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护理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患儿神经行为及预后的影响

2022-09-14 02:36陈宁丽福建省莆田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3511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17期
关键词:心肌家属神经

陈宁丽 福建省莆田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351100

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出生后1min内不能进行自主呼吸的状态,可引起多器官系统的损害,是造成新生儿智力障碍及死亡的重要原因[1]。研究发现,新生儿窒息会大大增加患儿心脏负荷,导致心肌缺氧缺血性损伤[2]。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新生儿窒息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但幸存者往往会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及身心健康,并给其家庭、社会带来极大负担[3]。随着临床护理模式的转变,常规护理已无法满足患儿护理需求,而多元化护理是建立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上的护理模式,能满足不同患儿的护理需求[4]。本文旨在探讨多元化护理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患儿神经行为及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患儿84例。纳入标准:符合《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专家共识》[5]中相关诊断;新生儿出生1min时Apgar评分<7分,未创建自主呼吸;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7.15;患儿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由其他因素导致Apgar评分减少者;存在药物过敏者;未经抢救死亡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给予患儿吸氧、气管插管护理,保持合理体位;做好保暖措施,室内光线柔和,定时清洁消毒;遵医嘱使用能量合剂、预防感染及出血等药物,备好急救药品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多元化护理:(1)洗胃护理。将患儿摆放为左侧卧位,口腔插入胃管至肚脐,保证胃管尖端能达到胃底处,将1.4%碳酸氢钠加热至38℃左右,从胃管灌入胃中进行清洗,6~16ml/次,清洗3~5次,至抽洗液清晰。(2)预防再次窒息。将患儿摆放为头高足低位右侧卧位,头颈部垫一软枕,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出现呼吸暂停患儿,需托背、推拿足底、触觉刺激;对于继发性呼吸暂停患儿,及时给予正压通气,通气时间不低于30s,且心率低于60次/min时,进行胸外按压,吸氧浓度为100%;对于病情无剧烈波动、无再次窒息风险患儿,使用面罩供氧,并与其家属协商转移至病房观察,进行体温实时监测,复苏后Apgar评分<7分者,需转移至所属科室观测。(3)保暖护理。将患儿放在预先加热的辐射台内,体温保持在36.8℃,头部戴毛线帽或绒布帽,吸氧时气体加温至31~34℃,并进行加湿处理。(4)睡眠干预。遵医嘱给予苯巴比妥10~20mg/kg肌内注射,12h后再给予5mg/(kg·d)分2次给药,增加患儿睡眠时间,各项干预措施尽量集中进行,减少不良刺激。(5)喂养护理。告知患儿母亲母乳喂养的益处,鼓励其尽早开奶;向家属介绍母乳喂养知识、患儿护理知识等,指导患儿日常护理技巧;对于奶粉喂养者指导家属喂养方法、奶粉配制及奶具清洗方法,保证喂养正确、奶具卫生;若患儿吸吮力弱,采用鼻饲管或胃管点滴喂养,喂养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呼吸、面色,防止窒息。(6)人性化护理。向患儿家属介绍新生儿窒息原因、复苏过程及护理方法等,讲解过程中注意疏导家属不良情绪,给予适当安慰与鼓励;指导其定时播放轻缓、欢快的音乐,刺激患儿听觉;指导家属进行抚触护理,10min/次,2~3次/d。两组均持续护理至患儿出院。

1.3 观察指标 (1)神经行为:干预前后,采用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量表(NBNA)[6]评估,共20个条目,按0~2级评分,评分越高表示神经行为越好。(2)心肌损伤程度:干预前后,采集患儿外周静脉血,送至实验室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3)并发症:统计两组出现脑水肿、颅内出血、吸入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神经行为 干预前,两组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NBN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NBNA评分对比分)

2.2 心肌损伤程度 干预前,两组cTnT、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cTnT、CK-MB水平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肌损伤程度对比

2.3 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76%低于对照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6,P=0.024<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常见急症,可导致多器官功能损伤,引起一系列并发症。新生儿窒息会引起心肌缺氧,致使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造成能量物质三磷酸腺苷减少,酸性代谢产物堆积,进而导致心肌损伤[7]。缺氧时间过长还会导致葡萄糖不能完全氧化,致使支持脑细胞代谢的能量不足,导致神经细胞功能丧失,影响患儿神经行为能力[8]。

CK-MB主要来自心肌,心肌损伤后24h内其水平急剧上升,可作为心肌损伤的观察指标之一[9]。cTnT是肌肉组织收缩的调节蛋白,仅存于心脏,当心肌缺氧缺血性损伤发生时,可通过受损细胞膜进入血液中,新生儿窒息程度越重,cTnT水平越高,心肌损伤程度越重[10]。本文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NBN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cTnT、CK-MB水平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采取多元化护理能够减轻患儿心肌损伤程度,改善神经行为,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多元化护理是针对患儿具体病情采取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并对家属进行护理指导,在促进患儿疾病转归中具有重要意义。对患儿进行洗胃可彻底清除胃内积存的羊水、胎粪、黏液等,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并促进胃肠蠕动,减少呕吐、误吸等,降低吸入综合征发生风险。新生儿窒息患儿呼吸功能低下,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且无法自行将痰液咳出。临床通过体位护理、排痰、加强通气等措施,可保持呼吸通畅,预防再次窒息,减少体内二氧化碳潴留和乳酸堆积,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机体在温度适中的环境下耗氧量、代谢率较低,保暖护理可使患儿处在舒适的环境中,维持正常体温,避免寒冷刺激引起血管收缩,有利于纠正心肌、脑组织缺氧状态,减轻心肌损伤程度,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11]。睡眠干预能延长患儿睡眠时间,减少其哭闹、躁动,降低氧耗,有利于受损心肌细胞恢复;同时患儿睡眠时间延长,其活动量减少,机体对热量的需求相应降低,利于减轻胃肠负担,配合喂养护理可促进患儿胃肠功能恢复,间接减轻心脏负担。护理干预过程中采用拍背、推拿足底、抚触、播放音乐等措施对患儿触觉、听觉等方面进行刺激,还可改善神经行为,利于预后[12]。人性化护理还为患儿家属提供精神支持,利于改善其情绪状态和护理工作的开展,提升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多元化护理利于减轻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患儿心肌损伤程度,改善神经行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心肌家属神经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超声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伴心力衰竭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心肌桥是什么病?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查出“心肌桥”怎么办
藏在心里的“桥”
“神经”病友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