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联合患儿时效性激励护理服务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康复效果分析

2022-09-14 02:36郭志艳天津市北辰医院儿科3004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17期
关键词:胆红素血症时效性

郭志艳 天津市北辰医院儿科 300400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因胆红素排泄减少或胆红素增加所导致的,当血液中胆红素达到一定浓度时,患儿会出现皮肤黄染等临床症状,严重时可引发胆红素脑病,并对神经系统造成永久性损伤,甚至死亡[1]。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为新生儿常见疾病,发病率高达38.67%,若未及时发现并予以对症治疗,将对新生儿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2]。有研究显示[3],给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效的护理对策,对促进患儿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采用母乳喂养联合患儿时效性激励护理服务对12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护理干预,并对其干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以为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临床护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12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平均日龄(8.26±2.07)d,高胆红素血症出现时间(5.21±1.67)d,阿氏评分(9.06±1.36)分;对照组60例,男31例,女29例,平均日龄(8.37±2.15)d,高胆红素血症出现时间(5.18±1.72)d,阿氏评分(9.24±1.39)分。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确诊为高胆红素血症[4];(2)无代谢性疾病;(3)无心脑类、肝肾类及消化道疾病;(4)新生儿监护人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母乳喂养禁忌证;(2)凝血功能障碍;(3)消化道畸形。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对患儿皮肤颜色、精神状态、母乳喂养情况密切观察,帮助其清洁皮肤,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定时对患儿胆红素水平进行测量。干预组采用母乳喂养联合患儿时效性激励护理进行干预:(1)母乳喂养:对患儿实施纯母乳喂养方式,指导患儿母亲母乳喂养的方式、频次、时间等,若出现母乳分泌不足现象,指导其家属采取科学方式进行催乳增奶,以避免错误喂养方式导致母乳喂养不成功。(2)时效性激励护理服务:①组建时效性激励护理小组:由主治医生、护士长、护士组建护理小组,组内成员统一接受时效性激励理念培训。②充分了解患儿病情及患儿家属心理状态,对存在焦虑情绪的患儿家属予以鼓励和安慰,以安抚其情绪,治疗期间向患儿家属讲解高胆红素血症相关知识,包括发病原因、清洁、饮食及治疗方式等,以提升患儿家属对该疾病的认知程度,使患儿家属能够以积极心态配合患儿的治疗及护理工作。③实施针对性时效激励护理:对哭闹、躁动、恐惧的患儿可通过抚触的方式平息其情绪。头部:将患儿头部托起,采用双手大拇指沿患儿眉弓、眉心部位向上滑行,再以颧骨为起点,沿面部向双耳过渡;腹部:将双手置于患儿腹部,将右上腹作为起点,顺时针按揉;胸部:将双手置于患儿肋骨两侧向肩部滑动;四肢:一手将患儿单侧上肢或下肢拉起,另一手从根部握住向手部或脚部滑行,安抚患儿情绪的同时还可促进患儿生长发育。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皮肤瘙痒,需预防患儿抓伤皮肤情况出现,应由护理人员对患儿持续照顾,严密监测患儿身体变化,对患儿皮肤进行清理保证皮肤干燥,患儿尿布及床单需保证干净整洁,以避免出现感染、红疹等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1)护理效果。显效: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皮肤颜色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血清总胆红素及皮肤颜色明显改善;无效:血清总胆红素、皮肤颜色及临床症状均无明显改善。(2)高胆红素血症消退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3)睡眠质量。以睡眠持续时间、入睡时间、睡眠总时间及夜间觉醒次数对患儿睡眠质量进行评估。(4)观察干预期间不良反应(皮肤破损、皮疹、低热、呕吐、脱水、烦躁哭闹)的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 干预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χ2=4.227,P=0.004<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对比[n(%)]

2.2 高胆红素血症消退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 干预组高胆红素血症消退时间、胎便转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高胆红素血症消退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对比

2.3 睡眠质量 干预前,两组患儿睡眠持续时间、入睡时间、睡眠总时间及夜间觉醒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睡眠持续时间、睡眠总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入睡时间短于对照组,夜间觉醒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睡眠质量对比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干预组干预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5.00%(χ2=7.566,P=0.006<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在新生儿出生1周内,因排便少或喂养不足等原因,可出现高胆红素血症,此病症通常为生理性,是新生儿离开母体后的正常反应,帮助患儿排便、加强喂养即可使症状消除[5]。若高胆红素血症表现为病理性,则需要结合患儿具体情况给予相应治疗措施,以避免引发胆红素脑病,影响患儿生长发育。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提升护理质量与促进患儿>康复具有积极作用[6]。母乳喂养可使新生儿尽早摄取足够初乳,营养直接被肠腔吸收,可促进新生儿胃肠道生理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发育,此外,哺乳次数的增加可促进新生儿胎粪排空,进而减少肠黏膜对其胎粪中胆红素的吸收,有利于患儿康复[7]。时效性激励护理是具有创新性、整体性的个性化护理模式,其通过满足患儿生理及心理需求,达到提升护理质量的目的[8]。

本文结果显示,干预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高胆红素血症消退时间、胎便转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提示采用母乳喂养联合患儿时效性激励护理干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能够明显缩短患儿病症消失时间与胎便转黄时间,提升护理效果。有研究显示[9],针对新生儿黄疸,实施母乳喂养方式可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患儿康复时间,与本文结果相符。究其原因,新生儿肠腔内胎便含有80~100mg胆红素,若胎便延迟排出,会增加肝肠循环负荷增加,进而增加胆红素重吸收。母乳喂养可改善患儿胃肠道功能,并且母乳中含有β-胡萝卜素等抗氧化剂,可保护红细胞膜。此外母乳喂养可促使新生儿胎便排空,进而降低其血液中胆红素水平,缓解患儿临床症状[10]。时效性激励护理可提高患儿家属配合度,安抚患儿不良情绪,提升护理效果。

本文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表明母乳喂养联合患儿时效性激励护理可改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睡眠质量。究其原因,时效性激励护理中通过对患儿进行抚触,可有效安抚患儿情绪,同时通过刺激皮肤还可促进患儿体内胃泌素、胰岛素的分泌,进而增强其肠道功能,促进胎粪排出,此外还可改善患儿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进一步降低其体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缓解患儿症状,从而提升患儿舒适度,提高睡眠质量。母乳喂养方式可增加患儿与母亲的接触,有利于改善患儿能量代谢、呼吸、体温、循环等生理特征,减少应激反应,进一步提升患儿睡眠质量。本文结果显示,干预组干预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母乳喂养联合患儿时效性激励护理可减少患儿不良反应。分析原因为,母乳含有大量抗菌、抗病毒免疫物质,可提升新生儿抵抗力与免疫力,进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时效性激励护理通过对患儿不安情绪、皮肤等方面进行精细护理,也可降低患儿干预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采用母乳喂养联合时效性激励护理服务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患儿高胆红素血症消退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提升患儿睡眠质量,降低干预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促进患儿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胆红素血症时效性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低磷血症与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研究
中国陆地观测卫星应急成像时效性分析
协同护理对血液透析伴高磷血症患者低磷饮食的影响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联性*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男性为何也会 患高泌乳素血症?
《????》???? ?????? ????? ???如何提高“数学广角”课堂的时效性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