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给世界带来希望

2022-09-15 19:24菲利普•克莱顿
环球时报 2022-09-15
关键词:文明科学生态

【美】菲利普•克莱顿

2022年的夏天让人们意识到全球气候破坏的严重性:高温、干旱,以及风暴、淡水。在经历了这些灾难之后,对绝大多数人而言,生态危机的严重性已经不言自明。

今天,日益恶化的气候状况成为全球讨论生态文明的起点。气候恶化让我们明白了两件事:首先,日益严重的全球气候破坏表明,人类正面临我们这一物种历史上最严重的挑战。其次,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已经开始的生态文明探索告诉我们,行动并非毫无意义。后现代社会确实可以抛弃现代社会的过度行为,并将人与健康的生态系统作为经济与社会建设的首要条件。

然而可悲的是,2021年,在苏格兰格拉斯哥,我作为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的观察员却深感失望。与向可持续经济和生活方式转变的紧迫性相比,大多数国家代表在COP26上的承诺显然“太少、太迟了”。一多年来,我一直特别对自己的国家——美国提出批评。美国在历史上排放的温室气体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多,美国仍然是世界上人均碳足迹最高的国家。我们应该像中国一样成为全球环保运动的领导者。相反,特朗普总统却让美国退出了 《巴黎协定》。

在这里,我想重点谈一下中国的一些做法,希望能给美国人在国家政策和个人生活方式上迈出生态文明的第一步带来一些灵感。

中美为什么不同?

一、政治制度。美国主要有两个政党:民主党和共和党,或可粗分为激进派和保守派。过去十年中(包托特朗普总统任期内),两党制已经在国际上展示了其弊端。两党对立总是互将对方推向极端,连理性立法都变得遥不可及。此外,竞选公职者需要数百万美元才能成功开展媒体宣传活动。许多人从企业和公司如石油和天然气行业那里捞取政治献金;作为回报,他们以有利于这些企业发财的方向笼行投票。结果公司会聘请被才尔为“说客”的政治代表,以差右立法者的投票倾向。

由于中国摆脱了这场“两极之战”,中国人更容易让明智的政策获得通过,而这些政策可以在国家的各种需求之间找到平衡。人们不需要企业给他们数百万美元来把持政治职务,因此他们也不会像美国人那样易受私利控制:他们也不会被职业说客左右选票。因此,中国的政治制度冬许更多地关注人民和地球'生态系统的共同利苦。

此外,当许多美国人还在反对环'境政策的时候,中国共产党自十八大以来,就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相比之下,“气候否认者”仍然在美国政治中扮演着强大的角色,尤其是在共和党中。

二、中国传统哲学。现代西方世界观对欧美产生深刻影响。其更多地关注人类而非自然,利润而非保护,关注自然事实(自然科学和经济学)而非自然价值。相比之下,中国的传统哲学一直强调天人合一。物理学只看到了死物和特定的能量数量,而儒家哲人却看到了一张由关系、,责任和美德紧密交织的网Q过程关系思维是当代生态思维的核心,它深植于中国传统思想,源于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著作《易经》。

拥有数千年关系思维的文化具有某些优势。一是关系思维已成为大多数中国人本能的思维方式。人类文明应该是生态的,这对中国人来说并非新观念,西方亦然,虽然许多西方人仍然抵制这一观念。例如,.一个中国农民知道他必须以可持续的方式管理他的土地,因为他和土地相伴相生。在地球上留下一个温柔的足迹——为所有人保留“碧水蓝天”是中国人的传统目标。相比之下,对许多美国人来说,这种新鲜的思想表达方式却难以理解。

这种品质对中国来说是一个优势,因为人们的直觉很快就会变成政策。“向西扩张横跨美洲大陆并征服它”是一种传统的美国理念——不幸的是,这种理念导致其全球扩张和殖民主义。对许多美国人来说,以生态环保的方式思考和行动可能是陌生的,但它更接近于中国的传统思想。的确,像这样的传统思想产生的影响之一就是?加州人已经尝试用十年来建造一条1300公里的高速铁路线来连接加州蜗市,而中国已经建造了超过4分公里的高速铁路。尽管中国现代化起步晚于西方,但它现在是世界第一大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国。还有一些例子可以为证:

彭博新能源财经的报道称:在“能源转型”方面,中国投资了大约2660亿美元,其中仅可再生能源就投资了1850亿美元。相比乏下,同项目下美国仅投资了1140亿美元。

三、乡村生活。在美国,已经没有一个明显的村庄网络,村庄被抛诸脑后,人们正在离开小镇;如今家庭农场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相比之下,中国许多地区还保留着传统的村庄结构。乡村正在复兴或振兴。政府政策支持年轻人回乡创业。在一些地方,乡村和乡村文化正在复兴。

通过浙江丽水莲都柯布院士生态文明工作站和云南普洱柯布院士生态文明工作站,我们获悉中国许多地方政府像浙'江丽水莲都区和普洱市一样不再以GDP论英雄;相反,他们以建立在村民生活质量基础上的人类繁荣指标和人们幸福感与获得感为衡量标准。过去很多地方政府都追求GDP。如今由于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他们开始寻求另一种可替代方案。与此同时也大力推动有机农耕和倡导低碳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这些都是非常可喜的现象。因为这些都是生态文明的应有之义。

什么样的科学能真正促进变革?

现代世第对科学充满信心,现代科学也为世界做了很多。但是科学创造的技术也造成了很大的破坏,特别是对环境的破坏。

现代科学实际上并没有建立和谐统一,因为各个学科都固守一隅,老死不相往来。相比之下,生态文明需要一门既具有综合性又具有人性温度的科学——一种“厚道科学”。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西方向世界各国输出了一种支离破碎的科学形式。因为这门湃学是数学和预测性的,所以它成功催生许多技术进步。但碎片化的思维不能成为整体世界观的基础。科学思维只有与环境哲学相结合,正如中国传统哲学那样,才能达到和谐。

这就是过程关系思维深入浅出所体现出的重要之处。中国的传统过程哲学不鼓励碎片化思维Q恰恰相反,过程关系思维让中国哲学家能够整合生活的不同领域,为后现代科学打开了大门J在这种情况下,生态学就不仅仅是众多学科中的一门学科。它首先是一种思维方式,其次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的指南,是通向生态文明的途径。

多年来的中国之行教会了我从“第二次启蒙”的角度、过程的角度看待科学:生态文明的框架是一门后现代或过程导向的科学,也可以说是有温度的科学:它是温暖的,因为它关心人与大自然。

“生态文明的希望在中国”

我们已经探讨了一些中西方对比。基于过程关系原则的文化和哲学的优势已经浮现。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许多生态变革都可以溯及传统实践和思想,如儒家的乡村实践和乡村生活。

但即便有这些强有力的发展,也不能说当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已经完全实现了生态文明。某些理想主义者认为这些目标可以在一夜之间实现,但实际上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克服贫困、饥饿以及其他社会和环境挑战需要大量时间。尽管如此,在中国,人们已经看到了向生态文明深度转变的迹象,这些迹象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多年前我们的老院长、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博士就曾预言:“生态文明的希望在中国。”今天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确给世界带来了希望。

生态文明不是一个浪漫的梦想,而是人类可以在这个星球上建设的现实。也许最好的理解方式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变化不仅源于充满希望的思想,而且源于明智的政策、良好的社会变革设计以及真正的后现代科学应用。

重要的是,对待生态文明,中国是认真的:设定目标和指标,然后逐步朝着正确的方向一步一步地前进。就习近平主席和中国传统思想而言,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性框架源于其过程关系思维——一种能够克服现代社会和科学碎片化的思维。整体的、基于过程的思维不会忽视大自然的需求,也不会将人类从他们共同的地球家园中隔离开来。这才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唯一道路。▲(作者是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院长,本文由萧逸林翻译)

猜你喜欢
文明科学生态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对不文明说“不”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文明歌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科学拔牙