2.4实施同质化培训

1.2.2.4.1理论知识培训(2021年6月) 联络护士手机客户端下载掌医课堂App和腾讯会议App,采用线上对分课堂进行教学培训。①课前线上自学:教师于培训前3~5 d将掌医课堂App上教学微课视频、课件和随堂测试题等发布给学员,并要求学员在掌医课堂App上自主学习,完成随堂测试。②课中线上对分课堂:教师通过腾讯会议在线授课、课上讨论、学生学习体会分享、教师总结等,分享部分为各小组(4人/组)轮流分享自主学习心得和重难点内容,每组每次分享约20 min;讨论学科前沿知识等,以激发学员学习兴趣,每次培训结束时,教师通过思维导图总结培训重难点内容,梳理内在逻辑关系,帮助学员构建知识框架,深化理解。线上学习集中于6月份,每周六开展1次培训,共4次,每次3~4学时。

1.2.2.4.2临床实践培训(2021年7~12月) ①线下工作坊操作培训:线下培训于7月第一周周六进行(4学时),28名学员集中于我院教学培训基地开展培训,以自愿原则将学员分为7组,每组4人,各组选1名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共同学习。工作坊操作培训分为理论讲授(由培训教师介绍培训的主要内容,约30 min)、模拟操作体验(教师现场操作演示,学员在培训教师指导下进行操作实训,约40 min)、经典案例讨论及护理方案设计(组长抽取案例,根据培训要求小组成员共同讨论,设计护理方案,并进行现场操作演示,约40 min)和探讨总结(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培训总结和收获分享,最后由教师总结,对存在的问题与学员们共同探讨、制定解决方案,约30 min)4部分。②临床在岗压力性损伤护理实践:根据压力性损伤同质化培训内容,联络护士在本科室开展临床工作,项目小组每3个月1次对医联体基层医院各科室的压力性损伤同质化护理质量进行现场质控和督查(共2次),指出不足,并针对性辅导和改进,召开压力性损伤同质化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会议,学员进行阶段性同质化护理实践工作汇报,反馈临床实践中的难点和问题。结合督查和质控结果,总结并及时探讨、制订改进策略和措施。对于压力性损伤护理实践中的难点,联络护士寻求线上咨询和指导。

1.3评价方法 ①护士压力性损伤管理自我效能感量表:采用候梦晓等[11]汉化的量表,用于测量护士对压力性损伤管理的自我效能感,包括评估(2个条目)、计划(2个条目)、管理(2个条目)、决策(4个条目)4个维度共10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从“无法做到”至“完全能做到”分别赋1~5分,得分越高说明自我效能感越高。②压力性损伤知识评估量表[9]:用于测量护士压力性损伤知识,包括病因(4个条目)、危险因素评估(2个条目)、分类与观察(3个条目)、压力性损伤预防(7个条目)、营养(3个条目)、特色患者(2个条目)6个维度共21个条目,各条目均为单选题,答对得1分,答错或不知道0分,总分0~21分,得分越高说明护士压力性损伤知识掌握越好。③客观结构化考核评价表:由我院造口伤口失禁专科小组护士结合本院护士年终操作考核表编制,用于评价学员压力性损伤护理实践能力,经过专家会议论证后形成最终版评价表。由在我院实习且经过培训后的护生作为标准化病人,项目小组的3名副主任护师作为考官进行考核,每名学员考核时间约20 min。客观结构化考核评价表评分标准:操作表现(95分)包括患者评估(20分)、体位管理(20分)、皮肤管理和伤口换药(30分)、健康宣教(20分)、人文关怀(5分),现场表现(5分),满分100分。现场表现评分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1分表示未完成同质化护理,5分表示很好地完成同质化护理,由考官根据学员表现打分。培训前(2021年5月)及培训后(2021年12月)由项目组成员分别对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及压力性损伤护理实践能力评价。④联络护士对同质化培训的满意度:自制问卷于培训后调查,包括7个条目,采用“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4级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培训前后护士压力性损伤管理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培训前后护士压力性损伤管理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n=28) 分,

2.2培训前后护士压力性损伤知识及护理实践能力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培训前后护士压力性损伤知识及护理实践能力评分比较(n=28) 分,

2.3护士对压力性损伤护理同质化培训的满意度 见表4。

表4 护士对压力性损伤护理同质化培训的满意度(n=28) 人(%)

3 讨论

3.1压力性损伤护理同质化培训有助于提升联络护士压力性损伤管理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身能否完成特定领域行为目标的自信程度,提升自我效能感对改善工作态度、增强工作动机、提高岗位胜任力和工作绩效等具有重要意义[12]。自我效能感是提高医联体基层医院护士压力性损伤管理临床能力的重要指标,其压力性损伤管理自我效能感能有效预测患者的健康结局[13]。本研究结果显示,培训后联络护士压力性损伤管理自我效能感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5),说明压力性损伤护理同质化培训能提升医联体基层医院联络护士的压力性损伤管理自我效能感。分析原因,可能是本研究注重将线下操作培训和为期6个月临床在岗压力性损伤护理实践运用于培训中,针对性地给予医联体基层医院联络护士压力性损伤护理指导和改进策略,避免了理论与实践脱节,保障了本次培训的学习效果,增强其对压力性损伤评估、计划、管理和决策的自我效能感。

3.2压力性损伤护理同质化培训有助于提升联络护士压力性损伤知识和实践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培训后联络护士压力性损伤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5),说明以造口伤口失禁专科护士为主导的压力性损伤护理同质化培训能够提高医联体基层医院联络护士的压力性损伤知识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14-15]基本一致。可能因为本研究依托医联体主体医院的优质护理资源,发挥了造口伤口失禁专科护士的专业优势和作用;培训内容既符合规范化标准,又满足了临床护理需要;融合线上对分课堂和线下工作坊实践操作、临床压力性损伤护理实践质控及指导等培训方式,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有助于培训对象对压力性损伤防护知识的理解、内化,并能掌握压力性损伤护理操作要点,提高其压力性损伤护理实践能力。

3.3培训护士对压力性损伤护理同质化培训满意度较高 学员的培训满意度是评估培训策略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16]。本研究结果显示,学员对压力性损伤同质化护理培训总体满意度达92.8%,说明本次培训得到学员认可。可能因为本培训以基层医院临床护士的需求及压力性损伤的薄弱环节为导向针对性设计培训内容,以ADDIE为理论模型,培训以学员为中心,专科护士主导下采用线上、线下及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有效提升了医联体基层医院联络护士压力性损伤护理知识、实践能力和自我效能感,学习过程中的课中讨论和学习体会分享环节极大地提升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注意力,工作坊学习模式下的互动激励学员间互相分享经验,而护理实践中实时线上咨询指导有利于护士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均有利于提升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

4 小结

本研究基于ADDIE模型对医联体基层医院联络护士开展压力性损伤护理同质化培训,结果发现提高了联络护士的压力性损伤管理自我效能感、压力性损伤知识水平和护理实践能力。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是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有待开展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结果。下一步拟在主体医院的指导下,在基层医院成立伤口护理小组,由培训后的联络护士对基层医院的所有护士开展压力性损伤护理同质化培训,发挥联络护士在基层医院压力性损伤护理及管理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
联体同质化联络
同质化管理在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心电医联体建设需求分析及意义
“青年写作同质化现象”二人谈
让人大代表联络站不止于“联络”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只回应 1/3
只回应1/3
医联体:足不出户的健康保障
同质化叙述中的价值重构——从韩剧《太阳的后裔》说开去
四川省人民医院:医联体求实效、接地气、惠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