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监督程序探讨

2022-09-09 04:41孙小玲
建筑与预算 2022年8期
关键词:建筑节能工程质量保温

孙小玲

(福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福建 福州 350000)

1 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监督现存问题

(1)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未经过业主方同意,随意变更或修改建筑节能材料。考虑到建筑节能工程设计会增加建筑工程的额外成本,影响承包方后期的收益,因此,部分承包方在承包工程项目后,会在施工中根据其个人利益需求,取消或擅自修改节能设计部分[1]。此种行为会导致设计成果与业主方实际需求出现偏离的问题,造成工程前期设计的图纸成为“走过场”,或者一些承包方在购买建筑工程节能材料时,没有关注产品质量,只选择价格低的材料作为施工材料,使用此种材料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的节能施工,只会导致设计的成果在验收阶段出现质量不达标的问题[2]。

(2)造成节能工程施工质量不符合标准的主要原因是施工单位行为不规范。目前,大部分施工单位尚未设计一套完善的施工队伍管理制度,同时,节能施工招投标过程也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导致一些不具备专业资质的施工队伍或技术人员参与到此项工程中。此外,在深入此项工作的研究时发现,节能工程施工队伍人员的准入门槛过低,缺少规范化的人才价值评价制度,甚至一部分技术人员属于无证上岗[3]。当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较低时,他们自然而然地无法承担起提高工程质量的重任,而聘用此部分人员参与工作,只会增加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的额外难度。

(3)市场内现有的建筑工程监督政策与监督规范仍不完整。按照国家发行的政策与指导文件,当此类工程项目缺少政府的主导或相关法规制度的约束时,建筑节能质量监督自然而然地存在执行困难问题[4]。尽管一些地区或试点工程已经制定了与之匹配的监督政策,但由于政策执行力不足、验收内容存在缺失,导致节能工程项目的评定标准与评估条件仍存在疏漏。目前,福州的监管部门处于抽查随机式的检查模式,没有重点针对性地对节能这块专项监督,监督部门应当积极探索如何加强这方面的监督,实现从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全方位的监督。在深入此项工作的研究中发现,现阶段,我国针对此方面的制度内容是较为粗糙的,即文件中仅提出了针对建筑整体结构的节能检验方式,未能将节能监督深入到具体某个工程节点。以建筑内的围护结构为例,大部分文件没有指示建筑围护结构中外墙的传热次数标准,此种现象导致部分建筑的采暖能耗较高。要解决此方面问题,还需要在先有工作内容的基础上,细化文件要求,解决在施工不同阶段的建筑节能问题。以此种方式,实现对此项工作的优化。

(4)可以将建筑节能专项验收环节作为工程质量监督的重点,但大部分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仍存在监督方面的疏漏。例如,没有在质量监督过程中深入到设计环节与施工作业环节的验收中,只进行了工程施工成果的质量评价,但此种监督方式基于本质层面分析,仍存在不足。因此,要想真正地实现对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监督,不仅需要完善政策、强化文件的执行力,还需要将此项工作贯穿在工程实施全过程中,以此种方式保证工程项目质量监督力度的进一步强化。福州目前的验收模式为审查验收程序不符合标准,未对实体进行查验,导致在监督这块出现很大漏洞。当前建筑节能部分工程的质量验收并没有将检验批、分项工程全部验收合格作为基础,未实现对外墙节能构造的实体检验,并且对于严寒、外墙节能构造等实体检测也并未实现。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当前建筑节能工程的质量监督仍然无法达到规定的合格水平。

2 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监督程序

2.1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前材料审查

针对建筑节能工程项目,为实现对其质量监督,要在施工前应当对相关技术和材料进行严格审查。建筑节能工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包括保温材料、黏结材料、抹面材料等,针对不同材料及其应用需要,分别对其进行试验验证,以此实现对其应用可行性的审查。例如,针对保温材料进行试验,主要针对其导热性能、密度、垂直度等性能参数进行检验,这一类材料通常应用在外墙结构、玻璃幕墙结构以及屋面等结构上[5]。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应当尽可能选择与上述结构相同的环境以及设置一致的干扰因素,从而实现对建筑真实环境的模拟,确保得出的试验数据具有更高可靠性。在对黏结材料进行试验审查时,主要针对其拉伸黏结强度,通过试验得出的数据对其拉伸黏结强度以及压折比进行计算,确保其参数符合建筑节能工程质量要求的情况下,将其应用到后续具体施工当中。除上述两种材料外,针对抹面材料的审查主要针对其拉伸黏结强度和压折比进行试验;针对幕墙玻璃材料,主要针对其传热系数、遮阳系数等进行试验。

2.2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中质量监督

首先,在施工过程中,针对不同阶段,由于采用了分包的方式完成委托,因此其各个委托单位之间缺少了信息上的沟通,存在严重的割裂问题,进而可能造成现场签证单的产生。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应当针对不同专业间以及工程环节间建立更有效的沟通机制,并实现多方参与的协同合作,从而确保节能产品质量能够达到预期要求。

其次,在施工中的质量监督流程,各个部分是相互独立存在的,因此在整个建筑节能工程全生命周期出现了信息缺失的问题,进而使得信息孤岛形成。针对这一问题,在施工的各个阶段,监管信息应当具备更加有效的沟通,从而避免重叠监管、交叉监管问题的产生。

最后,针对施工中的质量监督还应当引入目标监管这一理念。在监管的过程中,始终围绕着最终建筑产品的最大节能效果这一目标进行,并且在监管的过程中,尽可能避免对个体专业的过分强调,应当将整体目标作为监督重点,从而确保最终工程质量能够达到预期要求。

除了按照上述三方面内容实现对施工中质量监督的优化外,还可将图1所示的施工中质量监督流程作为依据,实现覆盖范围更广、更完善的质量监督。

图1 施工中质量监督流程示意图

除图1中所示的监督流程内容以外,还应当根据承包单位报送的各类检验批分项工程报验单申请表和质量检查等进行现场检查和资料检查,以此完成整个施工中的质量监督内容。

2.3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后质量抽查与验收

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以往的验收标准作为依据,将其应用到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后质量抽查与验收环节当中,图2为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后质量验收标准具体内容。

图2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后质量验收标准

在实现施工后的质量抽查和验收时,严格按照图2中的内容实行,结合不同工程做法,按照规范要求,针对建筑节能工程当中的保温、耐久性、防火性等进行抽查。具体而言,针对墙体结构的建设,需要将其进场资料的复验以及现场对实体的检测作为抽查重点。而针对屋面的质量抽查,应当将重点放在对进场资料的复验以及对保温隔热材料的传导热量、密度等性能参数进行抽验。在确保各项抽查结果均符合要求的基础上,验收时除了结合图2所示内容完成外,还需要对各类质量监督和控制的资料和记录完整性进行审查。具体而言,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给出的规定,针对各项规定内容的落实情况进行核查。若完成审查后报告当中标明缺少或不合格的相关说明,则证明其不符合验收标准,需要针对具体存在问题进行调整,并按照上述验收要求进行二次验收,直到符合验收标准为止。

3 对比分析

选择某建筑工程项目作为对比实验的工程实例,对比该工程项目在监理前与监理后的保温隔热性能,将建筑中不同单元的保温隔热系数作为对比指标,通过计算获得标准化数值。选择建筑工程项目中A~G七个施工单元作为研究对象,计算七个施工单元墙体的保温隔热系数,对比监理前后墙体保温系数的变化,分析施工成果是否符合业主方的质量需求。具体内容见图3。

图3 A~E施工单元墙体的保温隔热系数对比结果

由图3所示,按照本文设计的质量监督程序,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进行质量监督,选择对应七个单元的施工成果作为对比实验研究对象,通过对实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竣工后的墙体不仅满足了业主方对工程节能设计质量方面的需求,也实现了对墙体保温隔热性能的综合提升。

4 结语

本文在阐述了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监督现存问题后,提出了对应的整改策略。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按照本文设计的质量监督程序进行节能工程施工质量监督,不仅可以保证设计成果在质量方面满足业主方需求,同时也可以实现对竣工成果整体性能的优化与改善。

猜你喜欢
建筑节能工程质量保温
门窗是外围护保温中的难点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能“保温”的雪
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简述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现代建筑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
保温
为什么热水瓶可以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