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策略用于血液透析患者护理管理中减少风险事件的重要意义

2022-09-09 04:33
人人健康 2022年17期
关键词:管理策略血液护士

代 莉

(睢宁县人民医院 江苏 徐州 221200)

对于尿毒症等肾脏疾病患者,介入血液透析干预是其挽救生命的重要手段。这种方法可以使血液从患者体内引出体外,经血液透析净化后,再将已经清除废物的血液输回到患者体内。然而,考虑到血液透析的操作复杂,患者在透析治疗过程中比较容易引发突发事件,且患者经过血液透析后,随着机体功能降低,也容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因此,近年来临床中愈发加强对血液透析患者相关不良护理事件的关注。其中风险管理策略是对医院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的进一步要求,目的是更详细地了解和分析血液透析的各个阶段,防止风险事件的发生。因此,为了探究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选择应用风险管理策略的效果,本研究随机抽选在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n=60),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的患者均予以计算机随机化分组的方法,将接收的60 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平分,即纳入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前者应用风险管理策略,后者应用常规护理管理,开展时间为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 月。

对照组男性16 例,女性14 例,年龄32 岁~78岁,平均(55.23±5.28)岁,病程6 个月~10 年,平均(4.78±1.65)年。观察组男性17 例,女性13 例,年龄32 岁~75 岁,平均(55.96±5.10)岁,病程8 个月~10年,平均(4.34±1.21)年。

通过统计学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两组的数据较为相似(P>0.05)。

纳入标准:(1)根据临床诊断、病理诊断等疾病诊断,满足血液透析治疗要求者;(2)非常了解这项研究,自愿参加者;(3)本研究得到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排除标准:(1)已经存在动静脉瘘损伤或感染者;(2)体重在40 公斤以下者;(3)有肾移植史者;(4)精神障碍者;(5)靶器官病症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包括检测患者的血压等变化,口头讲述疾病有关知识,予以患者用药、饮食以及生活方面的指导。

1.2.2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接受风险管理策略。

(1)组建风险管理团队。选取本科室血液透析临床经验丰富、相关护理实践技能突出的护士,开展血液透析相关护理流程、急救程序、突发事件应对训练和培训。另外,将患者平均分配给护理人员,让每一位护理人员都承担起相应的护理责任。

(2)强化护士的业务学习。提高护士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专业能力,如团队意识、规则遵守、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等,指导患者的饮食和睡眠。特别是对年轻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和风险管理的培训,提高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3)开展患者知识教育。包括健康知识讲座、宣传手册等。护士会向患者说明疾病和日常生活中的风险,并告诉患者适当运动、限制水和钠的摄取量等,以及控制盐的摄取量,每天不超过0.3 克。少吃海带、蘑菇、芒果、香蕉、紫菜等含钾食物。同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运用沟通技巧,帮助患者排除焦虑和烦恼,促使其从焦虑中解脱出来,保持积极的心态,树立自信,主动加强行为管理。

(4)加强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规范血液透析程序的维持,形成主治医师和护士的有效协作,建立风险评估和预防方案,加强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种并发症。主要包括①确保动静脉瘘的有效管理:护士应清楚动静脉瘘长期护理方法、重要性,以及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实施保护措施,确保患者的内瘘患侧肢完整、干净,避免感染,嘱患者睡觉时避免枕着手臂,防止内瘘受压。另外,还应随时检查与患者身体相连的静脉通道导管是否通畅,并每7 天定期更换血液透析导管。如有污染,应及时更换。②服药指导:由于不少患者常伴有高血压、贫血等症状,需要详细为患者说明治疗药物,强调可能的副作用。强调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有效治疗。

(5)强化环境的安全管理。净化血液时应设置洁净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床边的设施要尽量简单,在床头放上防止跌倒的注意事项;患者可以活动的房间和走廊的地板要保持清洁。必要时,需要检测血液透析室的空气质量,按照原则确保空气符合环境卫生标准;遵守相关消毒隔离监督管理制度,注意环境噪音,加强监视、定期消毒处理和细菌学检查等工作。

(6)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通过确认过去不良事件的发生,改进风险管理活动的一些细节,加强对风险因素比较严重或比较频繁的患者的巡查;同时,通过定期的总结反馈,监督各级护士的遵从性;通过评估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疾病的复杂性,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尽可能避免护理纠纷。

1.3 观察指标

(1)将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估干预后2 个月的生活质量。量表由8 个维度组成,包括生理功能、精力以及精神健康等方面,将每一项评分换算成百分制,项目得分较高的患者,提示其生活质量较好。(2)将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包括营养不良、肿胀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以及血栓栓塞等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将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

干预前,将其生活质量评分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两组的数据较为相似(P>0.05);干预后,观察组该项指标显著提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分,)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4 周后观察组 30 30 68.35±6.98 87.52±7.42对照组 68.42±6.45 79.67±7.46 t 0.040 4.086 P 0.968 0.000

2.2 将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

在风险事件发生率对照上,得出两组的数据相差较大,观察组为3.33%,对照组为16.67%(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血液透析可以大幅度延长尿毒症和终末期肾病等患者的寿命,这一点已经得到了证实。但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的脂质代谢和肾功能指标可能没有明显改善,所以整体改善指标不够,不能发挥理想的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此外,低血压、手肿胀等护理风险也会增加。因此,降低透析室风险的发生率是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传统的护理模式以疾病为中心,强调治疗的有效性,而忽视了对患者心理因素、身体因素、环境因素等方面的管理,导致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容易引发医疗纠纷。随着人们健康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对血液透析的护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通过认真分析、识别、评价和处理血液透析护理工作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加强风险管理,对于降低医疗风险、缓解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前,将其生活质量评分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两组的数据较为相似(P>0.05);干预后,前者该项指标显著提升(P<0.05),说明应用风险管理策略可明显提升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预后;并且在风险事件发生率对照上,得出两组的数据相差较大,观察组为3.33%,对照组为16.67%(P<0.05)。提示本次风险管理策略可明显减少患者的风险事件,提升血液透析安全性。究其原因,(1)我院通过对护理人员培训的重视,从而开展了相应的管理与风险评估工作,我们在相应的管理和风险评估工作中,高度重视质量控制、工作规范及培训体系和评估体系,从而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护理管理的安全性和科学性,根据护理对象的差异进行护士的合理分配,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护理环境。(2)本研究通过做好护理风险的健康宣教,积极向患者宣传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制定有针对性的饮食计划,控制盐、水、钠、液的摄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并且护士怀着真诚的同情心,适当地对患者进行关怀,用肢体语言认真倾听患者的内心需求,并帮助患者表达真实的想法,可以防止患者产生紧张、焦虑等消极心理,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情绪,督促患者自觉调整行为,改善其遵医行为,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和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效率。(3)本研究还针对透析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提前制定风险预案,提高护理人员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应急反应能力,可以规范护理流程。本科室还可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将一些错误操作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进行探究,以增加护理人员的职业责任感。为提高患者治疗的环境安全性,本研究还从注重血液透析室消毒隔离、分区等方面,为患者建立较为舒适、清洁的治疗环境。(4)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透析参数、设置透析过程的看护等,因此本次通过深入分析风险情况,寻找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解决措施。例如加强用药风险教育,确保用药安全,以及减少设备停机时间,从而促使护理服务质量全面提高,预防护理风险。

综上所述,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选择应用风险管理策略可大大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减少患者治疗时的风险事件。

猜你喜欢
管理策略血液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多彩血液大揭秘
神奇血液
给血液做个大扫除
血液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