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对患者表面肌电图与咀嚼功能的影响观察

2022-09-14 02:36建江岩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医院内二科472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17期
关键词:面瘫神经功能针灸

建江岩 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医院内二科 472000

周围性面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病毒感染、受寒、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周围性面瘫可导致机体局部神经发生病理性异常,如血管痉挛、神经缺血水肿、轴突变性等,随后患者可产生眼裂闭合不全、口角歪斜、面部表情异常卡顿、额纹消失等临床症状[1-2]。发病后患者机体生理功能除咀嚼功能外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但该疾病除影响患者咀嚼功能之外,还会对患者的外貌及正常表情产生干扰,从而影响患者的进食状况、社交功能及心理状况,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如何安全有效地缓解症状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西医治疗周围性面瘫主要以抗病毒、营养局部神经、改善血液微循环为主,但鉴于患者病情易反复的特点并无十分理想的效果,且治疗中部分患者对激素存在过敏反应或不适合使用激素,因此治疗方案有限[3-4]。中医主张通过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规律地给予患者头面部热性刺激,旨在调节机体血液循环,改善水肿之余加快患者面神经功能的恢复[5]。本文旨在观察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对患者表面肌电图与咀嚼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6年7月—2020年7月期间在本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12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64例。纳入标准:符合《神经病学》[6]《针灸学》[7]中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且为初次确诊者,确诊时存在面部板滞或麻木、额纹消失、口角歪斜等;急性或亚急性发病,单侧发病;发病前自诉曾受凉、吹风,或存在耳部疼痛或面部不适;中医辨证诊断:舌淡苔薄白、脉浮紧或舌红苔薄黄、脉浮数,口苦咽痛,面部松弛,乳突区压痛,耳胀耳痛;15~70岁,认知功能正常且可正常遵医嘱治疗。排除标准:由中耳炎、腮腺炎、肿瘤、外伤等引起的继发性周围性面瘫及中枢性面瘫;合并其他面部神经功能障碍者;重要器官功能异常者;妊娠或哺乳者。研究组男39例,女25例;年龄25~66岁,平均年龄(39.28±13.85)岁;病程2~8d,平均病程(3.52±1.67)d;发病部位:左侧20例、右侧44例。对照组男37例,女27例;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40.59±14.32)岁;病程2~9d,平均病程(3.75±2.10)d;发病部位:左侧18例、右侧46例。2组主要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得到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批与许可。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及康复训练:口服长效抗炎药物强的松,口服神经保护剂甲钴胺片、鼠神经生长因子;行后牙紧咬练习,每日定期咀嚼口香糖(30min/次,3~4次/d),指导患者缓慢用力咀嚼,注意不要让口香糖移到前牙区;吞咽训练:口内含水,舌尖顶住上颚定点,同时咬住后牙,将水咽下,3~4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温针灸治疗:主穴选择患侧的太阳、攒竹、完骨、颊车、四白、颧髎、翳风、地仓、合谷及曲池穴,其他穴位随证加减(鼻唇沟平坦者加刺迎香,恶风寒者加刺风池,迎风流泪、目赤者加刺睛明),选用0.30mm×40mm的一次性不锈钢毫针,依次刺入上述穴位,入针深度为15~25mm,指切进针后施捻转提插,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在完骨穴的针柄上放置1.5cm长度的艾条,以患者感觉温热为宜,灸1~2壮,燃尽后除去灰烬,留针20~30min。2组患者均以2周为1个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1)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评估患者头面部神经功能,评分越低提示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越好。(2)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以及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评估患者疗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面部表情及运动功能正常为治愈;相关症状基本消失或大幅度减弱,面部表情静止时正常为显效;症状部分消失,面部静止时张力正常,但仍有口部不对称为有效;未达有效级别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3)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表面肌电图(sEMG)分析仪检测患者表面肌电参数,计算额肌群、颊肌群的均方根(RMS)值,RMS值越小提示恢复越差;检测患者眼轮匝肌、口轮匝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的波幅。(4)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行咀嚼效率检测,指导患者咀嚼医用4.0g花生,左右侧分别咀嚼20次后吐出咀嚼残渣,10目筛过筛后干燥至恒重,重复3次取平均值,计算咀嚼效率指数(通过10目筛的食物重量与总量之比)。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H-B评分及咀嚼功能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44%(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H-B评分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患者咀嚼效率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2。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2组H-B评分及咀嚼效率比较

2.2 2组治疗前后表面肌电参数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额肌群、颊肌群组sEMG的RMS值及眼轮匝肌、口轮匝肌的CMAP水平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额肌群、颊肌群组sEMG的RMS值及口轮匝肌的CMA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表面肌电参数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中医治疗疾病的理念得到临床高度关注,其中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得到了较多的研究。中医认知中周围性面瘫被称作“口僻”“口眼斜”等,较多文献著作中对该疾病进行过详细阐述,如《诸病源候论》中记载“风邪入于足阳明、手太阳之经,遇寒则筋骨急引颊……言语不正,而且不能平视”,由此巢氏认为风邪入侵是导致该病症的主要因素;《外台秘要》云:“夜卧,当耳勿得有孔,风入耳中……”医家王煮也认为风为阳邪,上犯头面,阳邪与阳气互搏诱发症状。此外,还有部分古代医家认为周围性面瘫与痰邪、血瘀有关[8]。

笔者翻阅多位名家著作进行总结,综合认为风寒、风热之邪侵袭头面筋络是发病的直接外部原因,而患者自身机体正气不足、脉络气虚则是外邪入侵的内在基础因素,患者在外邪的侵蚀下普遍存在气血阻滞、肌肉弛缓,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而致使患者出现口眼歪斜等症状。中医治疗周围性面瘫以散寒通络、调和气血为基本原则,温针灸在普通针刺的基础上加以热灸,可以达到濡润温煦筋肉的效果,且增强了针刺疗法祛风通络、调和气血的功效。

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44%,提示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对患者眼裂闭合不全、口角歪斜、面部表情不自然、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等症状的缓解更为显著迅速;本文中温针灸所选取的穴位包括太阳、攒竹、完骨、颊车、四白、颧髎、翳风、地仓、合谷及曲池穴等,其中属面颊局部和手、足阳明经腧穴的四白、颧髎、颊车得刺后对流涎、齿痛、口眼歪斜、颊肿的缓解尤为有效,合刺合谷、曲池相关穴位,同样也可刺激口、眼、鼻等面部神经。本文中在温针灸中增加完骨穴,从而起到了止乳突部疼痛、调整神经功能紊乱、加速头面部血液循环及消除水肿等作用[9]。本文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H-B评分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温针灸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的应用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更为明显。

神经疾病往往伴随肌肉功能的缺损,临床也逐渐发现较多患者在面瘫发病的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咀嚼功能弱化,本文中2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之余都接受了头面部口腔的康复功能训练,旨在帮助患者恢复神经功能的同时定向锻炼头面部、口轻周围肌肉,共同恢复神经和肌肉功能。温针灸保留了传统针灸的疏通经络、调整气血、驱邪的功效,增加了艾灸操作,由针柄传入穴位温度刺激,活血祛瘀、祛风散寒之效更甚,从而更加有效恢复神经肌肉功能。sEMG是一种较为客观的肌肉功能评价方法,临床应用方便[8]。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患者咀嚼效率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额肌群、颊肌群组sEMG的RMS值及眼轮匝肌、口轮匝肌的CMAP水平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额肌群、颊肌群组sEMG的RMS值及口轮匝肌的CMA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温针灸对周围性面瘫患者咀嚼功能、面部肌肉表面肌电图参数的调节作用突出。

综上所述,温针灸可有效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表面肌电图,促进其神经肌肉功能及咀嚼功能的恢复,提升患者治疗疗效率。

猜你喜欢
面瘫神经功能针灸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中医针灸推拿与中药联用治疗面瘫的临床分析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周围性面瘫应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的效果评价
针灸联合面部推拿治疗面瘫效果好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针灸
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6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