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优价增奉化水蜜桃开启“甜蜜”事业

2022-09-13 10:11撰文供图童建松
浙江林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水蜜桃

奉化水蜜桃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据史料《幽明录》记载,奉化栽桃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奉化市志记载,奉化传统名果“玉露”水蜜桃的栽培,是在1883年清光绪年间由上海西门黄泥墙引进上海龙华水蜜桃,经嫁接繁育和几十年的品种筛选,选育出适应奉化当地土壤、气候环境条件的水蜜桃品种,因其品质优良,取“琼浆玉露”之意,定名为“玉露”水蜜桃,经130多年的栽培,已经成为宁波市奉化区的传统名果,也是中国四大传统名优桃之一。在1980年农业出版社出版的《落叶果林分类学》一书,称奉化水蜜桃是“我国水蜜桃中最有名的品种”;国内外桃产业专家也一致评价“奉化水蜜桃品质为全国之最,堪称中国第一桃”。

自1996年奉化市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联合命名为“中国水蜜桃之乡”以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奉化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特别是奉化撤市设区(2016年)的3年多时间里,奉化水蜜桃产业得到了持续、稳定、倍速的发展。至2020年,奉化栽培面积5.3万亩、总产量5万余吨、总产值近6亿元。目前,建成了5000亩以上的溪口镇、萧王庙街道、锦屏街道三个水蜜桃现代示范园区,发展了新建、林家、西圃等千亩以上水蜜桃专业村11个,形成了自溪口镇至尚田、西坞镇一带的水蜜桃基地走廊。2001年奉化市万亩优质水蜜桃基地被列为省级林业特色基地,2002年被列为首批宁波绿色农产品基地,2004年被批准成为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基地,2006年实施了奉化水蜜桃东扩计划,2018年实施了省级特色农业强镇建设。到2022年,全区水蜜桃产业结构布局将更加优化,地域标记更加突出,产业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初步形成以品桃为引领,赏花为特色,产业链条完善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使水蜜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特征挖掘彰显品牌差异

按照“政府主体、企业实施、社会参与”的原则,结合农合联、企业、协会、合作社、经销户各方资源,打造系统性的水蜜桃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

充分挖掘奉化水蜜桃有别于其他桃产区的产品品质、生产环境、历史文脉,突出本土品牌差异化,树立奉化水蜜桃在国内外市场的特征形象。充分利用现代社交平台、内容平台等新媒体,拓展创新品牌传播渠道,扩大品牌流量,提高品牌知名度。塑造奉化水蜜桃独特IP形象,充分融入生活与商业场景,提高品牌亲和力、扩大品牌影响力。

优质优果成效凸显。近年来,奉化水蜜桃产业发展由数量扩张向加快质量提升转变,品种、品质、品牌发展显著提升。明确传统品种核心种植保护区,培育符合地域特点的优良品种,绿色生产方式全面推行,在全区形成3个以上水蜜桃种植万亩以上特色镇(街道),15个左右水蜜桃特色村,基本构建起特色、生态、优质、高效的水蜜桃种植新格局。

1983年至今,区政府已经连续举办了33届奉化水蜜桃节、水蜜桃旅游文化节、桃花马拉松等重大活动。2016年起就实施了《奉化区水蜜桃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作业补贴实施办法》,年均下拨经费达50万元以上。2018年创建了奉化水蜜桃为主导产业的第一批省级特色农业强镇——宁波市奉化区萧王庙水蜜桃特色农业强镇。2020年出台《关于印发宁波市奉化区绿色农产品生产及安全品牌培育奖励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对“三品一标”的获证主体进行奖励。

奉化全面做深做优桃花经济,丰富桃花品种,延长花期,做深桃花文化,扩大赏花范围。培植一批赏花特色片区、赏花风景带和赏花特色地标点,并促进桃花元素与城区商业有机融合,赋予更多时代元素。以花为媒,促进全区新农村建设呈现新面貌,全域旅游形成新热点。力争到2022年年底,全区桃主题旅游突破200万人次,带动相关旅游产业总产值5亿元。

其实,生活是单调的平凡的,也是艰难的,于是我们常常会期望着美好,期望着生活五彩缤纷,于是我们常常因此而会浮躁和失落。然而,人生若没有苦涩,又怎能晓知生活的甘美。正如这冬天落下繁华的树木,注定要历经风雪,才能迎来春夏的郁郁葱葱。

“锦屏山”牌奉化水蜜桃是奉化的注册商标,已连续三届被认定为省农业名牌产品,2001年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和名牌产品,2002年获得国家原产地标记保护注册,亦是宁波市第一个获得原产地标记保护的农产品,2004年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被列为国家绿色A级产品,大大提高了奉化水蜜桃的知名度,为进一步开拓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8年5月“奉化水蜜桃”证明商标注册,2010年,奉化水蜜桃获得农业部地理标志证书,2017年,奉化水蜜桃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证书,2019年,政府统一推出欢喜奉桃高端品牌,

“中国风”歌曲善于以修辞的运用,尤其是“用典”手法的使用来堆砌“中国式”的骨肉鲜活的歌谣。但在使用的程度上态度有所不同,主观依赖修辞的一类“中国风”歌曲走向或素雅或华美,节制使用修辞的则走向或瘦削或清虚。

科技赋能助推产业新成果

依托奉化水蜜桃研究所,切实做好种质资源圃的栽培、管理、保存及利用工作,至2022年完成200个不同品种桃资源的收集保存及资源库建设工作;新建两个标准化水蜜桃苗圃基地,加强桃苗脱毒处理,为全区提供高品质健康桃苗,并规范桃苗市场交易。加强传统名桃的传承和发扬,完成玉露桃的提纯复壮工作;加快新品种培育和利用进程,计划3年内新增3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蜜桃新品种,通过国家级及省级新品种保护或者认定;大力开展桃花花期延长、高密度种植、深草种植、保鲜延长等关键技术攻关。创新应用信息和智能技术,加快建立水蜜桃产供销基础数据台账,搭建奉化水蜜桃大数据管理平台,整合挖掘数据资源价值,打造数字产业,为全区农业现代化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智慧引领作用。

对接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工作需求,在奉化建成集科研、示范、展示为一体的中国传统名桃集中种植园以及高标准水蜜桃产业融合核心示范基地;加强标准化生产管理,严格按照水蜜桃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规程(DB 33/T 793-2010),从产前、产中至产后全程执行优质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并探索融合区块链技术,建立完善水蜜桃质量全程可追溯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奉化还先后与浙江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建立合作机制,努力提高种植技术水平,着力推动水蜜桃栽培技术科学化、标准化和优质化,创新打造“一轻、二重、三疏、四套、五防”水蜜桃栽培技术体系,制订并实施《水蜜桃标准化栽培技术标准》。

(4)借助社会专业力量,对企业进行流程进行梳理,提升核心竞争力。国家有一整套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属理论范畴,指引企业内部风险控制。但是,企业内控成本与企业实际工作的有效结合,成本效益原则的尺度不好掌握。往往造成的结果是高成本全覆盖,有事大家都有责,没人担当,没有责任人,也没有经济成果,无为就无责。企业应以实际经营工作及流程为出发点,聘请社会专业力量,对企业流程进行梳理,缩短管理链条,根据重要性原则和关键节点实施有效控制,有法满足的实施替代内控复核程序,提升管理效率,找到成本与效益的最佳结合点,实现国有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积极发展绿色种植技术,通过桃园绿肥种植、扩大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改良提升桃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并集成应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有企业的经营规模也在日渐扩大,市场占有率逐渐提升。在国家相关政策和机制的支持下,国有企业的在建设企业的财务监督管理机制上来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依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缺陷。从现在国有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来看,完善企业财务监督机制必须结合这两方面的情况来综合考虑。从企业的内部建立监察机制以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外部上则是通过国家对国有企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实现的,只有将内部和外部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综合的财务监督管理机制和监察机制,最大程度的发挥财务监察部门的作用,提升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管理机制的实施效率。

因地制宜地加快推进桃园“机器换人”行动,鼓励在山地果园应用小型农机作业、布局水肥一体化设施及山地索道建设,在平地果园开展大棚、避雨设施栽培及水肥一体化系统建设。3年内新增山地索道3家、大棚设施栽培4家(高度自控化温室2家)、避雨设施5家、水肥一体化系统试验示范2家,新增标准化果园10个、“机器换人”示范桃园5家。

长期以来,奉化一直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水蜜桃产业核心示范基地,示范展示引领未来的现代化水蜜桃园,为全区水蜜桃产业转型升级树立标杆。奉化逐渐由自家自种和粗放式种植加快向以品牌为引领的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数字化生产销售转变,由家庭承包经营为主加快向合作社种植经营、企业订单种植经营转变,产业效益显著提升,力争通过三年努力,使水蜜桃成为奉化首个年度综合效益突破10亿元的农产品(其中纯农业总产值突破5亿元),使水蜜桃产业真正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富民产业,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物质基础。

猜你喜欢
水蜜桃
白里透红的水蜜桃
山中,水蜜桃熟了
您的脸像水蜜桃
水蜜桃的滋味
水蜜桃的滋味
水蜜桃的滋味
曲江区水蜜桃大丰收
一个都没少
你的脸像水蜜桃
冰冰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