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模式探究

2022-09-08 06:37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1期
关键词:公共课计算机知识点

温 洁

(瓦房店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辽宁 大连 116300)

1 简述中职计算机公共课

中职学习对于中职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承接了初中的初步知识,又对以后职业生涯的发展有很大联系[1]。

随着社会各领域的不断延伸与深度融合,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只有既具备专业领域内的知识深度、又具备专业领域外的知识广度,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这就要求中职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因此各中等职业学校均通过开设高质量、多领域的公共课程(比如德育、计算机、外语、法律、体育等)来增加中职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其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从而掌握未来工作与生活所需的必要知识,力求将其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计算机课程既是一门自成一体的独立学科,又是一门可以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广泛融合的应用型学科。因此,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各专业学生来说,计算机公共课都是非常重要的必修课程,也是可以伴随终身的就业技能,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专业能力的拓展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都具有深远影响。

2 中职学生的特点

2.1 文化基础薄弱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2021年)》[2]显示,近年来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率整体呈持续下降的趋势(如图1)。因此,面对严峻的招生环境,中职学校的门槛越来越低。进入中职学习的学生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差,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高[3]。

图1 2011年-2021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率趋势图

2.2 专注力不足

众所周知,中职招生通常是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的最后批次,录取的大多是因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状态欠佳而未能考入高中的学生。他们不仅对课堂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具有一定的厌学情绪,而且缺乏课堂注意力和抗干扰能力,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分心,甚至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而这必然会导致课堂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2.3 实践能力较强

中职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并不差,只是在行为中普遍表现出贪玩跳脱的特点。他们大多思维活跃、活泼好动、动手能力较强[4],兴趣广泛,易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不墨守成规,具有灵活性和变通性。

如果能深入挖掘中职学生这方面的特质,使其充分发挥实践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那么他们就会具备很强的可塑性,快速适应企业的需求,成为备受社会欢迎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3 中职学校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模式创新

3.1 理论课的教学模式

中职学校的计算机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贯穿的学科,其中涉及大量的专业术语和理论知识[3],知识信息量大,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就要求教材的选取应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努力打造高质高效高能的课堂。

3.1.1 互动式教学

面向基础知识薄弱、专注力不足的中职学生,若仍按照常规的授课方法讲授计算机理论课程,那么课堂氛围必然沉闷压抑,致使学生听不懂、听不进去而感觉枯燥乏味、学习吃力,从而知难而退,削弱乃至丧失了学习兴趣。

因此,授课老师切忌进行照本宣科、单向传递的填鸭式教学,避免把课堂变成老师自导自演的独角戏,否则会严重抑制学生的思考能力。老师一定要精心设计理论课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堂提问、翻转课堂等方法与学生进行双向互动,提高课堂的灵活性和趣味性、增加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进而紧扣学生心弦、增强教学成效。

值得注意的是,在互动式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控制好课堂节奏,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有重点地适度扩展,但避免在互动中无限发挥、过分延展,导致在有限的课时内无法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可见,在互动式教学中唯有张弛有度、收放自如,才能寓教于乐、稳中求进。

3.1.2 分解式教学

由于中职学生缺乏持久的专注力,因此计算机公共课的理论课程,尽量避免一次性系统完整地教授大块知识。而是将大块知识细化分解为一个一个小知识点进行独立讲解、逐个击破。每个知识点的讲解尽量控制在5-8分钟之内,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两个知识点间可以适当活跃一下气氛,让学生的头脑得以短暂放松,再以饱满的状态投入到新一轮的专注学习中。

当然,分解式教学时,也不能忽视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几个小知识点学完后,老师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阶段性回顾,有利于在透彻理解每一个小知识点的基础上,将碎片化的零散知识连成知识链、结成知识网,以确保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总体知识结构及其中的内在联系。教师也可以此为基础明确下一步教学的节奏和方向。

这种分解知识点的教学方法,不仅契合了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专注时长,而且利于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短而精的讲解,对于夯实中职学生的计算机理论基础知识、提高理论教学的质量,具有显著效果。

3.2 实操课的教学模式

3.2.1 增加实操课的比例

计算机课程光有理论知识还远远不够,唯有实践操作能力才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最佳标准。相对于理论课,实操课程可以加强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使其在上机实操训练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计算机实操课是以学生亲自动手练习为主、老师从旁指导为辅的方式进行,它更容易被实践能力较强的中职学生所接受。课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到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潜能,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进行深入探索,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价值。

因此,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中职学校,在计算机教学中一定要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适当增加实操课的比例。在实操课中,完成对理论知识的延伸和补充、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双剑合璧,以提高教学实效、适应社会需求。

3.2.2 确保实操课贴近职业需求

职业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当今社会所必需的一项基本技能。

因此,中职教师在进行计算机实操课的课程设计时,不能只局限于教材,而应在全面了解市场需求后,有针对性地将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相融合,确保教学案例贴近实际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清扫未来就业的障碍,加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打造学生的竞争优势。

3.2.3 营造良性竞争的环境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计算机设计大赛,也可以在校内组织计算机技能竞赛,引导学生开展公平公正的良性竞争,从而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技能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猜你喜欢
公共课计算机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Factors Affecting Memory Efficiency in EFL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配器课在师范高校公共课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关于G20 的知识点
实践应用取向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实验教学的有效实施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