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征分类的家庭应急物资储备装置设计研究

2022-09-09 06:38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胡佳斌刘军平刘鹏飞
工业设计 2022年8期
关键词:储备物资应急

应急物资能有效降低突发事件对家庭成员造成的伤害,对于保障家庭成员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11月,国家多地推出了全国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并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地完善清单内容。然而,不少家庭在选购应急物资时对所需内容仍不够清晰,市面上现有家庭应急物资产品多为集成式的应急包,存在与家庭需求不符、利用率低等问题,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不能起到应急的作用。文章基于特征分类方法对家庭应急物资进行研究,并对储备装置进行设计。

1 特征分类方法概述

特征分类是基于个体差异,按照确定的标准将具有相同特征的不同个体归为一类,以达到个性化区分的目的,为后期根据不同的特征寻求不同的处理方法提供依据。特征分类法是常用的分类方法,该方法又分为线分类法和面分类法。线分类法将分类对象根据一定的分类指标形成相应的若干层次目录,构成一个有层次的、逐级展开的对象分类体系;面分类法则是将所选用的分类对象的若干特征视为若干个面,每个面又分为若干个组,由类组组合形成类

。冯金鹿等将特征分类方法运用到降低声呐虚预警的研究中

;黄旭芬等以基本特征属性、描述性属性和动态属性三大类特征属性归纳总结服装产品的通用属性,并以三枪内衣产品为例进行了设计实践

;惠清曦分别对消费者和文化产品的特征进行了分类,研究不同类型消费者对不同要素文化产品的购买意象

。由此可见,特征分类方法能对复杂特征进行归类,并在产品设计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 家庭应急物资储备装置设计的现状

应急物资能有效减少突发事件对家庭成员所造成的伤害,各国都十分重视。日本很早就倡导“灾害文化”,将减灾防震物品融入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

;加拿大政府提出了“2030 年应急战略”,要求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家庭与韧性社区结合的发展建议

;美国更是提出了应急管理家庭社区相统筹的模式,强调治理的理念与合理协作机制

。近年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发布了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然而,不同区域所面临的风险类型不同

,同区域不同家庭所面临的风险类型也不同

家庭应急物资储备装置是将众多应急物资进行收纳归类的产品。目前,家庭应急物资储备装置多以应急包或应急箱的形式存在。不少学者对应急物资储备装置开展了设计研究,陈振兴等从关注用户情感和需求的角度对应急救生包进行了设计

;赵锋等基于U-TRIZ 理论开展了家用应急产品的研发

;李媛等对家用应急包进行了优化整合设计

;武龙倩通过调研、分析、归纳、总结家用应急救援包设计的特点,提出了合理的设计方法

。然而,现有储备装置存在内部空间可定制性差,与家庭需求、清单内容不匹配等问题

。家庭选购并储备应急物资已成为共识,但家庭在物资选购方面缺乏必要指导,同时现有家庭应急包不能满足家庭多样化、具体化的需求。因此,需要研究家庭应急物资储备的内容,并对储备装置进行设计,以提升应急物资效率。

3 基于特征分类的家庭应急物资储备装置设计流程

3.1 确定家庭风险来源

家庭应急物资储备装置用于储备应急物资,应急物资内容与具体家庭所面临的风险点有关。家庭风险点指在家庭居所内可能对家庭成员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的风险与隐患。以家庭为界限,风险有外在风险和内在风险。外在风险通常为地域性或区域性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

。对于某一地域来讲,外在风险较为明确,应急物资的储备内容也较为固定。如四川地区容易遭受地震等灾害、东南沿海地区夏季容易遭受台风灾害。家庭外在风险还受区域环境影响,如居住在周边河流密集区域,夏秋雨季存在水灾等风险;居住在工业区周边,存在危险化学品事故危险。家庭内在风险特异性较强,发生概率要大于区域性突发事件。因此,家庭内在风险是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研究内在风险,为家庭购置应急物资提供指导。

3.2 分析家庭特征并分类

就家庭内在风险而言,参照家庭特征分类对风险点进行描述,以确定所需应急物资。婴儿突发性疾病、磕伤、烫伤等是主要风险。青少年、中青年主要面临割伤、磕伤、烫伤,以及常见疾病如感冒、发烧、痢疾等风险。除一般常见风险外,老年人还面临个体身体既有疾病及心血管等突发疾病的风险。对于独居老年人,意外发生时的自我处置、求救与救援也是重要内容。中层住宅对老年人及儿童而言,存在跌倒、滑倒等风险,平房或低层住宅、高层住宅该方面风险会减小。中层住宅、高层住宅所有家庭面临紧急情况下的安全逃生问题。高层住宅也可能存在坠物、大风等方面的风险。在河流密布多发区域,平房或低层住宅面临洪水危险。不同家庭需结合各自风险特征,储备相应的应急物资及特定的医疗用品。如有婴儿的家庭需要备有外涂退烧药品、烧伤烫伤药品;所有家庭应常备割伤的止血带、创可贴,以及应对烫伤的烫伤膏等;中高层住宅家庭储备一定的消防物资是必要的;有基础病症的老年人需备好治疗基础病症的药品,以及处置老年人突发疾病的药品或器材。

功能性和易用性方面,应着重考虑人机工程学要素,根据不同家庭风险点发生的概率、危机程度设置应急物资的放置位置,确保用户在使用时能迅速识别目标应急物资并准确拿取。应对发生概率高的应急物资要放置在储备装置的显眼、易取位置,同时储备装置上也应清晰标注其他物资位置。设计时宜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原则,固定区域用来放置必备的应急物资,留有充分空间供用户放置特异性的应急物资。造型方面,整体应简洁大方并融入圆润的元素以符合家庭氛围。色彩上,不宜大面积选用鲜红色等热烈的颜色。考虑到不同家庭的差异性,在进行造型设计时最好采用中性元素,以保持产品造型的无差异性。

解决现实问题,需要有宽广的视野。既要向前看,寻找通往未来的信心,又要向后看,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习近平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7]287因为拥有了历史视野,就能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在熟悉过去的历史、通晓历史发展的规律、认清历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正确判断历史的未来指向。

对于人群而言,年龄是决定人群对危险认知及处理能力的最重要因素,年龄特征相比受教育程度、性别、职业等特征更具有区分性。因此,按年龄特征对人群进行分类,将人群分为婴幼儿、青少年、中青年和老年。不同人群组成了不同的家庭分类,如青少年与中青年构成了最为常见的三口之家、独居老人之家等。不同年龄人群面临的风险不同,这也导致不同分类的家庭所面临的风险也不同。

环境是影响风险的重要特征。地域性环境导致的风险较为确定,区域性小环境导致风险更为多样。家庭所处位置有农村和城镇区分,农村人口稀疏、城镇人口密集,农村区域内住宅以平房为主、城市住宅区域多以楼房为主,楼房又分为低层楼房和高层楼房。住宅类型决定了遇到突发事件时所采取的措施,同时也影响着风险类型。综合考虑,按住宅类型对家庭环境特征进行区分,分为平房或低层住宅家庭、中层住宅家庭和高层住宅家庭。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家庭环境特征,如工业区旁边、河流密布处、山脚下等,这些特征与风险点相关、特异性强,将其定义为可选的其他环境特征。

傍晚时分,杏子先到了约定的地点,一会儿,招财也来了。杏子今天穿戴一新,脸上还搽了厚厚的一层雪花膏。招财老远就闻到了香味。杏子麻利地脱了裤子,躺到沙滩上,幽幽地说,招财哥,来吧,这辈子我们是最后一次了。招财点了点头,也把衣服脱了,扒在杏子身上,可他下边那东西总也抬不起头来。两人只得重新穿好衣服。杏子说,走吧!杏子在前,招财在后,两人牵着手,朝湖里走去。

对区域内274口井进行分析,结合试油、测试资料及测井信息,综合分析对比,将纯化镇组油层判别模式划分为以下6种类型。

3.3 分析家庭应急物资内容

应急物资与风险点相对应,从各地区公布的家庭应急物资储备清单来看,内容大致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避险逃生类物资、生存救助类物资、饮用水食品类物资、医用药品类物资和重要资料类。

应急物资储备内容与区域特征联系密切且关系到储备装置的设计,以L 市为例开展家庭应急物资储备装置设计。L 市地势平缓,以平原为主,域内河流较多,水资源丰富,气候四季分明、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结合地理特征及历史灾害普查数据,认为火灾、公共卫生事件是L 市家庭面临的主要风险,同时根据具体家庭所处的区域不同,洪涝灾害、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也可能成为主要风险。所有家庭均需配备火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状况下的应急物资及掌握相应逃生知识,如灭火器、投掷式灭火弹、呼吸面罩、防火毯、口哨、必要的水和食品等;对于高层家庭应对火灾还需有针对性地准备应急逃生绳等;对于低层家庭如存在洪涝灾害威胁需准备救生衣等;面临其他灾害特征的家庭需准备相应的其他应急物资。应急医疗物资方面,L 市家庭根据上述家庭分类明确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准备相应医疗物资。不同家庭对医疗物资的储备种类差异较大,但医疗物资类型多为板装和瓶装。

从“人—机—环”角度对家庭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家庭范围内,“机”的因素会导致部分风险,如门夹手、烧水壶烫伤等,该类问题多样、差异性大。江牧在《工业产品设计安全原则》中对产品的安全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认为现代产品设计已将产品的安全性作为主要考量因素,日常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所引起的风险总体可控。

将人群特征分类作为

轴,家庭住宅类型作为

轴,其他环境特征作为

轴,由此构建家庭特征分类,如图1 所示。采用坐标形式描述家庭类型,其中

轴值可为零个也可为多个。根据家庭特征确定风险点,从而确定应急物资储备内容,进而开展家庭应急物资储备装置设计。

3.4 提出设计策略

石油大数据技术已经在石油工业的上中下游各个领域中体现出体现非常重要的支撑力和推动力,能够有效解决数据管理部门多、数据存储系统分散、数据应用领域广等诸多问题,石油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大幅度提高石油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度和业务协同度,同时还能够逐步提升我国智慧油田建设水平。因此,尽快着手构建我国石油大数据技术应用体系进而在数据密集型计算一体化研究方法指导下建立石油大数据云平台是十分必要的。[课题与项目:(1)陕西省社科界2017年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陕西‘智慧油田’建设中的油气大数据平台架构研究”

4 基于特征分类的家庭应急物资储备装置设计实践

就家庭外在风险而言,地震、洪涝、台风、冰冻、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有较为明确的区域性,公共卫生事件也具有区域性。相应区域家庭居民要结合家庭成员的年龄结构、居住环境等进行物资储备。如地震要参照清单内容储备好口哨等救护物品、水和食物等生存用品、止血绷带等救护用品,并根据自己所处楼层事先规划避震方式。同时针对不同灾害进行相关避险逃生知识的学习也非常重要。

结合L 市家庭常备应急物资种类及尺寸,根据设计原则开展家庭应急物资储备装置设计,设计方案如图2 所示。用户根据自己的家庭特征,参照提供的建议与参考,自行购置家庭应急物资产品,然后将物资合理地放置到该储存装置内。设计整体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主要用来存放常用应急物资,如不同家庭所准备的不同医疗药品等。对上层区域进行了合理的划分,中间挡板用户可根据应急物资尺寸进行左右调节与移动,条状、片状、体积小巧的物资可置于储物台上。上层采用透明塑料材质,方便使用者对内部物资进行快速查找识别;下层采用ABS 塑料材料,用于存放应对小概率突发事件的应急物资,如投掷式灭火弹等。为了不间断提醒用户下层空间内所存放应急物资,使用者可以在外壳上注明应急物资类型,以增强用户记忆。上盖与上层开关打开后,上盖可旋转打开,上层与下层双侧有开关,打开后,可实现上下分离,提升使用效率。针对部分体积过大、独立包装的应急物资,如灭火器等建议与该装置一起放置。

5 结语

文章首先基于特征分类方法对家庭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家庭风险的外在和内在来源,明确了不同家庭面临的风险点及所需的应急物资。相对于地域性突发事件,家庭内在风险较高,在储备通用应急物资的同时,储备一定的医疗物资也具有重要意义。然后,提出了家庭根据建议内容自行采购应急物资后统一收纳到储备装置进行存储的策略,并分析了储备装置设计原则。最后以L市为例,分析L 市的家庭风险点、所需应急物资内容,并设计了储备装置。相比市面上现有家庭应急物资储备方式,该方案策略更具有针对性,且能提升家庭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性。

[1]王涛,马海群.高校信息公开中主动公开信息的分类体系构建[J].现代情报,2011,31(03):18-22.

[2]冯金鹿,胡鹏,何荣钦.基于特征分类的主动声呐降低虚预警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22,44(02):156-160.

[3]黄旭芬,张妍,胡守忠.基于产品特征的内衣信息编码设计与应用[J].上海纺织科技,2016,44(08):38-39+42.

[4]惠清曦.基于消费者分类的文化产品特征购买意向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2016.

[5]薛生健.日本“灾害文化”理念倡导及家用应急避险产品设计应用[J].装饰,2014(06):104-106.

[6]陈阳.加拿大2030 年应急管理战略及对我国韧性社区建设的启示[J].中国煤炭,2020,46(02):110-115.

[7]唐桂娟.美国应急管理全社区模式的实施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行政管理,2017(06):142-146.

[8]薛澜.学习四中全会《决定》精神,推进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J].公共管理评论,2019,1(03):33-40.

[9]林洁.长沙发布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J].湖南安全与防灾,2020(10):18.

[10]李文静.盘点家庭应急的必要储备物资[J].防灾博览,2020(03):66-67.

[11]陈振兴,陈功.浅谈基于UCD 的火灾应急救生包设计[J].工业设计,2020(02):56-57.

[12]朱芳芳,赵锋.基于U-TRIZ 理论的家庭应急产品开发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8,39(14):41-45.

[13]李媛.我国家用应急包的优化整合设计[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13.

[14]赵龙倩.多功能家用应急救援包的研究与设计[D].天津:天津科技大学,2017.

[15]陈振兴.基于UCD 的家用应急救援包设计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20.

[16]闪淳昌,周玲,秦绪坤,等.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现状、问题及解决路径[J].公共管理评论,2020,2(02):5-20.

猜你喜欢
储备物资应急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被偷的救援物资
国家储备林:为未来储备绿色宝藏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救援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